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地表形态的变化》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 地球的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 )、丘陵、( )、( )等是最常见的地表形态。
2. 地球的内部可以分为三个圈层:( )、( )和( )。
3. 岩石主要分布在地壳层,按照岩石的地质作用可分为( )、( )、( )三大类。
4. ( )和( )是地球内部释放能量的结果。
5.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 )。
6.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和( )是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7. ( )是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挤压而形成的巨大的褶皱山系。
8. ( )往往因为流速减缓而形成冲积平原。
9. ( )和海平面的升降是地表形态变化的自然原因。
10. 人类活动如( )和( )也会导致地表形态的变化。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流水对岩石的侵蚀作用属于内力作用。( )
2. 人类的活动不会引发地震。( )
3. 所有的地震都是破坏性地震。( )
4. 大理石属于岩浆岩。( )
5. 在我国西北地区会看到许多风蚀地貌。( )
6. 在我国广西、贵州地区有许多地下河,这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
7. 距离震中越近,受地震波的影响就越小。( )
8. 平原的四周较高,中间较低。( )
9. 火山喷发对人类没有任何好处。( )
10. 当地震发生时,住在高层建筑的人要尽快乘坐电梯撤离。(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图所示,属于哪一种地表形态?
A. 山地 B. 平原
C. 丘陵 D. 高原
2. 下列关于河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河流的上游,水的流速较大,对两岸的侵蚀要明显一些。
B. 河流的中游,会有大量鹅卵石沉积。
C. 河流的下游,河水的流速会平缓很多。
D. 河流的下游都会形成冲积平原。
3. 下列四幅地貌图中,体现了风力侵蚀的是:
A. 风化壳 B. 溶洞
C. 冲积平原 D. 黄土高原
4. 下列关于地球内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
B. 地球内部如同一个煮熟的鸡蛋。
C. 地球内部结构中最外层是地幔。
D. 地球内部结构中温度最高的是地核。
5. 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
A. 7千米 B. 25千米
C. 30千米 D. 35千米
6. 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火山都会爆发。
B. 火山爆发没有任何好处。
C. 陆地上的火山比海洋里的火山要多。
D. 火山爆发是地球内部释放压力的结果。
7. 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地震都危害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B. 地震对人类没有任何好处。
C. 若感觉发生了地震,应该尽快撤离到开阔地带。
D. 地震发生后居住在高层楼房的人应尽快乘坐电梯逃生。
8.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风力作用有关的是:
A. 喀斯特地貌 B. 长江三角洲
C. 黄土高原 D. 桂林山水
9. 沉积物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在一起的是:
A. 风力沉积物 B. 流水沉积物
C. 冰川沉积物 D. 海浪沉积物
10. 下列地形中,由冰川作用造成的有:
A. 汾渭谷地 B. 北美五大湖
C. 长江三角洲 D. 挪威西海岸的峡湾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1. 简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它是如何形成的?
3.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 描述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五、连线题(8分)
将下列地貌特点与对应的地貌连线:
1. 高原边缘有峭壁,但顶面比较平整,面积大,海拔高 山地
2. 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海拔较低 盆地
3. 山坡陡峭,山势高耸,海拔高 丘陵
4. 四周较高,中间低缓,像一个大盆 高原
六、实践探究题(6分)
探究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选取一个具体的人类活动案例(如修建水库、开采矿产等),分析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山地、平原、高原、盆地;
2. 地壳、地幔、地核;
3. 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
4. 火山、地震;
5. 地动仪;
6. 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7. 喜马拉雅山;
8. 河流的下游;
9. 地壳运动;
10. 填海造陆、围海造田。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三、选择题
A D D C B D C C C D
简答题
1. 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形成山脉、高原、裂谷等地貌。外力作用则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它使地表形态趋于平缓,形成平原、盆地等地貌。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2. 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形成的。这种地貌具有独特的形态,如石林、溶洞、地下河等。
3. 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围海造田、修建水库、开采矿产等都会改变地表形态。例如,荷兰的围海造田工程使得海洋变成了陆地,修建水库可以蓄水、调节河流径流,同时也改变了河流下游的冲积环境。
4. 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侵蚀、搬运和沉积三个方面。河流上游流速快,对两岸的侵蚀作用明显;中游流速减缓,携带的泥沙开始沉积;下游流速进一步减缓,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冲积平原。
五、连线题
1. 高原
2. 丘陵
3. 山地
4. 盆地
六、实践探究题选取修建水库为例。修建水库时,需要在大坝上游拦截河流,形成水库蓄水。这会导致河流下游的径流量减少,影响下游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同时,水库蓄水会使库区周围的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如水位上升、淹没原有陆地等。此外,水库的修建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进一步改变地表形态。因此,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显著的,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