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乐府民歌 爱 莲 说周敦颐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说字词学习蕃 淤泥 涟 亵 濯 鲜有闻
fányūliánxièzhuóxiǎn蕃: 染:
濯: 亵:
鲜: 宜:
多沾染(污染)洗涤亲近而不庄重很少应当自读文句,疏通文意一、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濯清莲而不妖( )
A、妖艳
B、妖怪
C、美丽而不端庄C2、香远益清( )
A、更加
B、有意
C、益处A3、亭亭净植( )
A、亭子
B、耸立的样子
C、美丽的姿态B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A、玩耍
B、玩弄
C、游玩 B5、花之隐逸者也( )
A、隐居
B、隐藏
C、逃跑A6、花之君子者也( )
A、品德高尚的人
B、地位高的人
C、丈夫A7、陶后鲜有闻
( )
A、新鲜
B、鲜艳
C、很少C8、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A、的
B、代词指莲花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C9、水陆草木之花( )
A、的
B、表示宾语提前
C、用在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独立性A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题为“爱莲说”也就是“说说我对莲花的爱”,作者究竟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是从生长环境方面来写的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可亵玩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是—不染, 说明莲花洁身自好志高行廉,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不妖,说明莲花,自然,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说明莲磊落正直,不趋炎势美名远扬,志向高洁。——志洁行廉,仪态端
庄,卓然自立令人敬重而不
敢轻侮。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都有那些高尚品质? 1、作者对莲有何评价? 花之君子者也。 2、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君子?3、托物言志1、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
2、作者还写了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水陆草木之花
菊
牡丹可爱者甚蕃陶渊明独爱世人甚爱写作方法探究3、“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菊牡丹凌霜自行,迎寒怒放,清高避世花色艳丽,雍容华贵起衬托作用4、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菊牡丹隐逸者富贵者惜厌莲君子爱生态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菊隐逸惜牡丹富贵厌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高洁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世俗之人追名逐利,爱慕虚荣,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总结 作者赞美莲的优美的形象和高贵
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抒
发了对追慕富贵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之
情。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初二学生
课时
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爱莲说》是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状物抒情、情文并茂的文言散文。本文教学设想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以“朗读--质疑--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关注每一个个体的阅读体验,让课堂成为学生尽情表情达意的理想场所,达到阅读学习本文的目的。教案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问题的设计上,关注体现梯度;从教法上看,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说”这一古代文体的特点;
②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③学习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学习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所担任的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同学们对古文的学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多数同学在字音、词义、疏通文意上有了一定的功底,在老师的提示下,能利用工具书,教材的注解,在几分钟之内就能理解大意,并能当堂成诵,但少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水平还有欠缺,因此,我结合学生实际,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还应该重点学习文言实词的含义,虚词的不同用法,句式、修辞、写法等综合运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法选择
根据本文的特点,采用了朗读法、讨论法、迁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用这些教法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学法引导
我采用创设情境,自主合作,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本课教学达到最好效果。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情景导入,观察描述。
1.出示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接着提出问题: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学生能够答出是——莲花,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接着问,你们想到了什么?
有的学生会想到:(1)莲花的特点是什么?(2)课文为什么要写莲花?……
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老师要给以鼓励,借此契机教师导入,本文写莲花的什么?同学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这时板书课题——爱莲说。
2.背诵课文,考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及对字词、句子、大意的理解程度。
3.(幻灯投影)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小组在线:疏通全文文意。
1.根据平时收集、积累来回答:莲花
2.个人背诵,齐背课文.
3.翻译、齐读、背诵。
4.小组合作,互相提问、讨论注意重点字词特别是重点实词的用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直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检查预习,疏通文意。
1.提问:题目是“爱莲说”,那么,在你看来,莲花有哪些可爱之处呢?这几次都是从什么方面介绍的?
2.作者认为:“莲,花之君子者也。”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3.本文是写“爱莲”,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1.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明确: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方面描绘了莲的可爱形象。
2.讨论分析。明确:这里将“莲”人格化,通过莲的形美,来体现它的神美。从而在“莲”上寄寓了作者的思想情怀。
3.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明确:这是“衬托”手法,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让学生在分组中学会团结协作,同时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丰富学生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生生问答,生师问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及特长,面向全体。
诱思导学,分析寄托。
1.有人说:做人做事只在特定时刻需要“出漪泥而不染”。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整篇文章通过“莲”来表达自己的志趣,在我们所学过或接触到的文章里,有过这样的文章吗?举例谈谈。
3.请同学介绍你最喜爱的一种花或树等,并说明你喜爱的理由。
1.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根据自己的社会经历,畅谈自己的独特见解。
2.如果学生一时有困难,可以对比阅读资料参考、体会,如《白杨礼赞》等。
3.先讨论,列提纲,然后发言,尽量多联系生活中实际经历过的观察和感受。
通过学生的、讨论、质疑和答疑,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通过回答让同学们领会“托物言志”、“衬托”的写法,深入探究作者的意图,文章意在托莲花的形而言君子之志,以此突出了本文的重点,并突破了难点。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小结: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2、随堂练笔:你喜欢什么花?你觉得它有什么可爱之处?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花喻人,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在领悟作者精神的同时,把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运用到写作当中。
让学生在学习中
积累,在积累中迁移,学以致用。
让学生动笔加深
理解。
教学流程图
情景导入,观察描述。
作者简介,文体了解
检查预习,疏通文意。
诱思导学,分析寄托。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七、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语文《课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教学设计及评价力图在学习目标的要求和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能很好地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
八、帮助与总结
这节课容量较大,课前学生必须很好地预习,否则就很难完成本节课目标。我上课之前布置过,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字音,词义障碍,熟读课文。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散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背诵课文,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与莲有关的诗词,可以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当然,课后如果能够结合更多的现代的学生容易理解的托物言志的文章来辅助学习,学生会更容易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附:板书设计
爱 莲 说
周敦颐
托 物 言 志
菊 ——— 隐逸者
(正衬)
莲 ——— 君 子
牡 丹———富贵者
(反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