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2.2.2 炔烃-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2.2.2 炔烃-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3-20 20:2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炔烃》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内容要求
(1)认识炔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了解炔烃在日常生活、有机合成和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认识加成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了解加成反应与炔烃组成结构特点的关系。
2.学业要求
(1)能写出炔烃的官能团、炔烃的简单代表物乙炔的结构简式和名称,能够列举乙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能描述和分析乙炔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反应式。
(3)能基于官能团、化学键的特点分析炔烃的化学性质。根据有关信息书写相应的反应式。
二、教材分析
本节通过对最简单的炔烃——乙炔的结构、性质和制法的学习,类推归纳炔烃的结构和性质,让学生体会官能团对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学会从分类及官能团角度认识有机物的性质,同时,进一步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基本观念,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对乙炔的性质探究时采用实验法,先预测性质,再进行实验探究,然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符号表征,让学生体会实验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运用化学实验验证猜想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推理能力,加强证据推理的学科核心的素养。
新旧人教版教材中对本节的描述中的主要变化和带来的教学启示包括以下5点:
1. 乙炔的结构:旧教材在“科学视野”栏目描述了“碳原子的sp杂化与乙炔的结构”,而新教材中这部分出现在正文中,且位于“乙炔的化学性质”之前,这是因为学生使用新教材时已经学习过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学生对杂化轨道理论,以及乙炔中碳碳三键的形成及化学键的牢固程度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教学中可以从碳碳三键的结构特点出发分析乙炔的化学性质。
2. 乙炔的化学性质与实验室制取:旧教材中通过两个独立的实验完成乙炔的制取和性质探究,而新教材中,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乙炔的分子结构,分析乙炔应该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接下来将乙炔的实验室制法通过【资料】形式告知,然后让学生结合乙炔的结构特点【预测】乙炔与酸性高锰酸钾、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以及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接下来进行【实验】检验,最后是【结果与讨论】,分析现象与预测是否一致,说明乙炔具有的化学性质并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提示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能力,善于运用启发法,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讲解和做实验。同时,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是为乙炔的性质实验服务的,新教材中相对弱化了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3. 化学反应方程式:新旧教材中都书写乙炔与溴、HCl的加成反应方程式,新教材中还增加了乙炔与H2、H2O的加成反应,使乙炔转化为更多类型的有机物,提示我们在教学中确保知识的相对完整。
4. 乙炔的应用:新旧教材中都通过资料卡片,介绍了氧炔焰的用途,此外,新教材中还增加了乙炔的加聚反应,并且在“科学 技术 社会”栏目介绍了该加聚产物的应用——导电高分子,这提示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价值。
5. 提问栏目的变化:新教材中出现了戊炔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以及分析炔烃与氢气加成后的化学键和官能团的变化以及依据加成产物推导炔烃结构的问题。提示我们在教学中应当适时巩固,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加深理解应用。
与鲁科版教材相比,本节的描述中的主要变化和带来的教学启示如下:
鲁科版将烯烃和炔烃设置在一节中,是由于烯烃和炔烃结构的不饱和性和性质的相似性,对教学的启示是,人教版教材中在本节第一课时学生学习过烯烃,在炔烃的教学中可以类比烯烃的结构和性质展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碳碳三键这一官能团,具备了一定物质结构基础,能够分析碳碳三键的结构特点;前面一节学习了烯烃,学生初步形成了“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并且掌握了碳碳双键的性质。学生初步掌握了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的不足之处在于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炔烃的认识,实验技能和类比迁移能力较弱,认识有机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即基于官能团分析、预测、总结归纳物质性质)有待加强,实验探究中的证据意识、推理意识不足。
四、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对比乙烷、乙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能结合乙炔的结构特点,类比乙烯的性质预测乙炔的化学性质。
2.学生能设计实验验证预测是否正确,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构特点分析乙炔的化学性质,并能规范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据此类推炔烃的化学性质,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观念。
3.了解乙炔在工业生产和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应用,能书写合成聚氯乙烯(塑料)、聚丙烯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能分析氧炔焰切割金属的原因。
4. 能够书写简单炔烃的同分异构体并命名。
【评价目标】
1.通过对比乙烷、乙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及对乙炔性质的预测,诊断并发展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和微观探析能力;
2.通过对乙炔性质的预测、实验验证和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3.通过乙炔的性质类推炔烃的性质,诊断并发展学生基于官能团和结构认识有机物性质的能力;
4.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诊断并发展学生符号表征的能力;
5. 通过解释分析乙炔在工业生产和有机合成材料中的重要作用,诊断并发展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乙炔分子的结构特点,预测乙炔的性质并进行实验探究;根据官能团的特点,类比迁移总结炔烃的性质。
难点:炔烃性质的运用。
六、教学方法
教的方法:情境导学、任务促学、实验助学、学案促学、习题测学
学的方法:实验探究、类比归纳
七、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乙炔的应用(氧炔焰切割金属、合成聚氯乙烯、聚丙烯腈、氯丁橡胶的原料)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乙炔性质的兴趣和好奇心;接下来观察乙炔的收集方法,总结乙炔的物理性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乙烷、乙烯和乙炔结构中的异同,结合乙炔的结构特点,类比乙烯的性质预测乙炔的化学性质,然后设计实验验证预测,最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乙炔的化学性质,并从官能团和结构特点角度分析原因和反应类型,书写相关反应方程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证据意识,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思路,并用化学语言描述性质。接下来通过类比迁移,基于“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总结炔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通过练习,认识炔烃的性质、了解炔烃的同分异构体书写方法和命名。最后,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情景引入时提到的乙炔的应用,体现“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
八、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展示乙炔应用图片: 观看图片,了解乙炔的应用。
环节一、 认识乙炔的物理性质、结构特点 提出问题 : 1.观察乙炔的收集过程,总结乙炔有哪些物理性质? 2.认识乙烷、乙烯和乙炔的异同,完成表格。 1.观看视频,总结乙炔的物理性。 2.完成下表: 烃乙烷乙烯乙炔分子式结构简式碳碳键的类型、饱和性
环节二、 实验探究乙炔的性质 1.预测乙炔的化学性质:观察乙炔和乙烯结构的异同,预测乙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2.设计实验:类比乙烯的性质实验,选择合适的试剂(易得且现象明显),设计简易可行的实验方案验证乙炔的性质,填写下表的实验药品、操作和预测现象三列。 【实验目的】验证乙炔的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铁架台、分液漏斗等; 电石、饱和食盐水、硫酸铜溶液、其它所需试剂。 3.实验探究: (1)制备乙炔:播放视频 (2)探究乙炔的性质:播放视频——乙炔通入酸性KMnO4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提问: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你的预测是否一致?这些现象说明乙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类比乙烯的性质,思考乙炔的性质与它的组成、结构特点有什么联系? 播放视频:乙炔燃烧的实验 符号表征: (1)写出乙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比甲烷、乙烯燃烧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的异同及原因。 (2)乙炔的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方程式书写 ①加成反应:乙炔与足量的Br2 分析该反应中化学键和官能团有什么变化?对比乙烯与Br2的加成反应,该反应有什么不同? 拓展:在有合适催化剂并且加热的条件下,乙炔还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加成反应制取下列物质,完成表格。 ②加聚反应: 写出乙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加聚反应的方程式,阅读教材38页,了解“导电高分子”的发现和应用。 1.观察乙炔和乙烯的结构,预测乙炔性质。 2.设计实验方案,完成表格 探究乙炔的化学性质方案实验药品操作预测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一二三
3.查阅教材35页资料,了解乙炔的实验室制法,认识乙炔的俗名——电石气。观看视频,总结实验现象。 完成上表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两列,回答问题。 观看视频,总结实验现象。 4.(1)书写方程式,分析现象异同的原因。 4.(2)尝试书写乙炔与足量的Br2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化学键和官能团的变化; 完成下表 乙炔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制乙烯制氯乙烯制乙醛
已知:烯醇式不稳定,会发生如下转化 书写乙炔加聚反应的方程式。阅读教材38页,了解“导电高分子”的发现和应用。
环节三、 类比乙炔的性质,总结炔烃的性质。 提出任务: 请同学们归纳总结炔烃的结构特点,书写出通式,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化学性质,完成填空。 归纳总结,完成下图。
2.课堂练习: (1)请写出1-丁炔与足量氢气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该反应中化学键和官能团的变化; (2)某炔烃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得到2-甲基戊烷,请由此推断该炔烃可能的结构简式。 (3)请写出戊炔的所有属于炔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对其命名。思考戊炔还有没有其他类别的同分异构体。 类比迁移,完成练习,根据炔烃结构写出加成产物,根据加成产物推导炔烃可能的结构; 书写戊炔的同分异构体,总结简单炔烃的命名法。
环节四、 乙炔的应用 提出问题: 1.如图1氧炔焰可以切割金属,运用了乙炔的什么性质? 2. 20世纪4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研制了一种合成纤维——聚丙烯腈(腈纶,又称人造毛,如图2)。它是乙炔先与氰化氢(HCN)反应生成丙烯腈,然后再进行聚合而合成的。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这一应用。 3.以乙炔为原料,可以制成氯丁橡胶(图3),反应过程如下: 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 了解乙炔的应用,回答问题。
九、板书设计
主板书:
2.2.2 炔烃
一、炔烃的代表物——乙炔
预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结论
二、炔烃的结构、性质
副板书:相关反应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