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1 00:0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学年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高三(上)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道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19世纪中期,孔子被塑造成一个跪在上帝面前苦苦哀求认错的守旧反动的妖魔;19世纪末期,孔子则被当时激进的文人尊为改革的先驱,力求“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对孔子形象的这种塑造反映了( )
A. 民主思想已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B. 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 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增强 D. 探索国家出路亟需科学理论
2. 明初,中央政府规定入明朝贡的外国人员在各自划定口岸登陆;万历初年,广东地方官员允许非朝贡国商人每年夏冬两季定期至广州贸易;明朝政府对停泊与居留在澳门的外国商船进行登记,发给“部票”,对到广州贸易的外国商人,不准其上岸居住。据此可知,明朝政府( )
A. 对民间贸易持宽容态度 B. 海禁政策日趋严格
C. 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 D. 积极开拓跨洋航线
3. 下图是五四时期期刊创办情况,据此可知( )
——摘编自杜波《五四时期期刊研究》
A. 新文化运动促进期刊的广泛创办
B. 五四时期的思想宣传具有救国图存的色彩
C. 五四时期创办期刊的区域分布不平衡
D. 是政党政治发展的结果
4. 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三省、唐山和天津等地视察时强调“要开动脑筋,敢于思考怎么样使生产增加,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原材料消耗少,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要搞好民主管理,建立企业的考核制度”。史称“北方谈话”。这次谈话( )
A. 成为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B. 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C. 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D. 意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 1838年,英国宪章运动左翼领导人哈尼建立“伦敦民主协会”,该协会由最穷苦的码头工人和纺织工人组成,要求在英国建立工人阶级掌权的民主共和国,主张土地、矿山国有化及保障言论自由,并主张被压迫者在斗争中有权使用压迫者用来反对他们的一切手段。这表明当时英国( )
A. 无产阶级政治意识不断提高 B. 工人阶级要求废除议会政治
C.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时机成熟 D. 马克思主义影响力不断增强
6. 14世纪上半期,意大利商人弗朗切斯科·佩科罗蒂根据自身经历写过一本《经商指南》。该书广泛涉及欧亚非三洲的商品集散地和商路,其中欧洲的城市是意大利商人活动最频繁的地区。由此可知,该时期( )
A. 亚非地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 B.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C. 亚非欧之间存在经济贸易往来 D. 对外殖民扩张推动商业革命的发展
7. 柏林会议召开后,英国外交部非洲事务助理李斯特曾提醒内阁:“最好的办法是使非洲公司正式化,赋予它皇家特许权,给予它统治其领地的权力。”1886年7月.英国政府正式授予国家非洲公司特许权。这表明( )
A. 垄断资本对国家政权控制加强 B. 英国力图强化在非洲的优势地位
C. 英国借助东印度公司殖民非洲 D. 柏林会议“有效占领”原则被认可
8. 1962年,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代表阿尔及利亚民族利益的本·贝拉和布迈丁政权在外交政策中多次强调继续保持和发展与法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关系。法国可以在阿保留优先开矿、续租基地等权益。阿尔及利亚的外交政策( )
A. 违背了不结盟运动宗旨 B. 体现了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C. 并未真正实现独立自主 D. 说明非洲民族意识尚未觉醒
9. 如表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议会通过的部分法令。这反映出( )
法令 主要内容
1802年《棉纺厂儿童健康和道德调整法案》 学徒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吃饭时间不计在内
1819年《棉纺工厂法案》 不得雇佣9岁以下儿童,9至16岁之间的儿童每天工作不得超过12小时
1842年《矿山法》 将政府立法保护的范围扩大到棉纺织厂之外,同时首次将妇女列入了保护对象
1844年《儿童半时工作日法》 13岁以下的儿童一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个半小时,不得雇佣8岁以下的儿童
1847年《十小时工作日法》 规定妇女和青少年1天不得工作超过10个小时
A. 英国强化对劳资关系的政府调节 B. 工业革命提高了妇女儿童的地位
C. 工业资产阶级掌握国家立法权力 D. 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有重大变革
10. 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科举制( )
A. 打破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 B. 有利于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C. 促进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 D. 影响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
11. 通观东汉迄于唐中叶600余年间客与部曲的演变过程,始终以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来,即逃亡农民依托豪强充当佃客、佃家、私属等,而国家又企图使他们复归为编户。这一矛盾( )
A. 推动了赋税征收标准的变革 B. 是国家陷入长期动荡的根源
C. 伴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而消失 D. 催生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12. 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日军统计虏获的战利品,部分记录如下:“海军主要战利品:军舰13艘;鱼雷艇7艘。陆军主要战利品:10.5厘米以上大炮140门、10厘米以下轻炮389门、机关枪和速射炮107门,土工和电讯器械475516付,枪17643支,其他火具218328个。”据此推断( )
A. 吏治腐败是清朝战败的主因 B.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
C. 日本在军事装备上强于清朝 D. 甲午战争使日本成为东亚的霸主
13. 根据学者的统计,英国人口1430年为210万,在16世纪20年代上半叶为230万,而此后进入高速增长期,到1545年达到280万……1603年达到了375万,在80年的时间增长了63%。16世纪初到17世纪初,英国工业产品价值平均指数从98上升到247,而谷物的平均指数则从105上涨到575。上述材料可用于研究( )
A. 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展开 B. 新航路开辟与欧洲商业革命
C. 市场需求与欧洲价格革命 D. 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14. 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
A. 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B.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 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D. 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15. 河南淅川毛坪楚墓断代在春秋中晚期,出土的陶器仍保有明显的洛阳周代墓葬中同类器的某些特征。在河南固始白狮子地、信阳长台关等战国中期楚墓中,其结构、葬俗和随葬器物组合等都同楚国中心地域江汉地区的楚墓十分接近。与之推论正确的是( )
A. 中原文化面向周边传播 B. 河南一带封国恪守周礼
C. 楚国北上影响逐渐增强 D. 南方文化效仿周代风格
16. 新航路开辟后,大批欧洲人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印第安人、欧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其他混合血统的人)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这一现象的出现
A. 缓解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 B. 改写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
C. 延缓了南北美洲地区的开发 D. 加速了不同地区人口的转移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52分。
17. 下图是西晋史学家陈寿撰写的《三国志》部分目录,图4是元代史学家郝经撰写的《续后汉书》部分目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目录 魏书 卷一魏书一武帝纪(曹操) 卷二魏书二文帝纪(曹丕) …… 蜀书 卷三十一蜀书一刘二牧传(刘焉、刘璋) 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刘备) …… 吴书 卷四十六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孙坚、孙策) 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孙权) …… 目录 卷一年表 帝纪 卷二帝纪第一昭烈皇帝(刘备) 卷三帝纪第二末帝(刘禅) 列传 …… 卷二十五列传第二十二曹操 卷二十六列传第二十三曹丕 …… 卷四十九列传第四十六孙坚、孙策 卷五十列传第四十七孙权 ……
注:括号内为后世学者注释。
(1)比较两部史书的目录,说明两者在编写指导思想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某出版社要策划出版一本《新三国史》,请你就本书编写的历史主线和体裁设计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棉纺织品出口从1780年的355060英镑增加到1800年的5854057英镑。在18世纪的最后几年,英国生产棉布中的61.3%用于出口。1815年后,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消灭了所有非欧洲世界的竞争对手……1800年,英国出产的棉纺织品成为世界市场上的主导产品,与此同时,英国农村新建工厂中的成千上万的纺织工人,更不用说数百名工厂主、商人和海员,都开始依赖这种外国市场……英国的原棉进口绝大部分来自美国南方的种植园。
材料二 日本政府在1896年取消了原棉进口关税,使得棉纺织业的基本原材料价格下降。日本棉纺织业在19世纪末获得了巨大成长……1882年被后人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涩泽荣一成立了大阪纺织公司。之后,大阪纺织和三重纺织合并,成立日本东洋纺株式会社……到1902年,国内生产基本取代了进口,1909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五大棉纺消费国。日本棉花厂中79%的工人是女性,很多是未成年人。1911年的《工厂法》在1920年代才扩大到纺织工业中的妇女和儿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日本棉纺织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快速发展的原因。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指出这一时期日本棉纺织业发展所处的阶段。
19.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上帝的名义,阿门。我们,下面的签名人,作为伟大的詹姆斯一世的忠顺臣民,为了给上帝增光,发扬基督教的信仰和我们祖国和君主的荣誉,特着手在弗吉尼亚北部这片新开拓的海岸建立第一个殖民地。我们在上帝的面前,彼此以庄严的面貌出现,现约定将我们全体组成政治社会,以使我们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我们之间创造良好的秩序。为了殖民地的公众利益,我们将根据这项契约颁布我们应当忠实遵守的公正平等的法律、法令和命令,并视需要而任命我们应当服从的行政官员。”
——《五月花号公约》1620年11 月11 日
材料二 清末司法改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在民国尚未成立之时,上海、香港等地已经出现了职业律师群体。1912年1月,上海建立了中华民国律师公会。同年9月,北洋政府司法部公布了《律师暂行章程》,确立了律师业的合法地位,规定了律师职业资格的取得方式、注册程序、义务及惩戒程序。1914年11月,司法部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律师资格审查,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索贿、受贿现象,因此招致律师从业者的强烈不满。
——摘编自韦加速《北洋政府时期的律师法律制度及其影响探析》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集中力量制定了一系列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法律,将国家、社会、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法制基础。
党的十五大正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制到法治,是静态的法制转化为动态的国家治理,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益和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国家各方面工作都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
——摘编自李银娥《新中国成立75年来法治建设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月花号公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北洋政府时期律师制度发展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认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外学者向来有不同看法,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叶。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中华帝国是“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在世界历史的局外,中国一向是固定静止、闭关自守的。然而,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不同的认识。他们认为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时期,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评材料中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B
  5.A
  6.C
  7.B
  8.B
  9.A
  10.D
  11.A
  12.B
  13.C
  14.C
  15.C
  16.B
  二、非选择题
  17.(1)差异:《三国志》以曹魏政权为正统,将曹氏列入帝纪,刘备政权称 “蜀” 列入列传;《续后汉书》以刘备政权为正统,将曹氏列入列传,刘氏列入帝纪,称刘备政权为 “汉”,视为东汉政权延续。
  原因:陈寿生活在西晋,以曹魏为正统可证明西晋政权的合法性;郝经生活在元朝,当时统治者尊崇程朱理学,注重伦理纲常,以刘备政权为正统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 。
  (2)编写主线示例:三国从分立走向统一。
  理由: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编写体裁示例 1:编年体。
  理由:以时间为顺序记述三国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编写体裁示例 2:章节体。
  理由:以时间为顺序,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章节叙述三国史事,有助于综合通贯、横向联系,揭示该时期各历史事实间的相互关系。
  18.(1)特点:发展速度快;棉纺织品成为世界市场主导产品;对外国市场(原料、产品)依赖性强。
  影响: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推动形成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2)原因:工业革命影响;政府支持;关税降低,原材料成本下降;国内消费需求大;大量使用女性和童工,劳动成本低且法律保护滞后;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甲午战争从中国获得大量赔款等。
  所处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9.(1)特点:受英国基督教与政治传统影响;具有殖民性;体现契约精神;反映资本主义早期民主、平等、法治原则。
  (2)因素:清末新政司法改革推动;西方律师制度影响;中华民国建立推动;律师行业性组织成立;北洋政府颁布法规加强管理。
  (3)认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应与国家指导思想保持一致,与时俱进;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0. 示例一
  观点:赞成中国社会并未在明清时期发生转型,仍处于停止状态。
  理由:政治上,专制集权极端强化,达到顶峰;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农耕文明未突破转型;思想文化上,理学占主导,八股取士禁锢思想;科学技术上,多为总结性著作,未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综上,明清时期中国未能与时俱进,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趋向 “衰落”。
  示例二
  观点:赞成中国社会在明清时期发生转型,处于社会变迁过程。
  理由:政治上,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货币地租、私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市场扩大和工商城镇;思想文化上,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萌发,西学东渐开启。
  综上,明清时期是逐渐实现新旧转换和更替的过渡阶段。
  示例三
  观点:两种观点各有道理,明清时期社会具有承古萌新特点。
  理由:承古方面,政治上延续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上小农经济为主体,思想上儒家传统思想主导;萌新方面,政治上封建制度矛盾凸显、有衰落之势,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发展,思想上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文化上西学东渐、文学艺术有新特点。
  综上,明清时期社会既保留传统因素,又有新变化和发展趋势,具有承古萌新特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