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典型考点 变式练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典型考点 变式练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20 17:1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典型考点 变式练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B.“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音色好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2.张飞是广大读者熟悉喜爱的三国人物之一,有诗赞其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从物理学角度讲“一声好似轰雷震”是指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好 D.速度快
3.鼓浪屿因其西南面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所得名。“擂鼓”一词生动描述了声音的两种特性,分别是(  )
A.响度与音色 B.响度与音调
C.乐音与噪声 D.频率和振幅
4.很多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中依据音色辨别出是“笛声”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狗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逾静、更幽”是指响度小
5.用如图所示的唢呐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可以模仿多种鸟儿的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能吹奏各种鸟的叫声主要是模仿它们的音色
D.唢呐吹奏的鸟的叫声一定是乐音
6.如图,这是童谣“小蜜蜂”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华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时,对声音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音调逐渐升高 B.响度逐渐增大
C.声带的振动频率逐渐减小 D.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
7.如图是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演奏《茉莉花》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筝是由琴弦振动发声的
B.古筝发出的声音以340m/s的传播速度从空间站传向地面
C.弹奏古筝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D.拨动琴弦的力度越大,古筝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8.如图所示,在2023年央视春晚的乐曲节目《百鸟归巢》表演中,演奏者用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这主要是模拟鸟啼声的(  )
A.音调、音色 B.响度、音调 C.响度、音色 D.音调、声速
9.语音识别机器人通过声音验证用户身份,这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10.如图是童谣“两只老虎”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诗怡同学第一次唱到“跑得快”这三个字期间,关于诗怡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带振动频率越来越高 B.音调越来越低
C.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 D.振幅逐渐增大
参考答案
1.D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非常大,即响度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悦耳动听”形容的是声音的音色,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辨别声音,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A
“一声好似轰雷震”意思是声音特别响,好像打雷一样。所以从物理学角度讲“一声好似轰雷震”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故选A。
3.A
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说明声音的很大,是响度,像鼓声,指的是音色,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A.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其中的“高声”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辨笛声,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狗的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响度指声音的大小,“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中“逾静、更幽”是指环境安静,声音的响度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发声体的振幅不同,从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A错误;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则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因此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
C.不同的鸟的叫声的音色不同,唢呐能吹奏各种鸟的叫声主要是模仿它们的音色,故C正确;
D.从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可能是噪音,所以对于正在休息或学习的人来讲,演员演奏的《百鸟朝凤》不一定属于乐音,故D错误。
故选C。
6.A
由题意可知,小华音调逐渐升高,即频率逐渐变大,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那么周期逐渐变小,即声带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减小;声音传播的介质种类和温度不变,那么声速大小也不变,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A
A.振动产生声音,古筝是由琴弦振动发声的,故A正确;
B.空间站到地面是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弹奏古筝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改变振动的频率,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D.拨动琴弦的力度越大,振动的幅度越大,故古筝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A。
8.A
在2023年央视春晚的乐曲节目《百鸟归巢》表演中,演奏者用洞萧以花舌吹法模拟鸟蹄声,箫声与鸟啼声音调相同、音色相同,这主要是模拟鸟啼声的音调、音色,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通过听声音来识别人的主要依据是音色,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由图示知,第一次“唱跑得快”时,对应的乐谱为咪、法、索,而乐谱中由1至7这几个音符,一般情况下,越往后,音调越高,所以此时声音的变化是音调越来越高,振动频率越来越快,而音调变化不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