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汉字特点,热爱中国汉字。
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思维能力:了解形声字的形旁往往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这一规律。
审美创造:培养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操场上》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六个词语是体育活动的名称,是带提手旁和足字旁的表示动作的汉字,分别与手部、足部的动作有关;儿歌则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小朋友们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壮。
关注字词:本课12个会认字中,“操”是平舌音,“真、沙、身”是翘舌音,“铃”是后鼻音。认识“钅”1个偏旁。6个会写字中,“打、跑、沙”是左右结构,“足”是上下结构,“皮、包”是半包围结构。指导书写应关注左右高低变化和笔画穿插。书写足字旁时,要和“足”字比较,注意足字旁最后两笔的变化。
关注朗读:读儿歌时,要注意把“下课了(le)”和“热闹(nɑo)”这两处轻声读好,还要注意最后一句的停顿,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认识“操、拔”等12个生字和金字旁1个偏旁,会写“打、皮”等6个字。
2.正确、连贯地读好词语,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对应插图,联系生活,了解课文中的各项体育活动。(重点)
4.培养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操、拔”等11个生字,会写“打、皮、跑”3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六个词语。
3.了解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同学们,每当听到《运动员进行曲》这首曲子时,我们会想到哪里 去干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2.教师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认读生字“操”。(出示课件3)
3.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操场上。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互动课堂,学写新字
1.学习词语。
教师引导:下课了,操场上变得热热闹闹的。看,小朋友们都在玩些什么 把这些运动在课文中圈出来读一读吧!
学生齐读词语,教师点评指导。
2.教师引导:请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各项体育活动,每一种体育活动都是怎么玩的呢 你能选一种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1)预设1:拔河是大家一起玩的活动,把绳子使劲儿往自己这边拉,拉过来就赢了。教师引导:玩拔河时人数多,怎么分才能玩起来呢
预设:把人分成两拨,两拨人数一样。
教师引导:你能再完整地说一遍吗
预设:拔河是大家一起玩的活动,把人分成两拨,两拨人数一样多,各拉住绳子的一端,活动开始,把绳子使劲儿往自己这边拉,把对方拉过来就赢了。
教师评价:这样说又清楚又完整,大家一听就知道怎么玩啦。谢谢你!
(2)预设2:踢足球也是把人分成两拨,两拨人数一样,把球踢进对方的球门,自己这一队就得分啦,分数高的就赢了。
教师引导:怎样才能多得分呢
在学生表达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将句子说清楚、说通顺。
3.(1)教师引导:还有一些体育活动也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你能选一种给大家讲一讲吗
预设:跳大绳,两名同学摇绳,可以一个人跳,也可以大家一起跳,跳得越多越好。教师引导:怎样才能跳得多呢
预设:摇绳的同学和跳绳的同学要配合,跳绳的同学要多练习。
教师补充:有道理,跳绳的同学找到跳绳的时机和节奏也很重要哟!
(2)教师过渡:踢毽子这项体育活动,谁来介绍一下呢
预设:用一只脚把毽子踢向空中,等毽子落下来,用脚继续向上踢,踢得越多越好,还可以踢出花样呢。
教师引导:你和同学都怎样一起玩踢毽子的游戏呢
预设:两个人或几个人一起比赛,看谁踢得多。
(3)教师引导:丢沙包,大家玩过吗 怎么玩呢
预设:丢沙包,要把人分成两拨,一拨投沙包,一拨躲沙包。
教师引导:还有什么游戏规则呢
预设:躲沙包的人来回跑,不让对方投出的沙包打到自己,躲不过就被淘汰了,被淘汰的人到旁边等着同伴接住沙包得分了被救回来。躲沙包的人全部被淘汰了,就去投沙包,换另一拨人来躲沙包。
(4)教师评价:同学们将活动介绍得清楚明白,课下可以一起玩一玩。
设计意图:在说活动的过程中识字,降低学生识字的难度,提升识字的兴趣,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教师引导: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汉字的偏旁部首,你能给这些词语分分类吗
预设1:“打球、拔河、拍皮球”都有提手旁,都和手的动作有关。
预设2:“跳高、跑步、踢足球”都有足字旁,都和脚的动作有关。
学生齐读词语。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提手旁和足字旁。
(2)教师继续引导:除了打球、拔河、拍皮球,你还想到了哪些和手有关的活动 预设学生看图说词语:扔沙包、捉迷藏。
(3)教师继续引导:除了跳高、跑步、踢足球,你还想到了哪些和脚有关的活动 预设学生看图说词语:跳远、踢毽子、跨栏。
(4)教师总结提手旁、足字旁的含义。
(5)教师引导:和同学说一说,你还喜欢什么体育活动
学生自由回答。
5.教师指导学生说话:哇!下课了,我们可以在操场上参加这么多活动,真开心哪!谁能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
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同学们有的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6.学生认读词语。
教师引导学生读准词语:先自己读词语,读准字音。
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
去掉拼音,学生接龙读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7.学写字。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打、皮、跑”。教师小结:操场是同学们快乐活动的天地,参加这些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强健我们的身体,还可以让我们收获很多的快乐。下课了,我们也去操场上活动活动吧!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足、沙、包”3个字,认识“铃”1个字和金字旁1个偏旁。
3.让学生体会到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激发他们热爱运动的情感。
一、复习回顾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六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认识了很多新字。你还记得它们吗 让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小游戏吧!
学生对答,教师适时点评。
二、互动课堂,学习生字
1.学习第一、二句。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儿歌,注意轻声和停顿,读出韵味。
教师指导:“了”“闹”都读轻声。
教师继续指导:“铃声响,下课了”告诉我们时间,“操场上,真热闹”告诉我们地点。“热闹”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你来想象一下此时此刻的心情,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两句。
教师引导学生识记生字“铃”,认识偏旁金字旁。
2.学习第三句。
教师引导:跟老师一起读一读儿歌的最后一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出示句子,标注停顿节奏,范读后学生跟读。
教师提问:“天天锻炼身体好”说明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对,跳绳、踢毽子、丢沙包都是有趣的体育活动,同学们要多多参与。请你们想象活动画面,来读一读这一句吧!
学生朗读,教师适时点评。
3.读儿歌,学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刚才,我们学习了儿歌中的内容,现在请大家齐读儿歌,注意轻声和停顿,读出韵味。
教师提问:天天锻炼身体好,儿歌中的小朋友在参加哪些体育活动
预设:跳绳、踢毽子、丢沙包。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儿歌,和同学说一说。
学生自主表达。
教师总结。
三、巩固生字,学习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做游戏,巩固生字。
2.教师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操场上》这首儿歌,你们体会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了吗 这节课还有三个生字,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足、沙、包”。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点评指导。
设计意图:详细指导写字,在展示评价中让学生的书写水平得以提升。
我把《操场上》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定为多形式趣味识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写字是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示范,把每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宽窄、大小,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边讲解边示范,然后让学生写字,在课内保证了写字时间,日积月累,帮助学生提高写字能力。
对于词语的理解,我采用从课内延伸,融于生活,调动学生在体育活动方面的感受和体验的方法,不但使词语易于理解,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