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
1. 掌握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技能。(地理实践力)
2. 掌握气象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地理实践力)
2024年7月11日,菲律宾发生7.1级地震,8月3日又发生6.8级地震。图示意全球六大板块及菲律宾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菲律宾是( )
A.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国家 B.由半岛和岛屿组成的国家
C.亚欧大陆半岛上的国家 D.既有大陆又有岛屿的国家
2.菲律宾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3.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在高楼室内迅速跳窗逃生 B.在高楼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C.在室外迅速抱住电线杆 D.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内躲避
1.A 2.B 3.B
【解析】1.菲律宾位于西太平洋,是东南亚一个多民族群岛国家,主要分吕宋、米沙鄢和棉兰老岛三大岛群,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是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国家,BCD错误,A正确;故选A。
2.菲律宾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因地壳板块相互碰撞地震频发,火山活动也颇为活跃,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冷静,在高楼室内应迅速抱头蹲在墙角,不能从窗户跳下,那样很危险;故A错误,B正确。在室外迅速离开电线杆、建筑物,迅速跑到开阔的地方;CD错误。故选B。
2024年1月21日,我国首场寒潮来袭。我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降温,局部地区降温达12℃~16℃,并伴有暴雪和大风。图为该时段我国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时段,以下4个城市中温差最大的是( )
A.长春 B.呼和浩特 C.重庆 D.贵阳
5.此次寒潮给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 )
A.地震、海啸 B.高温、干旱 C.暴雨、洪涝 D.低温、冻害
6.应对寒潮天气,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全面停止供水 B.增加城市绿化 C.增配消防器材 D.准备御寒物资
4.B 5.D 6.D
【解析】4.长春的温差是5度,呼和浩特的温差是11度,重庆的温差是4度,贵阳的温差是6度,温差最大的是呼和浩特市,B正确;排除ACD,故选B。
5.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寒潮一般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寒潮经过地区会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D正确;寒潮不会带来台风、地震、海啸、干旱、高温、暴雨、洪涝灾害,排除ABC,故选D。
6.为减少寒潮带来的危害,正确的做法是采取防冻御寒措施,D正确;停止供水和增加城市绿化不能应对寒潮影响,B错误;临时增配消防器材是针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措施,与减少寒潮危害无关,C错误。故选D。
下图示意我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8.遇到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避灾方法是( )
A.安静的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B.向垂直泥石流流动方向山坡上跑
C.逆着泥石流的流动方向向山上跑
D.顺着泥石流的流动方向向山下跑
7.D 8.B
【解析】7.读图可知,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原因如下:西南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地形坡度陡,为滑坡、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地形条件。该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松散物质多,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来源。西南地区降水丰富,且多暴雨,短时间内大量的降水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故选D。
8.泥石流具有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如果安静留在原地,等待救援,很可能会被泥石流掩埋,非常危险。逆着泥石流的流动方向向山上跑,在体力上很难与泥石流的速度抗衡,而且容易因地面湿滑等原因摔倒,被泥石流追上。顺着泥石流的流动方向向山下跑,由于泥石流的速度很快,人根本跑不过泥石流,会很快被泥石流追上并掩埋。 而向垂直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开泥石流的直接冲击,增加生存的机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4年1月1日,日本近海发生7.4级地震,4月3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地震往往导致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等险情。下图示意板块运动、台湾岛、日本地震震中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9.台湾和日本多发地震,共同原因是( )
A.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地处亚欧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C.地处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10.为及时进行灾害监测,掌握地震后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情况,最适合使用的地图是( )
A.遥感影像图 B.农业分布图 C.人口分布图 D.矿产分布图
11.我国也是地震多发的国家,遇到地震,我们可以( )
A.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 B.迅速乘坐电梯,撤离到室外
C.迅速打开窗户,从楼上跳下 D.远离建筑物,到开阔的地方
9.A 10.A 11.D
【解析】9.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台湾和日本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地震,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遥感影像图可以快速、大面积地获取地表信息,能够直观地显示出地震后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规模等情况,便于及时进行灾害监测,A正确;农业分布图主要展示的是农业相关的分布信息,如农作物种植区域等,与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无关,B错误;人口分布图主要呈现人口的分布情况,对监测山体滑坡没有帮助,C错误;矿产分布图展示的是矿产资源的分布,不能用于监测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D错误。故选A。
11.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这是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方法,A错误。地震可能导致电梯故障,被困在电梯内会更加危险,所以不能乘坐电梯撤离,B错误。从楼上跳下会直接造成严重的伤亡,这种做法极其危险,不可取,C错误。建筑物在地震时可能会倒塌,开阔的地方相对安全,能避免被倒塌的建筑物掩埋,D正确。故选D。
受连日强降雨天气的影响,2024年7月1日上午,云南省威信县罗布镇黑龙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坡,导致民房垮塌。完成下面小题。
12.黑龙村此次滑坡的最主要诱因是( )
A.地表崎岖 B.强降水集中 C.土质疏松 D.植被稀疏
13.遭遇滑坡时,一般正确的做法有( )
①优先抢救财物②迅速避让和撤离③及时报警求救④往垂直于滑坡方向的两侧高处逃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B 13.D
【解析】12.读材料可知,受连日强降雨天气的影响,2024年7月1日上午,云南省威信县罗布镇黑龙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坡自然灾害,故本次滑坡的最主要诱因是强降水集中,B正确;官方通报和媒体报道均未提及其他选项(如地表崎岖、土质疏松、植被稀疏)作为主导因素,而明确将强降雨列为关键诱因,故地表崎岖、土质疏松、植被稀疏不是最主要诱因,ACD错误。故选B。
13.遭遇滑坡时,一般正确的做法是迅速避让和撤离,应往垂直于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生,尽快离开滑坡区域,寻找安全地点,逃离滑坡的范围,确保自身安全,并及时报警求救,②③④正确,D正确;优先抢救财物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在遭遇滑坡时应该优先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而不是为了财物而冒险,①错误,ABC错误。故选D。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2024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础防灾避险能力”。图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15.中学生需要掌握自然灾害安全防护的基本技能。下列自然灾害应对方法合理的是( )
A.地震发生时应迅速乘坐电梯逃生
B.遇到洪水时应及时跑到低洼地带
C.刮台风时应躲在大型广告牌下避风
D.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其流向的山坡上跑
14.C 15.D
【解析】14.读图可知,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南方地区降水丰富,雨季时间长,河流众多,且地势相对平坦,排水不畅,加上台风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形成洪涝灾害。而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易发生洪涝;北方地区降水相对南方少,且雨季较短;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降水较少,也不是洪涝灾害多发区。故选C。
15.地震发生时不应迅速乘坐电梯逃生。因为地震可能会导致电梯故障,被困其中会非常危险,A错误;遇到洪水时不应及时跑到低洼地带,低洼地带容易积水,会使危险加剧,B错误;刮台风时不应躲在大型广告牌下避风,大型广告牌在台风中可能会被吹倒,造成伤害,C错误;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其流向的山坡上跑,这种方法是合理的。这样可以迅速避开泥石流的冲击,增加生存的机会,D正确。故选D。
2022年夏季,我国南方的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给汛期防控带来巨大难题。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我国夏季风和冬季风示意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①气候复杂多样②气候类型单一③季风气候显著④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张凯绘制的家乡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如下图所示,据图可知张凯来自( )
A.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高原山地气候区
C.温带季风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3.在汛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受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影响大 B.受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
C.受地形影响大,背风坡多雨 D.受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影响大
4.强降水期间,我们尤其要注意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关注暴雨、地质灾害预警②在城市低洼地停留
③远离高、陡的边坡(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④不到河边、水库玩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B 2.A 3.D 4.C
【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主要有五种气候类型,气候复杂多样,①正确,②错误;我国东部和南部分布着面积广大的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体现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③正确;我国没有海洋性气候分布,④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③对应的B正确,②和④所在的ACD错误。故选B。
2.根据图中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区夏热冬寒,全年降水稀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在我国,汛期主要在夏季。我国夏季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D正确,AB错误;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C错误。故选D。
4.强降水期间,容易出现洪涝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应做到:关注暴雨、地质灾害预警,远离高、陡的边坡,不到河边、水库玩耍,①③④对应的C正确;城市低洼地容易积水,不能在低洼地停留,②所在的ABD错误。故选C。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常伴随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具有影响范围小、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等特点。2024年5月19日,石家庄栾城区发生了一次罕见的冰雹天气。图为本次大如鸡蛋的冰雹砸坏的车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冰雹天气预测难度大的原因是( )
A.降水量大 B.降水时间长 C.持续时间短 D.发生范围大
6.遭遇冰雹时,以下避险方式正确的是( )
①寻找遮挡物②远离易碎品③谨防触电④跑到室外空旷地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C 6.A
【解析】5.由材料可知,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常伴随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具有影响范围小、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等特点,导致预测难度大,ABD错误,C正确,故选C。
6.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遭遇冰雹时,应及时寻找遮挡物,远离易碎品,谨防触电,跑到室外空旷地带会遭受冰雹袭击,造成生命危险,①②③正确,④错误,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24年2月10日至21日,贵州全省共发生森林火情221起。春节以来贵州省各地气温升高,多大风天气,植被干燥,且春耕生产野外用火和上坟祭祖增多,导致森林火情增多,呈现多发高发态势。读贵州省地形图和贵阳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7.贵州省所在地形区的特征是( )
A.地势崎岖,溶洞众多 B.地势坦荡,草场广布
C.雪山连绵,地势高峻 D.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8.春节以来,贵州省森林火情多发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①降水偏少 ②气温偏高 ③石漠化严重 ④多大风天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为了预防森林火灾,当地居民应该( )
A.大规模砍伐森林 B.避免使用火电
C.避免在林区用火 D.修建大型水库
7.A 8.D 9.C
【解析】7.贵州省所在地形区是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势崎岖,溶洞众多,A正确;“地势坦荡,草场广布”是指我国的内蒙古高原,B错误;“雪山连绵,地势高峻”是指青藏高原,C错误;“沟壑纵横,黄土广布”是指黄土高原,D错误;排除BCD,故选A。
8.读题干“春节以来贵州省各地气温升高,植被干燥,多大风天气”可知,春节以来,正值春季,天气逐渐回暖,空气湿度降低,植被开始干燥,易燃物积累,—旦遇到火源就容易引发山火,这一时期,风力也逐渐增大,使得火灾容易迅速蔓延,故贵州省易发生森林大火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降水偏少、②气温偏高、④多大风天气,①②④正确;石漠化严重植被稀疏,不容易发生森林火灾,③错误;排除ABC,故选D。
9.大规模砍伐森林、修建大型水库导致当地石漠化更加严重,A、D错误;用火电或水电跟发生森林火灾无关,B错误;为了预防森林火灾,当地居民应该做到的是避免在林区用火,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024年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袭击海南岛,造成海南岛大量树木倒伏、道路中断、停水、停电、通信中断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根据右图可知,有关台风“摩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区域主要位于南海 B.登陆后向东南方移动
C.不会影响越南 D.对南部沿海地区影响较小
11.受台风“摩羯”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给海南岛及附近海域带来了狂风暴雨②对海南岛的电网造成重大破坏
③华南沿海地区停航,居民提前避险防护④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西北地区的旱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A 11.A
【解析】10.从图中可以看出,台风“摩羯”影响区域主要位于南海,A正确。登陆后应是向西北方移动,B错误。台风路径靠近越南,会影响越南,C错误。从图中台风路径和影响范围看,对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影响较大,D错误。故选A。
11.台风会给海南岛及附近海域带来狂风暴雨,这是台风的常见影响,①正确。台风会对海南岛的电网造成重大破坏,从题目中提到的停水、停电等情况可以推断,②正确。华南沿海地区停航,居民提前避险防护,这是应对台风的合理措施,③正确。台风影响的是海南岛及附近地区,不能缓解西北地区的旱情,④错误。故选A。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4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图1为我国部分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具有清洁、环保、污染小、可再生的特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建太阳能光伏电站、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等。图2为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1)滑坡、泥石流属于 灾害,我国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 地区,该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是地势起伏大,降水 。
(2)当我们发现有泥石流迹象时,应立即向 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预防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措施有: 。(列举一项)
(3)从自然资源是否可再生的角度判断,太阳能是一种 资源。图中四个城市,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4)请从气候角度,分析重庆市太阳能资源贫乏的原因。
(5)与燃烧石油发电相比,结合生活经验说明发展太阳能发电的优势有哪些?
1.(1) 地质 西南 丰富/多
(2) 垂直 植树造林
(3) 可再生 拉萨
(4)重庆位于四川盆地,多云雾,日照时间短。
(5)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部分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了5个问题,涉及我国的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我国的自然资源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我国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由图可知,我国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该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是地势起伏大,位于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暴雨集中。
(2)当我们发现有泥石流迹象时,应立即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预防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措施有: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3)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由图可知,图中拉萨、重庆、上海、昆明四个城市,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拉萨,拉萨被称为“日光之城”。
(4)由图可知,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多云雾,日照时间短,太阳能缺乏。
(5)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与燃烧石油发电相比,发展太阳能发电的优势有,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
2.2024年9月6日16时,台风“摩羯”以超强台风级登陆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秋台风。受台风影响区域的人们可以提前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如储备物资避免外出,加固门窗,远离积水旋涡等。左图为台风‘摩羯’路径概率预报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9月5日23时台风所在位置的经度最接近 ,属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9月6日台风登陆我国海南岛,登陆点纬度约为 ,属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台风中心未来可能经过的区域”属于高、中、低纬度地区的 地区。
(2)据左图判断,台风大致是向 方向移动。
(3)台风登陆当天太阳直射点接近右图中的 (A/B/C/D)点,该点是二分二至日中的 (节气),台风登陆时文昌市的昼夜情况是 。
(4)台风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列举一条应对台风带来危害可以采取的措施。
2.(1) 115°E 东 20°N 热 低纬度
(2)西北
(3) C 秋分 昼长夜短
(4)关紧门窗;储备生活物资等。
【分析】本大题以台风“摩羯”路径概率预报图、太阳直射点回归示意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经纬网定位、经纬网定向、五带划分、东西半球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防灾减灾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1)在经纬网图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向西增大,就是西经;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向南增大,就是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据图可知,9月5日23时台风所在位置的经度约为115°E,属于东半球。9月6日台风登陆我国海南岛,登陆点纬度约为20°N,属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全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台风中心未来可能经过的区域”属于高、中、低纬度地区中的低纬度地区。
(2)读图可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台风“摩羯”移动的大致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移动。
(3)9月6日台风登陆,此时太阳直射点接近赤道且在北半球往南移动,接近右图中的C点,该点对应的节气是秋分。9月6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文昌市位于北半球,所以台风登陆时文昌市的昼夜情况是昼长夜短。
(4)应对台风带来危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关紧门窗,这样可以防止门窗被强风破坏,减少室内物品受损风险;储备生活物资,是因为台风可能会导致交通受阻、水电供应中断等情况,储备物资能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
1. 掌握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技能。(地理实践力)
2. 掌握气象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地理实践力)
2024年7月11日,菲律宾发生7.1级地震,8月3日又发生6.8级地震。图示意全球六大板块及菲律宾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菲律宾是( )
A.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国家 B.由半岛和岛屿组成的国家
C.亚欧大陆半岛上的国家 D.既有大陆又有岛屿的国家
2.菲律宾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3.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在高楼室内迅速跳窗逃生 B.在高楼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C.在室外迅速抱住电线杆 D.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内躲避
2024年1月21日,我国首场寒潮来袭。我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降温,局部地区降温达12℃~16℃,并伴有暴雪和大风。图为该时段我国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时段,以下4个城市中温差最大的是( )
A.长春 B.呼和浩特 C.重庆 D.贵阳
5.此次寒潮给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 )
A.地震、海啸 B.高温、干旱 C.暴雨、洪涝 D.低温、冻害
6.应对寒潮天气,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全面停止供水 B.增加城市绿化 C.增配消防器材 D.准备御寒物资
下图示意我国主要地质灾害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8.遇到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避灾方法是( )
A.安静的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B.向垂直泥石流流动方向山坡上跑
C.逆着泥石流的流动方向向山上跑
D.顺着泥石流的流动方向向山下跑
2024年1月1日,日本近海发生7.4级地震,4月3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地震往往导致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等险情。下图示意板块运动、台湾岛、日本地震震中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9.台湾和日本多发地震,共同原因是( )
A.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地处亚欧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C.地处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10.为及时进行灾害监测,掌握地震后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情况,最适合使用的地图是( )
A.遥感影像图 B.农业分布图 C.人口分布图 D.矿产分布图
11.我国也是地震多发的国家,遇到地震,我们可以( )
A.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 B.迅速乘坐电梯,撤离到室外
C.迅速打开窗户,从楼上跳下 D.远离建筑物,到开阔的地方
受连日强降雨天气的影响,2024年7月1日上午,云南省威信县罗布镇黑龙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坡,导致民房垮塌。完成下面小题。
12.黑龙村此次滑坡的最主要诱因是( )
A.地表崎岖 B.强降水集中 C.土质疏松 D.植被稀疏
13.遭遇滑坡时,一般正确的做法有( )
①优先抢救财物②迅速避让和撤离③及时报警求救④往垂直于滑坡方向的两侧高处逃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2024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础防灾避险能力”。图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15.中学生需要掌握自然灾害安全防护的基本技能。下列自然灾害应对方法合理的是( )
A.地震发生时应迅速乘坐电梯逃生
B.遇到洪水时应及时跑到低洼地带
C.刮台风时应躲在大型广告牌下避风
D.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其流向的山坡上跑
2022年夏季,我国南方的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给汛期防控带来巨大难题。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我国夏季风和冬季风示意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①气候复杂多样②气候类型单一③季风气候显著④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张凯绘制的家乡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如下图所示,据图可知张凯来自( )
A.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高原山地气候区
C.温带季风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3.在汛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受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影响大 B.受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
C.受地形影响大,背风坡多雨 D.受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影响大
4.强降水期间,我们尤其要注意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关注暴雨、地质灾害预警②在城市低洼地停留
③远离高、陡的边坡(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④不到河边、水库玩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常伴随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具有影响范围小、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等特点。2024年5月19日,石家庄栾城区发生了一次罕见的冰雹天气。图为本次大如鸡蛋的冰雹砸坏的车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冰雹天气预测难度大的原因是( )
A.降水量大 B.降水时间长 C.持续时间短 D.发生范围大
6.遭遇冰雹时,以下避险方式正确的是( )
①寻找遮挡物②远离易碎品③谨防触电④跑到室外空旷地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年2月10日至21日,贵州全省共发生森林火情221起。春节以来贵州省各地气温升高,多大风天气,植被干燥,且春耕生产野外用火和上坟祭祖增多,导致森林火情增多,呈现多发高发态势。读贵州省地形图和贵阳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7.贵州省所在地形区的特征是( )
A.地势崎岖,溶洞众多 B.地势坦荡,草场广布
C.雪山连绵,地势高峻 D.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8.春节以来,贵州省森林火情多发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①降水偏少 ②气温偏高 ③石漠化严重 ④多大风天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为了预防森林火灾,当地居民应该( )
A.大规模砍伐森林 B.避免使用火电
C.避免在林区用火 D.修建大型水库
2024年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袭击海南岛,造成海南岛大量树木倒伏、道路中断、停水、停电、通信中断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根据右图可知,有关台风“摩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区域主要位于南海 B.登陆后向东南方移动
C.不会影响越南 D.对南部沿海地区影响较小
11.受台风“摩羯”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给海南岛及附近海域带来了狂风暴雨②对海南岛的电网造成重大破坏
③华南沿海地区停航,居民提前避险防护④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西北地区的旱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4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图1为我国部分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具有清洁、环保、污染小、可再生的特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建太阳能光伏电站、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等。图2为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1)滑坡、泥石流属于 灾害,我国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 地区,该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是地势起伏大,降水 。
(2)当我们发现有泥石流迹象时,应立即向 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预防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措施有: 。(列举一项)
(3)从自然资源是否可再生的角度判断,太阳能是一种 资源。图中四个城市,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4)请从气候角度,分析重庆市太阳能资源贫乏的原因。
(5)与燃烧石油发电相比,结合生活经验说明发展太阳能发电的优势有哪些?
2.2024年9月6日16时,台风“摩羯”以超强台风级登陆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秋台风。受台风影响区域的人们可以提前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如储备物资避免外出,加固门窗,远离积水旋涡等。左图为台风‘摩羯’路径概率预报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9月5日23时台风所在位置的经度最接近 ,属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9月6日台风登陆我国海南岛,登陆点纬度约为 ,属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台风中心未来可能经过的区域”属于高、中、低纬度地区的 地区。
(2)据左图判断,台风大致是向 方向移动。
(3)台风登陆当天太阳直射点接近右图中的 (A/B/C/D)点,该点是二分二至日中的 (节气),台风登陆时文昌市的昼夜情况是 。
(4)台风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列举一条应对台风带来危害可以采取的措施。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