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4讲 近代世界的国家治理与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534年英国《至尊法案》中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的首领,拥有任命教会各种神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拒绝接受法案者以叛国罪处死。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中,要求所有法国公民都说法语,并创立了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等政治仪式。这些史实反映出( )
A.封建专制王权的强化
B.天主教会受到科学冲击
C.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
D.英法民族国家意识增强
2.格劳秀斯在著作《论海上自由》(1609年出版)中,驳斥了葡萄牙人以他们曾最早横渡印度洋为理由而拥有印度洋的主权,论证了“海洋自由”的原则,抨击葡萄牙对从欧洲到东方的海上贸易路线的垄断。格劳秀斯的主张( )
A.体现工业资产阶级需求
B.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
C.挑战了传统的海洋理论
D.使近代国际法得以发展
3.(2024天津期末)阅读下表法案条款,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
法案 条款
《权利 法案》 第一条: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第十三条:议会时常召开的目的是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
《王位继 承法》 司法官为终身职务,国王对议会弹劾案件无特大赦免权
A.责任内阁制确立
B.奉行法律至上理念
C.政治中心多元化
D.立法与司法权合一
4.(2024山东威海期末)以下为1804年《法国民法典》部分条款内容。这些条款( )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所有权是一种绝对、永久和排他的权利
婚姻是世俗男女之间一种基于合意的关系
A.巩固了共和体制
B.摒弃了罗马法的原则
C.带有一定革命性
D.推动了司法程序公正
5.(2024浙江一模)在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英国不断为参战国提供枪支弹药等军需用品,以商品为载体,英镑被裹挟其中,慢慢向世界各国渗透。因此,有学者认为,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据此可知,拿破仑战争助推了( )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崩溃
B.英格兰银行的创立
C.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形成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6.(2024福建检测)1845年,普鲁士政府以法令的形式,强制矿山、高炉等行业建立雇主和工人联合管理下的地区性疾病保险组织,疾病和丧葬抚恤费用的基金由雇主和雇员按同等比例分摊。这一做法( )
A.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顺应了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C.源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D.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7.(2024福建模拟)下面是英国建立常任文官制度时的报告,由此推知( )
(1)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
(2)成绩突出的公共服务人员可以得到晋升,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员可以得到最高奖励,以此鼓励公共服务人员勤勉的工作态度和进取心。
——《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1854年)
A.选官制度改革具有渐进性
B.官员选拔优胜劣汰
C.政党分肥制度存在弊端
D.事务官地位得到提升
8.(2024安徽三模)1918年底,威尔逊提出“民族自决”原则。在该原则之下,波兰复国,波罗的海国家朝独立迈进,捷克与斯洛伐克也拼在一起,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形成联盟。由此可见,“民族自决”原则( )
A.完善了国际协商制度
B.保证了弱小民族权益
C.重构了欧洲政治秩序
D.强化了美国主导地位
9.(2024福建检测)20世纪以来英国民众食品结构发生变化,1894—1899年平均每人每年消耗小麦151.3公斤,到1928—1934年降为134.7公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不足92公斤。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20世纪后英国( )
A.殖民地市场日益萎缩
B.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
C.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D.在战争中削弱了实力
10.(2024山东威海期末)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大货币集团,它们分别以英镑、美元、法郎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这说明当时( )
A.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快
B.世界经济领域动荡加剧
C.国际贸易逐步走向自由化
D.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减弱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11.(2024河北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的几个世纪,西班牙与葡萄牙大量人口移入拉丁美洲,其进程持续几个世纪。英国则紧随其后,重点向北美移民。19世纪,西班牙、英国对外移民趋缓,爱尔兰和德意志成为主要移民输出地。19世纪末,相对落后的东欧和南欧又成为欧洲主要的移民输出地。
——摘编自邬沧萍《世界人口》
材料二 19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最大移民输入地的美国,其“边疆”开拓基本结束,原本高度开放的移民政策也发生了转向。进入20世纪,西欧对外移民数量大大减少,东欧地区的对外移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基本停止。
——摘编自邬沧萍《世界人口》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欧洲对外移民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欧洲对外移民减少的原因。(8分)
12.(2024山东聊城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英国贸易部发布的1913年英国对外贸易数据(单位:英镑)
项目 自……进口 出口至……
总额 免税额 免税 比例 总额 免税额 免税 比例
外国 390 459 000 359 225 000 92.0% 244 919 000 92 964 000 38.0%
殖民地 113 178 000 101 006 000 89.2% 102 626 000 35 883 000 35.0%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1820—1900年)
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20年 50 10 — 15—20 1
1840年 45 11 12 — —
1850年 39 15 15 — —
1860年 36 17 6 12 4
1870年 32 23 13 10 4
1880年 28 28 13 9 3
1900年 18 31 16 7 6
——尹翔硕等《贸易战略的国际比较》
材料三 19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整个局势已经有了深刻的变化。在那个时期以前,英国的工业一直享有唯我独尊的优势,而同时它的农业虽没有谷物法的保护,依然繁荣不衰。嗣后英国的制造品遭到了来自工业化的德国方面的激烈竞争,而同时交通工具和冷藏机的改良正使北美的小麦和南美的肉类以低廉的价格输入英国市场。而且英国的商业劲敌一面在中立市场上同英国竞争,并使他们的货物泛滥于英国的市场,一面则以高关税封锁他们本国市场来阻止我们侵入。……我认为英国应该是自立自足的,为此,我希望采取有关关税保护的政策以恢复我们在贸易谈判中的权力,必要时我们还可以采取报复性关税。
——摘编自张伯伦(英国企业家、政治家)
伯明翰演讲(1905年5月)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4分)
(2)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解释。(10分)
第44讲 近代世界的国家治理与文化交流
1.D 英国通过颁布法案,法国政府通过推广法语,创立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等政治仪式,塑造国民的共同身份和爱国情感,加强国家和民族认同,故选D项;法国大革命主要斗争目标就是封建王权,排除A项;英国宗教改革体现了王权对天主教会的冲击,法国大革命不属于宗教改革,排除B、C两项。
2.C 格劳秀斯主张“海洋自由”,挑战了当初欧洲社会流行的海洋主权理论,故选C项;工业资产阶级产生于工业革命后,排除A项;这一原则客观上符合各国间正常航海和人民间正常来往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排除B项;格劳秀斯的主张为国际法奠定基础,“得以发展”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3.B 《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都以法律的形式禁止王权对法律的干涉,突出强调司法权的独立性和议会对法律的重要性,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理念,故选B项;18世纪20年代,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排除A项;当时英国的政治中心是议会,不存在多元化特点,排除C项;“司法官为终身职务”说明英国立法与司法相互独立,排除D项。
4.C 这些条款有利于维护私人财产和权利不受侵犯,带有一定革命性,故选C项;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了君主制,《法国民法典》并不是巩固了共和体制,排除A项;《法国民法典》所蕴含的保护私有财产的内容,是对罗马法的继承,排除B项;表格内容与“司法程序”无关,排除D项。
5.C 英国通过为拿破仑战争参战国提供军需用品,推动了英镑的流通使用,而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实行金本位制,由此可见拿破仑战争助推了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形成,故选C项;材料强调拿破仑战争对国际货币制度的影响,排除A项;英格兰银行创立于17世纪末,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排除D项。
6.B 19世纪欧洲工业化使得疾病和工伤的风险增加,因此需要有一种机制来保障工人的健康和福利,故选B项;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排除A项;19世纪的普鲁士主要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排除C项;“实现了”过于绝对化, 排除D项。
7.B 强调选拔、提拔能力突出的人才,奖励胜任工作的人员等,体现官员选拔的优胜劣汰,故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改革的渐进性,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政党分肥制度存在弊端,排除C项;报告中是规定成绩突出的人员可以得到晋升,排除D项。
8.C 在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原则下,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国家,或者由原有的国家拼凑出新的国家,说明“民族自决”原则重构了欧洲政治秩序,故选C项;材料并没有完善国际协商制度,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保证弱小民族的权益,排除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在国际秩序中还没有确立主导地位,排除D项。
9.B 材料说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了,推动这种变化的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故选B项;殖民地市场日益萎缩有可能导致民众生活水平下降,排除A项;经济危机会造成生活水平下降,排除C项;战争中削弱实力与此现象相背离,排除D项。
10.B 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大货币(英镑、美元、法郎)集团,说明当时世界出现了经济领域动荡加剧现象,故选B项;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快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国际贸易逐步走向自由化,排除C项;题干述及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加强,排除D项。
11.参考答案 (1)特点:人口迁出地广泛;持续时间较长;不同阶段的主要迁出地不同;主要迁往新大陆(美洲)。
(2)原因:西欧工业化完成,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人口过剩问题缓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人口锐减;西欧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缓解了贫困和社会矛盾;移民迁入地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美国收紧移民政策。
12.参考答案 (1)由材料一中1913年英国对外贸易数据可知,英国进口商品中免税比例较高,这是实行贸易自由主义政策的结果;英国出口商品的免税比例较低,说明其他国家还是存在贸易保护主义。
(2)观点:放弃贸易自由主义,恢复贸易保护主义。
解释:从原因的角度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工业优势地位的丧失;美国、德国等国家崛起对英国的冲击;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利于英国的发展;英国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如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等)制约英国发展等。
国家贸易政策的制定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并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