期中综合测试卷( 一)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综合测试卷( 一)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20 16:14:06

文档简介

期中综合测试卷(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公交车上的乘客都拉好了扶手,当车的运动状态突然发生改变时,乘客都向东倾,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C )                             
第1题图
A.车由静止突然向东起动 B.车匀速前行时突然加速
C.车匀速前行时突然减速 D.匀速倒车时突然减速
2.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班级大扫除中,总重为200 N的水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小华用150 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时,此时水桶受到的合力为( A )
A.0 N B.50 N
C.150 N D.350 N
3.如图所示是安徽省博物馆水平展台上的镇馆之宝——楚大鼎,作为典型的战国鼎,楚大鼎气势恢宏,呈现出楚人的雄心壮志.下列关于楚大鼎分析正确的是( B )
第3题图
A.楚大鼎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展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楚大鼎受到的重力和展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楚大鼎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展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楚大鼎对展台的压力和展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所示,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C )
5.物体M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M竖直向下的压力为F1,竖直向上的压力F2,如图所示.则下列
第5题图
选项正确的是( C )
A.F1大于F2
B.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C.F1与F2的合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D.F1与F2的合力的大小大于物体M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6.如图所示事例中,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 B )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7题图
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B.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8.盛有适量水的柱形容器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先把质量与碗相等的土豆放置于碗中,并将其放入柱形容器的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再把土豆从碗中取出轻放入水中,静止时土豆沉底、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8题图
A.乙图中水对碗的浮力小于水对土豆的浮力
B.甲图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图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C.土豆沉底后,水对碗减少的浮力等于乙图中水对土豆的浮力
D.甲图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图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9.以下是小红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 )
A.将土豆放入盛有水的盆中,土豆沉入水盆底部,是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土豆的密度
B.将鸡蛋在锅边缘上磕一下,鸡蛋就破了,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用吸盘挂钩将铲子等挂在竖直墙壁上,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D.菜刀刀刃要磨薄才会变得锋利,是利用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10.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强把饮料压入嘴中的
B.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C.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D.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强将水从井中抽出的
11.如图所示,小明为了探究飞机的升力,制作了一个机翼模型,并把它固定在一根铁丝上,然后挂在一个弹簧测力计上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为零).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下面是小明在不考虑模型在水平方向的移动时对实验结果作出的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 B )
第11题图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增大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减小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12.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为m甲、m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现沿水平方向在上部分别截去高度为Δh甲、Δh乙,则下列条件中一定能使物体甲、乙对水平面压力变化量ΔF甲<ΔF乙的是( A )
A.p甲=p乙,Δh甲=Δh乙 B.m甲<m乙,Δh甲=Δh乙
C.p甲>p乙,Δh甲<Δh乙 D.m甲<m乙,Δh甲<Δh乙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天宫课堂”第一课上,王亚平做了一个有关浮力的实验.在太空中,乒乓球并没有像在地面一样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了水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D )
A.乒乓球受到的浮力方向向下 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C.浮力和重力没有关系 D.太空中重力消失时,浮力也就消失了
14.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某一高度处匀速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D )
第14题图
A.圆柱体的重力为12 N
B.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 N
C.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是400 Pa
D.圆柱体的密度为1.7×103 kg/m3
15.用细线将两个半径相同的实心小球A和B连接在一起,放入水中,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线已绷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F浮A=GA B.F浮A=F浮B C.GA>GB D.ρA>ρ水
第15题图
16.小明和妈妈去临沂市海洋馆参观,回家后查阅资料知道水母的伞状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可以发出一氧化碳,使伞状体膨胀,通过控制伞状体的体积大小,水母实现了在水中上浮和下潜的自由.忽略一氧化碳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第16题图
A.悬浮的水母伞体缩小时,受到浮力会增大 B.悬浮的水母发出一氧化碳时,会上浮
C.逐渐下沉的水母,所受水的压强不变 D.水母实现浮沉自由的原理与潜水艇的相同
17.若给你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根细线和一实心金属块,不能得到的物理量是( C )
A.金属块的质量 B.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
C.金属块的面积 D.金属块的密度
18.“茶”是生活中非常受欢迎的饮品.枣阳也是一个产茶的大市,王城镇圣龙山茶场在全国都有名气.如图所示是小强给爸爸泡的一杯绿茶,观察水中起伏的茶叶,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B )
第18题图
A.茶叶在逐渐下沉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茶叶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
C.茶叶逐渐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D.茶叶沉底后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9.如图所示,小明用一根筷子的一端穿过一颗橙子,用左手提着筷子,让橙子处于筷子的下端,此时橙子由于受到摩擦力而不会掉下来;紧接着小明右手持锤子多次猛烈敲击筷子上方,在敲击的过程中,观众将会看到橙子相对于筷子向上运动,原因是橙子具有惯性.
第19题图
20.“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请勿模仿).有一种“漂移”方法如下: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突然刹车,汽车由于具有惯性,仍要向前运动,同时迅速转动方向盘,通过摩擦力使汽车急转弯,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漂移”过程中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21.如图所示,甲、乙两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l甲∶l乙=2∶3,则它们的底面积之比S甲∶S乙=4∶9;质量之比m甲∶m乙=2∶1,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2∶1,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9∶2.
第21题图
22.如图所示,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若在吸盘上截一个小孔,吸盘内部气体压强会变大;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第22题图
23.小王在河边玩耍时,发现水中有一块奇特的石头.在打捞过程中,小王觉得石头在水中比在水面上轻(填“轻”或“重”),这是因为在水中时,石头受到一个方向向上的浮力.
24.有一潜水艇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当用压缩空气把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上浮,在未露出水面之前,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逐渐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将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24题图
25.某测量船,满载时的排水量为25 000 t(排水量指满载时船排开水的质量).
(1)当它从大海驶入江水后,船身会下沉一些(填“上浮一些”或“下沉一些”),排开液体的质量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2)当它在海岸旁卸货后,船受到的浮力将变小,船底部所受海水的压强将变小.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6题2分,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
26.如图所示,请画出漂浮在水面上的玩具鸭受力示意图.
第26题图
如图所示:
第26题图
27.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的实验中,取一辆小车,使它每次都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到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
第27题图
(1)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它每次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2)小车在木板表面上所受的阻力最小,运动的路程最长.
(3)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最终都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受到阻力(填“受到阻力”或“具有惯性”),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力阻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8.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第28题图
(1)实验前,小明检查实验装置.若这套实验装置漏气,则按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变化不明显(填“明显”或“不明显”).
(2)比较图乙和图丙,得出“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小明的判断是不合理的(填“合理”或“不合理”).
(3)实验中小明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相同深度处,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明显,于是他做了一些改进,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A.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U形管中换密度更小的液体
C.烧杯中换密度更大的盐水
29.如图1所示是八年级一班实验小组“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挂着同一金属块的示数.
第29题图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2N.
(2)分析丙、丁两图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分析图乙、丙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进一步深入讨论发现,金属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金属块排开的水就越多,排开的水的重力就越大.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①由图A、C得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0.6 N;由图B、D可知,石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为0.6N.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相等.
四、计算题(30题8分,31题8分,共16分)
30.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其车体采用越野车底盘悬挂技术进行设计,4个车轮均换成三角履带,以提高其在极地冰雪地面上的行走能力.机器人质量为500 kg,履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 m2,g取10 N/kg.通过计算回答:
(1)机器人静止在水平雪地上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
(2)机器人静止在水平雪地上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压强为4.2×104 Pa,机器人要安全通过该处,能装载装备的最大重力是多少?
第30题图
解:(1)机器人自身的重力:G人=m人g=500 kg×10 N/kg=5 000 N,
机器人静止在雪地上对地面的压力:F=G人=5 000 N;
(2)机器人静止在雪地上对地面的压强:p===1.25×104 Pa;
(3)由p=可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力:F大=p大S=4.2×104 Pa×0.4 m2=1.68×104 N,
机器人装载装备后的最大重力:G大=F大=1.68×104 N,
机器人要安全通过该处,能装载装备的最大重力:G货=G大-G人=1.68×104 N-5 000 N=11 800 N.
31.如图所示,西宁舰是中国自主研发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它满载时的排水量为7.5×103 t.(排水量就是西宁舰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海水的密度ρ=1.0×103 kg/m3,g取10 N/kg)
请你解决以下问题:
(1)西宁舰满载时排开水的重力G排;
(2)水下5 m处舰体受到的压强p;
(3)西宁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F浮;
(4)西宁舰满载时,其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第31题图
解:(1)西宁舰满载时排开水的重力
G排=m排g=7.5×106 kg×10 N/kg=7.5×107 N;
(2)水下5 m处舰体受到的压强
p=ρgh=1.0×103 kg/m3×10 N/kg×5 m=5×104 Pa;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西宁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7.5×107 N;
(4)西宁舰满载时,其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7.5×103 m3.期中综合测试卷(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公交车上的乘客都拉好了扶手,当车的运动状态突然发生改变时,乘客都向东倾,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第1题图
A.车由静止突然向东起动 B.车匀速前行时突然加速
C.车匀速前行时突然减速 D.匀速倒车时突然减速
2.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班级大扫除中,总重为200 N的水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小华用150 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时,此时水桶受到的合力为( )
A.0 N B.50 N
C.150 N D.350 N
3.如图所示是安徽省博物馆水平展台上的镇馆之宝——楚大鼎,作为典型的战国鼎,楚大鼎气势恢宏,呈现出楚人的雄心壮志.下列关于楚大鼎分析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楚大鼎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展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楚大鼎受到的重力和展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楚大鼎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展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楚大鼎对展台的压力和展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所示,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5.物体M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M竖直向下的压力为F1,竖直向上的压力F2,如图所示.则下列
第5题图
选项正确的是( )
A.F1大于F2
B.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C.F1与F2的合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D.F1与F2的合力的大小大于物体M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6.如图所示事例中,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 )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B.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8.盛有适量水的柱形容器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先把质量与碗相等的土豆放置于碗中,并将其放入柱形容器的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再把土豆从碗中取出轻放入水中,静止时土豆沉底、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A.乙图中水对碗的浮力小于水对土豆的浮力
B.甲图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图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C.土豆沉底后,水对碗减少的浮力等于乙图中水对土豆的浮力
D.甲图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图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9.以下是小红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土豆放入盛有水的盆中,土豆沉入水盆底部,是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土豆的密度
B.将鸡蛋在锅边缘上磕一下,鸡蛋就破了,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用吸盘挂钩将铲子等挂在竖直墙壁上,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D.菜刀刀刃要磨薄才会变得锋利,是利用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10.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强把饮料压入嘴中的
B.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C.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D.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强将水从井中抽出的
11.如图所示,小明为了探究飞机的升力,制作了一个机翼模型,并把它固定在一根铁丝上,然后挂在一个弹簧测力计上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为零).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下面是小明在不考虑模型在水平方向的移动时对实验结果作出的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增大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减小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12.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为m甲、m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现沿水平方向在上部分别截去高度为Δh甲、Δh乙,则下列条件中一定能使物体甲、乙对水平面压力变化量ΔF甲<ΔF乙的是( )
A.p甲=p乙,Δh甲=Δh乙 B.m甲<m乙,Δh甲=Δh乙
C.p甲>p乙,Δh甲<Δh乙 D.m甲<m乙,Δh甲<Δh乙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天宫课堂”第一课上,王亚平做了一个有关浮力的实验.在太空中,乒乓球并没有像在地面一样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了水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受到的浮力方向向下 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C.浮力和重力没有关系 D.太空中重力消失时,浮力也就消失了
14.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某一高度处匀速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
第14题图
A.圆柱体的重力为12 N
B.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 N
C.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是400 Pa
D.圆柱体的密度为1.7×103 kg/m3
15.用细线将两个半径相同的实心小球A和B连接在一起,放入水中,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线已绷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浮A=GA B.F浮A=F浮B C.GA>GB D.ρA>ρ水
第15题图
16.小明和妈妈去临沂市海洋馆参观,回家后查阅资料知道水母的伞状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可以发出一氧化碳,使伞状体膨胀,通过控制伞状体的体积大小,水母实现了在水中上浮和下潜的自由.忽略一氧化碳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6题图
A.悬浮的水母伞体缩小时,受到浮力会增大 B.悬浮的水母发出一氧化碳时,会上浮
C.逐渐下沉的水母,所受水的压强不变 D.水母实现浮沉自由的原理与潜水艇的相同
17.若给你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根细线和一实心金属块,不能得到的物理量是( )
A.金属块的质量 B.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
C.金属块的面积 D.金属块的密度
18.“茶”是生活中非常受欢迎的饮品.枣阳也是一个产茶的大市,王城镇圣龙山茶场在全国都有名气.如图所示是小强给爸爸泡的一杯绿茶,观察水中起伏的茶叶,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第18题图
A.茶叶在逐渐下沉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茶叶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相等
C.茶叶逐渐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D.茶叶沉底后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9.如图所示,小明用一根筷子的一端穿过一颗橙子,用左手提着筷子,让橙子处于筷子的下端,此时橙子由于受到 而不会掉下来;紧接着小明右手持锤子多次猛烈敲击筷子上方,在敲击的过程中,观众将会看到橙子相对于筷子向 运动,原因是 .
第19题图
20.“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请勿模仿).有一种“漂移”方法如下:当汽车在水平地面上疾驶时,突然刹车,汽车由于具有 ,仍要向前运动,同时迅速转动方向盘,通过摩擦力使汽车急转弯,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漂移”过程中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 (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21.如图所示,甲、乙两质地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l甲∶l乙=2∶3,则它们的底面积之比S甲∶S乙= ;质量之比m甲∶m乙=2∶1,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 ,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 .
第21题图
22.如图所示,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对接,用力挤压出空气后难以将其分开,说明吸盘内部气体压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若在吸盘上截一个小孔,吸盘内部气体压强会变 ;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样的实验,将其分开所需的力更小,说明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 .
第22题图
23.小王在河边玩耍时,发现水中有一块奇特的石头.在打捞过程中,小王觉得石头在水中比在水面上 (填“轻”或“重”),这是因为在水中时,石头受到一个方向向 的浮力.
24.有一潜水艇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当用压缩空气把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上浮,在未露出水面之前,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逐渐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24题图
25.某测量船,满载时的排水量为25 000 t(排水量指满载时船排开水的质量).
(1)当它从大海驶入江水后,船身会 (填“上浮一些”或“下沉一些”),排开液体的质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2)当它在海岸旁卸货后,船受到的浮力将 ,船底部所受海水的压强将 .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6题2分,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
26.如图所示,请画出漂浮在水面上的玩具鸭受力示意图.
第26题图
27.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的实验中,取一辆小车,使它每次都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到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
第27题图
(1)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它每次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 (填“相同”或“不相同”).
(2)小车在 表面上所受的阻力最小,运动的路程最 .
(3)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最终都会停下来是因为小车 (填“受到阻力”或“具有惯性”),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力阻力,小车将做 运动.
28.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第28题图
(1)实验前,小明检查实验装置.若这套实验装置漏气,则按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变化 (填“明显”或“不明显”).
(2)比较图乙和图丙,得出“液体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小明的判断是 的(填“合理”或“不合理”).
(3)实验中小明发现,当探头在不同液体中的相同深度处,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明显,于是他做了一些改进,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
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U形管中换密度更小的液体
C.烧杯中换密度更大的盐水
29.如图1所示是八年级一班实验小组“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挂着同一金属块的示数.
第29题图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分析丙、丁两图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 有关.
(3)分析图乙、丙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进一步深入讨论发现,金属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金属块排开的水就越多,排开的水的重力就越大.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请分析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①由图 得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0.6 N;由图B、D可知,石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为 N.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 .
四、计算题(30题8分,31题8分,共16分)
30.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其车体采用越野车底盘悬挂技术进行设计,4个车轮均换成三角履带,以提高其在极地冰雪地面上的行走能力.机器人质量为500 kg,履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 m2,g取10 N/kg.通过计算回答:
(1)机器人静止在水平雪地上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少?
(2)机器人静止在水平雪地上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压强为4.2×104 Pa,机器人要安全通过该处,能装载装备的最大重力是多少?
第30题图
31.如图所示,西宁舰是中国自主研发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它满载时的排水量为7.5×103 t.(排水量就是西宁舰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海水的密度ρ=1.0×103 kg/m3,g取10 N/kg)
请你解决以下问题:
(1)西宁舰满载时排开水的重力G排;
(2)水下5 m处舰体受到的压强p;
(3)西宁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F浮;
(4)西宁舰满载时,其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第31题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