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4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贿赂(luò) 愆期(qiān) 帷裳(shang) 蕙茝(chǎi)
B. 咽喉(yīn) 垝垣(guǐ) 风靡(mí) 踵武(zhǒng)
C. 慧褒(bāo) 渐车(jiān) 謇謇(jiǎn) 邶风(bèi)
D. 蠡测(lǐ) 踟躇(zhí) 污秽(huì) 孟陬(zōu)
答案:C
解析:贿赂(lù) 咽喉(yān) 蠡测(lí)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戏谑 削价 血战 空穴来风
B.筵席 咽喉 赝品 偃旗息鼓
C.窥伺 揆度 傀儡 岿然不动
D.旌旗 痉挛 菁华 疾风劲草
答案:C
解析:都读jué,A.áo、yāo、áo、áo,B. fǔ、pù、pú、pǔ,D.bǒ、bō、bó、bó
3.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呜咽 咽喉 咽气 喇叭声咽 B.盛豆 丰盛 茂盛 盛气凌人
C.窈陷 呦呦 执拗 拗不过 D.沾手 粘贴 粘住 沾沾自喜
答案:D
解析:都念zhān。A项“呜咽”“喇叭声咽”的“咽”念yè;“咽喉”的咽念yān;“咽气”的“咽”念yàn,表示动作完成或消失。B项第一字作动词用,念chéng,其余作形容词都念shèng。C项“窈”,形容曲折美好,念yǎo;“呦”是拟声词,念yōu;“执拗”“拗不过”的“拗”,念niù,意为固执,不顺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世界各国交往逐年增多,各国输出劳工、侨民的人数也随之增加,从而使侨汇金额猛增。
B.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听之任之,甚至怂恿他们,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C.有人说一切都是命运,即使是命运,也应像贝多芬所说的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做生活的主人。
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无论古代和现代,中国和外国,改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答案:C
解析:“各国输出劳工、侨民的人数”加介词“向”;“过于溺爱”重复;“和”改为“还是”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豪车,住豪宅,一饭千金,却很少把钱用于公用事业。
B.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的所思所盼,要不断增强工作能力,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意识。
C.本次机构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方针,具体改革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力求毕其功于一役。
D.贝多芬晚年听力衰退,对外界的一切充耳不闻,但是,他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忍受住强烈的苦痛,给世界创造了欢乐。
答案:B
解析:A. 一饭千金:比喻厚厚的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望文生义。B.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在薄冰上行走一般,如同处在深渊边缘一样。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C.毕其功于一役:一次行动便完成应分几步做的全部事情,形容一举而全功告成。这个词语常用在否定句中,其意思与所在句子表意相矛盾。D. 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望文生义。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学完了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之后,大家在思考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
B.多数动物不像蓑鮋的兴趣那样折中,它们只选其一:要么斑纹,要么斑块,要么斑点。
C.宋徽宗赵佶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开封),移植宣和殿(《三山志》)”。
D.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怎样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面对着逆境厄运的考验,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鲁迅的回答是——直面人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A问号改为句号,本句虽使用了表疑问的词语“为什么”,但它不是疑问句,“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是“思考”的内容;C句尾引号移至括号前,因为括号内的内容“《三山志》”是前面这句话的出处;D破折号改为冒号。
7.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文句是( )
幸运固然好,不幸也未必就一定是坏事,海伦·凯勒、居里夫人、华罗庚,都各自有自己的不幸, 。这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A.然而不幸并没有使他们消沉,反而变成了促使他们前进的动力。
B.只是他们并没有屈服于不幸的遭遇,他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C.但是不幸不仅没有成为他们的拦路虎,而且成为促使他们前进的动力。
D.可是不幸只能吓倒懦夫,对强者却无可奈何。
答案:A
解析:该项的两个句子前一个承上,下一个启下;B项下一个后下文不连贯,并且“只是”一词运用也不恰当;C项关联词语运用不恰当;D项与上下文都不连贯。
8.对“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
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
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
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
答案:D
解析:下咽:咽下咽喉;食之:吃饭
9.选出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他是水平有限但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这比消极颓废的能人更为有用。
B.和他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
C.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非常丰富,在世界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
D.人们清醒过来后,发现他们已倒在血泊中,一发弹片正中咽喉部。
答案:C
解析:A.“这”不能代“他”,应删。B.“和”“他”换位。D.谁“一发弹片正中咽喉部”?不明。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本来可以冲上去的,但一片弹片正中咽喉,他没能看到胜利便倒下了。
B.去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标志着中国数千年来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意味着广大百姓的生活质量与价值观念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善。
C.从今年高考“一模”统计数据看,学生成绩整体稳定,反映了各学校的备考措施和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发现了一些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短板。
D.城市雕塑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公共艺术,应该慎之又慎。既然城市雕塑是面向大众,是由民众买单,那么接受民众的审核不仅是对民众的尊重,更是民众的权利。
答案:A
解析:B.“价值观念”和“改善”搭配不当,“改善”应改为“改变”。C.“反映了各学校的备考措施和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发现了一些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短板”缺少主语。D.“城市雕塑”应放在“既然”前。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夜雨寄北》中点名时节的句子: , 。
答案: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解析:本句要注意“涨”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夜雨寄北》中虚写,表示想象团聚的诗句: , 。
答案: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解析:本句要注意“剪”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李煜《相见欢》中以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的纷乱和难解的诗句是: , , , 。
答案: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解析:本句要注意“滋”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答案: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本句要注意“勒”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 , 。
答案: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解析:本句要注意“寐”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 。
答案: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解析:本句要注意“嶂”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 , 。
答案: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解析:本句要注意“衡”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摄取九种景物来表现秋天的句子是: , , 。
答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解析:本句要注意“藤”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天净沙 秋思》中主旨句是: , 。
答案: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答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本句要注意“博”“知”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阅读题。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看灵魂
林贤治
①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
②风景是人类闲居或静处时,对自然的一种选择。所以,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登湖,高更有塔希提岛。即如火山、海啸,也须在不相干的远处,才能观赏到蜿蜒流畅的美丽。列维坦在崖头看海,放声恸哭,其实那已经是病,不是看风景了。
③人生多辛苦。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至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的隐者。
④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吧!然而可惜不能。威猛如魏武,当月明星稀之夜,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居士,月下访友,看庭中积水空明,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竟也无端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寥。日落黄昏,雨打梨花,都会被风流倜傥的才子看出血泪来。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一树梅花一放翁”,都是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
⑤作为人类而崇尚自然是不可思议的。与其看风景,我想,不如就看灵魂。
⑥我不能想象,世界上有哪一片大陆会比惠特曼更辽阔。在他那里,群山耸立,河川奔流,大路箭一样射向远方。在他那里,所有动植物都因为人迹的出现而充满生气,既有疾蹄,巨翮,强壮的枝柯,自然也有知更的啼唱,紫罗兰的芳馥,繁密的草叶在爱抚间变得碧绿和温柔起来。在哥尼斯堡,那个喜欢散步的智者不是仰望灿烂的星空,就是俯视自己的内心,俯仰之间,摸索着通往人类的哲学道路。康德是一个宁静的湖,因为浩瀚,致使有翻卷不已的波澜也全被人们忽略了。灵魂的博大使人敬畏。爱因斯坦飙风似的在宇宙间往来驰骋,虽或不见形迹,但在日后的圣殿的废墟中,却不难发现他的存在。
⑦ 我热爱英雄的灵魂甚于太阳,我为他们庄严、热烈而慷慨的照临而常怀感激。在历史书里,我认识斯巴达克斯。如果说第一个神是普罗米修斯,那么,斯巴达克斯就是第一个人。自从他和他的兄弟握紧扭断的锁链而躺入血泊,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们由此不再相信眼泪。马尔克斯曾经描画过一位“迷宫的将军”,那是玻利瓦尔,他勇敢地放弃了从殖民者手中夺取的可以垄断的权力。由于目标过于远大,结果无人追随,在他所做的自我流放的无比孤寂的旅途中,我读懂了内心的坚强。我喜欢这个外形枯干而灵魂丰满的人,他是不屈的抵抗者、解放者,而不是征服者。我猜想,英雄的灵魂是由爱和意志所构成的。有两个生活在囚狱中的汉子康帕内拉和葛兰西,为了守卫梦中的太阳城,他们先后战胜了无尽的酷刑、子弹和时间。当我知道他们同是意大利人的时候,是何等地惊服于人文思想的伟大啊!圣地佛罗伦萨,产生了又养育了多少伟大的灵魂!
⑧有这样一些英雄,人生在战场和牢狱之外,却一样作无休止的抗争。他们的力量,仅仅留在纸片上,画布上,留在不可触及的动荡的旋律之中。
⑨ 矮小的贝多芬,以他旋风击电般的音乐,扼住命运的咽喉。米勒毕生以农民的身份抵抗巴黎精致的画室艺术,决不肯在自己的土地上让出哪怕是木鞋大小的地方。对于上流社会,他有一种宁静的藐视,当人们向他啧啧描述王子命名仪式的壮观场面时,他感叹道:“可怜的小王子!”然而,他笔下出现的农民,一个个是圣徒般的完美。在铜黄色所铺设的同样的宁静安详底下,分明隐藏着另一种情愫,一种难言的心的悸动……
⑩我爱看灵魂。在风景那里,我纯然是一个陌生客,始终无法变做其中的一株树,一只鸟,跟随它们一起摇曳鸣唱,而一旦与灵魂相通,便当即为它所缠裹,无从回避那人性的无言的呼喊与倾诉。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瘫痪、隐遁和沉迷,惟灵魂使人奋起,逼进,正直地站立着。
(1)文章标题是“看灵魂”,作者为何在开头四段用大量文字写“看风景”?
答案:从结构上看,它引起下文对“看灵魂”这一主体内容的述说;从内容上看,作者为了突出“看灵魂”这一中心,先提及看风景并加以否定,引起比较,起到抑此扬彼的效果。
(2)请联系文段,阐释第③段“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句的含义。
答案:欣赏自然风景,是对人生辛苦的暂时解脱;是闲静美丽的享受,但同时也是不能面对自我的逃避。
(3)作者为什么说“与其看风景,不如就看灵魂”?请分条列出其原因。
答案:①风景使人逃避人世和自我,在静止和优雅中瘫痪、隐遁和沉迷;②人类灵魂的博大是世间任何风景都不可比拟的;③只有灵魂的爱与意志能成就英雄的伟大,惟灵魂使人奋起,逼进,正直地站立着。
(4)作者在文中列举了斯巴达克斯、玻利瓦尔以及贝多芬、米勒等人与命运抗争的例子,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案:相同点:他们都是英雄,有由爱和意志构成的伟大灵魂,都在进行无休止的抗争。不同点:抗争的方式有所不同。前两者用鲜血和生命进行顽强的抗争,后两者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尊严和情感。
丰富含意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欣赏作品的形象
解析:(1)从与其看风景,我想,不如就看灵魂来看,作者要想用看风景来衬托看灵魂。这句为过渡句,所以看风景只是个引子而已。(2)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地位:如果是统领句,那么解释句意时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句,此时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3)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4)从这句话来看:有这样一些英雄,人生在战场和牢狱之外,却一样作无休止的抗争。他们的力量,仅仅留在纸片上,画布上,留在不可触及的动荡的旋律之中。相同点要明确他们都是英雄,但有的在战场上,有的在纸片上或旋律之中。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刘重来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直来直往,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吨位为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 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当时,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并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从 1930年开始,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合并和收买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逐出了长江上游。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
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他号召:“国家的抗战开始了,民生公司应当首先动员起来参加战争!”在他的指挥下,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 1938 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积压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机器设备,急待撤往大后方。但是,按照当时的实际运力,至少需要一年才能完成。还有40天就是长江枯水期,日本飞机不断轰炸,日军节节逼近。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 “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 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
卢作孚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1927年,卢作孚被任命为北碚峡防局局长。峡防局本是一个治安联防机构,但他却借此难得的平台,他与民国时期各地乡村建设实验不同,明确提出其乡村建设的目的是“要赶快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就要“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为此,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 “乡村现代化”蓝图,“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以北碚为中心,要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以供中国“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经过努力,这个昔日贫穷落后、偏僻鼻塞、盗匪横行的小乡镇,终于建设成为 “生产发展、文教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陶行知参观后说,北碚的建设“可谓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卢作孚也与晏阳初、梁漱溟一起,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公园,便酬报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国家,便酬报你一个完整的国家。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可以沉溺你的终身,可以感动无数人心,可以变更一个社会,乃至于社会的风气。(卢作孚《工作的报酬))
②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造会众福,急公众难.……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继续不断地去办.(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
③确立公众的良好秩序,完成一切物质基础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使国家成为一个本身健全的现代国家尤为吾人必须全力趋赴的的积极目的。(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
④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
(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
(1)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方针,使民生公司的航运.业务从嘉陵江扩展到长江;
②化零为整,逐步控制长江上游航运;
③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及海外都建立分支机构,使民生公司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意思答对即可)
(2)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者:提出“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强国宏愿,动员民生公司员工英勇抗战;
②脚路实地、勇于实践的实干家:创办民生实业公司,致力于北碚乡村建设;
③具有现代意识的改革家:认为建设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建立良好秩序,注重基础建设。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
④目标高远、不懈追求的理想主义者:把实现个人理想与改造社会有机结合起来。
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解析:(1)解答此题,应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从中筛选出“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原因”。既然是原因,自然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因此先从文章中找到答题区间,然后从这两个角度提炼概括即可。读后可知,答题区间在第一段,可以结合他为公司的发展定下的宗旨与方针进行筛选并提炼性的概括作答即可。(2)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自然与他的人物形象及所做的贡献有关,因此答题时,应从他的人物形象精神和在文中表现出的历史贡献等方面,结合着文章链接材料进行筛选概括。例如,第①段写卢作孚的贡献在于创办实业来强国。第②段写卢作孚的贡献在于他领导公司投入抗战运输来救国。第③段写卢作孚的贡献在于致力于北碚乡村建设实验。“相关链接”表现了卢作孚在战后建设上的主观理论贡献——提出了“确立良好秩序,完成物质基础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水准,建成现代国家”的远大目标。可根据这些段落中卢作孚的思想观点和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进行概括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
23.某校高二进行选修课总结,有多位同学会议上交流了各自深切的体会。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
选修课教材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进行选择。
甲同学说:学习《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我能真切地体会到传记中蕴含的传主的人格精神:杜甫关注现实和感时忧国,毛泽东百折不挠和献身理想,贝多芬战胜困难和扼住命运。
乙同学说:学习《____________》,我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乙同学说:学习《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我能深刻地感受到散文内抒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林语堂对北平故都文化的敬仰与赞美,余秋雨对都江堰工程及李冰父子的歌颂与倾倒,张承志对戈壁滩汉家寨几间泥屋的尊崇与依恋。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但同时考查了对选修教材的理解。首先要找熟悉的教材,然后写出对教材的阅读心得。传记就写人物的生平与思想变化。散文就写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戏剧就写主要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感情。
24.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8个字。
润喉片普遍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润喉止痛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声音嘶哑及口臭等疾病。由于现在许多润喉片的辅料中加入了蔗糖、桉叶油等辅料,入口后既香甜可口,又清凉舒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把它当作药,常把它当糖果及保健品来吃。专家提醒长期滥服润喉片是有害无益的。
事实上,在人体的口腔、咽喉、肠道等部位都有正常菌群的存在,它们对人体这些部位的内环境的稳定,对保持健康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如果在咽喉部无明显炎症的情况下长期滥用润喉片,喉片中的抗菌成分就会杀灭或抑制口腔内的正常菌群,扰乱口腔的内在环境,造成菌群严重失调,不仅会使有害菌乘虚而入引起炎症,还会使本来不致病的细菌也乘机作乱而引起疾病。另外,润喉片只是咽炎的辅助治疗药物,主要用来改善症状。不同的咽喉炎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还有一些疾病本身并不是咽喉炎,却表现为咽喉炎的症状,如果不明确诊断,单纯依靠含服润喉片来治疗,势必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如果出现嗓子嘶哑、咽喉痛等状况,建议应到正规医院就医,做相关的检查和对症治疗。
答案:咽喉片不可滥用
解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表达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出文段的人物或对象,概述事件内容及原因或结果,然后采用“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有的题还有字数限制)的答题模式即可。从文段的描述对象来看,应提炼出“咽喉片”,从文段内容来看,咽喉片虽有各种治疗功效,但不看滥用。因此从这个角度概括即可。
25.下面文字有一处成语使用不当,请写出这个成语的序号,并加以修改。
未成年人充当商业广告代言人的现象泛滥成灾①,始作俑者②当然是广告商。只要能够招徕眼球、获得经济效益,他们总能第一时间嗅出商机,闻风而动③。有些家长也有意无意地助纣为虐④。
成语使用不当的序号:
修改:
答案:④改为“推波助澜”(其他答案,符合语境、语法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需正确理解文段中各词语的意思。其中,“助纣为虐”的意思是帮助坏人干坏事,但文段中的“广告商”并不属于坏人,因为应换为中性词“推波助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13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