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实践 桥
悬索桥
1.生活中的悬索桥:俗称吊桥,以其巨大的跨越能力而著称,如我国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厦门海沧大桥、东海大桥.
2.悬索桥的结构:悬索桥由吊索、主缆、索塔、锚碇组成,吊索、主缆悬挂桥面,索塔起支撑作用,锚碇用来固定吊索和主缆.
3.悬索桥的力学原理:悬索桥通过吊索将桥面荷载传到主缆上,再由主缆传到锚碇和索塔上.
斜拉桥
1.生活中的斜拉桥:俗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可降低建筑高度,减轻结构重量,如港珠澳大桥、上海杨浦大桥、沪苏通大桥.
2.斜拉桥的结构
3.斜拉桥的力学原理:斜拉桥通过斜拉索将主梁承担的荷载传到桥塔上.
探究绳子拉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 探究绳子拉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杠杆、钩码、细绳、定滑轮
实验步骤 (1)将细绳固定在杠杆的A、B、C三处,记录三处拉力大小FA、FB、FC;(2)在杠杆上增加物重,重复实验再次记录三处拉力大小F、F、F;(3)降低杠杆高度,增大细线与杠杆的夹角,记录三处拉力大小F、F、F
实验现象 FAFA>F,F>FB>F
实验结论 物体越重,绳子所受的拉力越大;绳子与杠杆夹角越大,拉力越小
悬索桥
典例1 [2024·泸县二模]泸州首座双层公轨两用悬索桥——泸州茜草长江大桥已正式建成通车,自此,隔江相望的龙马潭区罗汉街道与江阳区茜草街道被拉近到2 000余米,成为两岸群众过江出行的重要通道.如图所示是桥梁建设过程中某次钢梁吊装的情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典例1图
A.将钢梁从船上吊起后,船将上浮一些
B.将钢梁吊起过程中,若使用动滑轮可以更省力
C.桥塔两边钢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将钢梁匀速吊起过程中,钢绳对钢梁的拉力与钢梁对钢绳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轮船漂在水面上时,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3)平衡力的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4)相互作用力的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变式 [2023·湖北三模]襄阳凤雏大桥是汉江首座三塔式悬索桥,如图所示.根据你所学的力学知识分析: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在需要与可能的前提下,可以适当 (填“增加”或“减小”)桥塔的高度.
变式图
斜拉桥
典例2 [2022·青阳县期末]如图甲所示为某大桥的实景图,其主通航孔桥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可逐步抽象成图乙、图丙、图丁所示的模型.该桥全长36 km.
(1)一辆汽车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如图丁所示,F1为桥重和车辆对桥的压力,F2为钢索的拉力,O为支点,请在图丁中画出F1、F2力臂.
(3)如果桥塔高度降低,此钢索的拉力如何改变?写出判断依据.
典例2图
变式 港珠澳大桥的设计采用的是斜拉索式,如图甲所示为斜拉大桥效果图,其主通航孔桥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如果将大桥的结构进行简化,如图乙、丙所示,最后抽象成图丁所示的模型.
变式图
(1)从图丁的模型可以看出它主要用到了哪种机械 (填“杠杆”“斜面”或“滑轮”).其中F1代表桥自重和过往车辆产生的对桥的作用力,为了减小钢索F2承受的拉力,在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适当 (填“增加”或“减小”)桥塔的高度.
(2)在大桥的两侧都有引桥,其简化模型如图戊所示,一般引桥设计都很长,是为了 .
1.[2024·孝感模拟]如图所示是斜拉桥桥塔部分的示意图,它可以看作杠杆,O为支点,桥面重看作阻力,拉索拉住桥面防止它下落.如果保持A点不动,只将拉索的B端移动到C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题图
A.增加了阻力臂 B.减小了阻力
C.增加了动力 D.增加了动力臂
2.[2024·黔东南州期末]蠡祯桥是苏州市政工程里桥面最宽的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塔柱为独特的椭圆造型,大桥主塔高度70米,主梁宽度达40米,采用非对称独塔混凝土斜拉桥设计,斜拉索呈扇面分布,大桥所使用的斜拉索,其主要利用的物理属性是( )
第2题图
A.抗拉强度大 B.导热性能好
C.导电性能好 D.弹性性能好
3.[2023·永城期末](多选)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全长为55 km,中途经过三个人工岛,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如图甲所示为大桥效果图,其主通航孔
桥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对大桥结构进行简化,可以抽象成图乙所示的模型.大桥采用群桩基础,桩基工程由几十根大型水下钻孔灌注桩组成,每根桩的横截面积约为6 m2,平均桩长50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灌注一根桩需要密度为2.5×103 kg/m3的混凝土约7.5×105 kg
B.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在需要与可能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小桥塔的高度
C.根据图乙所示的模型,可以看出它用到了斜面的科学知识
D.灌注大桥桥墩前,先在水下的基坑灌注宽厚的钢筋混凝土基础,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跨学科实践 桥
悬索桥
1.生活中的悬索桥:俗称吊桥,以其巨大的跨越能力而著称,如我国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厦门海沧大桥、东海大桥.
2.悬索桥的结构:悬索桥由吊索、主缆、索塔、锚碇组成,吊索、主缆悬挂桥面,索塔起支撑作用,锚碇用来固定吊索和主缆.
3.悬索桥的力学原理:悬索桥通过吊索将桥面荷载传到主缆上,再由主缆传到锚碇和索塔上.
斜拉桥
1.生活中的斜拉桥:俗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可降低建筑高度,减轻结构重量,如港珠澳大桥、上海杨浦大桥、沪苏通大桥.
2.斜拉桥的结构
3.斜拉桥的力学原理:斜拉桥通过斜拉索将主梁承担的荷载传到桥塔上.
探究绳子拉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 探究绳子拉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杠杆、钩码、细绳、定滑轮
实验步骤 (1)将细绳固定在杠杆的A、B、C三处,记录三处拉力大小FA、FB、FC;(2)在杠杆上增加物重,重复实验再次记录三处拉力大小F、F、F;(3)降低杠杆高度,增大细线与杠杆的夹角,记录三处拉力大小F、F、F
实验现象 FAFA>F,F>FB>F
实验结论 物体越重,绳子所受的拉力越大;绳子与杠杆夹角越大,拉力越小
悬索桥
典例1 [2024·泸县二模]泸州首座双层公轨两用悬索桥——泸州茜草长江大桥已正式建成通车,自此,隔江相望的龙马潭区罗汉街道与江阳区茜草街道被拉近到2 000余米,成为两岸群众过江出行的重要通道.如图所示是桥梁建设过程中某次钢梁吊装的情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典例1图
A.将钢梁从船上吊起后,船将上浮一些
B.将钢梁吊起过程中,若使用动滑轮可以更省力
C.桥塔两边钢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将钢梁匀速吊起过程中,钢绳对钢梁的拉力与钢梁对钢绳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轮船漂在水面上时,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2)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3)平衡力的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4)相互作用力的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变式 [2023·湖北三模]襄阳凤雏大桥是汉江首座三塔式悬索桥,如图所示.根据你所学的力学知识分析: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在需要与可能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填“增加”或“减小”)桥塔的高度.
变式图
斜拉桥
典例2 [2022·青阳县期末]如图甲所示为某大桥的实景图,其主通航孔桥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可逐步抽象成图乙、图丙、图丁所示的模型.该桥全长36 km.
(1)一辆汽车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如图丁所示,F1为桥重和车辆对桥的压力,F2为钢索的拉力,O为支点,请在图丁中画出F1、F2力臂.
(3)如果桥塔高度降低,此钢索的拉力如何改变?写出判断依据.
典例2图
(1)已知汽车通过的路程和行驶的速度,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t=求出即可求出.(2)过支点作相应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力臂).(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
解:(1)已知:s=36 km,v=60 km/h,
则t===0.6 h;
(2)过支点O作垂直于F1、F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力臂l1、l2).
答案:如图所示:
典例2图
(3)由图知如果桥塔高度降低,则动力臂l2就会减小,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
因为F1、l1不变,l2减小,F2增大.
变式 港珠澳大桥的设计采用的是斜拉索式,如图甲所示为斜拉大桥效果图,其主通航孔桥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如果将大桥的结构进行简化,如图乙、丙所示,最后抽象成图丁所示的模型.
变式图
(1)从图丁的模型可以看出它主要用到了哪种机械杠杆(填“杠杆”“斜面”或“滑轮”).其中F1代表桥自重和过往车辆产生的对桥的作用力,为了减小钢索F2承受的拉力,在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填“增加”或“减小”)桥塔的高度.
(2)在大桥的两侧都有引桥,其简化模型如图戊所示,一般引桥设计都很长,是为了省力.
1.[2024·孝感模拟]如图所示是斜拉桥桥塔部分的示意图,它可以看作杠杆,O为支点,桥面重看作阻力,拉索拉住桥面防止它下落.如果保持A点不动,只将拉索的B端移动到C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1题图
A.增加了阻力臂 B.减小了阻力
C.增加了动力 D.增加了动力臂
2.[2024·黔东南州期末]蠡祯桥是苏州市政工程里桥面最宽的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塔柱为独特的椭圆造型,大桥主塔高度70米,主梁宽度达40米,采用非对称独塔混凝土斜拉桥设计,斜拉索呈扇面分布,大桥所使用的斜拉索,其主要利用的物理属性是( A )
第2题图
A.抗拉强度大 B.导热性能好
C.导电性能好 D.弹性性能好
3.[2023·永城期末](多选)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全长为55 km,中途经过三个人工岛,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如图甲所示为大桥效果图,其主通航孔
桥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对大桥结构进行简化,可以抽象成图乙所示的模型.大桥采用群桩基础,桩基工程由几十根大型水下钻孔灌注桩组成,每根桩的横截面积约为6 m2,平均桩长50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第3题图
A.灌注一根桩需要密度为2.5×103 kg/m3的混凝土约7.5×105 kg
B.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在需要与可能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小桥塔的高度
C.根据图乙所示的模型,可以看出它用到了斜面的科学知识
D.灌注大桥桥墩前,先在水下的基坑灌注宽厚的钢筋混凝土基础,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