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日本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

文档属性

名称 8.1 日本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21 16:4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1 日本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
一、单选题
读“日本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日本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B.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全部位于南温带 D.隔日本海与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
2.下列关于日本地理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国家 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多火山、地震 D.多长河、水量大
3.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的亚洲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日本是东亚的岛国,被誉为“樱花之国”,读“日本樱花开放时间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日本的四大岛屿,面积最大的是( )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5.小明的爸爸准备明年带他去日本北海道岛看樱花,他们最有可能利用的时间是( )
A.春节期间 B.国庆节期间 C.劳动节期间 D.中秋节期间
6.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推迟近两个月,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降水因素 D.市场因素
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发生7.6级地震,地震导致该地区地壳大幅变动。读“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7.从日本本州岛地形图中,可以看出( )
A.日本该岛地形以平原为主 B.该岛地势北高南低
C.山脉主要分布在该岛的边缘 D.日本该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8.下列关于日本地壳活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C.位于板块张裂拉伸处,地壳活跃 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9.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室内,迅速躲到墙角②在高楼,尽快乘坐电梯下楼
③在室外,迅速撤离到高大建筑物附近④在野外,避开山崖、陡坡,防止山石滚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日本工业发达,良港众多,但资源贫乏,沿海工业高度集中。图示意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日本的首都所在的岛屿是( )
A.九州岛 B.四国岛 C.本州岛 D.北海道岛
11.日本工业沿海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
A.多优良港湾 B.劳动力廉价 C.土地价格低廉 D.矿产资源丰富
12.有关日本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发达国家 B.资源小国 C.对外依赖性弱 D.外向型经济
有“阿尔卑斯山”之称的立山黑部位于日本本州岛的中部,这里因大雪每年有半年的封山期,每当春季来临时,当地会铲雪开山,游客穿行于15米高的“雪之深谷”,切身感受大自然带给人类的震撼。也形成了具有该地特色的“合掌屋”民居。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立山黑部位于日本的( )上
A.本州岛 B.北海道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14.立山黑部雪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 )
A.来自日本海的冬季风影响 B.来自日本海的夏季风影响
C.来自太平洋的冬季风影响 D.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
15.该地“合掌造”建筑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A.多火山地震 B.防止洪水
C.防止冬季屋顶积雪 D.森林资源丰富,就地取材
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导致沿海部分海底抬升变成陆地。地震过去一周,能登半岛再受强烈冷空气侵袭,部分区域出现局部强降雪,加剧灾情恶化。图1为能登半岛示意图,图2为六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造成能登半岛海陆快速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水土流失 C.填海造陆 D.地壳运动
17.日本被称为“地震之邦”是因为其位于( )
A.太平洋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18.能登半岛出现降雪的主要原因是( )
A.冷暖空气相遇,形成降水 B.地震在洋面引发台风,带来降水
C.空气受热膨胀,形成降水 D.地处冬季风的迎风坡,形成降水
19.为做好应对地震的准备,日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①用钢筋、水泥加固房屋②加强防灾演练
③住轻质木板房④移民到地震较少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延迟到2021年7月23日~8月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读“日本太平洋工业带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东京位于( )
A.九州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北海道岛
21.日本工业高度发达,促使工业集中分布在图中阴影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
①海运便利②气候适宜③多优良港湾④水源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据报道,该届奥运会的奖牌所用金属是从淘汰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小家电中提炼而成。这体现了( )
A.日本经济落后,人们生活节俭 B.日本国内矿产资源丰富
C.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D.日本工业产品质量低
二、解答题
23.日本富山县立山黑部地区的雪墙公路、秋日红枫和黑部水库,被誉为“立山三景”,人们称该地区为日本最后秘境。图为日本地形图及立山黑部地区的旅游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建设于黑部峡谷里的黑部水坝为日本最高大坝,在两侧高山峡谷共同围拢下,形成了宽阔壮丽的黑部水库,蓄水量约2亿立方米。夏秋季开闸放水时,气势磅礴,引人注目,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1)富山县立山黑部地区是著名观雪圣地,该地地处冬季风的 坡,每年冬季从 (海域名称)吹来的 风(风向)带来了充足水汽,形成丰富的降雪。工作人员用巨型铲雪车,在厚重积雪中开辟出“雪墙公路”,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
(2)每当秋季来临,随着气温 (降低/升高),枫叶逐渐变红。立山黑部地区秋日红叶的最佳观赏期始于每年10月底,山中的红叶每天约以30米的速度从 (山脚向山顶/山顶向山脚)变红,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3)枫树遍布日本各地,“追枫爱好者”想要拍摄日本“第一抹红叶”的美景,拍摄地点要选择在 岛;他们想要继续追赶“红叶的脚步”,应向日本的南部进发。日本各地枫叶依次变红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单选)。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4)黑部水库的作用有发展旅游、防洪、 等。
24.以下是有关“日本”一课的教学片段,请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初识日本]
(1)日本初印象:①多地震,②寿司,③富士山,④动漫,⑤和服。上述印象中属于自然地理事物的是 (填序号)。
[走近日本]
(2)根据日本位置示意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30°N~45°N,属于五带中的 带。
·海陆位置:日本是 洋西北部的岛国。
·相对位置:与中国等国家隔海相望。
[图说日本]
(3)查阅多种地图,学习日本地理特征。
·选择地形分布图、气候分布图等,认识日本自然地理概况。
·选择城市分布图、 分布图等,认识日本人文地理特征。
(4)通过分析特征,建立要素联系。
资源丰富
进口 ,出口工业制成品
参考答案
1.D 2.D 3.C
1.读图可知,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故A错误;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故B错误;日本全部位于北温带,故C错误;日本隔日本海与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2.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沿海平原狭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日本的海岸线长约3万千米,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大约每隔3年就要发生1次危害较大的地震,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日本是一个岛国,受地形的影响,河流短小而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故D错误,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选项,故选D。
3.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的亚洲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多,这是因为日本是岛国,受海洋影响较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4.B 5.C 6.A
4.日本的领土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读图可知,日本的北海道岛樱花开放的时间最晚,北海道的樱花开放时间大致在4月30日到5月10日之间,因此去北海道看樱花最好劳动节(5月1日)期间去,春节期间、国庆期间和中秋节期间时间都不合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日本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推迟近两个月,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因为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樱花开花时间早;北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樱花开花时间晚,A正确;降水因素、地形因素和市场因素都不是日本樱花开花时间推迟的主要影响因素,BCD错误。故选A。
7.D 8.A 9.D
7.读图可知,日本该岛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A错误,D正确;该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B错误;该岛山脉主要分布在中部,C错误。综上所述,ABC错误,故选D。
8.由图可知,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交界处,因此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结合所学知识,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地质灾害,当地震发生时会对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但我们可以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来减轻地震对我们的负面影响,正确的做法主要有:在室内,迅速躲到三角区,①正确;在室外,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远到高大建筑物,③错误;被困时,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在野外,避开山崖、陡坡,防止山石滚落,④正确。在高楼,不能乘坐电梯下楼,因为可能会突然停电,被困在电梯里,陷入更加危险的处境,②错误。综上所述,D项的①④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C 11.A 12.C
10.读图分析,日本四个大岛自北向南依次是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日本的首都东京位于本州岛,C正确,故选C。
11.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工业布局在沿海地区有利于工业原料的进口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A正确;日本经济发达,科技强,劳动力价格高,B错误;日本面积狭小,土地价格高,C错误;矿产资源缺乏,D错误;故选A。
12.日本属于发达国家,A正确;日本的国内资源匮乏,但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因此工业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对外依赖性强,属于外向型经济,BD正确,C错误;故选C。
13.A 14.A 15.C
13.根据材料可知,立山黑部位于日本本州岛的中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读图可知,冬季,日本海一侧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冬季风经过日本海时,携带大量水汽,在日本本州岛中部的立山黑部地区受地形抬升,水汽冷却凝结形成大量降雪,A正确。夏季风温暖湿润,不会带来降雪,且来自太平洋方向的是夏季风而不是冬季风,BCD错误,故选A。
15.合掌造” 建筑的屋顶呈人字形且角度较大,像双手合十的形状。这样的建筑设计主要是为了应对当地冬季多雪的气候,较大坡度的屋顶可以使积雪容易滑落,防止积雪过多压垮房屋,C正确。防火山地震、防止洪水不是其主要功能,这种屋顶形状主要是针对积雪设计的,AB错误。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筑材料可以就地取材,这主要涉及到建筑的材料来源,但不是建筑的形式为什么是 “合掌造”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16.D 17.B 18.D 19.C
16.能登半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多火山地震,引发能登半岛海陆变迁,D正确;与气候变化、水土流失、填海造陆无关,ABC排除,故选D。
17.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AD错误,B正确;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C错误,故选B。
18.能登半岛的降雪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地区处在冬季风的迎风坡。当冬季风由大陆吹向海洋时,受海洋水汽的影响,在迎风坡产生抬升作用,冷空气在抬升过程中遇到水汽,凝结形成降雪。这种地形性降水是能登半岛冬季降雪的主要原因。D正确,与冷暖空气相遇、空气受热膨胀、地震在洋面引发台风无关,ABC排除,故选D。
19.为了应对地震灾害,日本居民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加强防灾演练;住轻质木板房;②③正确,用钢筋、水泥加固房屋,发生地震会更加有生命危险,①错误;移民到地震较少的国家不是合理的措施,④错误;故选C。
20.B 21.C 22.C
20.由图可知,日本岛屿由北到南分别为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日本首都东京位于最大的岛屿本州岛的关东平原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读图可知,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是日本矿产资源匮乏,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海岸线漫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便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①③正确;水源和气候不是主要原因,②④错误。故选C。
22.日本是工业发达国家,但是日本资源贫乏,非常重视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奥运会的奖牌所用金属是从淘汰的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小家电中提炼而成,这体现出日本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C正确。日本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A错误。日本国内矿产资源贫乏,发展工业所需的矿产大多需要进口,B错误。日本是发达国家,技术水平高,工业产品质量高,D错误。故选C。
23.(1) 迎风坡 日本海 西北
(2) 降低 山顶向山脚
(3) 北海道 B
(4)发电
本大题以日本地形图及立山黑部地区的旅游景观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日本地形、河流、气候差异及影响因素、水库的功能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1)富山县位于本州岛西部,立山黑部地区地处冬季风的迎风坡,每年冬季从日本海吹来的湿润西北风带来了充足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降雪。
(2)受地形因素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立山黑部地区从山顶向山脚气温逐渐升高,枫叶变红的时间逐渐变晚。
(3)日本四大岛中,北海道岛纬度位置最高,气温最低,枫叶变红的时间最早;自北向南,纬度逐渐降低,气温逐渐升高,枫叶变红的时间逐渐变晚,想追赶“红叶的脚步”,应向日本南部进发,所以判断日本各地枫叶依次变红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B正确, ACD错误。故选B。
(4)黑部水库在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调节河流径流量,具有防洪功能,还有稳定供水的功能;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具有发电功能;还有发展旅游业的作用。
24.(1)①③
(2) 北温 太平
(3)人口(工业/农业/交通线/旅游景点)
(4) 森林(水能) 矿产资源(工业原料和燃料/能源/原材料)
本题以 “日本” 一课的教学片段为材料,涉及日本的自然地理事物判断、地理位置描述、认识地理特征的地图选择以及地理要素联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自然地理事物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地理事物。多地震是因地质构造活跃引发的自然现象;富士山是火山,属于自然山体。而寿司、动漫、和服分别属于饮食文化、文化产业、传统服饰,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事物,所以属于自然地理事物的是①③。
(2)纬度范围 30°N - 45°N 可知,该区域位于北回归线(23.5°N)与北极圈(66.5°N)之间,属于五带中的北温带。从海陆位置看,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处于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岛国。
(3)认识日本人文地理特征,除城市分布图外,人口分布图可了解人口分布特点;工业分布图能展示工业布局情况;农业分布图能反映农业分布特征;交通线分布图可体现交通网络状况;旅游景点分布图有助于了解其旅游资源分布,所以此处可填人口(工业 / 农业 / 交通线 / 旅游景点)。
(4)日本多山地、丘陵,森林覆盖率高,森林资源丰富;降水丰富,地形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所以第一空可填森林(水能)。日本矿产资源匮乏,依赖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如煤、石油、铁矿石等),利用科技水平高、多优良港湾等优势,加工成工业制成品后出口,所以第二空可填矿产资源(工业原料和燃料 / 能源 / 原材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