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21 12:0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学案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结合四川省交通运输建设的相关案例,归纳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人地协调观)
2.通过分析四川省交通运输建设的相关案例理解交通运输需求和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素养,增强区域认知)
3.在分析四川省各种交通运输布局的案例过程中,了解四川省交通运输发展的成就,提升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难点】
结合四川省交通运输建设的相关案例,归纳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2.通过分析四川省交通运输建设的相关案例理解交通运输需求和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自主学习】
1.基本概念学习
①区域发展: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交通运输布局: 指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包括交通线网的布局和站点、码头的布局两个密切联系的部分。
2.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
【课堂探究】
探究活动一:
材料一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4F级国际机场、国际航空枢纽、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主枢纽,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空港大道,北距成都市中心50千米、西北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50千米。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等级最高的航空港之一,这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分为两期,一期用地面积约20.8平方公里,建设3条跑道和60万平方米航站楼,总机位245个,于2016年5月启动建设,计划2020年基本建成,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万吨。
材料二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所在的空港新城(位于成都市东南部、简阳市西部)自成立以来,已开工重点建设项目100个,总投资127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47个;人才公寓等配套项目4个;社区项目15个;公共服务配套项目25个;生态景观项目9个。机场建成后将极大的推动该区域的建设和发展。
材料三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远期还将新建3条跑道和66万平方米航站楼,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同时,位于两座航站楼之间的GTC(综合交通换乘中心),从地面到地下立体布局,地铁、公交、大巴、出租车等进进出出,迎来送往着八方来客。天府国际机场地下,成自高铁天府机场站站后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该车站计划2023年底投入使用,这是世界首个下穿机场、地铁的时速350公里高铁车站。引入车站的6条高铁线中,有2条供时速350公里高铁动车不减速通过,由此将诞生罕见的“高铁追着飞机跑”奇景。
天府机场鸟瞰图 四川“十四五”交通规划纲要图
(1)比较天府国际机场和九寨黄龙机场的规模,并简析原因。
九寨黄龙机场等级低、规模小,天府国际机场等级高、规模大。
原因:川西北地区航空运输需求量较成都小;经济发展水平较成都低。
(2)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成都天府国际枢纽机场建设的必要性。
空港西区经济和人口增速快,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长;
填补西部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没有枢纽机场的空缺,平衡地区发展。
(3)试推测推测成都天府国际枢纽机场预留三条跑道的原因。
考虑未来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设计标准适度超前。
(4)简述成都天府国际枢纽机场规划形成全通型的综合交通中心的好处。
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提高衔接和转运效率;
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迁移运用】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第1-3题。
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探究活动二:
材料一 川西北地区是四川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区和旅游业重点发展区,,长期以来经济较为落后。进入新世纪,闭塞的交通使得川西地区与川中城市交通圈相对隔绝,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成兰铁路的建设,填补了川西北高原没有铁路的空白,促进了川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完善了交通网。
材料二 成兰铁路成川段位于四川省境内,是四川首条修建在高原的铁路。这条铁路标准高,投资大,建设难度大。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兰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成都青白江,经茂县、松潘、川主寺、九寨沟,向北延伸连接兰渝铁路至兰州。正线建筑长度457.592公里,新建桥梁112座,新建隧道33座,全线桥隧比为86.05%。
成兰铁路线路示意图
(1)简析长期以来川西北地区路网密度较低的原因。
川西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运输需求量较较小;
高铁线路投资额大、建设时间长,川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建设资金紧张,因此高铁线建设相对落后。
(2)指出成兰铁路连接沿线主要城市的目的。
满足沿线地区运输需求
(3)分析成兰铁路桥隧占比高的原因。
沿线地形条件复杂;减少占用耕地;
提高运输安全和效率。
【迁移运用】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6.50 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