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台湾省
1. 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区域认知)
2. 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综合思维)
3. 根据材料,明确台湾拥有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综合思维)
4.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四川省的经济发展特点。(综合思维)
5. 根据相关资料,说出四川省的城乡分布及变化。(区域认知)
6. 运用相关资料,说出四川省独特的地域文化。(区域认知)
网络歌曲《坐上动车去台湾》火爆全网。歌词说要搭动车去看台湾好风光,反映了两岸民众的美好愿望。读京台高铁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正如歌曲《坐上动车去台湾》所唱的,搭乘动车前往宝岛台湾,你将能够( )
①路过台湾海峡 ②看到高山族举行丰收节庆祝活动
③吃到热带和亚热带众多水果④欣赏大三巴牌坊、日月潭等风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网络歌曲《坐上动车去台湾》一经推出便得到了两岸民众的热烈响应,是因为( )
①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②台湾岛原与大陆相连,是我国第二大岛屿 ③ 台湾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 ④两岸同宗同源,一家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关于台湾岛自然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地势影响,河流大多西源东流 B.受纬度位置影响,河流结冰期短
C.地形以平原为主,森林树种丰富 D.受气候因素影响,河流水量较大
1.A 2.C 3.D
【解析】1.据图可知,搭乘动车前往宝岛台湾路过福建省与台湾岛之间的台湾海峡,①正确;高山族是台湾的少数民族,丰收节是高山族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秋收季节举行,所以在台湾可以看到高山族举行丰收节庆祝活动,②正确;台湾跨热带和亚热带,盛产热带和亚热带水果,③正确;日月潭位于台湾岛,大三巴牌坊位于澳门,所以在台湾可以欣赏日月潭风光,但不可能欣赏到大三巴牌坊,④错误。综上,A①②③正确,BCD错误;故选A。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两岸民众共同的认知,所以这首歌能得到响应,①正确;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屿,海南岛是第二大岛屿,②错误;台湾同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台湾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体现了两岸的紧密联系,③正确;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同宗同源,一家亲,这种情感纽带使得歌曲得到两岸民众热烈响应,④正确。综上,C①③④正确,ABD错误;选C。
3.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受地势影响,河流大多东源西流,而不是西源东流,A错误;台湾岛位于亚热带和热带,纬度较低,河流无结冰期,B错误;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约占全岛面积的2/3,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树种繁多,C错误;台湾岛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受气候因素影响,河流水量较大,D正确;故选D。
4.台湾和香港的经济特点是( )
A.都是出口导向型 B.台湾是出口导向型,香港是转口贸易型
C.都是转口贸易型 D.香港是出口导向型,台湾是转口贸易型
4.B
【详解】台湾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自身大量廉价劳动力、海岛多港口、吸收外国资本以及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等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也就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是世界重要的交通枢纽。凭借其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条件,香港发展了以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故选B。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抒发了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真挚情感。下图是我国台湾省和福建省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对于福建省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福建省与台湾省隔琼州海峡相望
B.福建省与台湾省都被北回归线穿过
C.两省的自然资源都匮乏
D.台湾省众多居民的祖籍是福建省和广东省
6.下列关于台湾岛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地势影响,河流多自西向东流
B.受纬度位置影响,河流结冰期长
C.受陆地面积影响,河流流程较短
D.受海陆位置影响,西部降水多于东部
5.D 6.C
【解析】5.福建省与台湾省隔台湾海峡相望,A错误;由图可知,台湾省被北回归线穿过,福建省没有被回归线穿过,B错误;福建的寿山石、森林资源、水产资源、茶叶以及福州的矿物质资源都十分丰富,台湾省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资源、渔业资源、耕地资源等丰富,C错误;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占97%,主要是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D正确;故选D。
6.受地势东高西低的影响,河流多自东向西流,A错误。受纬度的影响,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无结冰期,B错误。受陆地面积影响,河流流程较短,C正确。受海陆位置影响,西部降水少于东部,D错误。故选C。
厦门一中组织八年级到台湾省研学,佳佳写下一段日记:“瓜果陪着稻花舞,潭水清澈能见底;北半湖形如圆日,南半湖形如弯月。带有闽南味的方言,信奉妈祖的民族同胞很热情,让我感受到了海峡两岸间的血脉相连。”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7.佳佳研学游览的湖泊可能是( )
A.洪泽湖 B.洞庭湖 C.青海湖 D.日月潭
8.带有闽南味的方言,信奉妈祖的民族同胞,可能来自(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海南省
9.台湾岛富饶的宝岛,因物产丰富而享有盛誉,正确的是( )
①盛产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②水稻产量高被称为海上米仓③鱼肥米多被称为鱼米之乡④水果种类多被称为水果之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D 8.B 9.B
【解析】7.佳佳是到台湾省研学,洞庭湖位于湖南省、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洪泽湖位于江苏省。北半湖形如圆日,南半湖形如弯月的湖泊,即日月潭,位于台湾省,ABC错误,D正确。故选D。
8.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是明清以来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而来。闽是福建省的简称,闽南味的方言即是福建南部的语言,妈祖信仰是中国沿海地区民间传统重要的信仰之一,起源于福建莆田,所以带有闽南味的方言,信奉妈祖的民族同胞可能来自福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台湾岛属于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适合种植甘蔗,盛产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故①项正确;台湾岛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水稻产量高被称为海上米仓,故②项正确;“鱼米之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美称,故③项错误;台湾岛盛产各种热带和亚热带水果,水果种类多被称为水果之乡,故④项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新竹米粉”是台湾家喻户晓的食品。位于台湾岛西部沿海的新竹市有很多米粉厂,这里的气候对米粉晾晒非常有利,每年从中秋至次年清明,新做的米粉能够快速地晾干。下图示意台湾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新竹从中秋到次年清明的气候利于米粉晾晒,主要原因是该地( )
A.纬度较低,气温高 B.台风频繁,风力强
C.靠近海边,海风比较大 D.地处背风坡,空气干燥
11.下列说法最能体现海峡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是( )
①历代先民多来自于广东省和福建省②和祖国大陆一样都是山区面积广大
③台湾岛与祖国大陆曾经彼此相连④和祖国大陆一样居民以汉族为主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D 11.B
【解析】10.新竹市纬度较低,气温高,气温高不是米粉晾晒的有利条件,A错误;新竹市位于台湾省西北部,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受台风影响小,B错误;新竹市位于台湾省西北部,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受海风影响小,C错误;新竹市位于台湾省西北部,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空气干燥,利于米粉晾晒,D正确。故选D。
11.台湾与大陆在人口迁徙上有着紧密的联系,许多台湾人的祖先来自大陆,历代先民多来自于广东省和福建省,①正确;台湾岛与祖国大陆都是山区面积广大,只是地理形态上的一个相似点,但并不能直接体现两岸同胞的血脉相连,②错误;台湾岛与祖国大陆曾经彼此相连,这是从地质历史角度来说的,不能体现两岸同胞血脉相连,③错误;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要民族,台湾居民以汉族为主,表明两岸在民族构成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台湾岛森林、矿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 )
A.“塞外江南” B.“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C.“中华水塔” D.“林海雪原”
12.B
【详解】台湾岛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B正确。“塞外江南”指伊犁河谷;青海省的三江源地区有“中华水塔”之称;“林海雪原”在东北,ACD错误。故选B。
2024年1月至9月,海峡两岸贸易额达2124.4亿美元,同比增长9%;在全球化背景下,台湾产品经济高度依赖大陆市场。结合台湾岛物产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省区中,在与台湾省进行贸易往来中,最具有“地利、人和”优势的是( )
A.福建省 B.河南省 C.青海省 D.吉林省
14.台湾岛是“宝岛”,其输往河南省的农产品主要有( )
①小麦②蔗糖③苹果④香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下列有关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地震、台风灾害少见②铁路呈环状分布③森林资源丰富④电子信息产业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A 14.C 15.D
【解析】13.台湾岛位于我国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西部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因此与台湾省进行贸易往来中,最具有“地利、人和”优势的是福建省。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以种植小麦为主,苹果树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甘蔗、香蕉均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因此台湾输往河南省的农产品主要有②蔗糖④香蕉,①③错误,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台湾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地震多发区;受地形影响,铁路呈环状分布;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台湾岛丰富的森林资源;电子信息产业发达,主要涵盖通讯产业、电子产业、光电产业和信息产业四大领域;①错误,②③④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屿。读我国台湾岛示意图和台南延平郡王祠景区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岛的最高峰——玉山山脉,该山脉较为接近的经纬度位置是下列的( )
A.(121°W,23.5°S) B.(121°W,23.5°N)
C.(121°E,23.5°S) D.(121°E,23.5°N)
2.关于两幅地图方向的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图依据“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②乙图依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③甲图台北位于高雄的东北方向
④乙图郑成功塑像位于郑成功文物馆的西南方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张明使用手机查询台湾岛电子地图,初始地图如甲所示,当他将电子地图放大到台南延平郡王祠景区图(如乙图所示)时,电子地图( )
A.比例尺变小 B.内容变得详细 C.实际范围变大 D.比例尺不变
4.据图,推断下列生产、生活与台湾不相符的是( )
A.渔业养殖 B.种植热带水果 C.游牧迁徙 D.晒制海盐
5.科学家们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古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这说明了( )
①台湾海峡曾经是海洋 ②人类活动引起了海陆变迁
③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 ④地壳运动引起了海陆变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D 2.C 3.B 4.C 5.B
【解析】1.读图甲可知,图中经线度数往东增大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纬线度数往北增大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所以台湾岛的最高峰—玉山的经纬度接近121°E,23.5°N,故选D。
2.甲图中有经纬网,经纬网地图判断方向依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故①项错误;乙图中有指向标,判断方向依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故②项正确;经纬网地图判断方向依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所以甲图中台北位于高雄的东北方向,故③项正确;乙图中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所以郑成功塑像位于郑成功文物馆的西北方向,故④项错误;故选C。
3.张明用手机查询台湾岛电子地图,当他将电子地图放大到台南延平郡王祠景区,相当于图幅大小相同,实际范围变小,内容变得详细了,而比例尺变大了,故选B。
4.台湾岛四周临海,有利于发展渔业养殖,故A项与台湾相符;北回归线穿过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适合种植热带水果,故B项与台湾相符;台湾位于湿润区,降水丰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丰富,不适合发展畜牧业,故C项与台湾不相符;台湾岛四周临海,且西侧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适合晒制海盐,故D项与台湾相符,故选C。
5.科学家们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古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发生了海陆的变迁,这里曾经是陆地,故①项错误;③项正确;台湾海峡发生海陆变迁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运动导致陆地面下陷,海水进入,从而形成了台湾海峡,故②项错误,④项正确;故选B。
福州至台北的高速铁路是我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规划建设的一条重要线路。下图为福台铁路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福台高铁,描述正确的是( )
A.高铁线路经过南海 B.连接了福建和台湾两省
C.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D.该铁路跨越了琼州海峡
7.福台铁路跨越台湾海峡有建跨海大桥、填海造陆等方案,相较于填海造陆,建跨海大桥更有利于( )
A.增加运量 B.提高运速
C.抵御台风侵袭 D.保障海峡通航
8.建设福州至台北高速铁路的意义有( )
①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 ②促进海峡两岸贸易往来
③方便海峡两岸探亲访友 ④可以完全取代海洋运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B 7.D 8.A
【解析】6.读图可知,福台高铁跨越了台湾海峡,经过东海,连接了福建和台湾两省,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填海造陆工程非常浩大,时间非常长,故增加运量是未知数,不如建跨海大桥能立竿见影增加运量,A错误;填海造陆是否比建跨海大桥更能提高运速,也是没有根据的,且填海造陆成本太高,而且会阻碍海上船舶通航,B错误;建跨海大桥并不能抵御台风,C错误;建跨海大桥可以保障海峡通航,D正确。故选D。
8.高铁建成后,人员往来更加便捷,有利于两岸文化交流,①正确。交通的便利会带动两岸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②正确。福州至台北高速铁路大大缩短了两岸通行时间,方便两岸亲人之间的探亲访友,③正确。海洋运输有其自身优势,如运量大、成本低等,适合大批量货物运输,高铁无法完全取代海洋运输,④错误。故选A。
读“台湾地理位置、城市及地形分布图”和“台湾省兰屿岛传统民居图”, 完成下列小题。
9.下列关于台湾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河流短小而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B.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
C.因盛产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 D.以高山族为主,祖籍主要来自闽
10.我国台湾省的兰屿岛,至今保留着一种传统的“地窖式”民居,房屋主体位于地下1.5~2米处,屋顶仅高出地面0.5米,用铁皮覆盖,极具特色。这种民居最主要防御的气象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旱灾 D.地震
9.D 10.A
【解析】9.台湾岛陆地面积小,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短小而湍急,水能资源丰富,A正确;西部沿海多平原,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B正确;因盛产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C正确;台湾居民约97%是汉族,高山族为主要少数民族,祖籍主要来自福建省(闽)和广东省(粤),D错误;故选D。
10.兰屿岛位于台湾省,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台风多发地区,“地窖式”民居房屋主体位于地下1.5-2米处,屋顶仅高出地面0.5米,用铁皮覆盖,这种建筑形式可以有效抵御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等灾害,A正确。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台湾纬度较低,受寒潮影响小,所以不是防御寒潮,B错误。旱灾主要是降水少造成的,这种民居形式不能防御旱灾,C错误。地震是地质灾害,这种民居形式不能有效防御地震,D错误。故选A。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年)规划了福州至台北的高铁支线建设方案。下面图甲为京台高铁规划示意图,图乙为台湾岛交通线路示意图。
(1)台湾省简称 ,因盛产香蕉、菠萝等 (填气候类型)水果被称为“水果之乡”。
(2)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从福州到台北乘坐高铁需要横跨 (填海峡名称)。台湾岛铁路的分布特点是 。
(3)请从地形角度,推断台湾岛河流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1) 台 热带、亚热带
(2) 台湾海峡 环岛分布
(3)特点:大部分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原因: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中央山脉海拔较高,河流落差大,沿海平原面积狭小,河流多而短小。
【分析】本题以京台高铁规划示意图和台湾岛交通线路示意图为材料,共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台湾的简称、气候、位置、地形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台湾省的简称是台,由于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的南部,台湾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盛产热带和亚热带水果。
(2)福州是福建省的行政中心,台北是台湾省的行政中心,两省之间隔着台湾海峡,读图可知,台湾岛城市主要分布在岛屿四周,所以铁路线的分布是环岛分布。
(3)读图可知,台湾岛东中部为山地,西部为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并且中央山脉海拔较高,河流落差大,产生了丰富的水能资源,而沿海平原面积狭小,河流多而短小。
2.下面左图为我国南方部分区域示意图、右图为京台高速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是 城市群,这里的核心城市是 。
(2)河流对区域发展非常重要,汉江是 的最大支流,也是 工程中线的重要取水源地。
(3)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香港的主要优势有 (写一点)。
(4)京台高铁将成为中国高铁网的“骨架”之一,现北京到福州段已通车,两地最快车程缩短至8小时以内。未来将穿过 海峡到达台北市。若福州到台北修建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
2.(1) 长江三角洲 上海
(2) 长江 南水北调
(3)资金/管理经验/人才/技术
(4) 台湾 台风
【分析】本题以南方部分区域示意图和京台高速铁路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最大的城市、长江支流、南水北调、"前店后厂”、气象灾害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和分析运用能力。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为中心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
(2)根据所学知识,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汉江丹江口水库调水,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
(3)根据所学知识,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珠江三角洲是“厂”,提供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港澳是“店”的角色,其主要优势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4)由图可得,京台高铁将穿过台湾海峡,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隔海相望。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的气象灾害是台风,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台风灾害。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台湾省
1. 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区域认知)
2. 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综合思维)
3. 根据材料,明确台湾拥有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综合思维)
4.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四川省的经济发展特点。(综合思维)
5. 根据相关资料,说出四川省的城乡分布及变化。(区域认知)
6. 运用相关资料,说出四川省独特的地域文化。(区域认知)
网络歌曲《坐上动车去台湾》火爆全网。歌词说要搭动车去看台湾好风光,反映了两岸民众的美好愿望。读京台高铁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正如歌曲《坐上动车去台湾》所唱的,搭乘动车前往宝岛台湾,你将能够( )
①路过台湾海峡 ②看到高山族举行丰收节庆祝活动
③吃到热带和亚热带众多水果④欣赏大三巴牌坊、日月潭等风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网络歌曲《坐上动车去台湾》一经推出便得到了两岸民众的热烈响应,是因为( )
①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②台湾岛原与大陆相连,是我国第二大岛屿 ③ 台湾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 ④两岸同宗同源,一家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关于台湾岛自然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地势影响,河流大多西源东流 B.受纬度位置影响,河流结冰期短
C.地形以平原为主,森林树种丰富 D.受气候因素影响,河流水量较大
4.台湾和香港的经济特点是( )
A.都是出口导向型 B.台湾是出口导向型,香港是转口贸易型
C.都是转口贸易型 D.香港是出口导向型,台湾是转口贸易型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抒发了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真挚情感。下图是我国台湾省和福建省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对于福建省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福建省与台湾省隔琼州海峡相望
B.福建省与台湾省都被北回归线穿过
C.两省的自然资源都匮乏
D.台湾省众多居民的祖籍是福建省和广东省
6.下列关于台湾岛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地势影响,河流多自西向东流
B.受纬度位置影响,河流结冰期长
C.受陆地面积影响,河流流程较短
D.受海陆位置影响,西部降水多于东部
厦门一中组织八年级到台湾省研学,佳佳写下一段日记:“瓜果陪着稻花舞,潭水清澈能见底;北半湖形如圆日,南半湖形如弯月。带有闽南味的方言,信奉妈祖的民族同胞很热情,让我感受到了海峡两岸间的血脉相连。”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7.佳佳研学游览的湖泊可能是( )
A.洪泽湖 B.洞庭湖 C.青海湖 D.日月潭
8.带有闽南味的方言,信奉妈祖的民族同胞,可能来自(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海南省
9.台湾岛富饶的宝岛,因物产丰富而享有盛誉,正确的是( )
①盛产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②水稻产量高被称为海上米仓③鱼肥米多被称为鱼米之乡④水果种类多被称为水果之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新竹米粉”是台湾家喻户晓的食品。位于台湾岛西部沿海的新竹市有很多米粉厂,这里的气候对米粉晾晒非常有利,每年从中秋至次年清明,新做的米粉能够快速地晾干。下图示意台湾岛。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新竹从中秋到次年清明的气候利于米粉晾晒,主要原因是该地( )
A.纬度较低,气温高 B.台风频繁,风力强
C.靠近海边,海风比较大 D.地处背风坡,空气干燥
11.下列说法最能体现海峡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是( )
①历代先民多来自于广东省和福建省②和祖国大陆一样都是山区面积广大
③台湾岛与祖国大陆曾经彼此相连④和祖国大陆一样居民以汉族为主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台湾岛森林、矿产等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 )
A.“塞外江南” B.“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C.“中华水塔” D.“林海雪原”
2024年1月至9月,海峡两岸贸易额达2124.4亿美元,同比增长9%;在全球化背景下,台湾产品经济高度依赖大陆市场。结合台湾岛物产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省区中,在与台湾省进行贸易往来中,最具有“地利、人和”优势的是( )
A.福建省 B.河南省 C.青海省 D.吉林省
14.台湾岛是“宝岛”,其输往河南省的农产品主要有( )
①小麦②蔗糖③苹果④香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下列有关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地震、台风灾害少见②铁路呈环状分布③森林资源丰富④电子信息产业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屿。读我国台湾岛示意图和台南延平郡王祠景区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岛的最高峰——玉山山脉,该山脉较为接近的经纬度位置是下列的( )
A.(121°W,23.5°S) B.(121°W,23.5°N)
C.(121°E,23.5°S) D.(121°E,23.5°N)
2.关于两幅地图方向的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图依据“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②乙图依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③甲图台北位于高雄的东北方向
④乙图郑成功塑像位于郑成功文物馆的西南方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张明使用手机查询台湾岛电子地图,初始地图如甲所示,当他将电子地图放大到台南延平郡王祠景区图(如乙图所示)时,电子地图( )
A.比例尺变小 B.内容变得详细 C.实际范围变大 D.比例尺不变
4.据图,推断下列生产、生活与台湾不相符的是( )
A.渔业养殖 B.种植热带水果 C.游牧迁徙 D.晒制海盐
5.科学家们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古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这说明了( )
①台湾海峡曾经是海洋 ②人类活动引起了海陆变迁
③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 ④地壳运动引起了海陆变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福州至台北的高速铁路是我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规划建设的一条重要线路。下图为福台铁路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福台高铁,描述正确的是( )
A.高铁线路经过南海 B.连接了福建和台湾两省
C.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D.该铁路跨越了琼州海峡
7.福台铁路跨越台湾海峡有建跨海大桥、填海造陆等方案,相较于填海造陆,建跨海大桥更有利于( )
A.增加运量 B.提高运速
C.抵御台风侵袭 D.保障海峡通航
8.建设福州至台北高速铁路的意义有( )
①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 ②促进海峡两岸贸易往来
③方便海峡两岸探亲访友 ④可以完全取代海洋运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台湾地理位置、城市及地形分布图”和“台湾省兰屿岛传统民居图”, 完成下列小题。
9.下列关于台湾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河流短小而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B.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
C.因盛产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 D.以高山族为主,祖籍主要来自闽
10.我国台湾省的兰屿岛,至今保留着一种传统的“地窖式”民居,房屋主体位于地下1.5~2米处,屋顶仅高出地面0.5米,用铁皮覆盖,极具特色。这种民居最主要防御的气象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旱灾 D.地震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年)规划了福州至台北的高铁支线建设方案。下面图甲为京台高铁规划示意图,图乙为台湾岛交通线路示意图。
(1)台湾省简称 ,因盛产香蕉、菠萝等 (填气候类型)水果被称为“水果之乡”。
(2)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从福州到台北乘坐高铁需要横跨 (填海峡名称)。台湾岛铁路的分布特点是 。
(3)请从地形角度,推断台湾岛河流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下面左图为我国南方部分区域示意图、右图为京台高速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最大的城市群是 城市群,这里的核心城市是 。
(2)河流对区域发展非常重要,汉江是 的最大支流,也是 工程中线的重要取水源地。
(3)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改革开放后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香港的主要优势有 (写一点)。
(4)京台高铁将成为中国高铁网的“骨架”之一,现北京到福州段已通车,两地最快车程缩短至8小时以内。未来将穿过 海峡到达台北市。若福州到台北修建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