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1 08:0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唐雎(jū) 怫然(fó) 抢地(qiāng)
B.韩傀(guī) 色挠(ráo) 要离(yāo)
C.休祲(jìn) 缟素(gǎo) 徒跣(xiǎn)
D.王僚(liáo) 谕矣(yù) 免冠(guàn)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D.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1)大王加惠  
(2)以大易小  
(3)故不错意也  
(4)轻寡人与  
(5)秦王怫然怒  
(6)伏尸百万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故不错意也 B.乡为身死而不受
C.以头抢地尔 D.仓鹰击于殿上
5.下列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长跪而谢之 B.轻寡人与
C.请广于君 D.天下缟素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头抢地尔 去以六月息者也
B.安陵君其许寡人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而君逆寡人者 杂然而前陈者
D.天子之怒 此之谓大丈夫
7.下列句子分别揭示了秦王的什么态度?将对应序号填入括号里。
A.前倨后恭 B.以势压人 C.恐吓威胁 D.不可一世 E.虚伪狡诈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安陵君其许寡人!(  )
(3)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4)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
(5)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8.用原文语句填空。
(1)天子之怒,    ,流血千里。
(2)布衣之怒,    ,    。
(3)    ,    ,与臣而将四矣。
(4)唐雎以反诘之语“    ,    ”进一步揭穿了秦王的骗局,维护了本国的尊严。
(5)《唐雎不辱使命》中,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以利益诱骗安陵君的句子是:   ,    !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陵君其许寡人!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3)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阅读理解
(一)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完成各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同“措”)
B.请广于君(增广、扩充)
C.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白色丧服)
D.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B.而君逆寡人者 学而时习之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徒以有先生也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述了发生在战国末期的一场外交抗争。面对秦王居高临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言辞委婉,不敢拒绝,有失明君风度。
B.本文句式丰富多彩:有长有短,有整有散,有疑问,有陈述,有判断。如“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句式整齐,读起来铿锵有力。
C.本文采用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在充满矛盾、紧张激烈的场面中,重点塑造了唐雎这一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辱使命的“士”的形象。
D.本文以对话为主,人物语言形象而富有个性。如唐雎在罗列专诸、聂政、要离的壮举后,以“与臣而将四矣”暗示秦王:自己将效法三人行刺,血拼到底。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14、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对。请揣摩下面的句子,说出其潜台词。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15、有人说:“根据史实,秦王能统一六国,成就大业,应该是个英雄。”你是怎样看待秦王这个人的?结合课文,发表你的见解。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洪承畴①二事
洪经略入都后,其太夫人犹在也。自闽迎入京。太夫人见经略大怒骂,以杖击之,数其不死之罪。曰:“汝迎我来,将使我为旗下②老婢耶?我打汝死,为天下除害。”经略疾走得免。太夫人即买舟南归。
黄石斋先生被执,拘禁中,洪承畴往视之,先生闭目不视。洪既出,先生举笔疾书一联。曰:“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得报国反成仇。”盖成仇与承畴同音也。
[注释]①洪承畴:明朝末年将领,后降清。②旗下:指清朝。

1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为天下除害 ( )
(2)经略疾走得免 ( )
1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洪既出,先生举笔疾书一联

18.太夫人对洪经略的态度是“大怒骂,以杖击之”, 黄石斋则是“ ”,他们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就是
19.请说说这幅对联的一个明显特点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韩休为相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①,不干②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掺④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注释]①峭直:严峻刚直。②干:求取。③允:与……相当。④掺[shǎn]:拿。

2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 ( )
(2)及后苑游猎 ( )
2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

22.唐玄宗为什么要“以韩休为相”?
答案
1、C 2.C 3.(1)施与恩惠  (2)交换  (3)在意  (4)轻视  (5)愤怒的样子 (6)横尸在地 4.C 5.A 6.D 7.(1)E (2)D (3)B (4)C (5)A
8.(1)伏尸百万 (2)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3)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5)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其许寡人
9.(1)安陵君就答应我吧!
(2)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
(3)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发怒。
(4)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
10、C 11、C 12、A
13、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14、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要是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15、示例一:我认为秦王不是英雄。因为他先以“天子之怒”恫吓唐雎,后因唐雎英勇无畏的“布衣之怒”而“色挠”,说明他是个骄横残暴、外强中干的人。
示例二:我认为秦王是个英雄。因为他面对敢于拼命、英勇无畏的唐雎能“长跪而谢”,并称赞他,说明他是个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的人。
16、(1)替,给 (2跑,小跑)
17、洪承畴出去以后,先生拿笔很快地写了一副对联
18、闭目不视 憎恨洪承畴背叛明朝(不与洪承畴同流合污),保持了民族气节
19、巧用人名,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20、(1)做,担任 (2)游玩
21、韩休担任宰相,陛下(变得)很瘦,为什么不罢免(驱逐)他
22、韩休为人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为了国家大计,敢于与皇上争执。他是个有良好声誉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