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通史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一轮同步基础练--第43讲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通史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一轮同步基础练--第43讲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1 22:5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3讲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天津模拟)西班牙政府禁止美洲殖民地种植葡萄、橄榄、亚麻等农作物,同时强迫殖民地种植甘蔗、棉花、可可等在西班牙和国际市场非常需要且可以让经营者和殖民者牟取暴利的作物。由此可知,上述措施(  )
A.推动殖民地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B.损害宗主国地主商人的切身利益
C.有利于农产品国际范围内商品化
D.造成了殖民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2.(2024湖北二模)1732年,英国颁布《制帽法令》:鉴于英国的制帽技术已经非常完善,以及本国内制造帽子的贸易已经大量出口到美洲殖民地……特规定,自1732年9月29日起,任何染色、未染色的成品或半成品帽子不得以任何借口,在任何英属殖民地内的任何地方运载或装船,由任何人外运。颁布这一法令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英国本土的技术领先优势
B.排斥其他列强在美洲的扩张
C.强化本土与殖民地的经济联系
D.限制美洲殖民地的工业发展
3.19世纪初,秘鲁的土生白人教士胡安指出,这个比西班牙不知道大多少倍、更加富庶、更为强大、人口更为众多的一个大陆,不应该依附于那个王国,它的距离那么遥远且正处在更沉重的奴役地位。据此可知,当时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开展的契机是(  )
A.宗主国的日渐衰落
B.统一民族意识的形成
C.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4.(2024江苏南通三模)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时期,深受启蒙运动影响的知识精英们用启蒙思想诠释独立的合法性。他们普遍认为理想型社会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威权体制,土生白人精英就是这个理想型社会的“头部”,天然地代表人民与公共意志。拉丁美洲知识精英的思想主张(  )
A.强化了拉丁美洲人民的民主认同
B.表现出民族民主革命的局限
C.表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复兴
D.反映了列强争夺拉丁美洲日趋激烈
5.(2024贵州联考)19世纪50年代以来,英印政府按照英国模式培养出大批印度本土知识精英。到19世纪80年代,一大批熟悉西方文化的民族主义知识分子成长起来。1885年成立的国大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其成员半数是知识分子。由此可见(  )
A.英国殖民者大力推行西式教育
B.印度知识分子系统学习西方文明
C.印度积极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英国殖民者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
6.(2024江西三模)1882年,印度铁路货运量约40亿吨,但在1800年,光是北印度的牛队就大概运送了30多亿吨的货物。印度的铁路建设未像其他地方那样,促进本地炼钢、工程乃至煤矿开采的发展。这表明,当时印度的铁路建设(  )
A.未能满足英国殖民者的需要
B.推动了印度国内市场的发展
C.对开创印度新社会贡献有限
D.有助于维护印度社会旧秩序
7.(2024江苏二模)1895年,提拉克倡议:要像民族英雄西瓦杰反对莫卧儿帝国统治那样,争取司瓦拉吉(吠陀经典中意为自主)。他强调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应团结起来,还认为司瓦拉吉要给人民各种民主权利,实行共和制。这表明,提拉克的思想宣传(  )
A.注重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
B.深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民族自决原则影响
C.化解了印度社会的民族和宗教矛盾
D.推动印度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8.(2024海南模拟)1905年伊朗立宪革命爆发后,反国王联盟迅速形成,参与者既有农民、工人,也有学生、知识分子和宗教权威,还有许多少数族群。他们徘徊在真诚的爱国主义和十足的个人利己主义之间,经常随政治形势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立场。这表明伊朗(  )
A.民族革命失败具有必然性
B.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
C.立宪革命缺乏坚实的基础
D.反国王联盟实力强大
9.(2024江西二模)19世纪20年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多半限于一些国家的局部地区,规模较小,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到19世纪中期,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包括伊朗巴布教徒起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这一变化(  )
A.推动了亚洲地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促进了各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维护了亚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D.源于西方大规模的殖民侵略和扩张
10.(2025广东江门期末模拟)19世纪末,欧洲列强竞相热衷于研究热带医学,随后,英国的两所热带医学院先后派出了十几支科考探险队伍前往西非进行实地考察,开展非洲瘟疫研究,并向政府提交了考察报告。这反映出此时期(  )
A.欧洲列强在非洲的竞争激烈
B.热带医学研究技术不断进步
C.西非瘟疫威胁欧洲民众健康
D.英国加强对非洲的殖民统治
11.(2024广东模拟)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尔及利亚知识分子发起思想和政治改造运动,他们致力于史学原稿的重校和历史人物传记的编撰,这是阿尔及利亚人第一次尝试书写自己先辈的历史。这一运动源于(  )
A.法国殖民文化的渗透
B.华夫脱政党坚持斗争
C.文化的自我审视反思
D.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12.(2024山西一模)1923年独立后的埃及颁布宪法规定:成立议会和政府,议会和国王共同掌管立法权,政府对议会负责;宣布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伊斯兰教为国教;允许英军驻扎在埃及,聘请英国人为埃及政府的司法和财政顾问等。埃及宪法的颁布(  )
A.表明了埃及建立民主共和体制
B.说明了埃及民主之路任重道远
C.说明英国殖民统治具有优越性
D.体现出埃及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二、非选择题(共16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近代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国家 行为
葡萄牙 以侵占军事据点、建立商站为主,同时利用武力垄断商路、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来获取财富
西班牙 占领殖民地全境,直接掠夺财富,并在当地建立农业大庄园,以供应欧洲市场
荷兰 荷兰的殖民扩张几乎和英国同时,以政府为后盾,通过发展远洋贸易进行贸易垄断;组建大型商业公司;主要方向为亚洲和北美
英国 政府鼓励“海盗式”掠夺,发动一系列商业战争,树立海上霸权并由此开始在海外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美国和 德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扩张较晚,但是进展迅速。德国因为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与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尖锐,进而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海上权力
日本和 俄国 日本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进行了明治维新,实力增强,对外扩张野心巨大;俄国因为自身经济实力较弱则是偏重于对领土的渴求
材料二 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滥砍滥伐,以及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冲击,殖民政府终于认识到“过去六十年的愚蠢错误和漫不经心所酿就的恶果”,并表达了对“保护和改善森林的巨大忧虑”。因此,殖民政府在孟买、马德拉斯、西北省、中央邦、奥德等地建立了森林管理机构。森林管理机构的两大目标是保护森林、获得税收。19世纪30年代殖民政策进入新阶段后,其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使命都逐渐明朗。但殖民者对破坏性和建设性两个使命的完成都不彻底,一般说都是在进行一定阶段后半途止步。这同样是由其卑鄙私利决定的。为了巩固殖民统治,它需要谋求殖民地半殖民地原有封建势力的支持,为此就需要自觉地与旧势力妥协,人为地保留某些旧的制度与结构;而说到建设性使命,殖民者虽然不得不实行,却绝不愿看到殖民地半殖民地真正出现一个新社会。
——摘编自孙中华《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森林的
影响(1757—1947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世界殖民扩张的特点和意义。(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一谈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双重影响。(6分)
第43讲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D 西班牙政府在美洲殖民地的做法扭曲了殖民地的种植结构,导致了殖民地经济结构的畸形,D项正确;西班牙的做法不利于殖民地经济健康发展,排除A项;西班牙政府的做法有利于宗主国地主商人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中的措施主要目的是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排除C项。
2.D 英国政府颁布法令保护本国工业发展,其意在限制美洲殖民地经济发展,D项正确;英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是保护本土工业,排除A项:英国政府颁布这一法令意在防止殖民地制帽业与英国本土竞争,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强化本土与殖民地经济联系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
3.A 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横扫整个欧洲,拉丁美洲的宗主国西班牙、葡萄牙正处在法国的奴役之下,这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故选A项;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但并未形成统一民族意识,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直接提及启蒙思想在拉丁美洲的广泛传播,排除C项; 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地区尚未经历显著的工业化进程,排除D项。
4.B 深受启蒙运动思想影响的知识精英设想的理想社会是由本土白人精英主导的威权体制,表现出民族民主革命中的局限性,故选B项;拉丁美洲知识精英的主张不利于民主认同,排除A项;这些思想主张受到欧洲启蒙思想影响,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列强对拉丁美洲争夺的相关描述,排除D项。
5.D 材料这一现象有利于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开展,对英国的殖民统治造成很大的冲击,故选D项;A项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完整解释材料,排除;材料只是表明印度知识分子接触了西方文化,不能说明印度知识分子系统学习西方文明,排除B项;材料主要是文化领域,并未涉及印度经济领域的发展,排除C项。
6.C 据材料可知,印度的铁路货运量与牛队等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没有促进本地新产业的发展,故选C项;19世纪,印度的铁路建设主要就是为满足英国殖民者的需要,排除A项;材料没有讲述印度的铁路建设推动印度国内市场,排除B项;材料没有讲述印度的铁路建设有助于维护印度社会旧秩序,排除D项。
7.A 材料说明提拉克的思想宣传注重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故选A项;提拉克的倡议是在1895年提出的,排除B项;提拉克的倡议是为了印度的独立,并不能化解印度社会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排除C项;印度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在20世纪初,排除D项。
8.C 根据材料可知,参与伊朗立宪革命的阶层虽然众多,但很多人政治立场并不坚定,容易动摇,所以立宪革命的基础并不坚实,故选C项,排除D项;民族革命指的是为反抗外族侵略或压迫,要求民族独立的革命,与材料中伊朗立宪革命(反国王)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民主改革”,排除B项。
9.D 19世纪初期到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从局部扩展到更广泛的区域,与西方列强扩大侵略相关,D项正确;亚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是在19世纪末,排除A项;在西方国家的侵略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迅速发展,排除B项;维护了亚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10.A 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相关研究存在竞争,都希望在这一领域取得成果和优势,反映出欧洲列强在非洲的竞争激烈,A项正确;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欧洲列强对热带医学的研究热情以及英国的具体行动,并没有直接提及热带医学研究技术不断进步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明确指出西非瘟疫威胁到了欧洲民众的健康,排除C项;材料重点在于对西非瘟疫的研究,而不是强调英国加强对非洲的殖民统治,排除D项。
11.C 阿尔及利亚知识分子发起思想和政治改造运动,显示了其民族意识的觉醒,源于其对文化的自我审视反思,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族文化,排除A项;华夫脱政党是埃及的民族主义政党,排除B项;1990年非洲殖民体系瓦解,排除D项。
12.B 埃及独立后英国仍然对埃及有很强的影响力,B项正确;当时埃及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埃及独立和埃及宪法是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和埃及人民联合与英国殖民统治及其国内专制势力斗争的结果,排除C项;政教合一体现为最高统治者集政权和神权于一身,排除D项。
13.参考答案 (1)特点:殖民国家众多;殖民方式多样;殖民范围广泛;殖民目的具有双重性。
意义:对殖民国家来说,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对殖民地来说,带来了灾难,但也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世界来说,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2)双重影响:
破坏性: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导致其经济落后、社会动荡;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
建设性: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现代化进程;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