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6讲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2024河北衡水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发生了严重的难民危机。据统计,截至1915年12月,有200多万难民被列车带到了东方,而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难民数量至少500万。难民的大规模流动给俄国造成了严重的治理困境,工人罢工、农民骚乱、士兵哗变此起彼伏。这一现象( )
A.加剧了俄国社会危机
B.表明资产阶级政府失去民心
C.导致了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说明社会主义革命时机成熟
2.(2024山西一模)1917年4月,列宁强调要“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党的彼得格勒委员会否决了列宁的这一报告提纲。5月,党的第七次全俄代表会议经过激烈讨论,通过了列宁提出的革命路线和政策。这反映了此时俄国( )
A.工农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
B.社会主义革命时机成熟
C.革命形势进一步向前发展
D.沙皇政府成为众矢之的
3.(2024广东深圳期末)十月革命后,苏俄通过的《和平法令》提出强大民族和弱小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废除秘密外交,主张民族自决。这一法令有利于( )
A.奠定国际法基础 B.推进大国外交事业
C.构建国际新秩序 D.完善集体安全机制
4.(2024山东潍坊三模)1922年,列宁指出,我们在设法建立合营公司。这种公司的资本,一部分属于私人资本家、而且是外国资本家、另一部分属于我们。第一,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学习做生意,这对我们是必要的。第二,如果我们认为必要,我们随时都可以取消这种公司。这一主张( )
A.体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原则
B.力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C.强调维护经济独立的重要性
D.为工业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5.(2025天津模拟)1931年2月,斯大林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号召布尔什维克掌握技术,自己成为专家。1935年3月,斯大林又提出“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号召建立一支掌握技术、精通技术并十分内行地运用技术的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斯大林旨在( )
A.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步伐
B.开启计划经济体制的建设
C.为卫国战争集聚物质力量
D.提高干部技术和管理水平
6.(2024山东济宁三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尽管不认同英国诽谤其同胞的行为,但他制止了任何印度人对英国规则的言语攻击,甚至帮助英国招募士兵。其做法体现出( )
A.非暴力斗争方式的缺陷
B.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C.国大党与英国联系密切
D.甘地独特的斗争哲学理念
7.(2024江西联考)1919年3月9日的学生游行为先声,在开罗、亚历山大及其他各城市都爆发了全民性的大规模的总罢工、罢课、罢市和示威游行,进而转化为武装起义,愤怒的群众与前来镇压的军警发生了流血冲突,甚至连埃及的妇女也打破了旧习俗,走上街头,手执武器与英国侵略者搏斗。这折射出( )
A.埃及民族解放运动斗争的艰巨性
B.民族自决成为反殖民斗争的思想武器
C.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成为历史必然
D.埃及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舞台
8.(2024福建联考)1920年,列宁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中特别指出,共产国际应当同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但是不要同他们融合,甚至当无产阶级运动正处在萌芽状态时,也绝对要保持这一运动的独立性。列宁强调的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 )
A.革命领导权问题 B.民族革命动力问题
C.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D.社会改造道路问题
9.(2024吉林二模)1926年,苏加诺在《青年印度尼西亚》杂志上发表文章,阐释其民族主义思想的主旨:为了摧毁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和争取印度尼西亚的独立自由,用民族主义涵盖一切体系,把伊斯兰教、马克思主义团结起来。由此可知,苏加诺的民族主义( )
A.表明了其无产阶级的立场
B.兼具民族特色和国际视野
C.坚持暴力革命的斗争形式
D.利于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10.(2025河北保定月考)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宪法,下面为宪法部分内容。它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借鉴意义在于( )
第27条:申明国家是土地、河流、矿藏的所有者,有权限制外国人利用墨西哥的土地、河流、矿藏资源,有权在必要时分割大地产,把大地产分配给村镇,转让给中小农户使用和经营。
A.充分利用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机
B.用法律手段抵制殖民扩张维护国家利益
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争取民族解放
D.平均分配土地,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11.(2024山东青岛三模)20世纪30年代,部分非洲知识分子发起了“黑人特色”运动,表达对非洲的自豪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黑人特色”运动进一步发展,许多诗人继续表达他们与非洲的联系,鼓励非洲人远离欧洲文化和殖民统治。这一运动( )
A.激发了非洲共同体意识
B.保持了非洲文化的多元性
C.瓦解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D.促进了非洲民族意识觉醒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12.(2024辽宁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列宁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文献及观点统计
发表 时间 文献或 讲话 主要观点
1901— 1902年 《怎么办 》 把党建设成为一个以“职业革命家”为先锋和核心,有严密组织纪律的组织,强调了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1905年 《无产阶级和农民》 要把农村无产阶级组织起来,就像组织城市无产阶级一样,并把它同后者一起组织成为独立的阶级政党,使之成为稳固的工农联盟
1916年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帝国主义自身具有无法解决的矛盾,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口号
1917年 《四月提纲》 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落后国家必须“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1918年 《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规划,将发展工业同发展小农经济对立起来
1918年 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首先支持先进国家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同时要支持一切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主革命运动
——摘编自饶旭鹏等《列宁主义的历史演进及其
时代意义——纪念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等
(1)根据材料,概括列宁主义的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主义的影响。(8分)
13.(2024广东佛山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甘地谴责西方文明使印度贫困不堪,极力反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极力倡导和崇尚印度古老的文明。他认为印度文明包括农民耕地的犁、手工业者纺织的手纺车和印度教哲学。他主张“回到纺车去”,恢复以手工纺织业为代表的农村小工业和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开展家庭纺织运动,最终实现经济自主。
——摘编自戴家墨、尚劝余《甘地与凯末尔的
经济思想之比较》
材料二 印度独立后,为恢复生产,尼赫鲁不触动现有私人企业并将公共投资集中于私人经济以外的经济部门,建立新国营经济。尼赫鲁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全面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实施计划经济。只有通过迅速工业化,才能发展资源以确保国家的真正独立自主。他主张应采取进口替代战略,保护民族工业,减少印度对外部的依赖。
——摘编自齐玮《尼赫鲁经济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和尼赫鲁思想的异同点。(6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甘地或尼赫鲁其中一者的经济思想作合理的历史解释。(8分)
第46讲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A 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难民问题加剧了俄国社会危机,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资产阶级政府失去民心,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革命时机成熟,排除D项。
2.C 1917年4月,列宁力主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这一主张后来得到布尔什维克党全俄代表会议的支持,促使俄国革命形势进一步向前发展,C项正确;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排除A项;当时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尚未成熟,排除B项;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排除D项。
3.C 材料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区别,推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C项正确。
4.A 此时的苏俄(联)意图引进外国资本来发展经济,这应该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以国家的形式利用商品货币政策发展经济,带有国家资本主义的色彩,A项正确;此时的苏俄(联)是要发展经济,而不是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排除B项;列宁并不是在强调维护经济独立的重要性,排除C项;列宁的这一主张并不是在强调工业化建设的方向,排除D项。
5.A 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正处于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强调技术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是为了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掌握技术和有能力的干部队伍是工业化的重要保障,A项正确;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苏联卫国战争发生在1941—1945年,排除C项;提高干部技术和管理水平并非其主旨,通过提高干部技术和管理水平来加快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步伐,排除D项。
6.D 甘地既不认同英国的某些行为,也不主张通过暴力来反抗,这种理念影响了印度独立运动和其他国家的民权运动,故选D项;材料仅涉及甘地对英国的态度,排除A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体现了一种超越阶级利益的普遍价值和道德力量,排除B项;甘地的领导和影响力旨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而非辅助英国进行殖民,排除C项。
7.C 埃及全民性的大规模的总罢工和武装起义,显示出对英国殖民者的抵抗日益强烈,说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成为历史必然,故选C项;艰巨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民族自决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排除B项;材料强调全民性的反抗,不单是无产阶级,排除D项。
8.C 根据材料可知,列宁强调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革命统一战线,但不要同他们融合,保持无产阶级运动的独立性,故选C项;材料不涉及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民族革命动力问题,排除B项;社会改造是指对既存社会结构的修复或变革,包括改良和推翻两种形式,排除D项。
9.B 苏加诺的民族主义包含了本民族成分,也包括伊斯兰教、马克思主义等国际视角,体现了他的民族主义兼具民族特色和国际视野,故选B项;苏加诺是资产阶级代表,并不具有无产阶级立场,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未说明革命方式,排除C项;当时的印度尼西亚是荷兰的殖民地,排除D项。
10.B 根据材料“宪法部分内容”“有权限制外国人利用墨西哥的土地、河流、矿藏资源”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颁布宪法强调土地、河流、矿藏等资源国有,限制外国人利用墨西哥的资源,分割大地产等,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借鉴意义在于,用法律手段抵制殖民扩张维护国家利益,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墨西哥宪法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排除A项;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时,墨西哥民族已解放,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出平均分配土地,排除D项。
11.D 该运动促进了非洲民族意识觉醒,有利于非洲国家摆脱西方殖民侵略而争取民族独立,故选D项;“黑人特色”运动激发了非洲人的民族意识,而不是“共同体意识”,排除A项;“黑人特色”运动要求摆脱西方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并未涉及其“文化”,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后,非洲大陆掀起的民族独立风暴瓦解了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统治,排除C项。
12.参考答案 (1)内容: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纪律性、民主集中制以及革命先锋作用;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或提出建立工农联盟);针对俄国特殊的国情,提出落后国家可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理论;提出了帝国主义论,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及其内部矛盾;积极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
(2)影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促成了工农联盟,壮大了革命力量;为十月革命的成功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帝国主义理论为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反帝反殖斗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战略指导;推动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但列宁关于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理论(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忽视了苏俄的客观实际,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3.参考答案 (1)异:甘地,反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恢复农村小工业和农村公社;提倡自给自足。尼赫鲁,建立国营经济;发展工业化;注重进口。同:都提倡发展经济,实现经济自主。
(2)甘地。解释:
原因:受印度传统文明的影响;目睹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受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英国的殖民统治。影响:甘地的经济主张有利于抵制英国经济侵略;有利于农村手工业的发展,改善民众生活;激发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展。但甘地反对发展近代工业,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不利于印度现代化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