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板块六 世界现代史
6.3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1.(2024·福建)为防止德国受苏联的渗透和影响,1946年,美国国务卿声称“除了原子弹以外,德国连同它拥有的各种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它。”这体现了美国(D)
A.研发原子弹的需要
B.国家干预政策
C.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D.称霸企图明显
2.(2024·咸宁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主要关心的是实现日本非军事化和政治民主化。但美国很快意识到,经济崩溃的日本不可能成为美国可利用的力量,于是开始积极扶持日本。导致美国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A.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B.美国“新经济”的需要
C.日本国际地位提高
D.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崛起
3.(2024·鄂州模拟)“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采取的军事“包围”措施是(C)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 D.成立华约
4.(2024·荆州模拟)二战后,联邦德国实行经济强国战略和社会市场经济。到1970年,联邦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1955年的3.9%上升到7.5%,迅速成为经济大国,在西方被誉为“经济奇迹”。这表明联邦德国(D)
A.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C.成为了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D.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5.(2024·宜昌模拟)下表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部分日本政坛人物发表的言论。这些言论表明日本(A)
时间 人物 身份 言论
1983年 中曾根康弘 首相 要加强日本在自由世界和世界政治中的发言权
1988年 竹下登 首相 今后的时代要求日本在政治上要有大胆而崭新的想法
1991年 波多野敬雄 驻联合国大使 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A.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已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C.积极推行非军事化改革
D.追求世界和平与发展
6.(2024·黄石模拟)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医疗、失业、工伤、养老保险和教育等方面,其特点为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这些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A)
A.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B.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是西方社会高速发展的根源
D.消除了长期以来的贫富差距
7.(2024·恩施模拟)“在经济上,赫鲁晓夫建立了地区经济委员会,给工厂管理者赋予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并激励他们提高效率和利润,以求放松集中化的经济管制。”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D)
A.系统纠正了斯大林体制弊端
B.深刻改变了经济体系的缺陷
C.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经济体制
D.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经济手段
8.(2024·孝感模拟)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时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这说明了(C)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C.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国际经济旧秩序瓦解
9.(2024·遂宁)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曾经长期被美国控制。古巴人民经过数年的武装斗争,最终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述材料反映了古巴人民的斗争(B)
A.沉重打击了美国的经济发展
B.具有正义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C.揭开了拉美独立运动的序幕
D.导致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10.【冷战】(9分)
材料一 随着德、意、日法西斯的溃败,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和对抗重新浮现,特别是美苏两国所追求的战略目标发生严重对立,双方开始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漫画一:1947年苏联漫画
《美国最新战车》
漫画二:1947年
美国漫画
材料三 1945—1985年,全世界共发生了300多起局部冲突和战争。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由战后初期的60%下降到23%。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产值年增长率分别为5.1%、3.1%、2.2%、1.8%。……双方不信任竟发展到1983年苏联把韩国一架偏离航道的民航客机当作从事间谍活动的军机而击落。
——摘编自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出现冷战对峙局面的原因。(2分)
法西斯力量的瓦解;美苏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上的矛盾;美苏追求战略目标的不同。(答出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则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不同态度。结合考辨和解读史料的方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两幅漫画的历史价值?(4分)
态度:漫画一的创作者反对马歇尔计划,漫画二的创作者赞成马歇尔计划。(2分)看待:这两幅漫画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反映了历史现象。但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作为史料使用存在局限。(2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冷战的影响。(3分)
局部冲突和战争频繁;国民生产总值下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信任危机加深。
11.(2023·金昌)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简表,表中“________”处的内容应该是(D)
时间 一战后 二战后 20世纪 90年代后
名称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多极化 趋势
形成 巴黎和会和 华盛顿会议 北约和 华约成立 ________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历史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板块六 世界现代史
第三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教材知识梳理整合 精练本
1.(2024·福建)为防止德国受苏联的渗透和影响,1946年,美国国务卿声称“除了原子弹以外,德国连同它拥有的各种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它。”这体现了美国( )
A.研发原子弹的需要
B.国家干预政策
C.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D.称霸企图明显
D
2.(2024·咸宁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主要关心的是实现日本非军事化和政治民主化。但美国很快意识到,经济崩溃的日本不可能成为美国可利用的力量,于是开始积极扶持日本。导致美国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B.美国“新经济”的需要
C.日本国际地位提高
D.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崛起
A
3.(2024·鄂州模拟)“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采取的军事“包围”措施是( )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
D.成立华约
C
4.(2024·荆州模拟)二战后,联邦德国实行经济强国战略和社会市场经济。到1970年,联邦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1955年的3.9%上升到7.5%,迅速成为经济大国,在西方被誉为“经济奇迹”。这表明联邦德国( )
A.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C.成为了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D.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D
5. (2024·宜昌模拟)下表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部分日本政坛人物发表的言论。这些言论表明日本( )
A.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已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C.积极推行非军事化改革 D.追求世界和平与发展
时间 人物 身份 言论
1983年 中曾根康弘 首相 要加强日本在自由世界和世界政治中的发言权
1988年 竹下登 首相 今后的时代要求日本在政治上要有大胆而崭新的想法
1991年 波多野敬雄 驻联合国大使 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A
6. (2024·黄石模拟)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医疗、失业、工伤、养老保险和教育等方面,其特点为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这些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
A.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B.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是西方社会高速发展的根源
D.消除了长期以来的贫富差距
A
7.(2024·恩施模拟)“在经济上,赫鲁晓夫建立了地区经济委员会,给工厂管理者赋予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并激励他们提高效率和利润,以求放松集中化的经济管制。”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
A.系统纠正了斯大林体制弊端
B.深刻改变了经济体系的缺陷
C.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经济体制
D.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经济手段
D
8.(2024·孝感模拟)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时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这说明了(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C.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国际经济旧秩序瓦解
C
9.(2024·遂宁)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曾经长期被美国控制。古巴人民经过数年的武装斗争,最终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述材料反映了古巴人民的斗争( )
A.沉重打击了美国的经济发展
B.具有正义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C.揭开了拉美独立运动的序幕
D.导致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B
10.【冷战】(9分)
材料一 随着德、意、日法西斯的溃败,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和对抗重新浮现,特别是美苏两国所追求的战略目标发生严重对立,双方开始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材料三 1945—1985年,全世界共发生了300多起局部冲突和战争。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由战后初期的60%下降到23%。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产值年增长率分别为5.1%、3.1%、2.2%、1.8%。……双方不信任竟发展到1983年苏联把韩国一架偏离航道的民航客机当作从事间谍活动的军机而击落。
——摘编自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出现冷战对峙局面的原因。(2分)
法西斯力量的瓦解;美苏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上的矛盾;美苏追求战略目标的不同。(答出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则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不同态度。结合考辨和解读史料的方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两幅漫画的历史价值?(4分)
态度:漫画一的创作者反对马歇尔计划,漫画二的创作者赞成马歇尔计划。(2分)
看待:这两幅漫画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反映了历史现象。但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作为史料使用存在局限。(2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冷战的影响。(3分)
局部冲突和战争频繁;国民生产总值下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信任危机加深。
11. (2023·金昌)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简表,表中“________”处的内容应该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时间 一战后 二战后 20世纪90年代后
名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
形成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北约和华约成立 ________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板块六 世界现代史
6.3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1.(2024·福建)为防止德国受苏联的渗透和影响,1946年,美国国务卿声称“除了原子弹以外,德国连同它拥有的各种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它。”这体现了美国(D)
A.研发原子弹的需要
B.国家干预政策
C.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D.称霸企图明显
2.(2024·咸宁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主要关心的是实现日本非军事化和政治民主化。但美国很快意识到,经济崩溃的日本不可能成为美国可利用的力量,于是开始积极扶持日本。导致美国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A.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B.美国“新经济”的需要
C.日本国际地位提高
D.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崛起
3.(2024·鄂州模拟)“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采取的军事“包围”措施是(C)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 D.成立华约
4.(2024·荆州模拟)二战后,联邦德国实行经济强国战略和社会市场经济。到1970年,联邦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1955年的3.9%上升到7.5%,迅速成为经济大国,在西方被誉为“经济奇迹”。这表明联邦德国(D)
A.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C.成为了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D.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5.(2024·宜昌模拟)下表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部分日本政坛人物发表的言论。这些言论表明日本(A)
时间 人物 身份 言论
1983年 中曾根康弘 首相 要加强日本在自由世界和世界政治中的发言权
1988年 竹下登 首相 今后的时代要求日本在政治上要有大胆而崭新的想法
1991年 波多野敬雄 驻联合国大使 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A.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已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C.积极推行非军事化改革
D.追求世界和平与发展
6.(2024·黄石模拟)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医疗、失业、工伤、养老保险和教育等方面,其特点为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这些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A)
A.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B.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是西方社会高速发展的根源
D.消除了长期以来的贫富差距
7.(2024·恩施模拟)“在经济上,赫鲁晓夫建立了地区经济委员会,给工厂管理者赋予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并激励他们提高效率和利润,以求放松集中化的经济管制。”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D)
A.系统纠正了斯大林体制弊端
B.深刻改变了经济体系的缺陷
C.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经济体制
D.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经济手段
8.(2024·孝感模拟)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时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这说明了(C)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C.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国际经济旧秩序瓦解
9.(2024·遂宁)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曾经长期被美国控制。古巴人民经过数年的武装斗争,最终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述材料反映了古巴人民的斗争(B)
A.沉重打击了美国的经济发展
B.具有正义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C.揭开了拉美独立运动的序幕
D.导致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10.【冷战】(9分)
材料一 随着德、意、日法西斯的溃败,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和对抗重新浮现,特别是美苏两国所追求的战略目标发生严重对立,双方开始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漫画一:1947年苏联漫画
《美国最新战车》
漫画二:1947年
美国漫画
材料三 1945—1985年,全世界共发生了300多起局部冲突和战争。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的比重由战后初期的60%下降到23%。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产值年增长率分别为5.1%、3.1%、2.2%、1.8%。……双方不信任竟发展到1983年苏联把韩国一架偏离航道的民航客机当作从事间谍活动的军机而击落。
——摘编自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出现冷战对峙局面的原因。(2分)
法西斯力量的瓦解;美苏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上的矛盾;美苏追求战略目标的不同。(答出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则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不同态度。结合考辨和解读史料的方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两幅漫画的历史价值?(4分)
态度:漫画一的创作者反对马歇尔计划,漫画二的创作者赞成马歇尔计划。(2分)看待:这两幅漫画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反映了历史现象。但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作为史料使用存在局限。(2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冷战的影响。(3分)
局部冲突和战争频繁;国民生产总值下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信任危机加深。
11.(2023·金昌)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简表,表中“________”处的内容应该是(D)
时间 一战后 二战后 20世纪 90年代后
名称 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多极化 趋势
形成 巴黎和会和 华盛顿会议 北约和 华约成立 ________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