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谜语(mí yǔ) 嫌弃(xián qì) 输赢(sū yīng)
B.喇叭(lǎ ba) 枇杷(pí pá) 祭祀(jì sì)
C.蜷曲(juǎn qū) 狩猎(shòu liè) 湖畔(hú pàn)
D.小篆(xiǎo zhàng) 铭文(míng wén) 国子监(guó zǐ jià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谐音 随心所浴 信口开合 一清二白
B.偕同 任劳任怨 默默无闻 无私奉献
C.揩油 无拘无束 心驰神往 一马平川
D.楷模 兢兢业业 依依不舍 名声在外
3.下面全是形声字的是( )
A.材 铜 尖 B.削 瓢 林 C.露 爸 森 D.固 病 培
4.下列猜字谜答案错误的一项是( )
A.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日)
B.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驼)
C.耳朵贴在门缝里,听听有无好东西。(闻)
D.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谁发愁。(吕)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B.老师今天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C.看了这部电影,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D.举世闻名的赵州桥是隋代的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二、补充词语
6.将词语补充完整。
七 ( )八( ) 夜( )( )日 ( )寝( )食 银( )素( )
( )头( )面 面目( )( ) 栩栩( )( ) 不计( )( )
五彩( )( ) ( )山( )岭 美( )美( ) 丰富( )( )
三、填空题
7.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入句子中。
梁山泊的军师——( )
四月的冰河——( )
孔夫子搬家——( )
咸菜烧豆腐——( )
隔着门缝吹喇叭——( )
外甥打灯笼——( )
(1)小明最近迷上了网络游戏妈妈和老师都说了他很多次,他还是 。
(2)这只球队自从换掉了主教练就像是 。
(3)李叔叔的山歌唱得特别好,他经常被邀请去外地演出,那真是 。
(4)我们要搬家了,很多旧东西都 了。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回答问题。
郗太傅①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②自矜持③。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④,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⑤,因嫁女与焉。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郗太傅:郗鉴。②咸:都。③矜持:故作姿态,以示不凡,不自然的样子。④坦腹卧:露出腹部躺着。⑤逸少: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遣门生与王丞相书 书:
(2)门生归,白郗曰 白:
9.把文中表示下面意思的句子找出来,并画上“ ”。
只有一个年轻人,露出腹部躺在东床上,好像没听说有这回事似的。
10.读了这则小古文,我知道郗太傅把女儿嫁给了 (填人名)。
五、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所写,浑厚沉劲,意态饱满。写撇、捺常用圆笔,显得圆融流畅。写弯钩用转法,曲圆较长,适成全字有力的支撑。这些表现了溶隶于楷的特点,正如郭尚先所评:“《醴泉铭》高华浑朴,体方笔圆,此汉之分隶、魏晋之楷合并酝酿而成者。”因此千余年来,此碑成为人们临习楷书的范本。
11.资料中“酝酿”的意思是( )
A.造酒发酵的过程。 B.比喻孕育、熏陶。
C.蜜蜂做蜜。 D.喻指事情积渐而成。
12.上图是欧阳询( )的代表作。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13.下面不属于欧阳询书法特点的是( )。
A.行云流水 B.体方笔圆 C.笔力刚劲 D.结构严谨
14.读资料中的两处画线部分,想一想:欧阳询为什么会成为书法大家?
班级开展了有关“古文字”的综合性研究活动,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让古文字“活”起来
曹怡晴
①“甲骨文方向毕业是种什么体验?”不久前,一名研究学习甲骨文的95后女生,因为在短视频平台上介绍自己的专业引发关注。视频中,她以风趣的独白,向观众科普甲骨文的源头、学习甲骨文的用途。很多网友在线催更,希望通过学习甲骨文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
②甲骨文是迄(qì)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多部门多学科协同开展甲骨文研究和应用,培养了一批跨学科人才,经过几代人辛勤努力,甲骨文研究取得显著成就。
③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000余个,取得学界共识的破译字约占1/3。经过一代代学者的研究,已被释读的甲骨文内容十分丰富,全方位展示了商代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国早期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④学习研究甲骨文虽是冷门专业,但也有办法引起公众兴趣。让看似远离生活的“冷门”变为引发共鸣的“热门”,需要将复杂深奥的专业知识轻量化、前沿的学科热点大众化。科普视频通俗展现商王武丁写给妇好的“甲骨文情书”,让普通网友感受数千年前流淌于文字间的丰沛(pèi)情感,也更直观地理解象形字“斗(門)”的文字演变史;计算机专家则在利用技术手段,破译那些还没有被认出来的甲骨文……得益于知识分享与数字技术的化学反应,研究者能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汉字知识,为甲骨文的活化利用打开了广阔空间,也让更多人领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⑤但也要看到,甲骨文乃至古文字学研究,都不是简单轻松地“讲故事”。每一个甲骨文被破译的背后,都是研究人员“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勤勉与付出。通过技术赋能,加强顶层规划,重视文理结合,构建中国古文字的大数据应用生态体系,是时代的机遇,也是时代的呼唤。注重包括甲骨文与甲骨学在内的古文字学专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培育一批科普园地,才能把公众对古文字的关注从“一时热”变为“持续热”。
(文章有删减)
材料二:
①如今,甲骨文手机表情包已经成为斗图圈的“新宠”。设计者让甲骨文字的图案意义和使用者要表达的意思相融合,不仅可爱有趣,还充满内涵。使用甲骨文表情包,“萌得有文化”变成一种新型的潮流趋势。
②不仅“甲骨文表情包”,印章、项链、贺卡……各种文创产品中也都能看到甲骨文的身影。从国宝盲盒,到《经典咏流传》中将古典诗词重新传唱为歌曲,再到国家典籍博物馆推出的沉浸式互动解谜游戏“故纸修复师·碎丹青”……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与年轻人的接受方式实现“嫁接”,使原本躺在博物馆中高冷的“小众文化”,也有了一定的温度,真正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和生活,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带来了附加值。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
15.(内容概括)阅读两则材料,说说甲骨文是如何走进大众视野的。
16.(信息提取)请你根据上面两则材料补全研究报告。
(1) 一、问题的提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重要吗?它的研究现状是怎么样的呢?后续又是怎么发展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对甲骨文研究的现状和后续发展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资料。2.询问身边的人。 三、资料整理 类别内容甲骨文的重要性(2) 研究现状(3) 后续发展(4)
四、研究结论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对甲骨文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后续发展要依靠多方面领域的支持。
阅读与理解。
别有趣味的残缺字
古今名人题墨中,有一些刻意为之的残缺字。只要我们领悟其用意,便可以品出别致的雅趣。
泰山有一块摩崖刻石,镌刻着醒目的“虫二”两个字,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才子刘廷桂题镌的。据说,在更早的明代,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有一次游览岳阳楼,陶醉于四周的秀丽风光,禁不住用笔在墙壁上题写“虫二”二字。最初人们不知是什么意思,后经解释,才知道“虫二”寄寓 “风月无边”之意。原来“风”字的繁体字去掉里边的一撇和外面的边儿就剩一个“虫”字,而“月”字去掉边儿就剩下一个“二”字。
游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时,细心的游客会发现那里的景名碑上,繁体的“鱼”字底部的四点少写了一点。原来那块碑上所刻“花港观鱼”四字为清康熙皇帝手迹。康熙信佛教,崇尚“好生之德”。然而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繁体的“鱼”字底部的四点为火,鱼遇到水而生,遇火必死。康熙皇帝不忍见鱼死,便将碑文中繁体的“鱼”字底部的四点写成三点,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
黄浦江畔耸立着一座三十一层的大厦,它就是安徽省在上海招商引资 的窗口——裕安大厦。“裕安大厦”四个字乃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手笔。其中 “裕”字左偏旁少了一点。赵老是安徽人,对家乡很有感情,也很了解安徽老家还有许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所以他在题写“裕安大厦”时感到家乡离富裕还差一点,便故意少写一点,意在激励老乡正视现实,加倍努力。
汉字博大精深,独特有趣。从古今名人的残缺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残缺字背后都有它深刻的寓意,这是其他的文字所不能比拟的,它堪称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17.理解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选一选( )
据说,在更早的明代,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有一次游览岳阳楼,陶醉于四周的秀丽风光,禁不住用笔在墙壁上题写“虫二”二字。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特定称谓
18.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博大精深:
奇葩:
19.文中三处残缺字各有什么含义?
(1)泰山摩崖刻石上“虫二”二字: (2)“花港观鱼”中繁体的“鱼”字四点底少一点:
(3)“裕安大厦”的“裕”字左偏旁少了一点:
20.你如何理解残缺字的“别有趣味”?
六、书面表达
21.习作(从两个题目中自选一题)
(1)我国的汉字不仅是表情写意的符号,还蕴藏着人们深厚的情感。在“遨游汉字王国”的过程中,哪个汉字给你印象最深,或者给你带来了启迪?在学习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小故事……仔细回想,写一篇习作,讲讲你和汉字之间的故事。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2)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班上一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请你选择其中一次活动,把经过和收获写出来。要求:内容具体,写出真实的体验,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B
2.A
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A.随心所浴——随心所欲,信口开合——信口开河。
故选A。
3.D
本题考查形声字。
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A读选项可知,“材”、“铜”都是形声字,尖不是形声字。
B读选项可知,“削”、“瓢”都是形声字,林不是形声字。
C读选项可知,“爸”、“露”都是形声字,森不是形声字。
D读选项可知全部都是形声字。
4.D
本题考查猜字谜。
A.太阳又称为日,我们在日的时候,通常是画为圆型的;而在写日字的时候,日字则为方方正正的,结合昼夜日长来看,冬季的时候为白天短,夜晚长;夏季的时候则为白天长,夜晚短。所以答案为“日”。故正确。
B.驼 左看马靠它 右看它靠马=驼分为 马+它左右一起看 脚踩万里沙 因为骆驼最适合在沙漠的动物。故正确。
C.“闻”外边是“门”,里边是“耳”,耳+门=闻,并且闻有听的意思。故正确。
D.一只狗两个口=犬(狗)+口+口(两个口)=哭。谁遇它谁发愁,说的是“哭”字的意思,人哭是因为碰到愁心的事情。故错误。
答案选D
5.D
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
A.语序颠倒。“解决”与“发现”颠倒。应修改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前后矛盾。“基本上”和“全”,修改时只要去掉任意一个,即老师今天讲的知识,我基本上懂了。或:老师今天讲的知识,我全懂了。
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该改为:我们看了这部电影,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D.没有语病。
故选D。
6. 上 下 以 继 废 忘 装 裹 蓬 垢 全 非 如 生 其 数 缤 纷 翻 越 轮 奂 多 彩
本题考查成语积累。
七上八下:形容心里慌乱不安,无所适从的感觉;也指零落不齐或纷乱不齐。
夜以继日: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形容熬夜学习或工作,非常勤奋努力。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银装素裹:比喻户外的雪景素洁美丽。
蓬头垢面:指头发蓬乱满脸污垢,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
面目全非:指面孔变得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也形容事物变化很大。
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不计其数: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翻山越岭:翻过了很多山,越过了很多岭。
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7. 无(吴)用 开动(冻)了 净是输(书) 有言(盐)在先 名(鸣)声在外 照旧(舅) 外甥打灯笼 —— 照旧(舅) 四月的冰河 —— 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 —— 名(鸣)声在外 梁山泊的军师 —— 无(吴)用
本题考查对歇后语的积累和运用。
①梁山泊的军师 —— 无(吴)用,意思:梁山泊的军师是吴用,“无”和“吴”谐音,用来表示没有用处,起不了什么作用。
②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意思:四月天气转暖,冰河开始解冻,“开动”和“开冻”谐音,常用来表示开始行动、开始运转或思路等开始活跃起来。
③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意思:孔夫子是很有学问的人,家里书很多,搬家的话搬的东西大多是书,“输” 和“书”谐音,用于形容总是失败,没有成功的时候。
④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意思:咸菜本身是咸的,有盐,烧豆腐的时候就已经有盐在里面了,“言”和“盐”谐音,指事先已经把话说清楚了。
⑤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意思:喇叭在门内吹,声音却在门外传播,“名”和“鸣”谐音,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名声很大,在外面都很有名气。
⑥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意思:外甥打灯笼给舅舅照亮,还是照着舅舅,“旧”和“舅”谐音,意思是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
(1)此句表达小明在妈妈和老师多次劝说后,依旧沉迷网络游戏,没有任何改变,“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恰好能体现这种情况没有变化的意思。
故选“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
(2)这里说球队换了主教练后有了新的变化和活力,开始积极运转起来,就像四月天气转暖,冰河开始解冻,开始“开动”一样,所以用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非常合适。
故选“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
(3)李叔叔因山歌唱得好而在外地都有名气,“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这个歇后语,很形象地说明了他的名声在外面传播得很广,符合句子语境。
故选“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4)搬家时很多旧东西往往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了,“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正好表达了这些旧东西在搬家这个情境下是没有用处的意思。
故选“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8. 信 告诉 9.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10.王羲之(逸少)
译文:郗太傅在京口,派一个门客拿着自己给王丞相的亲笔书信到王府去选婿。王丞相见过信后对这个门客说:“你到东厢房去任意挑选吧!”门客到东厢房看过之后,赶回郄府,对太傅说:“王丞相的各个儿子都值得夸奖。听说我为您选女婿,都故作姿态,以示不凡,只有一个年轻人,露出腹部躺在东床上,好像没听说有这回事似的。”郄太傅说:“就是这个公子最好。”太傅郄鉴询问调查他,原来是王羲之,于是将女儿嫁给了他。
11.B 12.C 13.A 14.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11.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酝酿:本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根据句子“《醴泉铭》高华浑朴,体方笔圆,此汉之分隶、魏晋之楷合并酝酿而成者。”可知,《醴泉铭》书法风格高华浑朴,既体现了汉代分隶的方正特点,又融入了魏晋楷书的圆润笔势。这种风格是两种书体经过长期孕育、熏陶、融合的结晶,展现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酝酿”的意思是:孕育、熏陶。故选B。
12.本题考查关键信息的提取。
从“这些表现了溶隶于楷特点”可知上图的《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楷书的代表作。故选B。
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书法常识的了解。
从“浑厚沉劲,意态饱满。写撇、捺常用圆笔,显得圆融流畅。写弯钩用转法,曲圆较长,适成全字有力的支撑。”“《醴泉铭》高华浑朴,体方笔圆”可知欧阳询书法特点:体方笔圆、笔力刚劲、结构严谨,行云流水是行书的特点。故选A。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溶隶于楷”和“此汉之分隶、魏晋之楷合并酝酿而成者”可知,欧阳修的书法融入了汉之分隶、魏晋之楷然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故欧阳询成为书法大家是因为采纳各家长处,形成自己的风格或体系。
15.甲骨文是通过短视频平台、相关文创产品、相关国学综艺等平易近人、贴近生活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的。 16. 关于甲骨文研究的现状和后续发展的研究报告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000余个,取得学界共识的破译字约占1/3。 ①通过技术赋能,加强顶层规划重视文理结合,构建中国古文字的大数据应用生态体系;②注重包括甲骨文与甲骨学在内的古文字学专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培育一批科普园地。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材料一第①自然段句子“不久前,一名研究学习甲骨文的95后女生,因为在短视频平台上介绍自己的专业引发关注。视频中,她以风趣的独白,向观众科普甲骨文的源头、学习甲骨文的用途。”可知甲骨文通过短视频平台进入大众的视野;
结合材料二句子第②自然段句子“不仅“甲骨文表情包”,印章、项链、贺卡……各种文创产品中也都能看到甲骨文的身影。从国宝盲盒,到《经典咏流传》中将古典诗词重新传唱为歌曲,再到国家典籍博物馆推出的沉浸式互动解谜游戏‘故纸修复师·碎丹青’……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与年轻人的接受方式实现‘嫁接’”可知甲骨文通过文创产品、综艺节目等方式进入大众的视野;
综合概括,甲骨文通过短视频平台、文创产品、综艺节目等通俗易懂的方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16.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提取整合有效的信息,将研究报告中的资料整理补充完整。
结合表格中的类别“甲骨文的重要性”,可以联系材料一第②自然段句子“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知道甲骨文的重要性;
结合表格中的类别“研究现状”,可以联系材料一第③自然段句子“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000余个,取得学界共识的破译字约占1/3。经过一代代学者的研究,已被释读的甲骨文内容十分丰富,全方位展示了商代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国早期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知道甲骨文的研究现状;
结合表格中的类别“后续发展”,可以联系材料一第⑤自然段句子“通过技术赋能,加强顶层规划,重视文理结合,构建中国古文字的大数据应用生态体系,是时代的机遇,也是时代的呼唤。注重包括甲骨文与甲骨学在内的古文字学专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培育一批科普园地,才能把公众对古文字的关注从‘一时热’变为‘持续热’。”知道甲骨文研究的后续发展。
17.C 18. (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在文中指汉字 影响范围大,蕴含着丰富、精深的文化。 奇特而美丽的花朵。文中指汉字在我国文 艺百花园中很特别。 19. 夸赞泰山风景美丽 康熙皇帝显示自己皇恩浩荡、泽被万物 激励老乡正视现实,加倍努力 20.残缺字有深刻的寓意,蕴含着人们的智慧,或是对美景的赞赏,或是对万物的怜惜,或是对人们的激励,让人读之觉得趣味盎然。
17.考查引号的作用。
“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是特定的称谓,故选C。
18.考查词语解释。
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结合原文“汉字博大精深”可知是指汉字广博高深。
奇葩,意思是原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常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结合原文“它堪称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指汉字在我国文艺百花园中很特别。
19.考查内容理解。
(1)结合第②段原文“陶醉于四周的秀丽风光,禁不住用笔在墙壁上题写‘虫二’二字。”“最初人们不知是什么意思,后经解释,才知道‘虫二’寄寓 ‘风月无边’之意。”故“虫二”二字指的是泰山风景之佳胜。
风月无边,意为极言风景之佳胜。
(2)结合第③段原文“康熙信佛教,崇尚‘好生之德’。然而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繁体的‘鱼’字底部的四点为火,鱼遇到水而生,遇火必死。康熙皇帝不忍见鱼死,便将碑文中繁体的‘鱼’字底部的四点写成三点,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可知“花港观鱼”中繁体的“鱼”字四点底少一点是为了用来显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
(3)结合第④段“赵老是安徽人,对家乡很有感情,也很了解安徽老家还有许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所以他在题写‘裕安大厦’时感到家乡离富裕还差一点,便故意少写一点,意在激励老乡正视现实,加倍努力。”可知“裕安大厦”的“裕”字左偏旁少了一点是为了激励老乡正视现实,加倍努力。
20.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原文“从古今名人的残缺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残缺字背后都有它深刻的寓意,这是其他的文字所不能比拟的,它堪称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可知有一些残缺字的出现是刻意为之,它们寄托着深刻的寓意——对美景的赞赏,或是对万物 的怜惜,或是对人们的激励,这些趣味让人啧啧称道,是为一种美。根据句子理解作答即可。
21.例文一:
我和汉字的奇妙之旅
汉字,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求知的道路。每一个汉字于我而言,都是一位神秘的老友,有着独特的魅力。其中,“暖”字最让我倾心。
记得那是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我走在回家路上,心情低落。考试的失利让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冷冰冰的,就连平日里最爱的小吃摊,此刻也失了吸引力。回到家,妈妈什么也没问,只是轻轻拥我入怀,轻声说:“孩子,不管怎样,妈妈在这儿。”瞬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那一刻,我深刻领悟了“暖”字的力量。它不仅仅是火字旁与“爰”的简单组合,更是亲情传递出的炽热温度,足以驱散任何阴霾。
学校组织的“汉字听写大赛”也让我与汉字有了一场激烈碰撞。为了准备比赛,我日夜与字典相伴,探寻汉字的起源、演变。比赛当日,紧张感如潮水般将我淹没。当老师念出“鸿鹄”一词,我先是一愣,随即大脑飞速运转,手中的笔在纸上颤抖着落下。幸运的是,我写对了。那一刻,自豪与喜悦交织,我深知是对汉字日积月累的热爱给了我力量。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我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我愿在你的海洋里,继续畅游,解锁更多的奥秘。 例文二:
有趣的猜字谜活动
“哈哈哈……”教室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我们班正在开展一场热火朝天的猜字谜活动。
老师刚在黑板上写下第一个字谜“山上还有山,猜一个字”,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大家都陷入沉思。有的同学眉头紧锁,眼睛死死盯着黑板,仿佛要把黑板看穿;有的同学小声呢喃,不断在纸上写写画画;还有的同学眼珠滴溜溜地转,试图从周围同学的表情中找到线索。突然,小刚一拍脑袋,大喊:“是‘出’字,两个‘山’叠加!”老师微笑点头,教室里顿时掌声雷动。
轮到我出题了,我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十张口,一颗心,打一字。”同学们又开始新一轮的思索。这一次,气氛更加热烈,大家纷纷举手抢答。小丽着急地站起来,脸涨得通红,说话都有些结巴:“是……是‘思’字,‘十’‘口’下面加个‘心’。”我向她竖起大拇指,她开心地坐下,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这场活动不仅有趣,还让我收获颇丰。我学到了许多新奇的字谜构造方法,更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每一个字谜背后,都是汉字奇妙的组合与变幻,它们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智慧宝库的大门,让我在汉字的世界里流连忘返,也让我们全班同学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共同沉醉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之中。
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例文一:
一、审题
本次习作主题围绕“我和汉字的故事”展开,关键在于挖掘汉字背后蕴藏的情感、启迪,或是学习汉字过程中的有趣经历。要求从自身出发,回顾在“遨游汉字王国”学习、生活场景里,与某个汉字结缘的瞬间,重点突出个人感受。
二、立意
通过讲述和汉字的故事,展现汉字对个人成长、情感认知、思维启迪等方面的深刻影响,表达对汉字文化的热爱与敬畏。
借助具体事例,如因一个汉字改变心情、因学习汉字懂得道理等,体现汉字承载的人文价值,让读者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书写表意,更在于它能融入生活,成为心灵指引。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点出哪个汉字给你印象最深。
中间:具体描述自己和这个汉字之间发生的故事,注意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
例文二:
一、审题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围绕班级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展开,关键在于选取一次具体活动,详细描述活动的开展过程,包括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中的环节以及活动后的收尾等,同时阐述自己从这次活动中获得的收获。
强调内容要具体、体验要真实,旨在引导学生回顾亲身经历,将活动完整且生动地呈现出来。
二、立意
通过记录活动过程,展现班级活动的丰富多彩以及同学们积极参与的热情,营造出充满活力与凝聚力的班级氛围。
着重突出个人在活动中的成长与感悟,如知识层面的拓展、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对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等,让读者感受到活动不仅带来欢乐,更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点出要写的活动是什么。
中间:详细描述活动经过,可以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方法。
结尾:总结式扣题,升华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