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1 15:2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练习一202503
第一部分 选择题(15分)
下面各题都有一个加粗字的注音是错误的,请找出来,将序号写在前面的括号里。
( ) 1. A.萦系(yíng) B.僧人(sēng) C. 不禁(jìn) D. 商业簿记(bù)
( ) 2. A.藤蔓(màn) B.火炽( chì ) C.褴褛(lán) D. 头晕目眩(xuàn)
二、下列各题都有一项错别字,把它找出来,将序号写在前面的括号里。
( ) 3. A.细腻 B.搅拌 C. 陈醋 D.诸候
( ) 4. A.贷款 B.寂寞 C. 倾覆 D.焉之非福
下面小题中,哪一个选项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请你把它找出来。
( )5. 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跃跃欲试,但是一只老母鹅总是说:“别犯傻!你们一定会受冻挨饿的。”
A.迫不及待 B.蠢蠢欲动 C.争先恐后 D. 摩拳擦掌
( )6. 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
A.警觉 B. 迎战 C.防备 D.警戒
四、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你把它找出来。
7.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擢素手(伸出);盈盈一水间(仪态美好) B. 师传身授(教);终日不成章(花纹)
C.独出心裁 (设计、筹划);无济于事(补益)D.头晕目眩(昏花);泣涕零如雨(落下)
8.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鲁滨逊流落到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B.汤姆只要一跟人说起他探险的经历,就滔滔不绝。
C.虽然我们刚刚输了比赛,但是依然心平气和地祝贺对手的胜利。
D.你这次考试数学考了100分,但不要太骄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9. 藏书阁中有①《爱丽丝漫游奇境》、②《鲁滨逊漂流记》、③《骑鹅旅行记》、④《汤姆·索亚历险记》、⑤《安徒生童话》、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外国文学作品。如果想依次开展对安徒生、马克·吐温、塞尔玛·拉格洛芙、丹尼尔·笛福这四位作家的作品研究,正确的取书顺序是 ( )
A.⑤②④① B.⑤④③② C.⑤④①② D.⑤④①⑥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北京的春节》的作者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他用充满京味儿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俗画卷。
B.《腊八粥》的作者沈从文被称为“乡土文学之父”。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C.过年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建筑上雕蝙蝠,寓意福气盈门。
D.《迢迢牵牛星》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展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其中的“纤纤”“札札”要读得慢一些、轻柔一些,读出织女织布的柔美之感。
1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但是墨水用完以后,我就办不到了,所以我想尽办法还是制造不出墨水来。
B.在荒岛上度过了二十八年后,终于回到了英国。
C.尼尔斯认为找小狐仙讲和是最聪明的做法。
D.汤姆向镇上的人们叙述讲述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
12. 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蕴含的哲理接近的一项是 ( )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3.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他从容地铺开大红的纸,用竹刀把红纸裁成合心的尺寸。
②多么神奇啊,最单调最沉闷的黑色,一旦落脚到红纸上,立即就有了神采。
③取了蜡梅花上的雪,把砚台和墨块濡湿,提起毛笔,手腕轻挥。
④不管生活节奏变得多快,每年手书对联是他虔诚的仪式。
⑤纸上墨花开放就是锦上添花,就是无尽的锣鼓点敲出的喜庆。
A. ④①③②⑤ B. ④②⑤①③ C. ②①⑤③④ D. ②⑤④①③
14.下列书写作品梗概的顺序,正确的是 ( )
①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②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③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③①②
15. 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 )。
A.调皮捣蛋的顽童 B.足智多谋的人 C.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D.有担当、关心朋友的人
第二部分 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luò tuo rǎn gāng tōng xiāo kǒng jù jiě shì
( ) ( ) ( ) ( ) ( )
yàn huì d kàng dǎo méi qīn xí pāo qì
( ) ( ) ( ) ( ) ( )
第三部分 阅读与理解(45分)
短文(一)腊八粥(11分)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①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②“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③“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1.本文作者 ,选文描写的是“等粥”过程中的 场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分)。
2.画“ ”的部分通过对八儿的 、 、 进行描写,将八儿的馋样儿刻画得活灵活现(3分)。
3.选文对粥的描写十分巧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从中能想象到腊八粥逐渐黏稠的样子。 B.拟人化的“叹气”表现了八儿的失落。
C.对粥与人的交织描写,富有生活趣味。 D.将粥的色、香、味具体地表现了出来。
4.选文组打算选这一场景放入校报中,在讨论时,乐乐表示不赞成。请针对他的理由进行解释,打消他的疑虑。(2分)
5.(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分)
(2)从下面图片所表达的情感中选取一种,用上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1分)
短文(二) 非连续性阅读文本(9分)
【材料一】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 ① ;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 ② ;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 ③ ;初一、初二满街走。——《春节童谣》
【材料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材料三】中华文明灿若星河,非遗传承生生不息。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材料一是一首家喻户晓的童谣,与童谣中的时间相关的历法是( )(2分)
公历 B.阳历 C.新历 D.农历
请你结合童谣的特点和你对我国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将下面内容填写到材料一相应的地方。(3分)
A.熬一宿 B.糖瓜粘 C.冻豆腐
3.材料二与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有关?这一天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2分)
4.结合材料三和你了解的内容,你觉得端午节为什么成为世界非遗节日?不少于两点(2分)
短文(三)一字之师(10 分)
晚唐诗人郑谷,不但诗写得好,而且为人谦逊,其他诗人也乐意向他请教,因此他家中经常高朋满座,吟声琅琅。离他家不远处的寺院里,有一个颇有才气,爱写诗歌的齐己,是郑谷家的座上客。 “一字之师”说的就是他与诗僧齐己的故事。
这年冬天,接连几天,大雪纷飞,将世间万物装点得一片银装素裹。好不容易雪霁天晴,齐己兴冲冲的去村外踏雪游玩。尽管酷寒逞威,万木凋零,却偶尔已看见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赶紧回庙,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四句这样写道:“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他还想听听郑谷的意见,就携带诗卷,登门求教。
郑谷及几位诗友在谈诗论文,齐己拿出新作,请大家指正。几位诗人赞不绝口认为此诗写出了早梅的神韵。郑谷一眼看出这是好诗,不过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后面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他对齐已说:“花开枝头,总有时间先后,只是人们不觉察,才误以为数枝同时开放。从诗题‘早梅’来说,‘数枝开’已不为早,不如改为‘一枝开’。”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使《早梅》更贴近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己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1.仔细阅读,找出郑谷改字的理由(1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高朋满座:
雪霁天晴:
3.把“数枝”改为“一枝”好在哪里?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3分)。
4.结合内容,说一说你认为郑谷和齐己分别是怎样的人呢?(4分)
郑谷:
齐已:
短文(四)万米高空的英雄本色(15分)
①2018年5月14日6时26分,川航3U8633航班满载着119名乘客,由重庆飞往拉萨。 四十余分钟后,飞机进入气候多变、空气稀薄、有着“空中禁区”之称的青藏高原上空。
②“嘣!”一声闷响,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突然出现裂纹,机长刘传健心里“咯噔”一下,赶紧伸手去检查,“内层玻璃裂了!”“准备下降高度,备降成都。”刘传健迅速向管制台报告,同时示意副驾驶发出危险信号。“呼!”一声巨响,这块玻璃突然破裂,被吸出窗外。飞机开始剧烈抖动,严重失压下的客舱,氧气面罩全部脱落。此时的驾驶舱内,自动驾驶功能失灵,仪表台受损严重,与地面塔台失去联络。刘传健看到副驾驶员徐瑞辰半个身子被吸出驾驶舱,他试图把徐瑞辰拉回来,但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气流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抽打刘传健的脸,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瞬间凝固了整个驾驶舱,强大的气流让他根本无法带上氧气面罩,他的耳朵里没有了声音,感觉不到缺氧和寒冷。他突然想起了在空军当飞行学员时的初教机教员刘牧(现空军一级飞行员)多年植根心田的嘱咐:“状态就是生命!”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控制住飞机状态!飞出山!飞回成都!”
③7时许,地面航站指挥控制中心在发现“7700机械代码故障警告”和“报告3U8633航班偏航”后,协同各方,为这条特殊航迹设置了应急处置机制,并立即启动。
④减速,下降高度……机长刘传健费力地操纵着飞机,这时的他很纠结。他想尽快下降高度,又担心速度快,飞机承受的冲击力太大,机组和乘客安全无法保证。他镇静了一下,回忆起当年在部队经历的模拟“座舱盖爆破”应急处置训练:将仪表蒙住,靠地标、罗盘领航飞行……此时,身着短袖衬衫的刘传健紧握操纵杆,在缺氧、酷寒、座舱释压的极端条件下,操纵飞机艰难下降……几分钟后,飞机逐渐平稳,刘传健在第二机长梁鹏配合下戴好氧气面罩,凭借多年的飞行经验,参考有限的飞行数据信息,手动返航备降。“看到跑道啦!”他心里顿时就有了底。
⑤7时42分,机长刘传健凭着沉着和“超能力”,再加上机组人员和地面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他驾机成功迫降成都双流机场,确保了飞机和机上119名乘客与9名机组成员的安全。
⑥这场历时34分钟的手动备降过程,是中国民航史上一次“史诗级壮举”,刘传健是千千万万优秀飞行员中普通的一员,这次壮举只是他在危急关头的本色发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的称号他当之无愧!
1.理清文章顺序,把握主要内容。(6分)
(1)这篇文章是按照( ① )顺序记叙的,请按照这个顺序填写相关信息:2018年5月14 日6 时 26 分——( ② )——7时许——几分钟后———( ③ )——历时34分钟。
(2)文中围绕飞机遇险写了三部分内容:飞机遇险——( ① )——( ② ),其中( ③ )内容写得最详细。
2.文章第②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是什么描写 这处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文章第②④自然段两次写到机长刘传健当年在空军当飞行学员时的回忆,这是运用了哪种叙述方法 请在答案序号上打“ ”,并写出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分)
①顺叙 ②插叙 ③倒叙
体会:
4.文章的题目是《万米高空的英雄本色》,请写出你对题目的理解,并体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第四部分 书面表达(30分,其中书写占5分)
你身上一定有许多闪光点,这足以让你感到自豪,足以让你为自己喝彩!请你《为自己喝彩》为题,选取生活中一两件事夸夸自己,做到内容具体,详略得当,表达出真情实感。如果有更好的题目,也可以自拟,450 个字左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