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单元双基双测AB卷
第五单元之能力提升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积累 运用 (42分)
1、 阅读下面文本,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私厨的味道,也许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家常的三餐,也许来自记忆中的mì (1) 境。为了追寻这种味道,中国人依靠灵巧的双手与独特的智慧,在田地与山林间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整装、启程、bá (2) 涉、落脚,由此获得普通却珍稀的食材。又凭借一条遍尝百味、灵敏却又执着的舌头,与一身历经岁月与生活磨lì (3) 的超群技艺,烹制出荡yàng (4) 在舌尖与心上的美味。
(1) (2) (3) (4)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狡诈者 学问,愚鲁者 学问,聪明者则 学问。( )
A、轻鄙 运用 羡慕 B、羡慕 轻鄙 运用
C、轻鄙 羡慕 运用 D、运用 轻鄙 羡慕
3、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B、有些医生不讲医德,向病人家属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无责任。
C、杨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我班很突出,而且在全校也名列前茅。
D、在车长粗暴的干涉下,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4、 把“关键的是,你要有一副热爱生活的心肠,要有一个积极奋进的目标,要有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还原到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2分)
(A)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个人的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B)也许,幸福是你风尘仆仆走进家门时亲切的笑脸;也许,幸福是你卧病床上百无聊赖时温馨的问候;也许,幸福是你屡遭挫折心灰意冷时劝慰的话语;也许,幸福是你历经艰辛获得成功时赞赏的掌声。(C)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幸福。(D)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的含义。(8分)
(1)公输盘不说: (2)子墨子九距之: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4)曾益其所不能:
(5)法家拂士: (6)故患有所不辟也:
(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6、下列语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D、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7、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宋何罪之有——《公输》——《墨子》——墨家
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儒家
C、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论语》——儒家
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惠子相梁》——《庄子》——道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公输盘是鲁国人,能造奇巧的器械。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作“公输班”或“公输般”,民间称他鲁班。
B、墨子、孟子都是属于儒家学派,孟子被尊称为“亚圣”。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对中心论点的论述,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D、《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
9、下列句子不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2分)
A.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B.此为何若人?
C.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D.宋何罪之有?
10、指出下列加横线的词释义相同的一组( )(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B.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C.人恒过然后能改 鵷雏过之
D.已持臣守圉之器 是亦不可以已乎
11、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 )(2分)
A、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年谢庄办团
C、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入之迂也 D、行拂乱其所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2、填空(共12分)
(1)《公输》一文选自 一书,此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2)《鱼我所欲也我》选自 一书,此书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
(3)“庄惠之辩”故事选自 一书,此书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饿其体肤,
, ,曾益其所不能 。
(6)人恒过,然后能改, , ,而后作。
二、阅读理解
(一)现代文阅读(11分)
永远的门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来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随即擦身而过。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暂,五官端庄。衣饰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身躯,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闪烁着年轻的光,闪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久性的所在。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跳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
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打开锁着的房门,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那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衷情奉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13、通读全文,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对郑、潘二人的语言描写只有“你早”“出去啊”两句,这种简单、缺乏温情的交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B.小说高潮部分先写发现“门”,再写“门”是画的,最后以“一扇门在墙上的门”结尾,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C.小说中的邻居们对郑、潘二人的态度是有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起头是热切盼望,接着是遗憾、同情,最后是倍感愤懑,这样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冷漠和虚伪,揭示了主题。
D.画线句子“那只花瓶总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主人擦拭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向往。
14、第1自然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 的特点,暗示这里的人们 ,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3分)
15、文中郑若奎的性格特点是 ,着也是造成其爱情悲剧的原因之一。(2分)
16、依据文本回答问题(3分)
⑴郑若奎在墙上画“门”,表达了其怎样的愿望?(1分)
⑵谈谈你对题目“永远的门”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15分)
最后的背影
张秀超
(1)父亲在我尚没有真正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就离我而去,已经20年了。
(2)父亲走后的多年里,我在生活的海里沉浮飘荡,他不怎么入我的梦,昨日夜里,我忽然见到了他。父亲身穿青袄,坐在地头的榆树下,口中叼着烟袋,我似乎知道他已是隔世之人,问他:“你还好吗 ”
(3)“我在那边还种地。”说罢,转头向田里走去,留给我的是若有若无、缥缥缈缈的影子。
(4)我撵他,可腿迈不开步子,叫他,却喊不出声。在惊悸中醒来,秋夜正浓,半轮月儿在天,四边一片寂静。我不能再入睡了。
(5)悄声走进书房,默然地坐在书桌前,耳边还想着那句话:我在那边还种地。我的眼里流出泪来,父亲生前的影像便浮现在眼前。
(6)那年,父亲近60岁了,又患了肝病,他骨瘦如柴,虚弱无力。那时,我的几个哥哥姐姐都已成家了,只有刚结婚的小哥同我和父母一起,小哥的媳妇看到父母年老又有病,不能做活,我又读书,觉得同我们一起过是吃亏的,故此,对供我上学是颇不情愿的。父亲为了证明我们仨人不全是吃闲饭的,就硬撑着下地。
(7)那年秋天收土豆, ( http: / / www.21cnjy.com )嫂子说忙不过来,执意要我回家收秋,我不敢违拗,只好请假回去,我怕落的功课太多,做活的间隙,看几眼书,哥嫂不愿意了,怨我的心事不在做活上,有气的哥哥抡起鞭子使劲地打那头拉犁的年迈老牛,眼看鞭子就要落到我的身上。父亲脸色青黄,大口喘着气,他从哥哥的手中拿过鞭子,扶着犁向着地的那头走去,父亲被犁杖带着踉踉跄跄往前跑。瘦削的父亲跑了两垄,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此后许久起不了床。
(8)深秋的时候,学校放了几天假,让我们回去拿换季的衣服和准备冬天烧炉子的柴火。
(9)回到家,我的眼里涌动着泪水,我说:“我不想读书了,你也别再受这累了。”
(10)“不算啥,只要我能动,就能供你。”他又说:“人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你那么爱读书,学得又好,咋也得把书念下去!”
(11)这次上学走的时候,我难以启齿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告诉父亲,学校要交冬天烧炉子的柴火,交钱也行。父亲说,不犯愁,过几天送柴去。初冬一天的下午,父亲来了,他赶着牛车,拉了一车的柴火。都是一小捆一小捆的。后来,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一捆捆从山上扛回来的,他没力气,每次只能背两小捆。老师看父亲吃力的样子,招呼一些男同学,帮助我把车卸了,父亲蹲在墙角,灰黄的脸上挂着感激的笑。
(12)卸完车,父亲让我跟他到镇上去一趟。他送柴火,也把那些草穗拉来了。
(13)到镇上的货站,卖了草穗。我看父亲脸色已冻得发白了,我说去吃碗馄饨,暖暖身子吧。父亲说不用,一会儿就到家了,他把卖草穗的18元钱全给了我,又从青棉袄里襟的小兜子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21元钱,他叮嘱我一定要拿好,并告诉我这钱是悄悄地给我攒下的,不要跟别人说。我的心苍凉而沉重,有说不出的酸楚,我把父亲送出小镇,过了白水桥,就是通往家乡的山路了。
(14)父亲站住了,他说:“你照管好自己,以后遇事要往前想,就总有奔头!”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看我。说罢,他转过身,手牵着牛的缰绳往前走,父亲与黑牛并肩走在空旷的山路上。
(15)寒冬的风呼呼地刮动着,父亲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穿一件黑棉袄,外边没有皮袄大衣之类遮寒,他弓着身子,一只手牵着牛,一只手遮在额前挡风,吃力地往前走。我望着他一步步走远,后来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眺望,视线里那凄寒的背影,渐渐变成一个黑点儿,一会儿融进苍茫的暮色里了。
(16)不想,这背影竟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后的记忆。父亲回去不到十天就去世了。
(17)我那时总觉得,当时的父亲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如淋在深秋田野里的一棵枝枯叶落的老玉米秸,而我就像十月的小阳春里,不合时令茫然冒出来的一株小花。父亲临近生命的大限,而我这颗渴望开花结果的小花,要生存下去,在没有父亲这座山的护佑下,景况该是何等的艰难!
(18)父亲死后不久,我的书就没有办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念下去了,我被命运沉入生活的海中,上下漂浮,受尽了风霜浪打,可在漫长的求索旅途上,眼前总有个影子,耳边总有个声音对我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是这影子这声音使我在任何艰难的境遇下,永不言弃,百折不挠,坚定地向着心中的目标远行。
(19)生活不辜负我,我终于实现了用文字铸造事业的梦想。
(20)今天,父亲入梦,勾起了我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滴滴的忆念。可父亲留给我的记忆仍旧是模糊的:他的笑容是模糊的,他的喜怒是模糊的,就连他的面庞似乎都是模糊的;而留在记忆中最深切的仍是那身着黑衣的、踉跄而凄寒的背影!
17、文章围绕父亲,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2分)
18、文章第(5)段的“我在那边还种地”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
19、赏析句子:(4分)
“我那时总觉得,当时的父亲就如淋在深秋田野里的一棵枝枯叶落的老玉米秸,而我就像十月的小阳春里,不合时令茫然冒出来的一株小花。”
20、文章最后写到“而留在记忆中最深切的仍是那身着黑衣的、踉跄而凄寒的背影”,你是如何理解“踉跄而凄寒”的 (3分)
21、从第(7)段中划线句中你读出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你又是如何看待此段中“哥嫂”的做法呢 (3分)
(三)阅读文言文《墨翁传》(12分)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①四方乎 ”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②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③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④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⑤,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其可乎 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客闻之曰:“吾侪⑥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⑦其中,徒 饰外以从俗徼⑧誉者,岂不愧是翁哉 ”叹息而去。
[注] ①汲汲:心情急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子。②黧(lí):色黑而黄。③墨沈:墨汁。④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⑤玄圭:黑色的玉。⑥侪(chái):同辈。⑦弸(péng):充满。⑧徼(jiǎo):求。
22、下列句子中“之”与“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中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客有诮之日
C、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今之逐利者
2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墨翁的墨用的是上好的材料,做墨用的力也特别辛苦,就因为它制作艰难,所以他认为很容易就能卖出去。
B、对那些对外打着卖古代墨汁的旗号 ,而内里却拿着不好的出卖的行为,墨翁不想效仿。
C、墨翁的行为让那些 吟诵着圣人的言论,嘴里充满着高尚的品德,仅仅是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感到愧疚。
D、本文运用对比,突出墨翁则临财不苟,洁身自好,坚守道德准则。21世纪教育网
2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躬操杵臼_______ 咸异之_______
所制墨,有定直_______ 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_______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
②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
三、作文(40分)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正处青春年少的我们,常常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道中,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中,行走在仁爱温馨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晤,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26、请你以“行走在——”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体验和感悟。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宇。
( http: / / www.21cnjy.com )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积累 运用 (42分)
1、 阅读下面文本,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私厨的味道,也许来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常的三餐,也许来自记忆中的mì (1) 境。为了追寻这种味道,中国人依靠灵巧的双手与独特的智慧,在田地与山林间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整装、启程、bá (2) 涉、落脚,由此获得普通却珍稀的食材。又凭借一条遍尝百味、灵敏却又执着的舌头,与一身历经岁月与生活磨lì (3) 的超群技艺,烹制出荡yàng (4) 在舌尖与心上的美味。
(1) (2) (3) (4)
【答案】(1)秘 (2)跋 (3)砺 (4)漾(4分,每空1分)
【解析】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狡诈者 学问,愚鲁者 学问,聪明者则 学问。( )
A、轻鄙 运用 羡慕 B、羡慕 轻鄙 运用
C、轻鄙 羡慕 运用 D、运用 轻鄙 羡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次填词语,先要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判断第二空,“愚鲁者”是贬义词,“聪明者”是褒义语,据此即可判断答案为C,因为“会运用知识”才是聪明的。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B、有些医生不讲医德,向病人家属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无责任。
C、杨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我班很突出,而且在全校也名列前茅。
D、在车长粗暴的干涉下,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答案】A
【解析】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把“关键的是,你要有一副热爱生活的心肠,要有一个积极奋进的目标,要有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还原到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2分)
(A)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体验。(B)也许,幸福是你风尘仆仆走进家门时亲切的笑脸;也许,幸福是你卧病床上百无聊赖时温馨的问候;也许,幸福是你屡遭挫折心灰意冷时劝慰的话语;也许,幸福是你历经艰辛获得成功时赞赏的掌声。(C)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幸福。(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的含义。(8分)
(1)公输盘不说: (2)子墨子九距之: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4)曾益其所不能:
(5)法家拂士: (6)故患有所不辟也:
(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答案】说:悦;距:拒;圉:御;曾:增;拂:弼;辟:避;得:德。
【解析】
试题分析:古文中的通假字,指或形或音相同相近的字通用,学习时要加强记忆,判断时要对句子字面意义不符合句意的字词进行判断。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下列语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D、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答案】 C
【解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宋何罪之有——《公输》——《墨子》——墨家
B、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儒家
C、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论语》——儒家
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惠子相梁》——《庄子》——道家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C《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公输盘是鲁国人,能造奇巧的器械。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作“公输班”或“公输般”,民间称他鲁班。
B、墨子、孟子都是属于儒家学派,孟子被尊称为“亚圣”。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对中心论点的论述,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D、《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前两项根据所学所记知识积累判断,后两项回顾所学课文,理解其内容来判断。B错,墨子属于道家学派。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9、下列句子不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2分)
A.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B.此为何若人?
C.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D.宋何罪之有?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原文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辨析语气,判断答案。B是疑问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指出下列加横线的词释义相同的一组( )(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B.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C.人恒过然后能改 鵷雏过之
D.已持臣守圉之器 是亦不可以已乎
【答案】 A
【解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 )(2分)
A、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年谢庄办团
C、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入之迂也 D、行拂乱其所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B项中“是”皆是代词“这”。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填空(共12分)
(1)《公输》一文选自 一书,此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2)《鱼我所欲也我》选自 一书,此书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
(3)“庄惠之辩”故事选自 一书,此书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饿其体肤,
, ,曾益其所不能 。
(6)人恒过,然后能改, , ,而后作。
【答案】 《墨子》 《孟子》 《 ( http: / / www.21cnjy.com )庄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困于心 衡于虑
【解析】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阅读理解
(一)现代文阅读(11分)
永远的门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来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随即擦身而过。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 ( http: / / www.21cnjy.com )瓜子脸,肤色白暂,五官端庄。衣饰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身躯,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闪烁着年轻的光,闪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久性的所在。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跳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
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不表示惊讶了。打开锁着的房门,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那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衷情奉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13、通读全文,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对郑、潘二人的语言描写只有“你早”“出去啊”两句,这种简单、缺乏温情的交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B.小说高潮部分先写发现“门”,再写“门”是画的,最后以“一扇门在墙上的门”结尾,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C.小说中的邻居们对郑、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人的态度是有变化的:起头是热切盼望,接着是遗憾、同情,最后是倍感愤懑,这样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冷漠和虚伪,揭示了主题。
D.画线句子“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一尘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向往。
【答案】C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第1自然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 的特点,暗示这里的人们 ,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3分)
【答案】古老(古旧) 观念陈旧(思想保守)
【解析】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文中郑若奎的性格特点是 ,着也是造成其爱情悲剧的原因之一。(2分)
【答案】拘谨(怯懦)
【解析】
试题解析:理解作品的形象的方法是,首先从文中具体的事例,或者具体的话语中找出,再用概括性的词语对形象进行概括即可。从文中“你早”这一简单的话语中,可以看出郑若奎的性格特点是拘谨、怯懦,明明自己渴望爱情,却不敢行动,这也是造成其爱情悲剧的原因之一。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依据文本回答问题(3分)
⑴郑若奎在墙上画“门”,表达了其怎样的愿望?(1分)
⑵谈谈你对题目“永远的门”的理解。(2分)
【答案】⑴郑若奎渴望爱情,虚伪与潘雪娥交往。 ⑵既指画在墙上的门永远打不开,也指随着郑若奎的离世,他希望交往、渴望爱情的愿望永远不会实现。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创意的解读。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是:找出双引号里的内容出现的段落,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联系上下文、主旨句、关键句等,去分析归纳要点。郑若奎在墙上画“门”表达了郑若奎渴望爱情,虚伪与潘雪娥交往的愿望。对“永远的门”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内容和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去理解。“永远的门”既指画在墙上的门永远打不开,也指随着郑若奎的离世,他希望交往、渴望爱情的愿望永远不会实现。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阅读下面选文。(15分)
最后的背影
张秀超
(1)父亲在我尚没有真正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就离我而去,已经20年了。
(2)父亲走后的多年里,我在生活的海里沉浮飘荡,他不怎么入我的梦,昨日夜里,我忽然见到了他。父亲身穿青袄,坐在地头的榆树下,口中叼着烟袋,我似乎知道他已是隔世之人,问他:“你还好吗 ”
(3)“我在那边还种地。”说罢,转头向田里走去,留给我的是若有若无、缥缥缈缈的影子。
(4)我撵他,可腿迈不开步子,叫他,却喊不出声。在惊悸中醒来,秋夜正浓,半轮月儿在天,四边一片寂静。我不能再入睡了。
(5)悄声走进书房,默然地坐在书桌前,耳边还想着那句话:我在那边还种地。我的眼里流出泪来,父亲生前的影像便浮现在眼前。
(6)那年,父亲近60岁了,又患了肝病,他骨瘦如柴,虚弱无力。那时,我的几个哥哥姐姐都已成家了,只有刚结婚的小哥同我和父母一起,小哥的媳妇看到父母年老又有病,不能做活,我又读书,觉得同我们一起过是吃亏的,故此,对供我上学是颇不情愿的。父亲为了证明我们仨人不全是吃闲饭的,就硬撑着下地。
(7)那年秋天收土豆,嫂子说忙不过来,执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我回家收秋,我不敢违拗,只好请假回去,我怕落的功课太多,做活的间隙,看几眼书,哥嫂不愿意了,怨我的心事不在做活上,有气的哥哥抡起鞭子使劲地打那头拉犁的年迈老牛,眼看鞭子就要落到我的身上。父亲脸色青黄,大口喘着气,他从哥哥的手中拿过鞭子,扶着犁向着地的那头走去,父亲被犁杖带着踉踉跄跄往前跑。瘦削的父亲跑了两垄,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了,此后许久起不了床。
(8)深秋的时候,学校放了几天假,让我们回去拿换季的衣服和准备冬天烧炉子的柴火。
(9)回到家,我的眼里涌动着泪水,我说:“我不想读书了,你也别再受这累了。”
(10)“不算啥,只要我能动,就能供你。”他又说:“人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你那么爱读书,学得又好,咋也得把书念下去!”
(11)这次上学走的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难以启齿地告诉父亲,学校要交冬天烧炉子的柴火,交钱也行。父亲说,不犯愁,过几天送柴去。初冬一天的下午,父亲来了,他赶着牛车,拉了一车的柴火。都是一小捆一小捆的。后来,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一捆捆从山上扛回来的,他没力气,每次只能背两小捆。老师看父亲吃力的样子,招呼一些男同学,帮助我把车卸了,父亲蹲在墙角,灰黄的脸上挂着感激的笑。
(12)卸完车,父亲让我跟他到镇上去一趟。他送柴火,也把那些草穗拉来了。
(13)到镇上的货站,卖了草穗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看父亲脸色已冻得发白了,我说去吃碗馄饨,暖暖身子吧。父亲说不用,一会儿就到家了,他把卖草穗的18元钱全给了我,又从青棉袄里襟的小兜子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21元钱,他叮嘱我一定要拿好,并告诉我这钱是悄悄地给我攒下的,不要跟别人说。我的心苍凉而沉重,有说不出的酸楚,我把父亲送出小镇,过了白水桥,就是通往家乡的山路了。
(14)父亲站住了,他说:“你照管好自己,以后遇事要往前想,就总有奔头!”父亲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看我。说罢,他转过身,手牵着牛的缰绳往前走,父亲与黑牛并肩走在空旷的山路上。
(15)寒冬的风呼呼地刮动着,父亲只穿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黑棉袄,外边没有皮袄大衣之类遮寒,他弓着身子,一只手牵着牛,一只手遮在额前挡风,吃力地往前走。我望着他一步步走远,后来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眺望,视线里那凄寒的背影,渐渐变成一个黑点儿,一会儿融进苍茫的暮色里了。
(16)不想,这背影竟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后的记忆。父亲回去不到十天就去世了。
(17)我那时总觉得,当时的父亲就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淋在深秋田野里的一棵枝枯叶落的老玉米秸,而我就像十月的小阳春里,不合时令茫然冒出来的一株小花。父亲临近生命的大限,而我这颗渴望开花结果的小花,要生存下去,在没有父亲这座山的护佑下,景况该是何等的艰难!
(18)父亲死后不久,我的书就没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办法念下去了,我被命运沉入生活的海中,上下漂浮,受尽了风霜浪打,可在漫长的求索旅途上,眼前总有个影子,耳边总有个声音对我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是这影子这声音使我在任何艰难的境遇下,永不言弃,百折不挠,坚定地向着心中的目标远行。
(19)生活不辜负我,我终于实现了用文字铸造事业的梦想。
(20)今天,父亲入梦,勾起了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点滴滴的忆念。可父亲留给我的记忆仍旧是模糊的:他的笑容是模糊的,他的喜怒是模糊的,就连他的面庞似乎都是模糊的;而留在记忆中最深切的仍是那身着黑衣的、踉跄而凄寒的背影!
17、文章围绕父亲,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2分)
【答案】硬撑着在田里干活、为了我上学送柴、把采草穗卖的钱以及私攒的钱给我。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文章第(5)段的“我在那边还种地”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
【答案】前后呼应(1分)、为后文父亲田里劳作做铺垫(1分)、(交代父亲身份)体现了父亲坚韧的性格。(1分)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了解此句内容与前后情节的关系,从铺垫情节和表现人物形象两个方面概括。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赏析句子:(4分)
“我那时总觉得,当时的父亲就如淋在深秋田野里的一棵枝枯叶落的老玉米秸,而我就像十月的小阳春里,不合时令茫然冒出来的一株小花。”
【答案】比喻、对比,(1分)写出了父亲的苍老,(1分)父亲给我的温暖,(1分)和我对父亲的感激。(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表达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点评生动的字词,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本题从写作方法和表现人物形象两方面分析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文章最后写到“而留在记忆中最深切的仍是那身着黑衣的、踉跄而凄寒的背影”,你是如何理解“踉跄而凄寒”的 (3分)
【答案】踉跄:父亲年老又身患重病,凄寒:父亲孜服单薄。体现了父亲生活的艰辛凄凉和女儿怀念父亲时的心酸。
【解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从第(7)段中划线句中你读出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你又是如何看待此段中“哥嫂”的做法呢 (3分)
【答案】气愤。哥嫂这种做法不对。围绕“亲情比金钱更可贵”来答。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文段中的情节,体会人物心理活动,从故事情节中了解哥嫂的做法,表达自己的看法。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阅读文言文《墨翁传》(12分)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①四方乎 ”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②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③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④恒满,而其门落然。
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⑤,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其可乎 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客闻之曰:“吾侪⑥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⑦其中,徒 饰外以从俗徼⑧誉者,岂不愧是翁哉 ”叹息而去。
[注] ①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黧(lí):色黑而黄。③墨沈:墨汁。④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⑤玄圭:黑色的玉。⑥侪(chái):同辈。⑦弸(péng):充满。⑧徼(jiǎo):求。
22、下列句子中“之”与“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中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客有诮之日
C、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今之逐利者
【答案】D
【解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墨翁的墨用的是上好的材料,做墨用的力也特别辛苦,就因为它制作艰难,所以他认为很容易就能卖出去。
B、对那些对外打着卖古代墨汁的旗号 ,而内里却拿着不好的出卖的行为,墨翁不想效仿。
C、墨翁的行为让那些 吟诵着圣人的言论,嘴里充满着高尚的品德,仅仅是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感到愧疚。
D、本文运用对比,突出墨翁则临财不苟,洁身自好,坚守道德准则。21世纪教育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参照注释疏通全文,了解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各项表述的内容与文一一比照,找到理解不误的地方。A句有误,文中“故不欲售之易也”此句的意思是说“不想很容易地卖出去”。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2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躬操杵臼_______ 咸异之_______
所制墨,有定直_______ 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_______
【答案】躬:亲自 异:对……感到奇怪 直:价钱 效:效仿 (4分)
【解析】
试题分析:对所学文言文名篇中的词语,可以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判断,注意字词在句子中的变化,比如“异”是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
②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
【答案】①他经常研磨很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墨汁,爱好给他人写一尺见方的字,所写的字非常壮美。(2分)②有一乡客讥讽他说:“即使你的墨汁好,如果卖不出去有什用 ”(2分)
【解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作文(40分)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正处青春年少的我们,常常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道中,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中,行走在仁爱温馨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晤,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26、请你以“行走在——”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体验和感悟。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宇。
【答案】例文:
行走在路上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顺心的事,但最后我们总能坚强地挺过来,这都是希望的功劳。当我们陷入困窘的时候,希望会化作一盏灯塔,指引我们走出黑夜;当我们伤心哭泣时,希望会化作一叶扁舟,带我们从悲伤中摆渡出来;当我们痛苦绝望时,希望会化作一只温暖的手,抚慰我们忘记痛苦……走在希望的小路上,你不会害怕。
九岁的时候,我第一次面临挑战,残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比赛给了我很大的压力,虽然我很努力的练习,很刻苦的背诵,但我仍然没有摆脱掉失败这颗苦果子。我真正体会到了失败让我的内心是那么的酸楚。尽管如此,但当时的我并不想趴在床上大哭,相反地,我更加刻苦的练习,争取下次成功。我现在突然感觉到这就是希望的力量啊!日后,我在希望的鼓励下,加紧训练最终赢得了对于我来说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我不再害怕困难了。
走在希望的小路上,我不会悲伤。
从小学到现在,我的成绩一直很不稳定,为此我很烦恼,然而就在毕业考试的时候,历史上最坏的成绩终于诞生了,我几乎处于崩溃的状态,我回家大哭,觉得上天对我实在是不公平,可是哭完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仿佛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哭是无济于事的。于是我擦干眼泪,摆脱悲伤,忘记痛苦,坚强起来。我知道,这就是希望,是希望再次帮助我从困难中摆渡出来,重拾信心。
因为有希望,我不会再悲伤。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和交际圈的扩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遇到的挫折与不顺心的事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遇到困难之后就一味的自暴自弃,那么我们的人生将索然无味,不仅这样,我们还会时刻活在阴影与痛苦之中。希望与信念必须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并用汗水与困难去滋润它,只有这样,它才会开花并结出成功的果实。
走在希望的小路上,我们走向成功!
【解析】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