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微专题六 特殊方法测电阻与电功率
类型一 特殊方法测电阻
1.(2024·达州节选)在完成上述探究内容后,小明将电路中的定值电阻替换成未知电阻Rx,并利用伏安法成功测量出了Rx的阻值。在他兴奋地向老师汇报成果后,老师告诉他还有其他的方法也能够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如图所示的电路不能成功测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是(R0阻值已知,电源电压不变) B (填字母)。
A B
C D
2.(2024·滨州节选)小滨用电流表和一个已知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未知且保持不变,实验操作如下:
(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b点,记录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1。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最左端a点,记录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2。
(3)则Rx= (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R0、I1、I2表示)。
3.小明想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但由于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损坏,老师给他提供了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他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也测量出了待测电阻Rx的阻值。实验步骤如下:
(1)首先,闭合开关S1、S2,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1。
(2)接着,断开开关 S2 ,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2;则待测电阻的阻值Rx=R0 (用R0、I1、I2表示)。
4.(2024·遂宁)老师带领芳芳所在的班到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利用两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p)等器材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实验所用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甲 乙
丙 丁
(1)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
(2)芳芳移动滑片P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Rx出现了 短路 (选填“断路”或“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直到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Rx的阻值为 10 Ω。
(4)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电压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 B (填字母)。
A.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B.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5)另一实验小组的电流表损坏不能使用,小组成员找老师更换电流表。老师向他们指出:不用电流表,利用现有器材也能进行测量。测量电路如图丁所示,操作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滑片P移至A端,电压表示数为U1。
②再将滑片P移至B端,电压表示数为U2。
③则Rx=RP (用U1、U2、RP表示)。
5.(2024·苏州)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阻Rx的阻值。实验步骤如下:
(1)将电压表接在B、C两点间,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b端,电阻箱R调为某一阻值R1,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为合适的值。
(2)断开开关,将电压表右端由C点改接到D点。
(3)闭合开关,反复调节 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 使两表的示数与步骤(1)中相同,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R2。
(4)待测电阻的阻值Rx= R1-R2 。
(5)若操作无误,反复调节始终无法实现两表的示数与步骤(1)中相同,原因可能有: R1的阻值太小(或R1<Rx) 、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够大(或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小于Rx) 。
类型二 特殊方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6.(泰安中考)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利用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电压表V1、V2等器材,测量额定电压为U额的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经检查无误后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 V1 (选填“V1”或“V2”)的示数为U额,同时读出另一个电压表的示数,记为U。
(2)用已知物理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小灯泡L额定功率P额= U额· 。
7.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只用电压表来测量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10 Ω,其测量过程如下:
(1)闭合开关S、S2,断开S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上端,电压表示数为4 V。
(2)闭合开关S、S1,断开S2,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读数为 1.5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3)闭合开关S、S2,断开S1,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与(2)步骤的位置相同,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 V。
(4)根据上述测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0.75 W。
8.(2023·黄冈模拟)小琪想测量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却发现电压表坏了,于是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额,图中R'为电阻箱,R0为定值电阻(阻值未知),实验步骤如下:
(1)将单刀双掷开关接a,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记下电流表示数为 I额 和电阻箱的读数R1。
(2)将单刀双掷开关接b,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记下电阻箱的读数R2。
(3)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P额=(R2-R1)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
9.(2024·湖北模拟)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天同学选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灯丝电阻约为10 Ω)。
甲 乙
丙 丁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源正确连入电路。
(2)其中一次实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2.7 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天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A (选填“A”或“B”)端移动。
(3)小天同学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了小灯泡中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625 W。小天同学还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原因是 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
(4)小天还想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的阻值,但电流表被其他小组同学借去了,于是利用上面实验用的小灯泡和剩余器材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为4.5 V),正确连接电路后,请你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先将小灯泡接在图中a、b两点之间,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动,再取下小灯泡,将待测电阻R接在a、b两点间,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恰好为2 V。
③待测电阻R= 12 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物理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微专题六 特殊方法测电阻与电功率
过关提升练
三、电、磁学
B
S2
R0
短路
10
B
RP
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
R1-R2
R1的阻值太小(或R1<Rx)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够大
(或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小于Rx)
V1
U额·
1.5
0.75
I额
(R2-R1)
2.7
A
0.625
小灯泡的
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12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21世纪载言
www.21cny.com
己1总纪教肩
2世有
W,27GG⊙
21世纪载言
山山山.
:
1总纪教肩
2他有
W,27GG⊙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刃/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微专题六 特殊方法测电阻与电功率
类型一 特殊方法测电阻
1.(2024·达州节选)在完成上述探究内容后,小明将电路中的定值电阻替换成未知电阻Rx,并利用伏安法成功测量出了Rx的阻值。在他兴奋地向老师汇报成果后,老师告诉他还有其他的方法也能够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如图所示的电路不能成功测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是(R0阻值已知,电源电压不变) B (填字母)。
A B
C D
2.(2024·滨州节选)小滨用电流表和一个已知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未知且保持不变,实验操作如下:
(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最右端b点,记录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1。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最左端a点,记录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2。
(3)则Rx= (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R0、I1、I2表示)。
3.小明想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但由于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损坏,老师给他提供了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他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也测量出了待测电阻Rx的阻值。实验步骤如下:
(1)首先,闭合开关S1、S2,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1。
(2)接着,断开开关 S2 ,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2;则待测电阻的阻值Rx=R0 (用R0、I1、I2表示)。
4.(2024·遂宁)老师带领芳芳所在的班到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利用两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p)等器材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实验所用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甲 乙
丙 丁
(1)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
(2)芳芳移动滑片P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Rx出现了 短路 (选填“断路”或“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直到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Rx的阻值为 10 Ω。
(4)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电压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 B (填字母)。
A.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B.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5)另一实验小组的电流表损坏不能使用,小组成员找老师更换电流表。老师向他们指出:不用电流表,利用现有器材也能进行测量。测量电路如图丁所示,操作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滑片P移至A端,电压表示数为U1。
②再将滑片P移至B端,电压表示数为U2。
③则Rx=RP (用U1、U2、RP表示)。
5.(2024·苏州)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阻Rx的阻值。实验步骤如下:
(1)将电压表接在B、C两点间,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b端,电阻箱R调为某一阻值R1,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为合适的值。
(2)断开开关,将电压表右端由C点改接到D点。
(3)闭合开关,反复调节 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 使两表的示数与步骤(1)中相同,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R2。
(4)待测电阻的阻值Rx= R1-R2 。
(5)若操作无误,反复调节始终无法实现两表的示数与步骤(1)中相同,原因可能有: R1的阻值太小(或R1<Rx) 、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够大(或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小于Rx) 。
类型二 特殊方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6.(泰安中考)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利用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电压表V1、V2等器材,测量额定电压为U额的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经检查无误后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 V1 (选填“V1”或“V2”)的示数为U额,同时读出另一个电压表的示数,记为U。
(2)用已知物理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小灯泡L额定功率P额= U额· 。
7.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只用电压表来测量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10 Ω,其测量过程如下:
(1)闭合开关S、S2,断开S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上端,电压表示数为4 V。
(2)闭合开关S、S1,断开S2,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读数为 1.5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3)闭合开关S、S2,断开S1,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与(2)步骤的位置相同,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 V。
(4)根据上述测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0.75 W。
8.(2023·黄冈模拟)小琪想测量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却发现电压表坏了,于是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额,图中R'为电阻箱,R0为定值电阻(阻值未知),实验步骤如下:
(1)将单刀双掷开关接a,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记下电流表示数为 I额 和电阻箱的读数R1。
(2)将单刀双掷开关接b,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记下电阻箱的读数R2。
(3)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P额=(R2-R1)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
9.(2024·湖北模拟)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天同学选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灯丝电阻约为10 Ω)。
甲 乙
丙 丁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源正确连入电路。
(2)其中一次实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2.7 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天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A (选填“A”或“B”)端移动。
(3)小天同学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了小灯泡中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625 W。小天同学还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原因是 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
(4)小天还想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的阻值,但电流表被其他小组同学借去了,于是利用上面实验用的小灯泡和剩余器材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为4.5 V),正确连接电路后,请你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先将小灯泡接在图中a、b两点之间,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动,再取下小灯泡,将待测电阻R接在a、b两点间,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恰好为2 V。
③待测电阻R= 12 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