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10 Lending a helping hand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2课时 Function & Pronunciation 课型 视听语音课
语篇研读
What---本部分围绕 “伸出援手(Lending a Helping Hand)” 主题,包含功能(Function)和语音(Pronunciation)两大板块。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的表达以及相关情境对话。Activity 1 让学生结对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的方式,并补充更多想法;Activity 2 要求学生听对话并回答 “Xiao Ya 为 Mrs. Li 做了什么” 的问题;Activity 3 是听读对话并判断句子正误,对话展示了 Mrs. Li 向 Xiao Ya 求助,Xiao Ya 给予帮助的过程;Activity 4 让学生结对假设邻居丢猫并想办法帮助,编出新对话。聚焦于特定音标(/ /、/ (r)/、/e /、/ju /、/a /、/ /、/f/、/kw/)以及重音的学习。 Why---通过学习帮助他人的表达和相关情境对话,让学生掌握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交流帮助他人的方式,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体会邻里间相互帮助的温暖,促进和谐社区关系的构建。 How---以对话和讨论活动为主要形式,语言简洁、日常化,符合生活交流场景。使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描述帮助他人的行为和经历。通过 chant、单词列举、发音对比、问答对话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已知】学生在之前的英语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词汇和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对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用法有一定了解。在生活中,学生对帮助他人的行为有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也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意识。 【未知】对于一些帮助他人的具体英语表达和情境对话,学生可能不够熟悉。在语音方面,特定音标(/ /、/ (r)/、/e /、/ju /、/a /、/ /、/f/、/kw/)的准确发音以及重音规则的灵活运用,对学生来说可能存在困难。此外,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能知】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将学会更多帮助他人的英语表达和情境对话,能够用英语流畅地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的经历和想法。在语音方面,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特定音标发音和重音规则,提高英语发音的准确性和流利度。同时,学生能更好地将英语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语言能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帮助他人的相关英语表达,如 “do voluntary work” “share your experience” “water flowers” “tell stories to children” 等,以及日常交际用语 “Could you help me ” “Sure.” “What’s up ” 等。准确运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描述帮助他人的行为和经历,能正确使用相关动词的过去式。准确发出音标 / /、/ (r)/、/e /、/ju /、/a /、/ /、/f/、/kw/ ,并能在单词和句子中正确运用,掌握内容词的重音规则,提高英语发音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思维品质:通过讨论帮助他人的方式和编写对话,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何帮助他人。在学习语音过程中,通过对比发音差异和分析重音规则,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听录音模仿、结对练习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对比、总结等方法学习英语语音和语言知识,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让学生理解帮助他人是一种全球共有的美好品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际交往意识。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帮助他人的方式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帮助他人的相关英语表达和日常交际用语,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正确运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描述帮助他人的行为和经历。 准确掌握音标 / /、/ (r)/、/e /、/ju /、/a /、/ /、/f/、/kw/ 的发音,以及内容词的重音规则。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帮助他人的英语表达进行自然流畅的交流,根据不同情境做出恰当回应。 准确区分和运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尤其是在口语表达中正确使用动词的过去式。 准确发出音标 / (r)/ 与 /e /、/a / 与 /e/、/n/ 与 / / 的差异,熟练掌握重音规则并能在不同语境中正确运用。 易错点: 词汇和表达:学生可能会混淆 “do voluntary work” “share your experience” 等短语的用法,或者在实际交流中想不到合适的表达。此外,“Could you help me ” 等日常交际用语的回应方式可能不够准确或自然。 语法:一般过去时中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容易出错,如 “meet - met” “take - took” 等。在口语表达中,学生可能会忘记使用正确的时态,导致时态混乱。 语音:音标 / (r)/ 与 /e /、/a / 与 /e/、/n/ 与 / / 的发音容易混淆,学生可能难以准确区分。重音规则的运用也可能出现错误,导致句子语调不自然。 易忘点: 一些帮助他人的具体英语表达,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学生容易遗忘。 特定音标发音的细节和重音规则,学生在课后可能会逐渐淡忘,导致发音和语调出现偏差。 拓展点: 引导学生收集更多不同文化背景下帮助他人的故事和表达方式,进行分享和交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组织学生开展 “帮助他人” 主题的英语活动,如英语短剧表演、英语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鼓励学生将帮助他人的行为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记录自己的助人经历并写成英语日记或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良好品德。
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英语学习活动观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关于帮助他人的已有知识和英语表达,为后续学习做铺垫。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的英语表达,理解并运用相关句型进行交流,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掌握特定音标(/ :/、/ (r)/、/e /、/ju:/、/a /、/ /、/f/、/kw/)的发音,能够准确认读包含这些音标的单词,提高学生的发音准确性。 任务一: Lead in 1. Look and say.
教师展示多幅包含不同助人场景的图片,如帮老人提重物、给流浪动物喂食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内容,然后请学生用英语说出图片中所展示的助人行为。
2. Work in pairs.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曾经帮助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帮助的经历,分享过程中需尽量使用英语表达。教师在教室里巡视,倾听学生的交流,并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任务二: Presentation- Function 1. Work in pairs.
学生再次结对,围绕 “how you can help others in your daily life” 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在课本给定的基础上,在空白处补充更多帮助他人的方式,如 “teach kids to draw” “help neighbors check mails” 等,之后每组推选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2.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对话音频,学生认真倾听后,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例如 “Who helped whom ” “What kind of help was offered ” 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纠正。 3.Listen again and mark T (True) or F (False).
教师再次播放音频,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判断教师给出的若干句子的正误,如 “Mrs. Wang helped Mr. Zhang fix the bike.” 判断完成后教师讲解句子正误的原因。 4.Listen and read.
学生跟着音频进行跟读,模仿音频中的语音、语调、语速,教师在一旁观察并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 5.Read and take notes.
学生自主阅读对话文本,圈画出其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 “lend a hand” “in need” 等,并记录下来,同时尝试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现象,教师巡视并为有疑问的学生提供帮助。 6.Pair work.
教师设定 “邻居丢猫,你想要帮忙” 的情境,学生两人一组创编新的对话,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表达和语法知识,对话完成后邀请几组学生进行展示。 任务三: Presentation- Pronunciation
1.Listen to the chant.
教师播放包含特定音标发音的 chant 音频,如 “Xiao Ya got up to go to work early. She joined a volunteer activity.”,让学生认真倾听,特别注意彩色字母的发音,听完后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发音的感受和体会。 2.Listen and read the sounds and words aloud.
教师再次播放音频,带领学生一起听读音标、字母组合以及对应的单词,如 / (r)/- “volunteer” “cheer”,引导学生仔细模仿发音,然后让学生自行朗读,教师巡视纠正学生的发音问题。
3.Let’s learn.
教师详细讲解每个音标发音的口型、舌位、气流等发音要点,通过示范、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对比 / (r)/ 和 /e / 的发音差异,同时列举更多包含这些音标的单词让学生进行发音练习。
任务一:
观察学生在观察图片和交流经历时的参与情况,根据学生说出的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程度,以及交流经历时的流畅性进行评价。 任务二: 从学生补充的帮助他人的方式的多样性和合理性,以及小组代表发言的流畅性和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根据学生回答听力问题的正确率和判断句子正误的准确率进行评价。从对话的逻辑性、语言准确性、丰富性以及学生展示时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任务三: 观察学生跟读 chant 和单词时的发音情况,通过学生在后续单词发音练习中的表现,判断学生对音标发音的掌握程度。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图片和引导学生交流经历,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自然地引出本节课关于帮助他人的主题,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小组讨论、听力训练、阅读模仿和对话创编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与帮助他人相关的英语表达和句型。通过 chant、跟读、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音标发音,逐步掌握发音技巧,纠正发音错误,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和自信心,为后续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 巩固学生对特定音标发音的掌握,让学生能够准确区分易混淆的发音,掌握内容词的重读规则,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任务四: Practice 1.Listen and repeat.
教师播放包含易混淆发音的单词音频,如 “cheer - chair” “night - net” 等,让学生认真倾听并跟读,每跟读一组单词后,引导学生仔细对比发音的差异,总结发音规律,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
2.Pair work.
学生两人一组,根据教师提供的问答句子,如 “How do you feel - I am happy to help these animals.”,互相进行问答练习,在问答过程中注意内容词的重读,教师在教室里巡视,倾听学生的对话,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重读错误。 任务四: 根据学生跟读易混淆音单词时的发音表现,以及对发音差异的总结和理解情况进行评价。观察学生在问答练习中对内容词重音的把握情况,重音位置准确。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发音练习和问答练习,强化学生对特定音标发音的记忆和区分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实际对话中运用重音规则,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自然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语音知识。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对 “帮助他人” 主题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短语、句型、音标发音以及句子重音知识,强化记忆。 任务五:Production Group work. 教师布置小组任务,要求学生以 “Helping Others in Our Community” 为主题制作一份英语海报。 任务六:Summary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子,语音知识。 任务五: 从海报内容的丰富性、准确性和逻辑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任务六:
根据学生填写短语的正确性进行评价。从句型转换的准确性、语法正确性以及书写规范等方面进行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个音标判断的准确性计分,观察学生标注重音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 通过制作海报和展示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帮助他人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将乐于助人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填空、句型转换、音标判断和重音标注等练习,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核心知识,强化学生对重点短语、句型、音标发音和句子重音的记忆和理解,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评价量表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
基础题: 背诵并默写帮助他人相关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巩固学生对重点词汇、短语和日常交际用语的记忆。 通过基础练习,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确保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和运用做好准备。
提高题: 听英语广播或观看英语电影片段,找出其中关于帮助他人的表达和对话,并记录下来。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 通过听广播、看电影和编写对话的练习,让学生接触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加深学生对帮助他人相关表达和情境的理解。
拓展题: 以小组为单位,策划并拍摄一个关于帮助他人的英语微视频。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策划、拍摄微视频和制作简介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全面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亮点:以 “帮助他人” 为主题,通过展示社区志愿活动图片、创设邻居求助对话情境等方式,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引发学生共鸣,提高学生参与度,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语言的实用性,增强学习动力。 不足:在语音教学环节,讲解音标和单词发音占用时间较多,导致后面小组制作海报活动时间略显紧张,学生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创意,部分小组未能在课堂上完成海报展示,影响教学效果的完整性。 改进:重新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在语音教学部分适当精简内容,突出重点发音规则和易错点,提高讲解效率。为小组制作海报活动预留充足时间,提前明确活动要求和时间限制,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准备并展示成果,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