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 (共7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 (共7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1 10:5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4张PPT)
五月的鲜花
同学们,当这优美的、激昂的旋律在我们耳畔响起时,你是否想过,今天幸福的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今天我们将学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认识一位这样的开创者,一位伟大的革命先烈。
十六年前的回忆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11
你能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提出哪些问题?
课文写的是谁的回忆?
回忆了谁?回忆了什么?
= 192 个月
= 5840 个日子
作者简介
李大钊的女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
代表作品 :《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十六年前的回忆》等。
李星华
助读资讯
(1889-1927)
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
十六年前的回忆
11
本文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
听课文朗读,标出自然段序号。
字词识记
幼稚 避免 严峻 啪嗒 瞪眼
僻静 瞅见 靴子 魔鬼 苦刑
哼 绑住 啃食 长袍 执行
zhí
chǒu

xínɡ
jùn

bǎnɡ
zhì
dènɡ
páo

kěn
hnɡ

xuē











zhì



chǒu
xuē
xínɡ

jùn
zhí
hnɡ



bǎnɡ
páo
kěn


我会写
书写本课生字时,有哪些笔画需要注意呢?
左右结构,右半部分不要多加横。
第五笔不是“横折折钩”,而是“横折弯钩”。
回执单
不要漏写第八笔的“撇”。
阀门
同桌开火车读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停顿准确,注意语气。读完说一说:作者回忆了关于父亲的哪些事情,分别是在哪些自然段写到的。
我会读课文
被捕前
被捕时
被审时
被害后
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李大钊及其家人的哪些事情?试着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仿照“被捕前”,为剩下三个部分划分段落。
(19-29)
(30-33)
被捕时
被审时
被害后
·逐段读课文,了解各部分的内容。
·抓住关键词句,提炼信息,加以概括。
( 2-7 )
被捕前
(8-18)
段落 叙述顺序 具体事情
第2~7自然段 被捕前
第8~18自然段 被捕时 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被捕。
第19~29自然段 被审时
第30~33自然段 被害后 全家得知父亲遇难的消息。
分别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
被捕前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劝说坚持留在北京。
浏览课文,找一找第(2-7)段“被捕前”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被捕前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段落 叙述顺序 具体事情
第2~7自然段 被捕前
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劝说坚持留在北京。
类比“被捕前”,找一找“被审时”
(19-29)的具体事情。
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镇定、沉着。
段落 叙述顺序 具体事情
第2~7自然段 被捕前
第8~18自然段 被捕时 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被捕。
第19~29自然段 被审时
第30~33自然段 被害后 全家得知父亲遇难的消息。
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劝说坚持留在北京。
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镇定、沉着。
完成表格。
段落 叙述顺序 具体事情
第2~7自然段 被捕前
第8~18自然段 被捕时 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父亲被捕。
第19~29自然段 被审时
第30~33自然段 被害后 全家得知父亲遇难的消息。
父亲烧掉书籍和文件,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劝说坚持留在北京。
父亲在法庭上被审时依然镇定、沉着。
根据列出的表格,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还有没有你很想了解,但课文中没有写的内容呢?
不影响理解的问题:
有助于理解的问题:
阎振三后来怎么样了?
李大钊被捕前为什么不离开北京?
李大钊被捕后都经历了什么?
资料袋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38岁。
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再读读课文,你对哪些地方有了新的理解?与同伴交流。
李大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关心家人
爱党爱国
不怕牺牲
坚定沉着
和同学交流:
李大钊的精神品质是通过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用直线画出来,并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父亲对工作高度负责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
哪些地方表明父亲不愿离开北京?
前一句是陈述句,运用这一句,目的是想强调某种事实;后一句是反问句,运用这一句,目的是是能传达某种情感。
朗读指导:这一段的语言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李大钊同志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和忠于革命的伟大品质,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对这位革命者的敬佩之情。
朗读指导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
读出李大钊同志坚决的语气。
被捕前的父亲
说一说:被捕前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
对革命高度忠诚
对工作高度负责
资料袋
1926年3月18日,被鲁迅先生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一天在北京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段棋瑞执政府卫队向由李大钊同志领导的游行请愿的学生开枪,打死47人,伤200余人。
在意料之中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
被捕时
思考:被捕时,李大钊是怎样表现的?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被捕时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去看看去。”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被捕时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去看看去。”
你能从句子中感受到李大钊的什么品质?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去看看去。”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从容不迫
视死如归
沉着冷静
在描写李大钊被捕的场面时,通过李大钊同志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神态就让我们体会到了李大钊临危不惧的革命品质,一个伟大的革命者形象就直接矗立在了我们眼前。
被捕时
这一部分课文只用了三句话来描写李大钊,对那些匪徒又是怎样描写的呢?找出相关语句,与同桌交流。
匪徒
“一拥而入”
“挤满了这间小屋”
“粗暴的吼声”
“一群魔鬼”
李大钊(父亲)
作者为什么不惜笔墨描写那些匪徒?
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不同的表现背后有不同的心态,更能突显出李大钊同志的坚定、从容。
镇定自若
毫不畏惧
被审时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和同学交流:
李大钊被捕后都遭遇了些什么?
遭遇了重刑
资料袋
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在狱中共22天。敌人对他进行了多次审讯,施用了多种酷刑,电椅、老虎凳……最后竟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李大钊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他还用血迹斑斑的双手写下了《狱中自述》。敌人又采用利诱的办法,许以他高官厚禄,但是李大钊回答:“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糙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大钊?
无所畏惧
百折不挠
从容镇定
人物卡
坚贞不屈
说一说:法庭上的父亲是什么样子的?
坚定沉着
将生死置之度外
被审时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
被审时
“我”说了这样的话后父亲是怎么做的呢?找出相关语句。
被审时
朗读李大钊所说的话,说说你的感受。
“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
父亲的话既是对“我”的赞许,也是对家人的关爱, 他希望“我们”能勇敢地活下去。
分享交流
父亲的语言处处显示着他想保护家人,次次都饱含着他对亲人的爱。
◇ 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
◇ 没戴眼镜
生活简朴
备受折磨
◇ 乱蓬蓬的长头发
外貌描写
关注对李大钊言行的描写句子,说说: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李大钊?
坚贞不屈
—— 安慰亲人、感染亲人
—— 不为私情所动摇
—— 从容镇定、无所畏惧
—— 百折不挠、疼爱亲人
平静而慈祥
瞅了瞅
非常安定
非常沉着
神态描写
忠于革命事业
临危不惧
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和外貌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的革命品质,让我们感受到了李大钊同志既是一个伟大的革命者,又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慈父。这样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深深地印在我们心中。
小结
人物 表现
舅姥爷
“我”
母亲
哭着回来、无力地握着
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
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
被害后
得知李大钊牺牲的消息之后,全家人是如何度过的?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与开头相对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在结构上,使文章显得更加紧凑和严谨,并形成了一个整体。
(2)在内容上,使文章的主要内容显得更加突出。
(3)在情感表达上,点明文章的中心,升华文章的主题,说明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的事情牢牢地记在心中,永远也不会忘记。
首尾呼应
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烈,你还知道哪些呢?与同伴交流。
十六年前的回忆
忘不了父亲的被难日
被捕前:形势严峻、工作紧张
被捕时:不慌不忙、态度严峻
被审时:平静慈祥、安定沉着
被害后:伤心过度、记住日子
终于革命
视死如归
坚贞不屈
板书设计
一、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格
1.我们应该( )要求自己,坚决不迟到
不早退。
2.任何有损国格的行为,哪怕很小,都应该
受到( )的惩罚。
3.我们应该( )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
严肃
严格
严厉
随堂练习
二、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异——( ) 容易——( )
慈爱——( ) 模糊——( )
占领——( ) 领会——( )
奇怪
轻易
慈祥
占据
会意
含糊
课后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并和同学交流。

zhì
组词:稚嫩 稚子
造句:童年像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
我会写


组词:躲避 扬长避短
造句:一时躲避不及,小芳被泼了一身污水。

jùn
组词:峻峭 陡峻
造句:那座峻峭的高山在云雾间若隐若现。


组词:啪嚓 噼里啪啦
造句:雨像断了线的珠子噼里啪啦地落下。


组词:偏僻 穷乡僻壤
造句:外婆家住在偏僻的山村,连汽车也不通。

chǒu
组词:瞅空 不瞅不睬
造句:他不瞅不睬,坐在那儿动也不动。

xuē
组词:靴子 隔靴搔痒
造句:我把靴子里的水抖出来。


组词:恶魔 魔术
造句:魔术师的精彩表演令大家瞠目结舌。

xínɡ
组词:动刑 刑法
造句:草菅人命是要触犯刑法的。

hnɡ
造句:哼,走着瞧

bǎnɡ
组词:绑起来 五花大绑
造句:他们把他的两腿绑起来使他不能逃跑。

kěn
组词:啃骨头 啃玉米
造句:他们在津津有味地啃骨头。

páo
组词:棉袍 袍子
造句:冷的时候,从浴衣上面穿上宽袖棉袍。


组词:关押 抵押
造句:小明急得摔东西、急得干瞪眼。

zhí
组词:执笔 执政
造句:执笔方能写正字,清廉才敢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