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能、桌”等9个生字。会写“也许、桌子”等14个词语。积累由“糕、粉”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或思维导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教学难点:
能试着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
多媒体(包括“糕”的图片,制作米糕的插图,“千人衣”的引导图片,熬糖的微视频,游戏设置等);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至5自然段,解决了第1个问题:千人糕是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解决第2个问题: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
二、品读释疑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至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用“——”将相关的关键信息画出来。
2.出示第6、7自然段。
(1)指名回答: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
提取关键信息:大米磨成米粉+糖=米糕(板书)
(2)指名分段读。
3.出示第8自然段。
(1)通过刚刚提取的关键信息,我们知道了千人糕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那大米是怎么来的呢?默读第8自然段,用“——”画出相关的信息。
(2)抽生回答: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需要种子、农具、肥料、水......
提取关键信息:稻子、种子、农具、肥料、水(板书)
第8自然段的后面有个省略号,想一想,省略号省略了什么?种植水稻需要哪些劳动过程呢?指名说。
出示插图。(农民种植稻子的过程图及所需的农具)
引导学生了解:大米是用农民种的稻子加工出来的。农民种稻子除了需要有人播种,用农具耕地、收割、施肥、浇水灌溉田地,还需要有人育秧、锄草,需要有人把稻子收割。收割以后有的经过人们的挑选成为种子,有的人们用来脱壳,加工成大米。我们学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就是讲的农民伯伯种地非常辛苦。还需要有人用石磨或者机器把大米磨成米粉,才能成为做米糕的原料。(相机出示图片)
(5)课堂练习:利用希沃白板出示选择填空题,提取6-8自然段关键信息,抽学生完成。完成后齐读6-8自然段,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4.学习第9自然段。
(1)刚才我们读懂了大米是经过哪些人的劳动获得的?做成米糕还需要糖,糖又是经过哪些劳动才能做成的?你从哪里读到的?默读第9自然段,用“——”画出相关的信息。
(2)抽生回答:由甘蔗汁、甜菜汁熬出来的。(板书)
出示插图。(甘蔗图、甜菜图、熬糖图)
那么甘蔗汁、甜菜汁又是怎么来的呢?请认真观看视频,想一想,熬糖还需要哪些工具和人的劳动呢?
学生交流回答,明白熬糖需要有人不停地搅拌五六个小时才能熬成,需要有人生火,还需要很多劳动工具才能制成,非常的不容易。
(4)课堂练习:利用希沃白板出示选择填空题,提取6-9自然段关键信息,抽学生完成。完成后齐读6-9自然段,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5)就算米糕做好了,还需要做什么呢?
抽生回答:包装、送货、销售(板书)
(6)出示句子:就算米糕做好了,还得要人包装、送货、销售,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劳动。
师:从“就算.....还得.....又”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名说。(出示插图:包装图、送货图、搬货图、销售图)
5.借助黑板上的思维导图或插图,让学生说一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我们了解了米糕的制作过程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6.学习第10-11自然段。
(1)我们知道了做一块米糕要经过这么多人的劳动啊,所以爸爸说——(出示第10自然段)齐读。
(2)看板书回忆课文内容:一块平平常常的糕要经过这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多么地不容易啊!所以,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出示第11自然段)齐读
“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3)指导朗读,抓住标点符号,抓住“的确、应该”读出孩子的恍然大悟。
7.小结: 一块平常的糕包含着许许多多的人的劳动。这些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啊,我们要好好珍惜!
三、巩固知识,朗读感悟
1.巩固练习:利用希沃软件设置答题比赛,看看谁能获得胜利。(抽生上台完成)
2.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四、拓展延伸
1.我们生活中穿的衣服、用的文具,都经过了很多很多人的劳动。看起来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物品都是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得到的。
2.出示“千人衣”的制作过程插图,并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说一说“千人衣”的制作过程。
3.实践活动:课后可以了解一种物品的劳动过程,并搜集相关的图片,组织一次珍爱劳动成果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