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精练本】6.1世界现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学生版+教师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精练本】6.1世界现代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学生版+教师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1 08:03:49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板块六 世界现代史
6.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1.(2024·赤峰)一战所带来最直接、明显的后果就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其中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达900万人,另有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留下终身残疾。据此可知,一战(A)
A.是人类历史上的灾难性战争
B.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C.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
D.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觉醒
2.(2024·安徽)1917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粮食危机已经发展为城市居民的真正饥荒,彼得格勒、莫斯科的居民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面包,有时甚至连这点面包也没有。该局面(B)
A.暴露出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B.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C.迫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退出一战
D.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3.(2024·潜江模拟)“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材料反映了十月革命的(D)
A.背景和过程 B.背景和意义
C.过程和性质 D.性质和意义
4.(2024·咸宁模拟)当德国被迫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的消息传回德国国内时,全体国会议员起立高唱《德意志高于一切》以示不屈。这反映出《凡尔赛条约》(D)
A.缓和了欧洲各国的矛盾
B.维护了战胜国利益以及战后和平
C.是各战胜国妥协的产物
D.未能彻底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矛盾
5.(2024·山西)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1920年之间签订的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和平条约制造出的问题与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埋下了会滋生罪恶的种子。”对作者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
A.凡尔赛体系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B.《凡尔赛条约》使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C.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
D.华盛顿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国间矛盾
6.(2024·牡丹江)有人评述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英美日都在分赃的一方,中国却在被分的一方。”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D)
A.《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B.《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九国公约》的签订
7.(2024·扬州)1921年底,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在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之后可以开设私人出版社,出版社可以拥有自己的印刷厂、办公室、编辑部、仓库和书店。这是因为当时(A)
A.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B.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苏联模式存在严重弊端
8.(2024·成都)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该企业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当时主要制造拖拉机等民用机械。这一企业的建设(C)
A.推动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源于二战中美苏两国的合作
C.有助于苏联农业的现代化
D.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9.(2024·广东)下表是20世纪20—40年代印度拍摄的两部电影的简介。这两部电影都(A)
时间 电影名称 主要内容
1921年 《虔诚的维杜罗》 通过史诗反映甘地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
1943年 《命运》 “印度母亲”的美丽与悲惨现状形成对比
A.表达了民族独立愿望
B.揭露了法西斯的残暴
C.肯定不结盟运动意义
D.歌颂了万隆精神
10.(2024·荆州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出现了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这些事件的共同意义在于(C)
A.终结了欧美列强侵略
B.取得了真正的民族独立
C.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D.导致了殖民体系的崩溃
11.【一战前后的欧洲】(10分)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在这个整体发展的世界中,欧洲仍然保持着优势地位。经济上,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国际事务方面,几乎全部殖民地都掌握在欧洲国家手中,世界外交的中心舞台仍然在欧洲,世界各地的大部分事务都是在欧洲决定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一,列举欧洲保持“优势地位”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表现的原因。(4分)
表现: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世界外交的中心舞台在欧洲。(2分)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2分)
(2)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根据材料二,归纳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4分)
交战双方:协约国;同盟国。(2分)影响: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9世纪以来影响欧洲地位变化的因素。(2分)
科技;战争。
12.(2024·扬州)下表是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的增加情况。该表直接反映(B)
(单位:千万英镑)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英国 法国 俄国
1890年 2.88 1.28 1.48 3.14 3.74 2.9
1914年 11.08 3.66 2.82 7.68 5.74 8.82
A.各国经济迅猛发展
B.欧洲列强扩军备战
C.两极对峙局面形成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3.(2024·德阳)下图是创作于1919年的一幅漫画(图中一个巨头正手执圆规指向欧洲大陆)。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断,漫画作者旨在(D)
三巨头
A.肯定“三巨头”维护欧洲秩序
B.揭露“三巨头”结成军事同盟
C.讽刺“三巨头”操纵国际联盟
D.谴责“三巨头”推行强权政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历史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板块六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教材知识梳理整合 精练本
1. (2024·赤峰)一战所带来最直接、明显的后果就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其中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达900万人,另有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留下终身残疾。据此可知,一战( )
A.是人类历史上的灾难性战争
B.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C.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
D.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觉醒
A
2.(2024·安徽)1917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粮食危机已经发展为城市居民的真正饥荒,彼得格勒、莫斯科的居民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面包,有时甚至连这点面包也没有。该局面( )
A.暴露出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B.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C.迫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退出一战
D.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
3.(2024·潜江模拟)“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材料反映了十月革命的( )
A.背景和过程
B.背景和意义
C.过程和性质
D.性质和意义
D
4.(2024·咸宁模拟)当德国被迫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的消息传回德国国内时,全体国会议员起立高唱《德意志高于一切》以示不屈。这反映出《凡尔赛条约》( )
A.缓和了欧洲各国的矛盾
B.维护了战胜国利益以及战后和平
C.是各战胜国妥协的产物
D.未能彻底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矛盾
D
5.(2024·山西)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1920年之间签订的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和平条约制造出的问题与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埋下了会滋生罪恶的种子。”对作者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尔赛体系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B.《凡尔赛条约》使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C.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
D.华盛顿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国间矛盾
A
6.(2024·牡丹江)有人评述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英美日都在分赃的一方,中国却在被分的一方。”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B.《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九国公约》的签订
D
7.(2024·扬州)1921年底,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在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之后可以开设私人出版社,出版社可以拥有自己的印刷厂、办公室、编辑部、仓库和书店。这是因为当时( )
A.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B.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苏联模式存在严重弊端
A
8.(2024·成都)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该企业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当时主要制造拖拉机等民用机械。这一企业的建设( )
A.推动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源于二战中美苏两国的合作
C.有助于苏联农业的现代化
D.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C
9. (2024·广东)下表是20世纪20—40年代印度拍摄的两部电影的简介。这两部电影都( )
A.表达了民族独立愿望 B.揭露了法西斯的残暴
C.肯定不结盟运动意义 D.歌颂了万隆精神
时间 电影名称 主要内容
1921年 《虔诚的维杜罗》 通过史诗反映甘地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
1943年 《命运》 “印度母亲”的美丽与悲惨现状形成对比
A
10.(2024·荆州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出现了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这些事件的共同意义在于( )
A.终结了欧美列强侵略
B.取得了真正的民族独立
C.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D.导致了殖民体系的崩溃
C
11.【一战前后的欧洲】(10分)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在这个整体发展的世界中,欧洲仍然保持着优势地位。经济上,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国际事务方面,几乎全部殖民地都掌握在欧洲国家手中,世界外交的中心舞台仍然在欧洲,世界各地的大部分事务都是在欧洲决定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一,列举欧洲保持“优势地位”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表现的原因。(4分)
表现: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世界外交的中心舞台在欧洲。(2分)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2分)
(2)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根据材料二,归纳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4分)
交战双方:协约国;同盟国。(2分)
影响: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9世纪以来影响欧洲地位变化的因素。(2分)
科技;战争。
12. (2024·扬州)下表是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的增加情况。该表直接反映( ) (单位:千万英镑)
A.各国经济迅猛发展 B.欧洲列强扩军备战
C.两极对峙局面形成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英国 法国 俄国
1890年 2.88 1.28 1.48 3.14 3.74 2.9
1914年 11.08 3.66 2.82 7.68 5.74 8.82
B
13. (2024·德阳)下图是创作于1919年的一幅漫画(图中一个巨头正手执圆规指向欧洲大陆)。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断,漫画作者旨在( )
A.肯定“三巨头”维护欧洲秩序
B.揭露“三巨头”结成军事同盟
C.讽刺“三巨头”操纵国际联盟
D.谴责“三巨头”推行强权政治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板块六 世界现代史
6.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1.(2024·赤峰)一战所带来最直接、明显的后果就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其中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达900万人,另有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留下终身残疾。据此可知,一战(A)
A.是人类历史上的灾难性战争
B.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C.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
D.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觉醒
2.(2024·安徽)1917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粮食危机已经发展为城市居民的真正饥荒,彼得格勒、莫斯科的居民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面包,有时甚至连这点面包也没有。该局面(B)
A.暴露出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B.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C.迫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退出一战
D.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3.(2024·潜江模拟)“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材料反映了十月革命的(D)
A.背景和过程 B.背景和意义
C.过程和性质 D.性质和意义
4.(2024·咸宁模拟)当德国被迫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的消息传回德国国内时,全体国会议员起立高唱《德意志高于一切》以示不屈。这反映出《凡尔赛条约》(D)
A.缓和了欧洲各国的矛盾
B.维护了战胜国利益以及战后和平
C.是各战胜国妥协的产物
D.未能彻底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矛盾
5.(2024·山西)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1920年之间签订的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和平条约制造出的问题与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埋下了会滋生罪恶的种子。”对作者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
A.凡尔赛体系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B.《凡尔赛条约》使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C.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
D.华盛顿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国间矛盾
6.(2024·牡丹江)有人评述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英美日都在分赃的一方,中国却在被分的一方。”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D)
A.《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B.《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九国公约》的签订
7.(2024·扬州)1921年底,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在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之后可以开设私人出版社,出版社可以拥有自己的印刷厂、办公室、编辑部、仓库和书店。这是因为当时(A)
A.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B.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苏联模式存在严重弊端
8.(2024·成都)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该企业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当时主要制造拖拉机等民用机械。这一企业的建设(C)
A.推动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源于二战中美苏两国的合作
C.有助于苏联农业的现代化
D.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9.(2024·广东)下表是20世纪20—40年代印度拍摄的两部电影的简介。这两部电影都(A)
时间 电影名称 主要内容
1921年 《虔诚的维杜罗》 通过史诗反映甘地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
1943年 《命运》 “印度母亲”的美丽与悲惨现状形成对比
A.表达了民族独立愿望
B.揭露了法西斯的残暴
C.肯定不结盟运动意义
D.歌颂了万隆精神
10.(2024·荆州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出现了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这些事件的共同意义在于(C)
A.终结了欧美列强侵略
B.取得了真正的民族独立
C.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D.导致了殖民体系的崩溃
11.【一战前后的欧洲】(10分)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在这个整体发展的世界中,欧洲仍然保持着优势地位。经济上,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国际事务方面,几乎全部殖民地都掌握在欧洲国家手中,世界外交的中心舞台仍然在欧洲,世界各地的大部分事务都是在欧洲决定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一,列举欧洲保持“优势地位”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表现的原因。(4分)
表现: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世界外交的中心舞台在欧洲。(2分)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2分)
(2)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根据材料二,归纳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4分)
交战双方:协约国;同盟国。(2分)影响: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9世纪以来影响欧洲地位变化的因素。(2分)
科技;战争。
12.(2024·扬州)下表是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的增加情况。该表直接反映(B)
(单位:千万英镑)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英国 法国 俄国
1890年 2.88 1.28 1.48 3.14 3.74 2.9
1914年 11.08 3.66 2.82 7.68 5.74 8.82
A.各国经济迅猛发展
B.欧洲列强扩军备战
C.两极对峙局面形成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3.(2024·德阳)下图是创作于1919年的一幅漫画(图中一个巨头正手执圆规指向欧洲大陆)。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断,漫画作者旨在(D)
三巨头
A.肯定“三巨头”维护欧洲秩序
B.揭露“三巨头”结成军事同盟
C.讽刺“三巨头”操纵国际联盟
D.谴责“三巨头”推行强权政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