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2 09:1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砚冰坚(yàn) 耄老(mào) 嗜学(shì) 俟其欣悦(sì)
B.硕师(shuò) 裘葛(qiú) 逾约(yú) 既加冠(guān)
C.皲裂(jūn) 叱咄(duō) 冻馁(něi) 负箧(qiè)曳屣(xǐ)
D.媵人(yǐng) 容臭(chòu) 为贽(zhì) 以衾拥覆(qīn)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腰白玉之环  
(2)手自笔录  
(3)戴朱缨宝饰之帽   
(4)主人日再食  
(5)不必若余之手录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四支僵劲不能动 B.尝趋百里外
C.同舍生皆被绮绣 D.与之论辨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主人日再食 B.录毕,走送之
C.俟其欣悦 D.媵人持汤沃灌
5.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故患有所不辟也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C.录毕,走送之 当余之从师也
D.无从致书以观 俯身倾耳以请
6.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或今义。
(1)走送之。
古义:   
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2)余立侍左右
古义:   
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
(3)寓逆旅
古义:   
今义:向着相反的方向(跟“顺”相对)
7.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是    ,他是    (时期)文学家。他写此文的目的是: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3)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送东阳马生序》中,点明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的语句是: 。
(2)《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述人们愿意借书给作者,是因为他很守信的句子是: 。
(3)《送东阳马生序》中体现作者在寒冬腊月中仍然勤奋好学的句子是: 。
(4)《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跑 
②尝趋百里外 奔赴 
③左佩刀,右备容臭 香袋子 
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穿 
11.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战于长勺
B.之: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而:足肤皲裂而不知/起坐而喧哗者
D.以: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4.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奢华生活?
15.作者的求学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选择感触最深的两点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递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仆①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之”字、“无”字示仆者,仆虽口不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知仆宿昔②之缘,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③声韵④.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已来,昼课⑤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⑥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⑦.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然⑧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所致,自悲矣。
(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宿昔:以前。③谙识:熟识。④声韵:赋诗的声韵格律。⑤课:按照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⑥遑(huáng):闲暇,空闲。⑦胝(zhī):老茧。⑧瞀(mào)然:眼睛昏花的样子
16.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援疑质理 援 ______
②腰白玉之环 腰 ______
③及五六岁 及 ______
④间又课诗 间 ______
17.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皆以美于徐公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咨臣以当世之事
C.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欲有求于我也
D未老而齿发早衰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仆虽口不能言,心已默识。
19.①甲文中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豪华生活?
②乙文中“口舌成疮,手肘成胝”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20.甲、乙两文都写了作者的求学经历,体现了他们哪种共同品质?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孙期传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遗吏赍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不行,终于家。
(选自《二十六史》
[注释]①豕:猪。②里落;村庄。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④赍:持有,携带。⑤辟;召,征召。
2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皆执经垄畔以追之( )
(2)期驱豕人草不顾( )
2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 B.期驱豕人草/不顾
C.余/幼时即嗜学。 D.负箧曳履行/深山巨谷中
23.翻译句子。
少为诸生,勤习典籍。
24.孙期是个读书人,但他却不耻做粗鄙之事。其中,“牧豕于大泽中”是为了____;“驱豕入草不顾”是为了____。 (用自己的话回答)
25.孙期和(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相同之处是什么
答案
D 2.(1)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2)名词作状语,用笔 (3)系帽的带子 (4)每天 (5)名词作状语,用手 3.B 4.C 5.D 6.(1)跑 (2)身边 (3)迎接 7.宋濂全集 宋濂 元末明初 勉励马君则勤奋学习 8.(1)天气特别寒冷,砚池里的墨水结成了坚冰,手指冻得不能伸直和弯曲,(我)也不放松抄录书。 (2)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3)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1)其将归见其亲也,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2)录毕, 走送之 , 不敢稍逾约 (3)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4)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①跑 ②奔赴 ③香袋子 ④穿
11.B
12.C
13.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14.突出“我”从读书中获得巨大快乐(或突出“我“求学的艰辛)。
15.示例:①学习要勤奋刻苦;②对老师要有礼貌,要虚心求教;③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困难;做到有恒心,有毅力。
16.①引 ②腰佩 ③等到 ④偶尓
17.B
18.①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 ②我虽然嘴上说不出来,(但是)心里已经默默地记住了。
19.①甲文写同會生的“豪华生活”,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我”从读书中获得巨大快乐(或突出“我”求学的艰辛)。 ②乙文“口舌成疮,手肘成胝”这一细节描写细腻生动地刻面出作者读书的勤奋刻苦程度。
20.体现了他们勤奋刻苦这一共同的优秀品质。启示:历来取得成功者,大都是用自己刻苦努力换来的,我们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应当像他们一样,勤奋刻苦的学习文化知识,为将来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奠定基础。
21.代词,代指孙期 看或回头看
22.B
23.少年时为读书人,勤奋学习典籍。
24.侍奉母亲;拒绝做官.
25.家境贫穷,勤学,能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