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地理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蒲公英橡胶草原产我国新疆,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其根系发达,含有丰富的天然橡
胶。近年来,经过我国科学家的努力,在新疆盐碱地上进行了成功试种。据此完成1~3题。
1.蒲公英橡胶草在新疆盐碱地能够成功试种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耐盐碱能力强
C.土壤有机质高
D.灌溉条件优越
2.某科研团队计划在内蒙古某地开展蒲公英橡胶草种植试验,需要首先进行的工作是
A.调查当地气候条件
B.引进优质橡胶草品种
C.修建灌溉水利设施
D.宣传推广橡胶草价值
3.蒲公英橡胶草是我国战略性的工业原材料,联系最密切的产业活动是
A.汽车工业
B.粮食生产
C.药材加工
D.生态修复
地名是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一种符号,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某地理研学小组发现黄
河中下游地区有着极具特色的“丘”地名文化,尤以平原、丘陵地形为主的河南、山东两地分布
最多。调查资料如下表。据此完成4~5题。
现地名:商丘市、沈丘县、封丘县、丘集乡、丘楼村、丘屯村、丘庄村…
河南省
古地名:楚丘、陶丘、葵丘、瑕丘、顿丘…
现地名:任丘县、章丘区、丘集乡、丘家庄乡、丘楼村、丘家庄村、丘家…
山东省
古地名:营丘、灵丘.葵丘、牡丘、重丘…
4.与黄河中下游地区“丘”地名文化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地理背景是
A.地势低平
B.气候干旱
C.黄土广布
D.盐碱化严重
高五地理第1页《共6页)
5.许多古代被称为“丘”的地貌已消逝,最可能的原因是
A.城市扩张
B.盗基破坏
C.风力侵蚀
D.泥沙淤积
某县级市濒临长江,历史悠久。其早期城区扩张步伐缓慢,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区
迅速扩张。下图展示了该城市1990年的老城区范国以及当前的主要交通线路布局,其中包括
1934年建成的火车站和2020年斯建的高缺站。据此完成6~7题。
为
北
一省敏公路
6高速公路
士背通公路
火车站
一高速铁路
高
■高铁站
杭高
老城区
江
一河流
6.该城市上世纪90年代后城区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水路运输的衰落
B.传统农业的快速发展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
7.2020年新建的高铁站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城区向高铁站片区拓展
B.促进老城区人口回流
C.降低城市内部交通压力
D.老城区商业更加繁荣
202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投入试运行,成功为南海多个
岛礁供电。波浪能流密度是表征波浪能资源丰富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南海某岛礁附近海
域月均波浪能流密度变化图。据此完成8~10题。
能流密度kW·m
50
40
30
富集区
20
可利用区
5678910112月
(高五地理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