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2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私有财产是人类所遭受的无数灾祸和所犯诸多罪行的根源,“是贫困的唯一根源”,并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开明人士,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对社会关系进行改造,从而建立完美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些主张( )
A.揭露了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
B.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D.受制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2.(2024山东青岛期中)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认为应由服膺理性的开明君主掌握统一不可分割的国家主权。圣西门强调要把选举适当人选充当人类的伟大领袖的权力交给全体人民。两者主张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立场不同
B.文化取向迥异
C.学术观点分歧
D.价值观念差异
3.(2024山东淄博模拟)1844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现在阶级分化日益尖锐,反抗精神日益深入工人的心中,愤怒在加剧,不久的将来,一个小小的推动力就足以引起山崩地裂。这一论述( )
A.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
C.促成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D.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4.(2024湖南怀化一模)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为了自身利益没有任何计划的生产,最终造成了资源浪费,引起生态危机。马克思的观点意在( )
A.寻求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途径
B.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具有预见性
C.揭示引发生态危机的社会制度根源
D.强调社会制度直接影响生态环境
5.(2024福建三模)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方式的发展和转换的意义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与此前的“古典社会”中人的不同生存状态,提出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的“现代”是指( )
A.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
B.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C.世界市场的不断发展
D.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6.(2025江西上饶月考)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1895年)中说,1848年《共产党宣言》强调的无产阶级“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的观点已经“陈旧”,并肯定了19世纪末欧美无产阶级的议会斗争。这一变化( )
A.基于欧美无产阶级普遍获得了民主权利
B.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C.原因是工业革命提高了工人阶级的地位
D.表明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
7.(2024河南模拟)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形态也是变化发展的。西方路线是:城邦国家—初级封建国家—等级制国家—绝对专制主义国家—现代民主共和制的民族国家。恩格斯还认为,国家的最高形式是民主共和国,它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必然趋势。这( )
A.突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
B.促进了亚非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C.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
D.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
8.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已在关注“各国人民未来的生活”。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强调“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并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这说明( )
A.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
B.马克思主义具有人民性特征
C.工人运动进入暴力革命阶段
D.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已成熟
9.(2024山东枣庄一模)下面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著名文件内容的摘录。该文件是( )
●因而工人阶级的经济解放是一项伟大的目标,一切政治运动都应该作为手段服从于这一目标
●目前欧洲各个最发达的工业国工人阶级运动的新高涨,在鼓起新的希望的同时,也郑重地警告不要重犯过去的错误,要求立刻把各个仍然分散的运动联合起来
A.《共产党宣言》
B.《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C.巴黎公社《告法国人民书》
D.《四月提纲》
10.下表为巴黎公社委员会针对民生问题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旨在( )
问题 解决措施
工人 就业 设立就业登记处
粮食供 应紧张 免费向粮商提供粮仓,允许商人贩卖粮食,限制面包、蔬菜的价格
贫困者 住房 免除最近半年房租,征用资本家的遗留空房
A.实现法国无产者的联合斗争
B.保证公社获得充足物质支持
C.提高对无产阶级政权的认同
D.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1.(2025湖南郴州高三检测)1871年9月,第一国际伦敦代表会议通过的由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关于工人阶级政治任务的决议》指出:“工人阶级在它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这揭示了( )
A.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
B.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C.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D.工人阶级的力量薄弱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在工业革命中,许多手工工人受机器的排挤,丢失了他们的饭碗,他们因此对工业化十分不满,对工业革命造成的资本主义制度深恶痛绝,他们怀念过去,反对现实,从而成为工业革命时期最坚定的反体制力量。事实上,在许多欧美国家,工人对资本主义的反抗最激烈的时期出现在工厂制消灭小生产的时刻,手工劳动者最暴烈地反对工厂化。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早期工人运动是在美国革命结束后开展起来的。其后的自由州与奴隶州之间的斗争经常以自由州的退让而暂时达成妥协,不具备任何社会革命的形势。美国工人的工资往往高于西欧工人,已经得到了选举权,所进行的罢工运动、十小时工作日运动和竞选活动都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手段。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在德国移民中传播,能够影响美国工人运动的是空想社会主义、冒牌社会主义和改头换面的改良主义。工业无产阶级十分弱小,不断在流动。在整个19世纪上半期,美国的工人运动一直是分散的,规模不大的,不但没有全国性行动,甚至在一个城市中也不能步调一致。尽管也发生过罢工,出现过早期的工会组织,建立过工人党,但都是短暂的,缺乏明确的斗争目标和政治要求,没有对资产者构成重大的压力。
——摘编自张友伦《试论美国早期工人
运动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符合材料中所描述的欧洲工人运动,并简评这一时期的欧洲工人运动。(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欧洲工人运动相比,美国早期工人运动有何不同。(6分)
13.(2024湖南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的小说《玛丽·巴顿》创作于1846—1847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小说梗概如下:
约翰·巴顿是曼彻斯特一名普通织工。他仇视资本家工厂主,而且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老板们的生活总是那么富裕,坐享安逸,而工人们拼死拼活地卖力干活,却连一家人的温饱都难以维持。
约翰·巴顿参加了工会组织,热心于为工人争取应有的权益。他与工会代表去议会请愿,但是被议会拒绝。于是工会的工人们要求和厂主直接谈判,增加工资。可是厂主里面以哈利·卡逊为首的激烈派坚决拒绝答应工人的提案,还嘲笑他们的贫穷瘦弱。
这种侮辱激怒了工人,他们准备暗杀哈利·卡逊。工人们以抽签的方式,决定由约翰·巴顿去执行这项复仇行动。约翰·巴顿的任务虽然顺利地完成了,可是他良心上受到了极大的谴责。
根据上述梗概归纳作品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第42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1.D 欧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难以实现,这说明了其主张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故选D项;欧文的主张并未直接揭露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排除A项;欧文的主张并未实际付诸实施,排除B项;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排除C项。
2.D 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圣西门强调要把选举适当人选充当人类的伟大领袖的权力交给全体人民,两者主张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价值观念差异,D项正确。
3.B 反抗精神指的是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这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B项正确;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排除A项;巴黎公社运动发生在1871年,且未受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排除C项;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早已确立,排除D项。
4.A 从材料信息可知,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发生,意在说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A项正确;马克思是针对生态危机的现实情况提出的材料中的观点,不是“预见”,B项错误;马克思揭示生态危机的根源着眼于解决生态危机,C项错误;D项的“直接影响”表述错误,排除。
5.D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了比以往任何社会形态更高的生产力,“现代”主要在于生产力的大发展,故选D项;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现代”并不局限于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排除A项;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能完整概括现代社会形态的特征,排除B项;“现代”更为关注的是生产方式的变化,排除C项。
6.B 材料阐释了19世纪末欧美无产阶级不宜再“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而应该参与当时的议会斗争以分享政治民主的权利,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体现,B项正确;19世纪末“欧美无产阶级普遍获得”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工业革命并未提高工人阶级的地位,排除C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排除D项。
7.D 材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排除A项;20世纪初亚非民族民主运动高涨,B项表述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年代并不相符,排除;科学社会主义强调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排除C项。
8.B 这些观点都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深切关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征,故选B项;题目中并未直接涉及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排除A项;题目中并未提及工人运动是否进入了暴力革命阶段,排除C项;革命条件的成熟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而非单一著作或口号所能决定的,排除D项。
9.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规定了国际工人协会的目的、任务和组织原则,阐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强调了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的必要性,B项正确;《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推动作用,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巴黎公社《告法国人民书》指出了革命的性质、意义和目的,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10.C 巴黎公社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能够直接惠及广大工人和贫困者,从而增强他们对公社政权的认同和支持,故选C项;材料并非强调实现法国无产者的联合斗争,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并未直接表明这些措施是为了保证公社获得充足的物质支持,排除B项;巴黎公社存在时间短暂,并未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排除D项。
11.A 材料强调的是在革命活动中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巴黎公社中没有成立政党,这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揭示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没有说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排除B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创建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而不是工人阶级的力量薄弱问题,排除D项。
12.参考答案 (1)列举:卢德运动,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简评: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最终失败;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2)不同:起步较早;国内的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多采取较温和的合法斗争形式;理论贫乏、思想混乱;工人阶级力量弱小,流动性强;较为分散、规模较小;发展缓慢。
13.参考答案 现象:曼彻斯特织工、工厂主身份反映出工厂的出现和工厂制度的形成。工人难以维持温饱、仇视工厂主,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社会贫富差距,阶级矛盾加剧。织工组织工会、请愿并与工厂主谈判,反映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对工厂主进行暗杀,反映了工人斗争方式存在历史局限性。
阐释: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工厂和工厂制度出现。社会阶级结构出现重大变化,资本家加剧了对工人的剥削,使得工人日益贫困,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人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开展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工厂制度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社会分化也加剧了工人和资本家的对立。工人阶级的壮大与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条件。工人阶级的斗争客观上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