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前、课后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前、课后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1 10:15:45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前、课后练
一、课前预学
1.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   ,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   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人口不断流向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但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带来了   和   等问题。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 电的应用:   成为新的能源,并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最显著的成就)。根据法拉第发现的   现象,人们发明了早期的   并进入生产领域。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话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   ”。
(2)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   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的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相继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1867年,瑞典化学家   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制造技术,   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   ,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3.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   国和   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二、课中导学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它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为科学,它关心的主要不是增加和改进现有产品,而是推出新产品。它的效果更为迅速、成果更为巨大,因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更具革命性。
——摘编自尹海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的作用》
材料二 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迅速赶上并超过了欧洲各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摘编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德意志各邦政府利用人民复兴国家的民族意识,制定一系列政策,促进经济、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在世界近代早期,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比英法等国落后,但德国在文化教育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其教育普及程度居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1821年,德国设立以技术教育为主的柏林实业学校,其后,各地纷纷设立中等技术教育学校。在德国工业革命中起到先驱作用的柏林机械工业的核心人物玻尔西希就毕业于此类学校。
——摘编自李富森《试论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之原因》
(1) 列举史实,论证第二次工业革命“关心的主要不是增加和改进现有产品,而是推出新产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更具革命性”。
(2) 综合材料二、材料三,概括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因素。
三、课后助学
5.(2025九上·开平期末)随着汽车的大众化,1914年美国出现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下列发明家与这种交通信号灯直接相关的是(  )
A.瓦特 B.爱迪生 C.斯蒂芬森 D.卡尔·本茨
6.(2024·衡山模拟)下列图片中,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7.口罩是人们出行的必备品,其核心材料熔喷布主要以石油提炼的聚丙烯(塑料)为原料。标志现代塑料工业诞生的发明是(  )
A.人造纤维 B.人造染料 C.纳米材料 D.赛璐珞技术
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时作业)据下图可知,本茨发明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械是(  )
A.电焊机 B.发电机 C.蒸汽机 D.内燃机
9.(2024九上·鹤山期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企业有计划地利用科学技术来促进生产,表明当时企业生产(  )
A.以手工劳动为主 B.缺乏资金
C.重视与科技结合 D.具有盲目性
10.(2023九下·湖南月考)习近平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和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村一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一城市为主题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材料二电的发明和应用,打开了解放生产力的大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截然不同,第二次技术革命完全是江一代科学理论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科学通过先进的技术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从而为工业提供空前的发展速度。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 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获得成功,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中期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世纪中后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德国、美国处于领先地位
1913年 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7%,美国为35.8%
——据盛朝讯《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
“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分别有何具体体现?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三的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迅速增长;工人;妇女;农村;城市;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但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
故答案为:迅速增长;工人;妇女;农村;城市;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难度较低,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2.【答案】(1)电力;电磁感应;发电机;电气时代
(2)内燃机;本茨;福特汽车公司
(3)诺贝尔;现代塑料;人造纤维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电力成为新的能源,并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最显著的成就)。根据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人们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并进入生产领域。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话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2)结合所学可知,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相继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结合所学可知,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故答案为:
(1)第1空、电力
第2空、电磁感应
第3空、发电机
第4空、电气时代
(2)第1空、内燃机
第2空、本茨
第3空、福特汽车公司
(3)第1空、诺贝尔
第2空、现代塑料
第3空、人造纤维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难度较低,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3.【答案】美;德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和德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故答案为:美;德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难度较低,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崛起即可作答。
4.【答案】(1)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并写出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即可,例如电力成 为新能源并进入生活领域,电灯、电车、电报等发明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 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或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为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立法保护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政府政策支持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结合所学可知,本题答案不唯一,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并写出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即可,例如电力成 为新能源并进入生活领域,电灯、电车、电报等发明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 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或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为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本题考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因素。根据材料二“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及材料三“德意志各邦政府利用人民复兴国家的民族意识,制定一系列政策,促进经济、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可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因素有: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立法保护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政府政策支持。
故答案为:
(1)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并写出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即可,例如电力成 为新能源并进入生活领域,电灯、电车、电报等发明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 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或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为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立法保护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政府政策支持。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5.【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碳丝灯泡,并且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因此,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与爱迪生的发明直接相关,B项正确;
瓦特改良蒸汽机,与交通信号灯无关,排除A项;
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与交通信号灯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
卡尔·本茨利用内燃机发明了汽车,与交通信号灯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
故选B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6.【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85年,德国人卡尔 本次利用内燃机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利用内燃机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始把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现实。题干图片中,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②③。 ① 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④ 天舟一号飞船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项②③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的相关史实。
7.【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故选项D符合题意;
A.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不符合题意;
B.人造燃料,与现代塑料工业 无关,不符合题意;
C.纳米材料,产生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现代塑料工业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8.【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这种内燃机使用液体燃料,在气缸内燃烧,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D符合题意;
法国人DeMeritens 发明了最早期的碳弧焊机,排除A;
发电机的发明者是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排除B;
1698年,英国工程师托马斯塞维利,发明了第一台实际应用于矿井抽水的蒸汽机,第一次真正把蒸汽变成工业动力,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工业革命的发明,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9.【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工业企业有计划地利用科学技术来促进生产”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工业企业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注重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C项正确;故选C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前以手工劳动为主,排除A项;
缺乏资金和具有盲目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0.【答案】(1)(1)动力革命:瓦特改进蒸汽机;运输革命: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即火车;社会转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由农村一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一城市为主题的经济体制;
(2)论点: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崛起;论述:工业革命中,蒸汽动力成为工厂主要动力来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火车,人类进入铁路时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很多发明出自德国和美国,电力开始进入生产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美国人爱迪生建立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德国人发明了内燃机、汽车,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指的是瓦特改进蒸汽机,提供了便利、稳定的动力以及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即火车;依据材料一信息“ 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村一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一城市为主题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可以看出, 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转型 产生的影响有: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由农村一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一城市为主题的经济体制;
(2)依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崛起;论述:工业革命中,蒸汽动力成为工厂主要动力来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火车,人类进入铁路时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很多发明出自德国和美国,电力开始进入生产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美国人爱迪生建立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德国人发明了内燃机、汽车,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故答案为:(1)动力革命:瓦特改进蒸汽机;运输革命: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即火车;社会转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由农村一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一城市为主题的经济体制;
(2)论点: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崛起;论述:工业革命中,蒸汽动力成为工厂主要动力来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火车,人类进入铁路时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很多发明出自德国和美国,电力开始进入生产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美国人爱迪生建立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德国人发明了内燃机、汽车,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进行分析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注意做到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1 / 1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前、课后练
一、课前预学
1.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   ,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   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人口不断流向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但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带来了   和   等问题。
【答案】迅速增长;工人;妇女;农村;城市;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但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
故答案为:迅速增长;工人;妇女;农村;城市;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难度较低,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 电的应用:   成为新的能源,并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最显著的成就)。根据法拉第发现的   现象,人们发明了早期的   并进入生产领域。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话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   ”。
(2)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   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的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相继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1867年,瑞典化学家   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制造技术,   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   ,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答案】(1)电力;电磁感应;发电机;电气时代
(2)内燃机;本茨;福特汽车公司
(3)诺贝尔;现代塑料;人造纤维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电力成为新的能源,并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最显著的成就)。根据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人们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并进入生产领域。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话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2)结合所学可知,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相继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结合所学可知,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故答案为:
(1)第1空、电力
第2空、电磁感应
第3空、发电机
第4空、电气时代
(2)第1空、内燃机
第2空、本茨
第3空、福特汽车公司
(3)第1空、诺贝尔
第2空、现代塑料
第3空、人造纤维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难度较低,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3.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   国和   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答案】美;德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和德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故答案为:美;德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难度较低,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崛起即可作答。
二、课中导学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它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为科学,它关心的主要不是增加和改进现有产品,而是推出新产品。它的效果更为迅速、成果更为巨大,因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更具革命性。
——摘编自尹海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的作用》
材料二 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迅速赶上并超过了欧洲各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摘编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德意志各邦政府利用人民复兴国家的民族意识,制定一系列政策,促进经济、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在世界近代早期,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比英法等国落后,但德国在文化教育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其教育普及程度居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1821年,德国设立以技术教育为主的柏林实业学校,其后,各地纷纷设立中等技术教育学校。在德国工业革命中起到先驱作用的柏林机械工业的核心人物玻尔西希就毕业于此类学校。
——摘编自李富森《试论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之原因》
(1) 列举史实,论证第二次工业革命“关心的主要不是增加和改进现有产品,而是推出新产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更具革命性”。
(2) 综合材料二、材料三,概括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因素。
【答案】(1)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并写出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即可,例如电力成 为新能源并进入生活领域,电灯、电车、电报等发明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 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或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为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立法保护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政府政策支持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结合所学可知,本题答案不唯一,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并写出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即可,例如电力成 为新能源并进入生活领域,电灯、电车、电报等发明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 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或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为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本题考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因素。根据材料二“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及材料三“德意志各邦政府利用人民复兴国家的民族意识,制定一系列政策,促进经济、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可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因素有: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立法保护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政府政策支持。
故答案为:
(1)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并写出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即可,例如电力成 为新能源并进入生活领域,电灯、电车、电报等发明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 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或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为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立法保护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政府政策支持。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可作答。
三、课后助学
5.(2025九上·开平期末)随着汽车的大众化,1914年美国出现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下列发明家与这种交通信号灯直接相关的是(  )
A.瓦特 B.爱迪生 C.斯蒂芬森 D.卡尔·本茨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碳丝灯泡,并且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因此,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与爱迪生的发明直接相关,B项正确;
瓦特改良蒸汽机,与交通信号灯无关,排除A项;
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与交通信号灯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
卡尔·本茨利用内燃机发明了汽车,与交通信号灯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
故选B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6.(2024·衡山模拟)下列图片中,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85年,德国人卡尔 本次利用内燃机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利用内燃机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始把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现实。题干图片中,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②③。 ① 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④ 天舟一号飞船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项②③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的相关史实。
7.口罩是人们出行的必备品,其核心材料熔喷布主要以石油提炼的聚丙烯(塑料)为原料。标志现代塑料工业诞生的发明是(  )
A.人造纤维 B.人造染料 C.纳米材料 D.赛璐珞技术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故选项D符合题意;
A.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不符合题意;
B.人造燃料,与现代塑料工业 无关,不符合题意;
C.纳米材料,产生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现代塑料工业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时作业)据下图可知,本茨发明的机器使用的动力机械是(  )
A.电焊机 B.发电机 C.蒸汽机 D.内燃机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这种内燃机使用液体燃料,在气缸内燃烧,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D符合题意;
法国人DeMeritens 发明了最早期的碳弧焊机,排除A;
发电机的发明者是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排除B;
1698年,英国工程师托马斯塞维利,发明了第一台实际应用于矿井抽水的蒸汽机,第一次真正把蒸汽变成工业动力,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工业革命的发明,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9.(2024九上·鹤山期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企业有计划地利用科学技术来促进生产,表明当时企业生产(  )
A.以手工劳动为主 B.缺乏资金
C.重视与科技结合 D.具有盲目性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工业企业有计划地利用科学技术来促进生产”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工业企业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注重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C项正确;故选C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前以手工劳动为主,排除A项;
缺乏资金和具有盲目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0.(2023九下·湖南月考)习近平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和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村一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一城市为主题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材料二电的发明和应用,打开了解放生产力的大门,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截然不同,第二次技术革命完全是江一代科学理论直接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科学通过先进的技术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从而为工业提供空前的发展速度。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18世纪60年代 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获得成功,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中期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世纪中后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德国、美国处于领先地位
1913年 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7%,美国为35.8%
——据盛朝讯《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
“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分别有何具体体现?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三的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答案】(1)(1)动力革命:瓦特改进蒸汽机;运输革命: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即火车;社会转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由农村一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一城市为主题的经济体制;
(2)论点: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崛起;论述:工业革命中,蒸汽动力成为工厂主要动力来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火车,人类进入铁路时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很多发明出自德国和美国,电力开始进入生产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美国人爱迪生建立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德国人发明了内燃机、汽车,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指的是瓦特改进蒸汽机,提供了便利、稳定的动力以及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即火车;依据材料一信息“ 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村一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一城市为主题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可以看出, 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转型 产生的影响有: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由农村一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一城市为主题的经济体制;
(2)依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崛起;论述:工业革命中,蒸汽动力成为工厂主要动力来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火车,人类进入铁路时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很多发明出自德国和美国,电力开始进入生产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美国人爱迪生建立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德国人发明了内燃机、汽车,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故答案为:(1)动力革命:瓦特改进蒸汽机;运输革命: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即火车;社会转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由农村一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一城市为主题的经济体制;
(2)论点:科技创新促进国家崛起;论述:工业革命中,蒸汽动力成为工厂主要动力来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火车,人类进入铁路时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很多发明出自德国和美国,电力开始进入生产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美国人爱迪生建立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德国人发明了内燃机、汽车,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进行分析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注意做到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