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9讲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2024江苏南京二模)某场“运动”有几项大事——方言文学的产生、艺术的兴盛、科学的兴起和智识工具的进步,他们舒芽放苞后,便渐渐的向外传播到了英、法等国,为近世的文化撒下了许多可贵的种子。该“运动”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2.(2024河南安阳模拟)下表内容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各人文主义群体的主要构成情况。该现象根源( )
城邦 贵族 一些宫廷贵族、公国大公,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洛伦佐等人
新兴资 产阶级 薄伽丘、达·芬奇、马洛、莎士比亚等
宗教 僧侣 包括一些教皇、高级教士和神学家等,如教皇庇护二世、朱利乌斯二世
A.人文主义与神学思想相平调和
B.文艺复兴具有复杂性、矛盾性
C.资本主义发展尚处于萌芽时期
D.人文主义思潮已经走向衰落
3.(2024江西赣州一模)中古时期的欧洲排斥工匠的技术发明,到了16世纪,采矿以及冶金操作手册在德意志刊印发行后,其他领域的类似书籍相继在欧洲出现,科学家对手工艺人的工作产生浓厚兴趣。这说明( )
A.印刷技术的进步推动技术传播
B.文艺复兴助推生产技术进步
C.近代科学革命诞生于冶金领域
D.欧洲近代科学源于生产实践
4.(2024广东揭阳模拟)恩格斯提出:“13世纪至17世纪发生的一切宗教改革运动,以及在宗教幌子下进行的与此有关的斗争……都只是市民阶级、城市平民以及同他们一起参加暴动的农民使旧的神学世界观适应于改变了的经济条件和新阶级的生活方式的反复尝试。”这表明,宗教改革的动力是( )
A.教义混杂与教会腐败
B.人文主义的思想推动
C.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D.经济基础的深层变革
5.16世纪中期,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任命具有新教思想的神职人员为主教,支持马丁·路德新教思想在瑞典传播,出台法令开展教会财产世俗化运动,还聘用德意志专家为顾问,改革国家行政机构,强化国家议会的政治协商作用。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 )
A.传播新教思想 B.强化世俗王权
C.培育民族观念 D.建立议会政治
6.(2024山东阳信高三月考)宗教改革后,英国国王通过议会法令,将主教的职能限制在宗教领域,免除其司法豁免权,规定国王拥有国王法庭和宗教法庭的最高裁决权。同时,主教对世俗事务的参与度也降低,开始专职宗教事务。英国通过这一改革( )
A.促成了民族国家的建立
B.限制了有限君主的体制
C.削弱了宗教的社会地位
D.提升了国王的政治地位
7.(2025安徽安庆模拟)16世纪20年代,天主教宗教裁判所的官员开始对图书馆和书店实施监管,出版的书籍中往往有被删去的段落,因为其中包含有“可疑的”内容。对拥有禁书者的处罚是严厉的:判定有罪者要被开除教籍,有时还会被处以死刑,他们的财产被没收。1559年,教廷还编制了《禁书目录》。教会的这些做法( )
A.削弱了国王的世俗特权
B.阻止了思想文化传播
C.引发了各国的宗教改革
D.源于人文主义的弘扬
8.(2024湖北黄冈模拟)有学者认为,近代科学产生于基督教国家,是因为基督教对这些国家过分控制,尤其是压抑人性。过度的宗教势力必然矫枉过正,使得弘扬人欲的人文主义,由沉默寂寥到烈焰四射。材料强调的是( )
A.王权加强助推近代科学发展
B.“人欲”的解放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C.封建制度压制了人性的发展
D.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的内在联系
9.(2024山东济宁一模)17世纪的欧洲迎来了“科学革命的时代”,但被视为“近代化学之父”的约翰·道尔顿是一位虔诚的新教徒,被视为近代物理学创始人的牛顿也热心于炼金术。这表明( )
A.近代学者缺乏理性追求
B.封建迷信束缚科学发展进步
C.教会依然拥有强力影响
D.任何时代都有特定精神内涵
10.(2024北京西城高三期末)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提出万有引力与运动三大定律。因此有观点认为,如果人类不是以公历纪年,而是以人类发展中的重大事件纪年,就应该以1687年为元年。这种观点强调的是( )
A.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展
B.宗教改革过程中文化教育得到发展
C.人应该更多的关注本身和现世世界
D.启蒙运动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巨大
11.(2024山东济南高三模拟)18世纪中期,法国思想家魁奈将古代中国的统治方式当作一切政治社会的典范,认为中国是一个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法律开明、道德淳朴的国度,并据此提出“合理专制”的概念。魁奈此举的初衷是( )
A.推动制度文化变革
B.学习中国的政治文明
C.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D.维护法国的封建专制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12.(2024辽宁高三阶段训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弗吉里奥(1349—1420)将身体运动引入学校,认为体育教育应该培养充满世俗精神的、得到全面发展的、身心俱健的人。竞争精神被列为受教育者应该具有的一种首要品格,竞争精神的基石在人的天性之中。人具有一种渴望得到赞扬的天性。维多利诺(1378—1446)反对“灵魂的拯救只能通过对肉体的禁抑”,主张重视个体身心和谐发展。“人的发展应该包括身体的发展,理想的完全的教育因之也应包括体育在内,而不只进行心灵的训练”,即“从新的审视角度来看待受教会无端指责达千年之久的身体活动,建立正确的体育观,从而自觉地投身到体育活动之中”。
——摘编自石龙、王桂荣《西方体育人文价值的演变》等
材料二 英国思想家洛克(1632—1704)说,“三育(智育、德育和体育)并重体育为先”,英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从资产阶级进行海外竞争的需要出发,他重视体育,强调“为了我们的事业,健康对于我们是不可缺少的”,对一个民族来说,只有培养出“野兽般的体魄”,才能在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卢梭(1712—1778)指出:体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前提,其任务是使受教育者的身体获得自然的发展;体育教育应该遵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快乐健康地成长。这一思想在近代体育史上独树一帜,对后来的自然体育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赵冬等《试论三大思想文化运动对
欧洲近代学校体育兴起和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体育教育观的主要内涵和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启蒙运动时期体育教育观的新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内容出现的原因。(8分)
13.(2024河北保定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新奇室”与“天文课”
新奇室
16世纪末和17世纪,在欧洲艺术收藏扩大到包含自然和科学的“新奇事物”。这幅17世纪的绘画记录了一个荷兰绅士壮观的收藏品。主人和妻子拥有一排挂在墙上的东西,它们包括自然景象、经典神话和古老遗存等。在门的上方,是代表古罗马的台伯河的化身。珊瑚和贝壳等自然奇物和经典雕塑混合放在一起。桌子旁,博学的客人在思考地球和天空的范畴,以及新探测出的奇迹。画的中央,艺术家在警告那些受宗教影响而破坏艺术和知识的汪达尔人(曾在罗马帝国的末期入侵过罗马,破坏与劫掠了无数珍贵的艺术品)。
天文课
日食来临时暹罗的那莱王(泰国大城王朝君主,因在位期间与西方的密切交往,尤其是与法王路易十四的外交而著称)从专供精修的密室里偷听欧洲传教士给他的廷臣们上的天文课。由于知道国王在场,廷臣们听课时无不匍匐在地。天象在东亚的王国具有引导传统的王室礼仪的功能,因此传教士的天文专长让他们为许多统治者所用。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
《世界:一部历史》
(1)从历史的角度对“新奇室”和“天文课”两幅图片予以阐释。(8分)
(2)就两幅图片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谈谈你的看法。(6分)
第39讲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1.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该“运动”是文艺复兴,故选A项;宗教改革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政治运动,与材料中的描述不符,排除B项;科学革命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没有全面涵盖材料中提到的方言文学、艺术等层面,排除C项;启蒙运动更多聚焦于哲学、政治思想领域,而非材料中的方言文学、艺术领域,排除D项。
2.C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封建宗教势力仍然比较强大,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方式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体现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还不够充分,C项正确;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排除D项。
3.B 中古时期生产技术受到排斥,文艺复兴促进人们思想解放,引导人们关注社会现实,助推了生产技术进步,B项正确;“印刷技术的进步推动技术传播”的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近代科学革命诞生于天文学领域,而非冶金领域,排除C项;欧洲近代科学来源于科学实践,而非生产实践,排除D项。
4.D 宗教改革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教义混杂与教会腐败,排除A项;人文主义的思想推动也是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排除B项;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受宗教改革的影响,排除C项。
5.B 材料中这些措施的直接目的是打击罗马天主教会和封建贵族,这两股势力都威胁君主的权力,从根本上来说这些措施是为了加强世俗王权,B项正确;传播新教思想、培育民族观念都是客观影响,并非主观目的,A、C两项错误;材料说明当时存在议会,但是,与近代议会政治具有本质区别,D项错误。
6.D 英国宗教改革削弱了教权,提高了王权,进而提升了国王的政治地位,D项正确;此时尚未建立民族国家,排除A项;英国宗教改革提高了国王的权力,而非限制,排除B项;英国宗教改革削弱了天主教会的权力,但没有削弱基督教的社会地位,排除C项。
7.D 由材料可知,教会对图书馆和书店实施监管,删去图书中“可疑的”内容,对拥有禁书者进行严厉的处罚,还编制了《禁书目录》,旨在控制思想,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正值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弘扬冲击了天主教会,D项正确;教会的这些做法不会削弱国王的世俗特权,此时王权增强而教权削弱,排除A项;B项“阻止”表述错误,排除;马丁·路德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且“各国”的表达不准确,排除C项。
8.B 材料强调的是基督教压抑人性的发展,“人欲”的解放是科学发展的动力,B项正确;材料所述内容与王权加强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基督教压抑人性的发展,而不是封建制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基督教压抑人性的发展,并没有涉及宗教改革,排除D项。
9.D 材料体现了近代科技代表人物还没有完全冲破旧的宗教思想和迷信思想的束缚,反映了时代的特定精神内涵,D项正确;他们追求科学,存在理性的追求,排除A项;此时期科学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排除B项;牛顿热心于炼金术体现了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缚,与教会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
10.A 牛顿在1687年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推动了科学革命的发展,以1687年为元年是强调其意义,A项正确。牛顿的成就与宗教改革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是关注人本身,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牛顿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而非启蒙运动,排除D项。
11.A 魁奈推崇中国社会制度与文化,利用中国文化以批判法国的专制王权、等级制度、教权统治等,目的是推动制度文化变革,A项正确;材料强调对中国政治文明的借鉴促进法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排除B项;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属于其意义,排除C项;魁奈要求限制王权,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排除D项。
12.参考答案 (1)内涵:肯定个体价值;鼓励个人全面发展;反对教会禁欲主义;积极倡导体育锻炼。
意义:冲击了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顺应了时代潮流;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变革。
(2)新内容:提升体育教育的地位;强调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尊重儿童天性;充满理性精神。
原因: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复苏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构建资本主义社会的迫切需求;早期殖民扩张的深入发展,加剧了欧洲殖民国家之间的竞争;近代科学革命的勃兴。
13.参考答案 (1)“新奇室”:16—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及市民阶层壮大,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方兴未艾,崇尚知识和理性,反对愚昧,倡导科学精神,西方近代科学兴起。经典神话和古老遗存等相关展品以及对汪达尔人警告的画作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文化的复兴;自然和科学艺术收藏、客人在思考地球和天空的范畴等折射了这一时期近代科学在上层社会的传播。
“天文课”:17世纪时,一方面暹罗等东方国家处于封建专制王权的统治之下,统治者推行愚民政策;另一方面,西方宗教、科学思想传入,西学东渐。那莱王与西方的密切交往以及传教士给廷臣们上天文课说明西方的宗教、科学在东方国家得到传播;廷臣们匍匐在地以示对君主的尊重以及统治者利用传教士的天文专长巩固王室地位等说明封建王朝统治下君主专制的强化。
(2)16—17世纪西方封建统治走向瓦解,新兴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思想及科学等领域出现新变化。同时期的东方国家仍在专制王权统治之下,近代化的萌芽开始孕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