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基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基础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1 12:4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第七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9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试题基础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1道小题,9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翘起(qiāo) 保姆(mǔ) 哗笑(huá) 雇定(ɡù)
B.毛毡(zhān) 牛犊(dú) 吆喝(yāo) 哞哞声(mō)
C.惭愧(kui) 遐想(jiǎ) 刀刃(rèn) 黄澄澄(chénɡ)
D.译文(yì) 泛滥(làn) 精湛(zhàn) 淤泥(y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严阵以侍 自强不息 深情厚意 语重心长
B.坚贞不屈 鞠躬尽瘁 赴汤蹈火 巧舌如黄
C.建步如飞 文质彬彬 满面春风 身强力壮
D.繁花似锦 完好无损 完璧归赵 了如指掌
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除了深深的野草遮盖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
到远方。
B.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默许。
C.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D.小艇穿过一座座格式不同的石桥。
4.下列短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软软的沙发 神秘的风采 B.灵活的动作 神奇的画作
C.慢慢地散开 深厚的晨雾 D.拼命地奔跑 悠闲地看书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比喻)
B.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拟人)
C.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对偶)
D.天空如此干净,怎能不让人迷醉呢?(反问)
6.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因为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而且小艇成了这座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B.虽然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但是船夫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C.无论河道怎么拥挤,船夫却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D.遇到极窄的地方,船夫只要能平稳地过去,就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7.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替换画线部分,句意改变的一项是( )。
A.岛上的鸟儿数量非常多,飞起来遮天蔽日。(成群结队)
B.河里的水草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让人看不清河底到底有什么。(纵横交错)
C.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极目远眺)
D.他还经常挑着箩筐到处割嫩草,到河边捞丝草,使五十多头猪个个长得肥壮结实。(膘肥体壮)
8.下列作者与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列夫·托尔斯泰—《牧场之国》 B.穆青—《金字塔夕照》
C.马克·吐温—《威尼斯的小艇》 D.翁卷—《乡村四月》
9.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夜已深,水面上渐渐 ,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笼罩着这座城市。看见小狗非常 地趴在我的脚边,我的内心格外 。
A.沉寂 静寂 安静 平静 B.沉寂 静寂 平静 安静
C.安静 沉寂 静寂 平静 D.安静 沉寂 平静 静寂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上动物们的悠闲和安详,也描写了人们挤奶、运奶时的平和与从容,突显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B.“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句话是动态描写。
C.“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这句话体现 出金字塔建筑工艺精湛。
D.《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辽阔无垠”一词中“垠”的意思是“边”。( )
12.“埃及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 2600 年左右。”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
13.“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句中“渐渐”一词可以去掉,不影响句子的表达效果。( )
14.《金字塔》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不同形式的金字塔,两篇文章介绍的方式是一样的。( )
15.《牧场之国》一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既是作者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也是作者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0小题,共30分)
16.给下列语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4分)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反问 E.设问 F.夸张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
(2)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 )
(3)长毛山羊在草地上发闲地欣赏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
(4)难道荷兰不是欧洲的花园吗 ( )
1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6分)
(1)人们( )失去健康时,( )感到健康的重要。
(2)( )前进的道路上有多么困难,红军战士( )不会退缩。
(3)张阿姨是( )勤劳( )善良的人。
(4)( )天不下雨,今年的庄稼( )会减产的。
(5)(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理想,( )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
18.查字典。(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6分)
“纵”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纵”的意思有:①放;②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③即使;④竖,直;⑤放任,不加拘束;⑥起皱纹。在下列词语中应选哪种解释 (填序号)
(1)放纵( ) (2)纵身一跃( )
(3)纵横交错( ) (4)纵虎归山( )
19.选词填空。(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3分)
耸立 伫立 矗立 挺立 屹立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入口处,高高地( )着一根石柱,石柱上高高地( )着一头威风凛凛的带翼的狮子。广场四周( )着风格独特的古建筑。
2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1)本单元中,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世界各地。通过《威尼斯的小艇》,知道了威尼斯小艇的 、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 ; 《牧场之国》中,作者 次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表达自己 之情。
(2)“绿遍山原白满川, 。乡村四月闲人少, 。”这首《乡村四月》是 代诗人 写的。这首诗描写了江南农村
(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 ,也表达了他对 的赞美之情。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1~30小题,共25分)
(一)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第21~25小题。(本题共13分)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①在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空气那么清澈、透明。②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③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 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刚朵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状石膏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
21.(3分)读短文第 1 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都写到星星,各起什么作用 请选择。
A.写星星多,突出夜色美
B.写星星的明亮,突出夜空美
C.写星星的倒影,衬托河面的平静
第①句( ) 第②句( ) 第③句( )
22.(2分)照样子,写句子。
在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
在 ,
连, 。
23.(4分)威尼斯的三绝是 、 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作者描写威尼斯夜色时,提到的三种植物是 、 、 。迷人的
威尼斯之夜给人最大的感受是 ,所以我们在朗读时一定要 。
24.(2分)读短文第 2 自然段 ,选择正确的选项。
(1)第 2 自然段是按 ( ) 顺序来记叙的。
A.时间变化 B.地点变化 C.空间变化
(2)第 2 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属于( )描写。
A.静态 B.动态
25.(2分)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威尼斯的什么 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二)课外短文阅读,完成第26~30小题。(本题共12分)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 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深绿色已经褪尽了。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 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总是乐呵呵的,人们都(亲切 关切)地叫他“老郭”。每次他一下班,我就缠住他“外公”,“外公”叫
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 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你的福,托新社会 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安慰 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26.(2分)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用“\”划掉。
27.(2分)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1)了如指掌:
(2)小心翼翼:
28.(2分)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29.(4分)“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上‘复活’了。”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 ,“复活”是指 ,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

30.(2分)外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习作。(本大题第31小题,共20分)
31. 题目: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魂。当你徜徉于天坛,遥望天穹,你便被赋予了宽厚深沉;悼念你走近岳飞,一股浩然正气便向你袭来;当你登上泰山而小鲁的时候,天地 也便豁然开朗。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呼吸、成长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先举着火把从远古 走到了现代,磨铸了宽广、不屈、向上的民族之魂。这些文化遗产便趁了我们民族奋斗的雕塑。
请选择一处你去过的或是你感兴趣地道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来写。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450字。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第七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9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试题基础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1道小题,9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翘起(qiāo) 保姆(mǔ) 哗笑(huá) 雇定(ɡù)
B.毛毡(zhān) 牛犊(dú) 吆喝(yāo) 哞哞声(mō)
C.惭愧(kui) 遐想(jiǎ) 刀刃(rèn) 黄澄澄(chénɡ)
D.译文(yì) 泛滥(làn) 精湛(zhàn) 淤泥(y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
A.严阵以侍 自强不息 深情厚意 语重心长
B.坚贞不屈 鞠躬尽瘁 赴汤蹈火 巧舌如黄
C.建步如飞 文质彬彬 满面春风 身强力壮
D.繁花似锦 完好无损 完璧归赵 了如指掌
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C )。
A.除了深深的野草遮盖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
到远方。
B.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默许。
C.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D.小艇穿过一座座格式不同的石桥。
4.下列短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C )。
A.软软的沙发 神秘的风采 B.灵活的动作 神奇的画作
C.慢慢地散开 深厚的晨雾 D.拼命地奔跑 悠闲地看书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C )。
A.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比喻)
B.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拟人)
C.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对偶)
D.天空如此干净,怎能不让人迷醉呢?(反问)
6.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B )。
A.因为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而且小艇成了这座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B.虽然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但是船夫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C.无论河道怎么拥挤,船夫却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D.遇到极窄的地方,船夫只要能平稳地过去,就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7.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替换画线部分,句意改变的一项是(D)。
A.岛上的鸟儿数量非常多,飞起来遮天蔽日。(成群结队)
B.河里的水草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让人看不清河底到底有什么。(纵横交错)
C.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极目远眺)
D.他还经常挑着箩筐到处割嫩草,到河边捞丝草,使五十多头猪个个长得肥壮结实。(膘肥体壮)
8.下列作者与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
A.列夫·托尔斯泰—《牧场之国》 B.穆青—《金字塔夕照》
C.马克·吐温—《威尼斯的小艇》 D.翁卷—《乡村四月》
9.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夜已深,水面上渐渐 ,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笼罩着这座城市。看见小狗非常 地趴在我的脚边,我的内心格外 。
A.沉寂 静寂 安静 平静 B.沉寂 静寂 平静 安静
C.安静 沉寂 静寂 平静 D.安静 沉寂 平静 静寂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上动物们的悠闲和安详,也描写了人们挤奶、运奶时的平和与从容,突显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B.“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句话是动态描写。
C.“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这句话体现 出金字塔建筑工艺精湛。
D.《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辽阔无垠”一词中“垠”的意思是“边”。( √ )
12.“埃及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 2600 年左右。”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 )
13.“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句中“渐渐”一词可以去掉,不影响句子的表达效果。( × )
14.《金字塔》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不同形式的金字塔,两篇文章介绍的方式是一样的。( × )
15.《牧场之国》一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既是作者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也是作者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0小题,共30分)
16.给下列语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4分)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反问 E.设问 F.夸张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C )
(2)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 A )
(3)长毛山羊在草地上发闲地欣赏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B )
(4)难道荷兰不是欧洲的花园吗 ( D )
1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6分)
(1)人们( 只有 )失去健康时,( 才 )感到健康的重要。
(2)( 不管 )前进的道路上有多么困难,红军战士( 都 )不会退缩。
(3)张阿姨是( 既 )勤劳( 又 )善良的人。
(4)( 如果 )天不下雨,今年的庄稼( 就 )会减产的。
(5)( 虽然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理想,( 但是 )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
18.查字典。(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6分)
“纵”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Z,再查音节zòng;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纟,再查 4 画。“纵”的意思有:①放;②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③即使;④竖,直;⑤放任,不加拘束;⑥起皱纹。在下列词语中应选哪种解释 (填序号)
(1)放纵( ⑤ ) (2)纵身一跃( ② )
(3)纵横交错( ④ ) (4)纵虎归山( ③ )
19.选词填空。(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本题共3分)
耸立 伫立 矗立 挺立 屹立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入口处,高高地( 矗立 )着一根石柱,石柱上高高地( 屹立 )着一头威风凛凛的带翼的狮子。广场四周( 耸立 )着风格独特的古建筑。
2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1)本单元中,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世界各地。通过《威尼斯的小艇》,知道了威尼斯小艇的 特点 、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 重要作用 ; 《牧场之国》中,作者 四 次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表达自己
喜爱与赞美 之情。
(2)“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首《乡村四月》是 宋 代诗人 翁卷 写的。这首诗描写了江南农村
初夏 (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 热爱 ,也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勤劳 的赞美之情。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1~30小题,共25分)
(一)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第21~25小题。(本题共13分)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①在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空气那么清澈、透明。②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③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 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刚朵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状石膏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
21.(3分)读短文第 1 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都写到星星,各起什么作用 请选择。
A.写星星多,突出夜色美
B.写星星的明亮,突出夜空美
C.写星星的倒影,衬托河面的平静
第①句( C ) 第②句( A ) 第③句( B )
22.(2分)照样子,写句子。
在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
在那宁静的夜晚,湖面平静如镜,连月亮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 。
23.(4分)威尼斯的三绝是 碧水 、 蓝天 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作者描写威尼斯夜色时,提到的三种植物是 椴树、天竺葵、三叶草 。迷人的威尼斯之夜给人最大的感受是 清新和恬静 ,所以我们在朗读时一定要 舒缓、轻柔 。
24.(2分)读短文第 2 自然段 ,选择正确的选项。
(1)第 2 自然段是按 ( C ) 顺序来记叙的。
A.时间变化 B.地点变化 C.空间变化
(2)第 2 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属于( A )描写。
A.静态 B.动态
25.(2分)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威尼斯的什么 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介绍了威尼斯的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威尼斯夜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课外短文阅读,完成第26~30小题。(本题共12分)
我敬爱的外公
在我外婆的衣架上,(端端正正 整整齐齐\)地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邮包。它看上去和普通邮包并没有两样,只不过用得时间过长。深绿色已经褪尽了。在这个平凡的邮包里曾装过不计其数的报刊、邮件。外公就是挎着这个邮包,从机关到部队,从工厂到学校,走千家串万户,把信件、报刊、汇款、包裹送到人们手中。
我的外公年过五旬,一道道皱纹爬上他的额头,两鬓也添了许多白发。但是他那乌黑发亮的眼睛,深嵌在慈祥的面庞上,却显得炯炯有神。他身材不高,常穿一身褪 了色的邮政制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邮递员。
他平时对人很和蔼,总是乐呵呵的,人们都(亲切 关切\)地叫他“老郭”。每次他一下班,我就缠住他“外公”,“外公”叫
个不停。
我外公十七岁就开始送信了,如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工龄。多年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夏季,烈日当头,外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走街串巷;冬天,寒风凛冽,在漫长的雪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人们看到他总是热情地送来毛巾和热茶。
我的外公工作多年,对周围的一些地方了如指掌,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中“复活”了。
一次,邮局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信上用的是早已不用的解放前的地址,邮局的工作人员试投多次,可总是找不到这个地方。有的人认为这封“死信’是不能“复活”了。外公看了看信封,说:“这封信一定是远隔重洋的人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让我试一试!”
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上路了,直到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他才回家。一天,两天……一连半个多月,外公终于从小港码头一位搬运工人那里打听到了收信人的地址。
收信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几经搬迁,现在住在海云巷里。写信人是老太太从未见过面的孙子。
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接过信,感动得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半晌,老太太擦干了泪水,连声说:“谢谢,太谢谢了!同志,是您使我得知儿孙们还活着的(确切\ 正确)消息,我做梦也没想到今天还能和我的孙子联系上。真是托你的福,托新社会 的福啊!”
外公没有说什么,脸上露出了(安慰\ 欣慰)的笑容。他背起邮包,又向另一家走去……
26.(2分)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用“\”划掉。
27.(2分)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1)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别人看一样。
(2)小心翼翼: 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8.(2分)画出描写外公外貌的语句。
29.(4分)“不知有多少疑难的‘死信’在他手上‘复活’了。”这句话中的“死信”是指因地址不详或错误等原因无法投递的信件 ,“复活”是指外公通过努力找到了收信人,使信件得以投递 ,外公能使“死信”“复活”的原因是外公对周围地方非常熟悉,工作认真负责,有毅力 。
30.(2分)外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外公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和蔼可亲、乐于助人的人。
五、习作。(本大题第31小题,共20分)答案:略
31. 题目: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魂。当你徜徉于天坛,遥望天穹,你便被赋予了宽厚深沉;悼念你走近岳飞,一股浩然正气便向你袭来;当你登上泰山而小鲁的时候,天地 也便豁然开朗。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呼吸、成长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先举着火把从远古 走到了现代,磨铸了宽广、不屈、向上的民族之魂。这些文化遗产便趁了我们民族奋斗的雕塑。
请选择一处你去过的或是你感兴趣地道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来写。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450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