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 跨学科主题学习1 河流流域开发--以尼罗河为例 2024~2025学年度粤人版地理七下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双减作业本 跨学科主题学习1 河流流域开发--以尼罗河为例 2024~2025学年度粤人版地理七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21 15:35:34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跨学科主题学习1 河流流域开发--以尼罗河为例
1.通过阅读地图,分析尼罗河流域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通过开展班级辩论赛,说明现代大型水利工程对河流的改造和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的发展。
3.通过开展圆桌讨论等活动,讨论未来尼罗河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全面认识流域各国加强合作及开展有效国际合作,合理开发和保护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尼罗河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有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两条主要支流。尼罗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埃塞俄比亚高原提供的。根据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尼罗河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
A.气温整体较高 B.6-9月河水容易泛滥
C.地势大致南高北低 D.光照南部地区更充足
2.随着尼罗河流域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流域内各国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缓解用水紧张,以下做法合理的是是( )
①各国争相修建水库水坝拦截河水②各国通过对话签署水源分配协议
③种植耐旱作物④大力开发水力资源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021年3月,“长赐号”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造成运河堵塞停运。下图为世界部分航海线路及苏伊士运河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苏伊士运河( )
A.全部位于埃及境内 B.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
C.利用尼罗河自然河道修建 D.是欧、非两洲的分界线
4.货轮从上海到伦敦走最短航海路线最有可能经过( )
A.波斯湾 B.好望角 C.巴拿马运河 D.马六甲海峡
古代埃及,每年7月,充沛的雨水使尼罗河的水位升高。溢出河床,流向两岸:河水退后,留下一层肥沃的淤泥,农民只需将种子撒在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就可以静待来年的好收成。可以说,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读埃及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埃及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跨亚洲和非洲两大洲 B.东临红海,北临地中海
C.历史悠久,旅游业成为经济支柱 D.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6.埃及农业生产集中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地区的原因是( )
①水源充足②气候温和③地形平坦④土壤肥沃⑤降水充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7.在尼罗河沿岸可以欣赏到的旅游景点是( )
A. B.
C. D.
埃及的水资源几乎全部来自尼罗河,河谷地区是埃及最发达的区域。结合埃及地图和尼罗河上游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8.据图文材料判断,尼罗河水资源最丰富的季节是(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9.尼罗河河谷地区以盛产优质长绒棉著称,该地区棉花品质优良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形平坦,适宜耕种 B.降水丰富,水分充足
C.科技发达,品种良好 D.热量高,光照充足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尼罗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因而流量很大
B.刚果河流经热带沙漠地区,所以流量很小
C.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
D.刚果河流经刚果盆地,向东注入大西洋
11.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围绕埃及与巴西两国地理特征展开讨论。读图,完成下题。
与尼罗河流域相比,亚马孙河流域人口较少的原因是该地( )
A.寒冷,以降雪为主 B.干旱,蒸发较旺盛
C.高寒,生命“禁区” D.湿热,不利人类活动
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所以,他们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绿色长库”。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尼罗河定期泛滥,是因上游区域流经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3.推测该地区每年播种季的月份是共同( )
A.11月-次年2月 B.3-6月 C.5-9月 D.7-10月
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埃及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绿色长廊”。请结合埃及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你认为埃及农民的“播种季”将从_月开始( )
A.3月 B.5月 C.7月 D.11月
15.“绿色长廊”的水源主要来自()
A. 降水 B. 尼罗河 C. 地下水 D. 冰雪融水
刚果河按流量计算,是世界第二大河,被称为“非洲长廊”,尼罗河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有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两条主要支流。图1为非洲气候和主要河流分布图,图2为刚果河与尼罗河水系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特点有( )
A.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B.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
C.只有热带气候类型 D.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2.与尼罗河相比,刚果河( )
A.流经热带沙漠气候 B.水量小
C.流经地区森林面积大 D.支流少
3.历史上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尼罗河的定期泛滥( )
A.扩大了灌溉面积 B.减少了土壤肥力
C.改变了作物成熟的时间 D.带动了旅游发展
4.随着尼罗河流域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流域内各国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缓解用水紧张,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①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②各国通过对话签署水源分配协议
③种植耐旱作物 ④各国争相修建水库水坝拦截河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根据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古埃及人将一年分为三季,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绿色长廊”。下图为埃及部分农产品主要产区分布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5.尼罗河定期泛滥,是因为其上游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6.推测该地区每年播种季的月份是( )
A.3~6月 B.5~9月 C.7~10月 D.11月~次年2月
7.结合经济作物生产,埃及可发展的工业部门为( )
A.汽车制造 B.纺织工业 C.钢铁冶炼 D.煤炭开采
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并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耕作方式。他们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绿色长廊”。如图示意埃及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推测该地区每年“播种季”的月份是( )
A.3~6月 B.5~9月 C.7~10月 D.11月~次年2月
9.古埃及人选择在尼罗河谷地耕作,主要是因为( )
A.有丰富的水源 B.有充足的光照 C.有充足的热量 D.有丰沛的降水
10.该地区盛产长绒棉的优势条件是( )
A.光照充足 B.气温年较差大 C.雨热同期 D.年降水量丰富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肥沃沉积物,因没有其他植被,可以直接在沉积物上种植。图1为尼罗河上游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为埃及地理位置及境内尼罗河示意图。
材料二 埃及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近年来,埃及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光伏产业园区,综合效益显著。
(1)埃及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东北部,图中的洲界线为 。
(2)古埃及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是因为上游的重要支流发源于 (气候类型)区,其气候特征是 。
(3)埃及的粮食需要进口,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条件是 。
(4)请从埃及气候方面,分析光伏产业园建设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
2.埃及94%的国土为沙漠,尼罗河谷地是最富饶的地区。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洪水到来时,会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去后,又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读埃及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埃及境内的A 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是扼守欧洲、非洲和 洲的主要国际航道。
(2)埃及境内的尼罗河主要流经 气候区,其气候特点是 。
(3)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了缓解其定期泛滥的问题,埃及在尼罗河上建设了重要的水利工程B 。
(4)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尼罗河对埃及的贡献。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
双减作业本:跨学科主题学习1 河流流域开发--以尼罗河为例
1.通过阅读地图,分析尼罗河流域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通过开展班级辩论赛,说明现代大型水利工程对河流的改造和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的发展。
3.通过开展圆桌讨论等活动,讨论未来尼罗河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全面认识流域各国加强合作及开展有效国际合作,合理开发和保护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尼罗河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有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两条主要支流。尼罗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埃塞俄比亚高原提供的。根据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尼罗河流域自然环境特征的说法,与事实不符的是( )
A.气温整体较高 B.6-9月河水容易泛滥
C.地势大致南高北低 D.光照南部地区更充足
2.随着尼罗河流域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流域内各国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缓解用水紧张,以下做法合理的是是( )
①各国争相修建水库水坝拦截河水②各国通过对话签署水源分配协议
③种植耐旱作物④大力开发水力资源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D 2.A
【解析】1.尼罗河流域位于非洲,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故尼罗河流域气温整体较高,A正确。由降水柱状图可知,6-9月降水多,河水容易泛滥,B正确。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地势大致南高北低,C正确。非洲北部地区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沙漠气候,光照更充足,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2.随着尼罗河流域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流域内各国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缓解用水紧张,②各国通过对话签署水源分配协议,不要因为争夺水资源发生战争;③种植耐旱作物,减少消耗水资源,②③正确。各国争相修建水库水坝拦截河水容易发生矛盾,引发战争等,①错误。大力开发水力资源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④错误。故选A。
2021年3月,“长赐号”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造成运河堵塞停运。下图为世界部分航海线路及苏伊士运河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苏伊士运河( )
A.全部位于埃及境内 B.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
C.利用尼罗河自然河道修建 D.是欧、非两洲的分界线
4.货轮从上海到伦敦走最短航海路线最有可能经过( )
A.波斯湾 B.好望角 C.巴拿马运河 D.马六甲海峡
3.A 4.D
【解析】3.读图可知,苏伊士运河东西两侧均为埃及领土,所以苏伊士运河全部位于埃及境内,A正确;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B错误;苏伊士运河并不是利用尼罗河自然河道修建而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C错误;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D错误。故选A。
4.上海位于亚洲东部,伦敦位于欧洲西部,所以货轮从上海到伦敦走最短航海路线最有可能经过地处东南亚地区的马六甲海峡,D符合题意;波斯湾位于中东地区,好望角位于非洲南部,巴拿马运河位于南北美洲中部,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古代埃及,每年7月,充沛的雨水使尼罗河的水位升高。溢出河床,流向两岸:河水退后,留下一层肥沃的淤泥,农民只需将种子撒在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就可以静待来年的好收成。可以说,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灿烂的文明。读埃及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埃及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跨亚洲和非洲两大洲 B.东临红海,北临地中海
C.历史悠久,旅游业成为经济支柱 D.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6.埃及农业生产集中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地区的原因是( )
①水源充足②气候温和③地形平坦④土壤肥沃⑤降水充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7.在尼罗河沿岸可以欣赏到的旅游景点是( )
A. B.
C. D.
5.D 6.B 7.D
【解析】5.由图及所学知识知,埃及是一个地跨亚洲和非洲的国家,A正确。东临红海,北临地中海,B正确。是一个历史悠久、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C正确。城市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D错误。故选D。
6.埃及农业生产集中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地区的原因是:①水源充足,③地形平坦,④土壤肥沃, ①③④正确;此地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旱,②⑤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
7.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四个景观中,A是位于新加坡的鱼尾狮身像,B是位于日本的富士山,C是印度的泰姬陵,D是位于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故选D。
埃及的水资源几乎全部来自尼罗河,河谷地区是埃及最发达的区域。结合埃及地图和尼罗河上游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8.据图文材料判断,尼罗河水资源最丰富的季节是(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9.尼罗河河谷地区以盛产优质长绒棉著称,该地区棉花品质优良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形平坦,适宜耕种 B.降水丰富,水分充足
C.科技发达,品种良好 D.热量高,光照充足
8.C 9.D
【解析】8.读尼罗河上游气候资料图,可以判断出该地区7-9月降水最多,因此尼罗河水资源最丰富的季节是夏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结合所学知识,长绒棉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尼罗河河谷地区位于埃及,埃及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热量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因此长绒棉品质优良,D正确,B错误;地形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科技为社会经济因素,C错误。故选D。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尼罗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因而流量很大
B.刚果河流经热带沙漠地区,所以流量很小
C.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
D.刚果河流经刚果盆地,向东注入大西洋
10.C
11.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围绕埃及与巴西两国地理特征展开讨论。读图,完成下题。
与尼罗河流域相比,亚马孙河流域人口较少的原因是该地( )
A.寒冷,以降雪为主 B.干旱,蒸发较旺盛
C.高寒,生命“禁区” D.湿热,不利人类活动
11.D
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所以,他们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绿色长库”。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尼罗河定期泛滥,是因上游区域流经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3.推测该地区每年播种季的月份是共同( )
A.11月-次年2月 B.3-6月 C.5-9月 D.7-10月
12.A 13.A
【解析】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东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流经热带草原气候,降水一年有明显干湿两季,湿季时降水较多,易发生泛滥,A正确;尼罗河未流经热带雨林气候,B错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不会引起泛滥,C错误;地中海气候处于尼罗河下游地区,D错误;故选A。
13.读材料可知,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所以他们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因此11月-次年2月为播种季,A正确;3-6月为收获季,B错误;5-9月既有收获季也有泛滥季,C错误;7-10月为泛滥季,D错误;故选A。
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埃及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绿色长廊”。请结合埃及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你认为埃及农民的“播种季”将从_月开始( )
A.3月 B.5月 C.7月 D.11月
15.“绿色长廊”的水源主要来自()
A. 降水 B. 尼罗河 C. 地下水 D. 冰雪融水
14.D 15.B
刚果河按流量计算,是世界第二大河,被称为“非洲长廊”,尼罗河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有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两条主要支流。图1为非洲气候和主要河流分布图,图2为刚果河与尼罗河水系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特点有( )
A.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B.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
C.只有热带气候类型 D.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2.与尼罗河相比,刚果河( )
A.流经热带沙漠气候 B.水量小
C.流经地区森林面积大 D.支流少
3.历史上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尼罗河的定期泛滥( )
A.扩大了灌溉面积 B.减少了土壤肥力
C.改变了作物成熟的时间 D.带动了旅游发展
4.随着尼罗河流域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流域内各国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缓解用水紧张,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①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②各国通过对话签署水源分配协议
③种植耐旱作物 ④各国争相修建水库水坝拦截河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D 2.C 3.A 4.D
【解析】1. 非洲气候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对称性。以赤道为中心轴,从赤道向南北两侧,气候依次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等,其中分布最广的是热带草原气候,因此,排除ABC,故选D。
2.据图可知,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区,A错误;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水量大,支流众多,BD错误;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面积为20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热带雨林总面积的70%,占全世界热带雨林总面积的25%,C正确。故选C。
3.尼罗河为什么会定期泛滥是因为水源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季节性暴雨。 洪水到来时会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后又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这样使得原来干旱的沙漠地区沿尼罗河两岸出现了一条“绿色走廊”。这里集居着埃及全国90%以上的人口。因此,历史上尼罗河有定期泛滥主要有利影响是带来了水源和肥沃的土壤,A正确,B错误;改变不了作物成熟的时间,也不能带动旅游发展,CD错误。故选A。
4.尼罗河流域为了缓解用水紧张,可以做到节约用水和合理使用水资源,例如题中①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②各国通过对话签署水源分配协议,③种植耐旱作物 ,④各国争相修建水库水坝拦截河水,是不合理的使用水资源,容易引起矛盾,引发战争。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D。
根据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古埃及人将一年分为三季,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绿色长廊”。下图为埃及部分农产品主要产区分布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5.尼罗河定期泛滥,是因为其上游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6.推测该地区每年播种季的月份是( )
A.3~6月 B.5~9月 C.7~10月 D.11月~次年2月
7.结合经济作物生产,埃及可发展的工业部门为( )
A.汽车制造 B.纺织工业 C.钢铁冶炼 D.煤炭开采
5.B 6.D 7.B
【解析】5.尼罗河自南向北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沙漠气候区,在埃及境内注入地中海。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每逢湿季降水丰富,河水大涨,使尼罗河定期泛滥,B正确;尼罗河没有流经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AD错误;热带沙漠终年高温干旱,降水及其稀少,C错误。故选B。
6.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并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耕作方式。他们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其中“泛滥季”是指6一10月,“播种季”是指11月一次年2月,“收获季”是指3一6月,故选D。
7.读图可得,埃及盛产长绒棉,结合其经济作物生产特点,所以埃及可发展的工业部门为纺织服装,B正确。汽车制造、钢铁冶炼和煤炭开采都不是结合期经济作物棉花的生产特点,ACD错误。故选B。
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的规律,并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耕作方式。他们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4个月),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一条“绿色长廊”。如图示意埃及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推测该地区每年“播种季”的月份是( )
A.3~6月 B.5~9月 C.7~10月 D.11月~次年2月
9.古埃及人选择在尼罗河谷地耕作,主要是因为( )
A.有丰富的水源 B.有充足的光照 C.有充足的热量 D.有丰沛的降水
10.该地区盛产长绒棉的优势条件是( )
A.光照充足 B.气温年较差大 C.雨热同期 D.年降水量丰富
8.D 9.A 10.A
【解析】8.由题可知,该地区一年分三季,每个季节4个月,6月-10月是泛滥季,人们在泛滥后的土地上耕作,以此类推,11月-次年2月是播种季,3-6月是收获季。故选D。
9.古埃及人选择在尼罗河谷地耕作,主要是因为靠近尼罗河,水源充足,A正确;该地光照、热量相差不大,降水稀少,BCD错误;故选A。
10.埃及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气候干旱,长绒棉沿着尼罗河分布,因此盛产长绒棉的优势条件是光照充足,有丰富的灌溉水源,河流两岸土壤肥沃,A正确。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热带沙漠气候不是雨热同期,年降水量少,排除BCD。故选A。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肥沃沉积物,因没有其他植被,可以直接在沉积物上种植。图1为尼罗河上游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为埃及地理位置及境内尼罗河示意图。
材料二 埃及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近年来,埃及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光伏产业园区,综合效益显著。
(1)埃及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东北部,图中的洲界线为 。
(2)古埃及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是因为上游的重要支流发源于 (气候类型)区,其气候特征是 。
(3)埃及的粮食需要进口,其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条件是 。
(4)请从埃及气候方面,分析光伏产业园建设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
1.(1)苏伊士运河
(2)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3)降水少/河流少,水资源短缺
(4)有利条件:晴天多,光照时间较长克服的困难:高温酷暑/干旱缺水
【分析】本题以尼罗河上游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埃及地理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设置4道试题,涉及周界气候类型、气候特征、限制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以及埃及发展光伏产业园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需要克服的困难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埃及地处非洲东北部,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它穿过埃及领土。
(2)尼罗河的重要支流发源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丰富。该气候区在湿季(6 - 10月)降水丰富,导致尼罗河水位上涨,出现泛滥。
(3)埃及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源短缺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4)有利条件:埃及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光伏产业发展。需要克服的困难:风沙大,可能会覆盖太阳能板,影响发电效率;气候炎热,对设备和施工人员有较高要求;水资源短缺,不利于设备冷却和施工用水。
2.埃及94%的国土为沙漠,尼罗河谷地是最富饶的地区。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洪水到来时,会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去后,又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淤泥,形成肥沃的土壤。读埃及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埃及境内的A 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是扼守欧洲、非洲和 洲的主要国际航道。
(2)埃及境内的尼罗河主要流经 气候区,其气候特点是 。
(3)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了缓解其定期泛滥的问题,埃及在尼罗河上建设了重要的水利工程B 。
(4)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尼罗河对埃及的贡献。
2.(1) 苏伊士 亚
(2) 热带沙漠 全年高温少雨(或全年炎热干燥)
(3)阿斯旺水坝
(4)提供灌溉水源;提供肥沃土壤;为埃及重要的水路交通干道,方便货物的运输和人员的往来。
【分析】本大题以埃及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埃及的位置、河流、气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A为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扼守欧洲、非洲和亚洲的主要国际航道,大大缩短了印度洋沿海和北大西洋沿岸港口之间的航程。
(2)结合所学,埃及境内的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炎热干燥,使尼罗河下游水量较少。
(3)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了缓解其定期泛滥的问题,埃及在尼罗河上建设了重要的水利工程A阿斯旺水坝,控制住了尼罗河千百年来周而复始的泛滥。
(4)由所学知识,埃及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尼罗河是埃及重要的河流,为埃及提供灌溉水源;提供肥沃土壤;为埃及重要的水路交通干道,方便货物的运输和人员的往来等。
学习目标
核心巩固
素养提升
自我超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