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下 期中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4九上·台州开学考)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一些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小心触电 B.原子的结构 C.磁铁周围的磁场 D.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答案】A
【解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解答】模型可以反应事物的特征,BCD可以反应对应事物的特征,都属于模型,A为标志,不能反应事物的特征。
故答案为:A。
2.(2023八下·长兴期中)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____”应填入的是( )
A.元素 B.中子 C.电子 D.质子
【答案】A
【解析】根据元素、原子、分析、物质间的关系分析。
【解答】如图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选:A。
3.(2023八下·长兴期中)电磁炮是一种先进的动能武器,它是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作用的原理,对金属炮弹进行加速,具有速度快、命中率高等待点。下图中与此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明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电动机。对选项中各电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最后做出判断。
【解答】解:电磁炮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A图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符合题意。
B图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不符合题意;
C图说明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D图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4八下·三门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州十八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载人航天器中如何处理航天员呼出的并生成非常关键,目前有一种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则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1 C.-2 D.+2
【答案】B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结合着常见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来推算化学式中某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Li2CO3中显-2价,设Li的化合价为x,则,解得x=+1,
故答案为:B。
5.(2023八下·长兴期中)在学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时候,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如何得出的,课本上引用了如图所示的模型图。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右盘中的每一小块表示的是( )
A.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B.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C.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D.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答案】D
【解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分析。
【解答】由图可知,天平平衡,故右盘中16个小块的总质量等于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所以1块的质量与l相对原子质量对应的质量相等,所以这个小块对应的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故选:D。
6.(2024八下·柯桥期末)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某些细菌的细胞质中有一些磁生小体,它们相当于一个个微小磁针。实验证明:在只有地磁场而没有其它磁场作用时,小水滴中的一些细菌会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小水滴北面的边缘。上文中提到的磁生小体N极指向( )
A.北方 B.南方 C.西方 D.东方
【答案】A
【解析】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以磁场作为媒介的。一个磁体无论多么小都有两个磁极,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总是一个磁极指向南方,另一个磁极指向北方,指向南的叫做南极(S极),指向北的叫做北极(N极)。之间呈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现象。
【解答】我们把小磁针静止时,N极 的方向定义为北极;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所以这些小细菌的北极指向北极;
故答案为:A
7.(2023八下·长兴期中)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宣布拟于2023年春夏之际开始将核污染废水排入海洋。核废水中含有氲原子(H-3),具有放射性。则氲原子和气原子(H-1)( )
A.属于不同种元素 B.都有中子,但数目不同
C.核外电子数相同 D.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答案】C
【解析】根据原子的结构以及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分析。
【解答】A、氚原子和气原子的质子数都为1,都属于氢元素,选项错误;
B、氕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没有中子,选项错误;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氚原子和氕原子的质子数都为1,则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都为1,选项正确;
D、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即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相同,选项错误;故选:C。
8.(2024八下·江北期末)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完成自主对接时,为减小对接过程中的震动以保证安全,飞船内置了电磁阻尼器,它由磁铁和线圈构成,当线圈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线圈中会产生电流,同时线圈会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阻止靠近。下列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竖直向上运动
B.水平向左运动
C.沿ab向内运动
D.竖直向下运动
【答案】B
【解析】考查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解答】A.据图可知,磁场方向为竖直向下,线圈竖直向上运动,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没有切割磁感线,无法产生感应电流,故A不符合题意;
B.据图可知,磁场方向为竖直向下,线圈水平向右运动,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垂直,切割磁感线,能法产生感应电流,故B符合题意;
C.据图可知,磁场方向为竖直向下,线圈沿ab向内运动,ab没有切割磁感线,无法产生感应电流,故C不符合题意;
D.据图可知,磁场方向为竖直向下,线圈竖直向下运动,运动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平行,没有切割磁感线,无法产生感应电流,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2024八下·温州月考) “乌牛早”是永嘉著名绿茶,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 C10H68O46)。据研究表明单宁酸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抑菌和抗炎等功效。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宁酸属于氧化物
B.单宁酸属于混合物
C.单宁酸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D.单宁酸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单宁酸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单宁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单宁酸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
【解答】A. 单宁酸不属于氧化物,氧化物是指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A错误;
B. 单宁酸属于纯净物,B错误;
C. 单宁酸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C正确;
D. 单宁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错误;
故答案为:C
10.(2023八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下端为S极的条形磁体悬挂在一弹簧上;闭合开关,条形磁体处于静止状态后,下端位于螺线管的上方。下列措施可使弹簧缩短的是( )
A.滑片P向右缓慢移动 B.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C.增大电源电压 D.将电源的正负极对换位置
【答案】D
【解析】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上端的极性,然后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条形磁体受到磁力的方向,接下来根据二力平衡分析弹簧缩短时电磁场的大小变化即可。
【解答】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右;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右,此时大拇指指向上端,则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条形磁体受到向下的吸引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F拉力=G+F吸。当弹簧缩短时,F拉力变小,即吸引力变小,则电磁铁的磁场变弱。
A.滑片P向右缓慢移动,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场变强,故A错误;
B.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电磁铁的磁场变强,故B错误;
C. 增大电源电压,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磁场变强,故C错误;
D. 将电源的正负极对换位置后,条形磁体受到向上的排斥力,此时F拉力=G-F吸,此时弹簧的拉力变小,则弹簧缩短,故D正确。
故选D。
11.(2025八下·余姚开学考)下列关于二氧化氮的化学式NO2表示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二氧化氮这种物质
B.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
C.二氧化氮这种物质由一种氮元素和两种氧元素组成
D.一个二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含义:微观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或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宏观表示一种物质或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
【解答】A.可以表示二氧化氮这种物质,正确;
B.可以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正确;
C.可以表示二氧化氮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错误;
D.可以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正确;
故选:C
12.(2023八下·长兴期中)推理是初中科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①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③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都不正确
【答案】D
【解析】根据离子是带电的微粒,但是电子和质子也带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单质属于纯净物分析本题。
【解答】①离子为带电荷的微粒,且质子和电子也为带电荷的微粒,则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推理不正确;
②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为同种元素,如钠离子和水分子质子数相同,推理不正确;
③单质为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但由-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定为单质, 如氧气和臭氧中只含-种元素,推理不正确。
则①②③都不正确,故选D。
13.(2023八下·长兴期中)某同学家中部分照明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家中其他的用电器均处于断开状态),白炽灯亮了一会儿突然熄灭了。他用测电笔分别测试插座的两个孔,发现测电笔都发光:接着断开开关S,再用测电笔测试插座的两个孔,能使测电笔发光的是( )。
A.左孔 B.右孔 C.两孔 D.都不会发光
【答案】B
【解析】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接触火线时会发光,接触零线时不会发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插座的左孔与零线相连,右孔与火线相连,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接触左孔不会发光,接触右孔会发光。
②闭合开关S后,白炽灯突然熄灭,可能是火线断开,也可能是零线断开。实际上,测电笔接触插座的左孔时也会发光,这说明进户线零线部分断开,此时左孔通过灯泡与火线相连而发光。
③断开开关S后,插座的右孔仍然与火线相连,而左孔却与火线断开,因此使测电笔发光的是右孔。
故选B。
14.(2024八下·长兴期末)螺蛳粉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小吃,其臭味的来源之一是半胱氨酸(化学式为)。下列关于半胱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C、H、O元素质量比是3∶7∶2
C.是由H、C、N、O、S五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答案】A
【解析】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解答】A、半胱氨酸中H、C、N、O、S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7):14:(16×2):32=36:7:14:32:32,则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C、H、O元素质量比是(12×3):(1×7):(16×2)≠3:7:2,故选项说法错误。
C、半胱氨酸中只含有一种物质,是由H、C、N、O、S五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半胱氨酸是由半胱氨酸分子构成的,1个半胱氨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15.(2023八下·长兴期中)现有C2H4O2、C2H4O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0% B.44% C.48% D.52%
【答案】B
【解析】根据化学式分子该混合物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而两种物质种碳氧之比是固定的,因此由碳元素质量分数求出氢元素质量分数,最终求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根据化学式可知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是1:2,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2023八下·长兴期中)如图,甲是台灯的实物图,乙是该台灯的电路图,AB表示台灯插头的两个插脚,丁是某种测电笔的结构图。
(1)从安全性考虑,乙图中台灯插头的插脚 A 应与丙图中两孔插座的 孔相连(填字母);(2)使用测电笔时,手应该接触测电笔的 部位(填字母)。
【答案】(1)D
(2)A
【解析】(1)根据家庭电路连接的知识分析;
(2)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
【解答】(1)在家庭电路中,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根据图乙可知,A应该接火线,B接零线。两孔插座的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因此插脚A应该与D相连。
(2)使用测电笔时,手应该与笔尾的金属体接触,故选A。
17.(2023八下·长兴期中)新能源汽车因为具有环保节能、智能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购车选择,目前主流的新能源车都采用锂电池储能,如图甲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可知锂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是 。
(2)“Li”除了表示锂元素、一个锂原子之外还能表示 。
(3)图乙表示锂原子转变为锂离子的过程,锂离子符号可表示为 。
【答案】(1)3
(2)锂单质
(3)Li+
【解析】(1)根据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分析;
(2)根据元素的含义表示元素还表示微观原子,若物质由原子构成则还表示物质分析;
(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分析;
【解答】(1)如图所示,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为3,则核电荷数也是3;
(2)由于锂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锂元素的符号还表示锂单质;
(3)根据图乙可知,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1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因此化学反应时易失去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锂离子表示为:。
18.(2023八下·长兴期中)模型法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下图形象地表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反应前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 ,生成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答案】SO2;O2;+6
【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加热,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解答】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反应前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SO2、O2;生成物三氧化硫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化合价为+6。
19.(2025九下·金华开学考)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多数粒子穿过金属管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极少数粒子被弹了回来。
(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 。
(2)当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字母)。
(3)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 )
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
D.金原子核的质量与粒子质量相当
【答案】(1)原子核 (2)C (3)A
20.(2025九上·鄞州期末)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1)应在图甲装置中的MN之间接入 (填“灵敏电流计”“电源”或“灯泡”)。
(2)图乙装置中,当通入恒定不变的电流后,线圈的 ab段和 (填字母)段会受到力的作用。
(3)要使图乙中的线圈持续转动,应在其外部加装换向器,其目的是 。
【答案】(1)电源(2)cd
(3)当通电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它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从而使线圈持续转动
【解析】(1)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是电动机的原理,所以接入的是电源。
(2)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ab和cd发生转动,说明ab和cd受到力的作用。
(3)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相垂直时,线圈处于平衡位置,不会发生转动。
【解答】(1)实验探究的是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所以电路中要有电流,可知MN间接入的是电源。
(2)ab和cd在磁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可知受到力的作用的是ab和cd。
(3)若没有加装换向器,当线圈平面转动与竖直位置即平衡位置时,线圈将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最终静止在平衡位置,所以加装换向器的目的是当通电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它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从而使线圈持续转动。
21.(2024八下·临平期末)如图是探究“奥斯特实验”的装置。
(1)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小磁针的正上方,并与小磁针 (填“垂直”、“平行”或“任意方向”)。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
(2)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表明 。
(3)实验中用到的一种重要科学研究方法是 法(选填“控制变量”、“类比”或“转换”)。
【答案】(1)平行(2)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3)转换
【解析】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本实验中通过小磁针偏转方向的改变来探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解答】(1)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小磁针的正上方,并与小磁针平行。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
(2)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表明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3)实验中用到的一种重要科学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故答案为:(1)平行;(2)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3)转换。
22.(2023八下·长兴期中)化学家蒂姆理查德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请计算:
(1)“小狗烯”中碳、氢原子个数比 (填最简整数比)。
(2)“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含4.8g碳元素的“小狗烯”的质量为 g。
【答案】(1)1:1 (2)338 (3)5.2
【解析】(1)根据化学式图示意义分析;
(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定义计算;
(3)根据物质质量=元素质量除以元素质量分数计算。
【解答】(1)如图该物质中碳原子为26个,氢原子为26个,故两种原子个数比是26:26=1:1
(2)“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含4.8g碳元素的“小狗烯”的质量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2023八下·长兴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H氢 2He氦
3Li锂 4Be铍 5B硼 6C碳 7N氮 8O氧 9F氟 10Ne氖
11Na钠 12Mg镁 13Al铝 14si硅 15P磷 16S硫 17Cl氯 18Ar氩
(1)第17号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第8号元素和第13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 (选填“活泼”或“稳定”)。
【答案】(1)非金属;得到
(2)Al2O3
(3)稳定
【解析】(1)根据元素分类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反应时得失电子分析;
(2)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分析;
(3)根据相对稳定结构分析。
【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17号元素是氯元素,偏旁部首是“气”,属于非金属元素,根据气核外电子排布是2、8、7.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化学反应时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2) 第8号元素和第13号元素组成化合物即氧元素和铝元素组成化合物,由铝元素通常的化合价是+3价,而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学式书写原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数值约到最简交叉写在元素右下角,故化学式为
(3) 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最外电子数是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 稳定。
24.(2023八下·杭州期中)小娟了解到发光二极管(LED)具有单向导电性,如图甲,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会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不发光。小娟设想用LED灯来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将两个相同的LED灯反向并联接入到电路中,与线圈构成闭合电路,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条形强磁铁(钕铁硼强磁铁)的N极朝下放置,将条形强磁铁快速向下插入线圈中(如图乙),发现A灯发光,B灯不发光;
②再将插入线圈中的条形强磁铁快速向上拔出,发现A灯不发光,B灯发光。
(1)实验中,将两个相同的LED灯反向并联的目的是 。
(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获得的结论是 。
(3)在图乙中,若要想证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在做了上述步骤①后,还应该补做的实验是 。
(4)结合上述已获得的结论,小明按图丙实验:将S极朝下放置于线圈中的条形强磁铁快速向上拔出,可以观察到灯A、B的发光情况是____。
A.A灯发光,B灯不发光 B.B灯发光,A灯不发光
C.A和B灯均不发光 D.A和B灯均发光
【答案】(1)判断电流的方向
(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有关
(3)条形强磁铁的S极朝下放置,将条形强磁铁快速向下插入线圈中,观察两灯泡的发 光情况
(4)A
【解析】根据LED灯的单向导电性,通过它是否发光,可以识别电路中的电流方向;线圈不动磁铁动,就相当于磁铁不动线圈动,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电流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之间是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设计即可;将小明做的实验与乙图的实验进行对比即可。
【解答】(1)实验中,将两个相同的LED灯反向并联的目的是:通过LED的发光来判断电流方向;(2)根据乙图中的实验可知,磁铁的运动方向不同,即线圈的运动方向不同,A、B的发光情况不同,那么说明: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
(3)若想要证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应改变磁场的方向,而其他条件不变,即条形强磁铁的极朝下放置,将条形强磁铁快速向下插入线圈中,观察两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故答案为:条形强磁铁的极朝下放置,将条形强磁铁快速向下插入线圈中,观察两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4)在乙图中,磁铁N极向下从线圈上拔出时,B灯发光,A灯不发光;在丙图中,磁铁S极向下从线圈上拔出时,二者其他因素相同,只有磁场方向相反,那么产生电流方向与乙中的相反,即B灯不发光,A灯发光。
故答案为:A。
25.(2024八下·金华市月考)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 ;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____;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
(4)请你分析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a),电性(b),所以原子不显电性。括号内的“a”和“b”应分别填入____。
A.相等、相等 B.相等、相反 C.相反、相等 D.相反、相反
【答案】(1)原子核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
(3)D
(4)B
【解析】(1)(2)核式原子结构是1911年由卢瑟福提出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核式原子结构认为: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3)认真阅读材料并进行解答;
(4)原子中电子所带负电荷数与质子所带正电荷数相等。
【解答】解:(1)卢瑟福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2)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电子很小,对α粒子的运动几乎没有影响,所以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核外电子带负电,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选B。
故答案为:(1)原子核;(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3)D;(4)B。
26.(2024八下·浙江期中)在项目化学习中,小江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同时针对制作指南针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
步骤I:取 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将缝衣针沿条形磁体的S→N 方向摩擦10余次,使缝衣针磁化。
步骤Ⅱ: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如图所示,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架,将插有缝衣针的卡纸水平支起。
步骤Ⅲ:观察简易指南针静止时的指向,判断其是否具有指南北的性质。
步骤IV:用当地的地图确定简易指南针所指的方向。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 (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 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 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不能自由转动
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平衡 能指示南北方向, 不能保持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平衡
(1)指南针指向地理南极的是 (N或S),地理南极与地磁北极不重合的原因 。
(2)在步骤Ⅲ中,判断制作的简易指南针是否具有指示南北的性质的操作是 。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 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 “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答案】(1)S 存在磁偏角
(2)将自制的指南针多次转动,静止时指示的方向与地图确定的方向进行比较。
(3)调整支撑点位置或调整指南针的重心位置。
【解析】(1)指南针指示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2)指南针的重心刚好在支架上时可以保持平衡。
【解答】(2)将自制的指南针多次转动,静止时指示的方向与地图确定的方向进行比较,可知简易指南针是否指示南北;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指南针的重心刚好在支架上时可以保持平衡,可以调整指南针的重心。
27.(2023八下·杭州期中)学习了电磁知识后,小娟了解到相互靠近的通电导线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力。那么,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将两根导线(可伸长)平行放置后固定(如图1甲所示),然后依次通上如图乙、丙、丁所示的电流,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她的猜想。请你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由图1中的 (选填序号)可知,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
(2)小娟得到了“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结论,她的依据是 。
(3)如图2所示,将一柔软的导线弯成星形,并将其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然后将开关S闭合,则该星形回路将____。
A.不会变形 B.会变形,所围面积减小
C.会变形,所围面积增大 D.会变形,所围总面积不变
(4)两根平行放置的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除了与电流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写出一个因素即可)。
【答案】(1)丙、丁
(2)乙、丙中电流大小相同、方向不同,导线形变程度不同
(3)C
(4)导线间的距离(或导线的长度等)。
【解析】探究通电导线之间的作用力方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电流方向相同而改变电流大小;分析星形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与图1中的实验比较,确定相邻导线之间作用力的方向,进而确定它是否变性,以及面积是否改变。可以从导线之间的距离、导线长度、导线材料和粗细的角度进行猜想。
【解答】(1)分析图丙丁,可知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方向与电流大小有关。
(2)得到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结论,我的依据是:对比乙丙(在电流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电流方向不同,导线间力的方向不同,导线形变程度不同。
(3)根据图2可知,星形导线中相邻的导线中电流方向相反,参照图1中的丙图可知,此时相邻导线之间为排斥力,因此它会变形,且所围面积会增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两根平行放置的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除了与电流大小有关外,还与导线间距离、导线长度(导线材料、导线粗细)等因素有关。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28.(本题6分,每空2分)(2023八下·长兴期中)电冰箱是常见的家用电器。
(1)冰箱门的门框密封条采用磁性材料,利用磁体和铁壳相互 来增强它的密封性能;
(2)电冰箱使用三脚插头与电源插座连接,如图所示细心观察发现,三脚插头中“1”与冰箱 连接的,这个插脚比另外两个插脚要稍长。这样设计的好处是 。
A.插入插座中可更稳固更美观
B.插入插座时可确保冰箱外壳先接地
C.拔出插座时先使插头与火线相脱离
【答案】(1)吸引
(2)金属外壳;BC
【解析】(1)磁体具有吸铁性;
(2)三脚插头与三孔插座相连接时,把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外壳与地线相接;因用电器漏电时,会使外壳带电,若接上地线,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插头制作的长一些是为了插头插入插座时先让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若漏电则先跳闸而防止触电。
【解答】(1)冰箱门的门框密封条采用磁性材料,利用磁体与铁壳相互吸引来增强它的密封性能;
(2)三脚插头中“1”制作的长一些,可以使用电器在与火线接通之间先使外壳与地线相通,在拔插头时,先使插头与火线相脱离,在插入插座时,可确保冰箱外壳先接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故BC正确。故答案为:(1)吸引;(2)金属外壳;BC。
29.(本题6分,每空2分)(2023八下·长兴期中)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对比和归纳,我们往往可以得出一些十分有趣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学习科学的方法。请仔细阅读下表中的内容,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常见的几种离子 H+、Na+、Mg2+、OH-、Cl-、
对应元素及原子团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
所能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酸 碱 盐
HCI、H2SO4 NaOH、Mg(OH)2 MgCl2、Na2SO4
(1)由前两行内容对照可得出的规律是: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往往与相应离子所带的 数相等。
(2)由后两行内容对照可得出的规律是:通过元素或原子团 可以确定相应化合物的化学式。
(3)根据硫酸亚铁的化学式FeSO4,可推出该物质所含阳离子的符号为 。
【答案】(1)电荷
(2)化合价
(3)Fe2+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
(2)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分析;
(3)根据带正电荷的是阳离子分析;
【解答】(1)对比离子符号与其化合价可知:化合价数值与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其符号即正负也相同。故填:电荷
(2)化学式的书写主要是利用化学式书写的一般规律,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排列,并保证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填:化合价;
(4)硫酸亚铁是由亚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所含阳离子的符号为Fe2+。
30.(本题7分,1-2每空2分,第3小题3分)(2024八下·金东期末)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等。下表是其使用说明书,据此分析回答:
布洛芬混悬液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或使用【药品名称】布洛芬混悬液【成分】本品每毫升含有效成分布洛芬20mg【适应性】用于缓解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规格】100毫升【用法用量】口服,用量谨遵医嘱
(1)已知布洛芬化学式C13HyO2,相对分子质量206,则一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氢原子个数y为 。
(2)计算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
(3)医生叮嘱,12岁以下儿童每次用药量按照每千克体重5mg布洛芬有效成分。请计算,一名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次应口服多少毫升该混悬液。
【答案】(1)18
(2)75.7%
(3)5mL
【解析】结合布洛芬化学式C13HyO2,相对分子质量206, 可以求解y值。
【解答】(1)由布洛芬化学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206可知 一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氢原子个数y为18
(2)C%=(12x13)/206x 100%≈75.7%
(3)该儿童每次需用有效成分的质量=5mg/kgx20kg=100mg=0.1g
每次需口服该混悬液质量=0.1g/(0.02g/mL)=5mL
31.(本题8分,每空2分)(2024八下·金东期末)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核废水的排放引起了民众囤盐恐慌,被污染的海水中含有的I-131 是碘的一种放射性元素;
【材料二】核废水中含有三种水,分别是水 (H2O)、重水(2H2O)和超重水(3H2O);
【材料三】一个氘(2H)原子中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一个氚原子(3H)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材料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射线的过程叫做衰变,超重水((33H2O)中的氚(3H)元素会发生β-衰变,在这个过程中,氚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
(1) 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I-127, 则I-127和I-131互为碘的 。
(2) 水 (H2O) 、重水 (2H2O) 和超重水(3H2O)中共有 种元素。
(3) 超重水 (3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4)当核废水中的氚(3H)元素发生β-衰变时,会变成 (填元素符号)。
【答案】(1)同位素
(2)2
(3)22
(4)He
【解析】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
【解答】(1) 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I-127, 则I-127和I-131互为碘的同位素;
(2) 氘 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也属于氢元素, 水 (H2O) 、重水 (2H2O) 和超重水(3H2O) 这三种物质所含元素共有氢、氧2种元素,
(3) 超重水 (3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x2+16=22
(4)β-衰变过程中,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质子数增加1个,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不变,则氚3H发生-衰变后成为He。
32.(本题8分,每小题2分)(2023八下·吴兴期中)有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2和热敏电阻R1,控制电路电压U2=9伏的电源、,工作电路电压U=220伏的电源和电阻R0=44欧的电热丝组成的一种电加热恒温箱,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热敏电阻R1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通过实验测得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60毫安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来。
(1)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题意将图中的工作电路连接完整。
(2)在升温过程中,电阻R1两端的电压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要使恒温箱设定的温度升高,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 .
(3)当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50 欧时,可使恒温箱的温度保持多高?
【答案】(1)
(2)变小;变大
(3)已知U1=9V,I=60mA=0.06A,
由可知,电路的总电阻:,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1=R总-R2=150Ω-50Ω=100Ω,
由图象知,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00Ω时,对应的温度为50℃。
则此时可使恒温箱温度保持50℃。
【解析】(1)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6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来,则恒温箱停止工作,说明工作电路电源与电阻R0通过上面两个触点组成电路;
(2)①根据图乙分析温度升高时R1的阻值变化,再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确定它的电压变化;
②从图乙可知,要提高恒温箱的设定温度,就要减小热敏电阻的阻值,但为了使衔铁吸合工作电流即线圈中的电流仍为60mA,就要保证电路的总电阻保持不变,根据R总=R1+R2分析解答。
(3)根据电源电压、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和控制电路中的临界电流,求得热敏电阻的阻值,然后利用该阻值结合图象可以得到此时的恒温箱的温度值。
【解答】(1)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6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这时恒温箱停止工作,所以恒温箱工作电路是由电源与电阻R0通过上面两个触点组成;如图所示:
(2)①根据图乙可知,在升温过程中,电阻R1的电阻会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知,此时它两端的电压会变小;
②从图乙可知,要提高恒温箱的设定温度,则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为了使衔铁吸合工作电流即线圈中的电流仍为60m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就要增大电阻箱连入的电阻值,即R2的阻值必须变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下 期中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4九上·台州开学考)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一些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小心触电 B.原子的结构 C.磁铁周围的磁场 D.壤土类土壤的组成
2.(2023八下·长兴期中)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____”应填入的是( )
A.元素 B.中子 C.电子 D.质子
3.(2023八下·长兴期中)电磁炮是一种先进的动能武器,它是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作用的原理,对金属炮弹进行加速,具有速度快、命中率高等待点。下图中与此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4.(2024八下·三门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州十八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载人航天器中如何处理航天员呼出的并生成非常关键,目前有一种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则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1 C.-2 D.+2
5.(2023八下·长兴期中)在学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时候,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如何得出的,课本上引用了如图所示的模型图。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右盘中的每一小块表示的是( )
A.一个碳原子的质量 B.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C.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D.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6.(2024八下·柯桥期末)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某些细菌的细胞质中有一些磁生小体,它们相当于一个个微小磁针。实验证明:在只有地磁场而没有其它磁场作用时,小水滴中的一些细菌会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小水滴北面的边缘。上文中提到的磁生小体N极指向( )
A.北方 B.南方 C.西方 D.东方
7.(2023八下·长兴期中)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宣布拟于2023年春夏之际开始将核污染废水排入海洋。核废水中含有氲原子(H-3),具有放射性。则氲原子和气原子(H-1)( )
A.属于不同种元素 B.都有中子,但数目不同
C.核外电子数相同 D.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8.(2024八下·江北期末)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完成自主对接时,为减小对接过程中的震动以保证安全,飞船内置了电磁阻尼器,它由磁铁和线圈构成,当线圈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线圈中会产生电流,同时线圈会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阻止靠近。下列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竖直向上运动
B.水平向左运动
C.沿ab向内运动
D.竖直向下运动
9.(2024八下·温州月考) “乌牛早”是永嘉著名绿茶,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 C10H68O46)。据研究表明单宁酸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抑菌和抗炎等功效。下列有关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宁酸属于氧化物
B.单宁酸属于混合物
C.单宁酸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D.单宁酸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0.(2023八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下端为S极的条形磁体悬挂在一弹簧上;闭合开关,条形磁体处于静止状态后,下端位于螺线管的上方。下列措施可使弹簧缩短的是( )
A.滑片P向右缓慢移动 B.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C.增大电源电压 D.将电源的正负极对换位置
11.(2025八下·余姚开学考)下列关于二氧化氮的化学式NO2表示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示二氧化氮这种物质
B.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
C.二氧化氮这种物质由一种氮元素和两种氧元素组成
D.一个二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12.(2023八下·长兴期中)推理是初中科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①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③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都不正确
13.(2023八下·长兴期中)某同学家中部分照明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 (家中其他的用电器均处于断开状态),白炽灯亮了一会儿突然熄灭了。他用测电笔分别测试插座的两个孔,发现测电笔都发光:接着断开开关S,再用测电笔测试插座的两个孔,能使测电笔发光的是( )。
A.左孔 B.右孔 C.两孔 D.都不会发光
14.(2024八下·长兴期末)螺蛳粉是一种风味独特的小吃,其臭味的来源之一是半胱氨酸(化学式为)。下列关于半胱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B.C、H、O元素质量比是3∶7∶2
C.是由H、C、N、O、S五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15.(2023八下·长兴期中)现有C2H4O2、C2H4O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0% B.44% C.48% D.52%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2023八下·长兴期中)如图,甲是台灯的实物图,乙是该台灯的电路图,AB表示台灯插头的两个插脚,丁是某种测电笔的结构图。
(1)从安全性考虑,乙图中台灯插头的插脚 A 应与丙图中两孔插座的 孔相连(填字母);(2)使用测电笔时,手应该接触测电笔的 部位(填字母)。
17.(2023八下·长兴期中)新能源汽车因为具有环保节能、智能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购车选择,目前主流的新能源车都采用锂电池储能,如图甲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可知锂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是 。
(2)“Li”除了表示锂元素、一个锂原子之外还能表示 。
(3)图乙表示锂原子转变为锂离子的过程,锂离子符号可表示为 。
18.(2023八下·长兴期中)模型法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下图形象地表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反应前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 ,生成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19.(2025九下·金华开学考)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多数粒子穿过金属管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极少数粒子被弹了回来。
(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 。
(2)当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 (填字母)。
(3)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 )
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
D.金原子核的质量与粒子质量相当
20.(2025九上·鄞州期末)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1)应在图甲装置中的MN之间接入 (填“灵敏电流计”“电源”或“灯泡”)。
(2)图乙装置中,当通入恒定不变的电流后,线圈的 ab段和 (填字母)段会受到力的作用。
(3)要使图乙中的线圈持续转动,应在其外部加装换向器,其目的是 。
21.(2024八下·临平期末)如图是探究“奥斯特实验”的装置。
(1)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小磁针的正上方,并与小磁针 (填“垂直”、“平行”或“任意方向”)。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
(2)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表明 。
(3)实验中用到的一种重要科学研究方法是 法(选填“控制变量”、“类比”或“转换”)。
22.(2023八下·长兴期中)化学家蒂姆理查德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请计算:
(1)“小狗烯”中碳、氢原子个数比 (填最简整数比)。
(2)“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含4.8g碳元素的“小狗烯”的质量为 g。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2023八下·长兴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H氢 2He氦
3Li锂 4Be铍 5B硼 6C碳 7N氮 8O氧 9F氟 10Ne氖
11Na钠 12Mg镁 13Al铝 14si硅 15P磷 16S硫 17Cl氯 18Ar氩
(1)第17号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第8号元素和第13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 (选填“活泼”或“稳定”)。
24.(2023八下·杭州期中)小娟了解到发光二极管(LED)具有单向导电性,如图甲,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会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不发光。小娟设想用LED灯来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将两个相同的LED灯反向并联接入到电路中,与线圈构成闭合电路,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条形强磁铁(钕铁硼强磁铁)的N极朝下放置,将条形强磁铁快速向下插入线圈中(如图乙),发现A灯发光,B灯不发光;
②再将插入线圈中的条形强磁铁快速向上拔出,发现A灯不发光,B灯发光。
(1)实验中,将两个相同的LED灯反向并联的目的是 。
(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获得的结论是 。
(3)在图乙中,若要想证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在做了上述步骤①后,还应该补做的实验是 。
(4)结合上述已获得的结论,小明按图丙实验:将S极朝下放置于线圈中的条形强磁铁快速向上拔出,可以观察到灯A、B的发光情况是____。
A.A灯发光,B灯不发光 B.B灯发光,A灯不发光 C.AB灯均不发光 D.AB灯均发光
25.(2024八下·金华市月考)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 ;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____;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
(4)请你分析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a),电性(b),所以原子不显电性。括号内的“a”和“b”应分别填入____。
A.相等、相等 B.相等、相反 C.相反、相等 D.相反、相反
26.(2024八下·浙江期中)在项目化学习中,小江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同时针对制作指南针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
步骤I:取 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将缝衣针沿条形磁体的S→N 方向摩擦10余次,使缝衣针磁化。
步骤Ⅱ: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如图所示,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架,将插有缝衣针的卡纸水平支起。
步骤Ⅲ:观察简易指南针静止时的指向,判断其是否具有指南北的性质。
步骤IV:用当地的地图确定简易指南针所指的方向。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 (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 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 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不能自由转动
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平衡 能指示南北方向, 不能保持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平衡
(1)指南针指向地理南极的是 (N或S),地理南极与地磁北极不重合的原因 。
(2)在步骤Ⅲ中,判断制作的简易指南针是否具有指示南北的性质的操作是 。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 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 “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27.(2023八下·杭州期中)学习了电磁知识后,小娟了解到相互靠近的通电导线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力。那么,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将两根导线(可伸长)平行放置后固定(如图1甲所示),然后依次通上如图乙、丙、丁所示的电流,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她的猜想。请你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由图1中的 (选填序号)可知,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
(2)小娟得到了“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结论,她的依据是 。
(3)如图2所示,将一柔软的导线弯成星形,并将其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然后将开关S闭合,则该星形回路将____。
A.不会变形 B.会变形,所围面积减小
C.会变形,所围面积增大 D.会变形,所围总面积不变
(4)两根平行放置的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除了与电流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写出一个因素即可)。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28.(本题6分,每空2分)(2023八下·长兴期中)电冰箱是常见的家用电器。
(1)冰箱门的门框密封条采用磁性材料,利用磁体和铁壳相互 来增强它的密封性能;
(2)电冰箱使用三脚插头与电源插座连接,如图所示细心观察发现,三脚插头中“1”与冰箱 连接的,这个插脚比另外两个插脚要稍长。这样设计的好处是 。
A.插入插座中可更稳固更美观
B.插入插座时可确保冰箱外壳先接地
C.拔出插座时先使插头与火线相脱离
29.(本题6分,每空2分)(2023八下·长兴期中)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对比和归纳,我们往往可以得出一些十分有趣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学习科学的方法。请仔细阅读下表中的内容,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常见的几种离子 H+、Na+、Mg2+、OH-、Cl-、
对应元素及原子团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
所能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酸 碱 盐
HCI、H2SO4 NaOH、Mg(OH)2 MgCl2、Na2SO4
(1)由前两行内容对照可得出的规律是: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往往与相应离子所带的 数相等。
(2)由后两行内容对照可得出的规律是:通过元素或原子团 可以确定相应化合物的化学式。
(3)根据硫酸亚铁的化学式FeSO4,可推出该物质所含阳离子的符号为 。
30.(本题7分,1-2每空2分,第3小题3分)(2024八下·金东期末)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等。下表是其使用说明书,据此分析回答:
布洛芬混悬液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或使用【药品名称】布洛芬混悬液【成分】本品每毫升含有效成分布洛芬20mg【适应性】用于缓解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规格】100毫升【用法用量】口服,用量谨遵医嘱
(1)已知布洛芬化学式C13HyO2,相对分子质量206,则一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氢原子个数y为 。
(2)计算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
(3)医生叮嘱,12岁以下儿童每次用药量按照每千克体重5mg布洛芬有效成分。请计算,一名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次应口服多少毫升该混悬液。
31.(本题8分,每空2分)(2024八下·金东期末)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核废水的排放引起了民众囤盐恐慌,被污染的海水中含有的I-131 是碘的一种放射性元素;
【材料二】核废水中含有三种水,分别是水 (H2O)、重水(2H2O)和超重水(3H2O);
【材料三】一个氘(2H)原子中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一个氚原子(3H)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材料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射线的过程叫做衰变,超重水((33H2O)中的氚(3H)元素会发生β-衰变,在这个过程中,氚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
(1) 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I-127, 则I-127和I-131互为碘的 。
(2) 水 (H2O) 、重水 (2H2O) 和超重水(3H2O)中共有 种元素。
(3) 超重水 (3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4)当核废水中的氚(3H)元素发生β-衰变时,会变成 (填元素符号)。
32.(本题8分,每小题2分)(2023八下·吴兴期中)有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2和热敏电阻R1,控制电路电压U2=9伏的电源、,工作电路电压U=220伏的电源和电阻R0=44欧的电热丝组成的一种电加热恒温箱,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热敏电阻R1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通过实验测得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60毫安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来。
(1)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题意将图中的工作电路连接完整。
(2)在升温过程中,电阻R1两端的电压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要使恒温箱设定的温度升高,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 .
(3)当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50 欧时,可使恒温箱的温度保持多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