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你同行,悦享七彩童年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第六单元
语文 三年级 第二学期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童年的水墨画》 第18课
2 《剃头大师》 第19课
3 《肥皂泡》 第20课
4 《我不能失信》 第21课
5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习作
6 《语文园地六》 语文园地
二、单元分析
单元 内容 解析 课标 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第二学段有明确要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单元 内容 解析 教材 分析 本单元基于儿童生活,以“多彩童年”为主题,编排的四篇课文分别选自诗歌、小说、散文、故事,全方位展现了一幅幅童年生活的动人场景,让学生体验到童年的“千姿百态”。本单元有两个语文要素:一是“运用多种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指向阅读。《童年的水墨画》要求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诗句;《剃头大师》要求学习运用“一边默读一边想”的方法回答问题;《肥皂泡》要求学习运用“在课文中找一找”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语句;《我不能失信》要求尝试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句子的含义。《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习得的多种理解句子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以帮助学生形成能力。二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指向习作。单元文本都与写人有关,反映的是童年生活的一些具体事例,学生正经历、有体验、真感受,写起来得心应手。
单元 内容 解析 学情 分析 对于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基本掌握写人记事习作的一般方法,本单元要求学生写一个身边有特点的人,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练习写人物并要写出特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依托教材的编排设计,引导学生既可以通过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也可以通过人物的一系列的行为来写这个人,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开拓习作思路。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联系生活等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已有资源,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难懂的句子,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序号 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 会认35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7个生字,会写41个词语。
2 学会积累好词佳句,背诵《溪边》和3句关于“改过”的名言。
3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并结合阅读体验对方法进行总结。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 能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根据词语想象画面,说出肥皂泡更多美丽的去处。
5 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作为题目的好处。
6 认识汉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
7 能仿照例句,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8 写一个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并能给习作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四、课时作业设计
《童年的水墨画》
作业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长
基础性作业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根据拼音写词语。 3.找出文中感兴趣的事物,写出喜欢的理由。 本题旨在帮助学生识记字音,掌握词语的正确书写。 评价主体 学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5分钟
提升性作业 1.下面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圈出来并改正。捶柳( ) 拔动( ) 疏妆( ) 2.发现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2)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3)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3.理解诗句的意思。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我的理解: 本题旨在强化对形近字的掌握,能通过词语含义来进行辨析;发现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进一步加深对难句的理解。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10分钟
综合性作业 背诵《溪边》,结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给这首诗配一幅图画。 本题旨在从背诵与理解两个角度强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评价方式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 而定
《剃头大师》
作业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长
基础性作业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老师傅习惯(guan gua)用老掉牙的推剪,让小沙吃尽苦头,跟受刑(xin xing)一样。 (2)小沙央求我替(ti ti)他剪头发,并答应(ying ying)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 (3)老师常教育我们要规矩做人,否(fou fu)则难以成事。 2.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本题旨在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读写情况,引导学生独立识字,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评价主体 学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5分钟
提升性作业 1.我能给加点词语换个说法。 (1)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 (2)看着老师傅手中磨得锃亮的剃刀,小沙只得规规矩矩任由他摆布。 (3)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头还要付双倍的钱。 2.照样子,写句子。 例: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 我也会用这种表达方法写一句: 第1题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第2题旨在体会课文语言特点,丰富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10分钟
综合性作业 下面两项活动,任选一项完成。 1.你的生活中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有趣的,伤 心的,后悔的……),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2.推荐阅读《男生贾里全传》或《女生贾梅全传》 本题旨在实现课内外相融,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评价方式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 而定
《肥皂泡》
作业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长
基础性作业 1.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妈妈把牛奶、面粉、鸡蛋放进碗里仔细和(he huo)弄了一番,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干放进烤箱里。不一会儿,烤箱停了,我拿出一块放进嘴里,“好烫!”我一边用手对着嘴巴扇(shan shan)风一边嚼,又薄(bo bao)又脆,真是太好吃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既夯实学生识字、写字基础,也巩固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字词的能力。 评价主体 学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5分钟
提升性作业 1.用“那么...那么...那么”造句。 2.假如你是肥皂泡,你会带着希望和梦想飞到哪儿?说说你的美好想象。 本题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会抓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涵。同时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注重写作能力的训练。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10分钟
综合性作业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下面任选一类完成。 A类我是小作家 像冰心奶奶一样也来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游戏,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并写出游戏中获得的快乐。 B类我是小画家 用手中的画笔把文中形状各异、姿态万千的肥皂泡画出来吧! C类我是科学家 为什么阴雨时节,肥皂泡不容易破裂?查找相关资料,动手做一做实验,把你找到的答案记录下来和同学们分享。 本题旨在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由课内迁移到课外,融合各学科所学知识,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评价方式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 而定
《我不能失信》
作业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长
基础性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信”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诚信;②信奉;③文字材料。课题《我不能失信》中“信”的意思是( )。 2.选字填空。 本题意在帮助学生进行字词的巩固及运用,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评价主体 学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5分钟
提升性作业 1.请根据课文内容,将空白处补写完整。 2.“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总是弹不准。” 此时,一个人在家的宋庆龄可能会想什么? 本题旨在通过梳理课文内容及揣摩心理活动,感悟主人公一诺千金的高尚品质。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10分钟
综合性作业 下面两项作业,任选其一即可。 1.第二天遇到小珍,庆龄会说些什么呢?试着为课文续写一个结局吧! 2.生活中,你有没有过与主人公庆龄类似的经历呢?试着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本题旨在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守信的难能可贵,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评价方式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 而定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作业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长
基础性作业 1.连一连,想一想。 2.选一选,填一填。 (1)喜欢问问题的人( ) (2)爱看书,喜欢书的人( ) (3)对人热情、乐于助人的人( ) (4)头脑灵活、主意很多的人( ) 第1题旨在回顾单元课文描写的人物,发现写时要抓住人物鲜明的特点。 第2题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些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 评价主体 学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5分钟
提升性作业 1.我来写写。 我的妹妹特别喜欢吃零食,是一只十足的“大馋猫”。 本题结合具体范例引导学生发现把人物特点写具体要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在此基础上尝试运用。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10分钟
综合性作业 1.想想写写。 写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学会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特点,写好后记得给文章加上合适的题目。 2.评评改改。 把写好的文章给你写的人或同桌看看,听听大家的评价,再试着修改。 本题旨在让学生在思、写、评、改中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评价方式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 而定
《语文园地六》
作业层次 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评价设计 时长
基础性作业 1.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 见善则迁,( )。 ( ),是谓过矣。 人谁无过?( ),善莫大焉。 2.说说下面句中“熟”的意思。 (1)爸爸和我的老师非常熟。( ) (2)我今天玩得有点累,睡得很熟。( ) 第1题通过补充的方式加深对改过名言的识记。 第2题在具体语境中拓展对“熟”其他意思的了解。 评价主体 学生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5分钟
提升性作业 1.读句子,说出你的发现。 我的表弟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我发现这句话写出了表弟( )的特点,从这几个方面写的。 2.写自己,用上你的发现。 第1题旨在回顾围绕一个意思写的表达方法。 第2题旨在从认识自己出发,在仿写中将方法内化为能力。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10分钟
综合性作业 任选其一完成。 1.搜集并积累其他关于“改过”的名言。 2.本单元认识了许多人物,请选择其中一个将他(她)介绍给自己的家人,要把人物最突出的特点说清楚,让家人过耳不忘哦! 本题从积累与运用两个方面,让学生根据自身喜欢或能力进行选做,丰富积累,强化语言运用。 评价主体 学生 教师 评价方式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 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