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通史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一轮同步基础练--第49讲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通史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一轮同步基础练--第49讲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1 22:5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9讲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2024河北三模)1934—1980年,美国政府中被委任以内阁、外交和法院要职的官员中有64%来自公司共同体,而这一比例在“新政”时期仅为47%,他们大多与经济集团的政策规划部门保持着密切联系。这反映出美国(  )
A.国家宏观调控的发展
B.文官制度的异化
C.政府腐败程度的加深
D.“滞胀”危机凸显
2.(2024湖北部分市州高三期末联考)波峰、波谷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幅度,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经济周期的波峰、波谷、落差可以明显看出经济波动的剧烈与平缓状况。总的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比以前更加温和,有的学者称之为“被烫过了的曲线”(如下图),其主要原因是(  )
1886—2002年美国GDP增长率波动
A.凯恩斯主义在美国发挥作用
B.美国国际金融的主导地位
C.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D.新的货币贸易体系的建立
3.下图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徽标。其中上方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英文缩写,下方的横线寓意世界贸易在公平的基准上进行。中部呈“U”字型,是英文“联合体”的缩写。“U”字型由下往上逐渐解除,对这一设计理解正确的是(  )
A.表达对世界分裂局面的担忧
B.象征世界货币体系正在解体
C.体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D.寓意各国关税壁垒逐渐瓦解
4.(2024 安徽黄山二模)1968年,美国开始实行黄金双价制,一种是只有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在美国政府同意的情况下,用美元按统一黄金官价向储备银行兑换黄金;另一种是根据供求关系来调节的自由市场黄金价格。这一做法(  )
A.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系
B.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局面
C.体现了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提升
D.旨在谋求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
5.2009年12月,美国发布《重整美国制造业框架》,希望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德国于2013年推出了《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我国政府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说明(  )
A.制造业是未来工业发展基石
B.科技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D.大国竞争的实质在于工业
6.下表为1950和1992年部分国家主要经济部门的就业比重(%)。据表格信息可知(  )
国家 法国 (联邦)德国 美国
年份 1950 1992 1950 1992 1950 1992
农、林、渔业 28.3 5.1 22.2 3.1 12.9 2.8
采矿业、制造业、建筑和公用事业 34.9 28.1 43.0 37.8 33.6 23.2
服务业 36.8 66.8 34.8 59.1 53.5 74.0
A.科学技术发展推动就业比重变化
B.法德美从农业社会迈进工业社会
C.欧美国家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
D.产业结构变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
7.(2024百师联盟高三开学摸底)20世纪90年代英美两国都实施了社会福利改革,下面是改革后的全国失业率情况统计图,由此推知,这场福利改革(  )
A.导致经济陷入“滞胀”
B.有利于提升经济活力
C.使中间阶层人数猛增
D.增强了国家干预能力
8.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阅读下图北欧“福利国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22年基尼系数变化情况。由此可推知(  )
(按照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在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合理;0.4—0.5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
A.北欧国家财政经济不堪重负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并未改变
C.过度福利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D.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社会收入平衡化
9.(2024河北沧州11月联考)下面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三种模式。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代表国家 基本特征
保险型 德国、美国、日本 社会保障费用由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分担,个人和企业缴费是社会保险金的主要来源
福利型 英国、瑞典 对每个公民从出生到死亡的一切生活困难与生活安全保障,资金来源于国家税收和企业缴费
强制储蓄型(自助型) 新加坡、智利 建立保障个人账户,雇主和雇员的缴费全部计入雇员个人账户,个人账户投入资本市场运营,退休后养老保险待遇取决于个人账户积累金
A.社会保障模式取决于各国国情
B.高福利可以缓解欧美国家债务危机
C.欧美各国福利资金来源多元化
D.政府在社会保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10.(2024江苏南京、盐城一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数百万黑人曾在军中服役或在军工厂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掀起了公开反对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斗争,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主张非裔美国人参加和平示威,运动蔓延全国。美国政府最终于1957年签署民权法案,保护非裔美国人的投票权。这表明(  )
A.外来移民导致美国文化冲突严重
B.民权运动强化美国政府立法权
C.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变化
D.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以缓解
11.(2024河南九师联盟高三5月月考)下面是1928—1932年英、美、法三国黄金储备占世界黄金储备的比例情况(单位:%)。这可用于研究(  )
国家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英国 7.5 6.9 6.9 5.2 4.9
美国 37.4 37.8 38.7 35.9 34.0
法国 12.5 15.8 19.2 23.9 27.3
A.国际金本位制崩溃的背景
B.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更迭
C.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D.国际货币趋于多元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共12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下图为某一学生研究的某历史现象的主线。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梳理出研究主线,自拟论题并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指出研究主线,自拟论题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解释需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第49讲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A 材料中政府官员与经济集团的政策规划部门保持密切联系,这有助于政府更直接地了解经济动态,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故选A项;美国内阁、外交和法院要职的官员大多是政务官,不是文官,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政府腐败问题,排除C项;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材料时间段是1934—1980年,排除D项。
2.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减少了美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故选B项;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出现否定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排除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世界霸主”表述错误,排除C项;美国国际金融的主导地位使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比以前更加温和,D项没有强调美国的地位,排除。
3.D 据材料“‘U’字型由下往上逐渐解除”,结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可以推知,这一设计寓意各国关税壁垒逐渐瓦解,故选D项;“‘U’字型由下往上逐渐解除”是贸易的逐渐自由化,而非世界分裂,排除A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属于贸易体系,排除B项;徽标涉及内涵并不体现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排除C项。
4.A 黄金双价制的实施,目的是缓解美元与黄金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稳定性。然而,黄金双价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美元危机,反而加剧了体系的内在矛盾,因此,这一做法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持,故选A项;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各国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出现了“滞胀”现象,并不是“黄金双价制”导致,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体现了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削弱而不是提升,排除C项;材料主旨与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无关,排除D项。
5.B 美、德、中三国都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显示出科技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全球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故选B项;虽然制造业在工业发展中确实占据重要地位,但题干主要强调的是科技创新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而非制造业本身的重要性,排除A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与题干所给的信息关联度不高,排除C项;“大国竞争的实质在于工业”表述过于狭隘,大国之间的竞争涉及多个方面,不仅仅局限于工业,排除D项。
6.C 表格数据显示,法、德、美三国的农业就业比重显著下降,而服务业就业比重大幅上升,同时制造业等工业部门的就业比重也有所调整,这种变化反映了这些国家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升级,故选C项。
7.B 据题干曲线图可知,福利制度改革后的全国失业率下降,说明改革之后,政府鼓励人们积极就业,这就有利于经济活力的提升,故选B项;“滞胀”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A项;材料无法显示中间阶层人数猛增,排除C项;材料显示福利制度改革,无法显示国家干预的能力,排除D项。
8.B 北欧“福利国家”基尼系数在0.5—1.2之间,说明北欧国家虽实行了“福利国家”制度,但居民收入差距仍较大,故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国家财政、生产效率、国家干预等信息,排除A、C、D三项。
9.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社会保障制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美、新加坡等资本主义国家都建成了“福利国家”,其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不同,与各国综合国力、社会传统紧密相关,故选A项。
10.C 材料显示美国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重视并保障人权,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变化的体现,故选C项;材料中的运动是由于美国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所导致的,并不是外来移民导致的美国文化冲突,排除A项;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B项表述错误,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种族歧视问题,未涉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排除D项。
11.A 表格显示,英、美、法三国黄金储备始终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同时作为金融大国的英国黄金储备却大幅下降,法国占比则大幅上升,国际黄金储备分配不均和较大幅度的变动会严重影响国际金本位制的稳定,故选A项;英、美、法三国黄金储备占比的多少属于经济领域,与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更迭无必然关联,排除B项;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材料无从显示,排除C项;材料仅显示黄金储备情况,未涉及国际货币情况,排除D项。
12.参考答案 示例
研究主线:西方福利制度的发展。
论题: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历史解释: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通过建立和完善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美国经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高度繁荣,国家福利制度也因有充裕的财政收入支持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黄金时期;到了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对外贸易缩减,国内陷入“滞胀”困境,被迫采取紧缩财政政策与赤字政策,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社会福利支出成为国家财政负担,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不得不缴纳高税费来维持国家福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众经济负担。所以,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否则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就会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