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你可知 Macau
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 Macau
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最后一次讲演
1.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掌握演讲词的文体知识,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3.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勇于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质。
学习目标
【重点】理解并赏析文章的情感,学习演讲词这一文体。
【难点】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勇于斗争的崇高品质。
学习目标
在李公朴先生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的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写作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改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
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疯狂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特务在昆明暗杀了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他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便是闻一多先生,有人劝闻一多躲一躲,但他依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事前他没有准备发言,但面对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发表了义正言辞的演讲。三个小时后,他就被特务暗杀了,这也成了闻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这篇演讲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演讲”。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笔名闻亦多、闻一多,湖北浠水人。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曾著有诗集《红烛》《死水》,诗论《新诗格律》及学术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名
原:闻家骅
笔:
闻一(亦)多
号
诗人、学者、
民主战
著
诗集《红烛》
《死水》
诗论《新诗格律》
学术《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
了解作者
从文题《最后一次讲演》中的“ ”可知这是一篇 ,作者是 ,闻一多是谁?又为何是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讲演
演讲稿
闻一多
文题解读
演讲词讲演词、演说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是一种直接面对听众,凭借口头表达,进行宣传、教育、鼓动或是思想交流的一种论说性文章。
什么是演讲词?
背景
年龄身份文化水平需求
通俗、条理、情真挚
目的性明确
观点突出
概念:公众场合发表自己见解的讲话文稿
作用:宣传、
教育、鼓动、思想交流
演讲,
说服力是关键
文体知识
①叙事型
②说理型
③抒情型
分类
特性:针对、鲜明、
条例、情感
重点字词
整体感知·读
这场演讲对象有哪些(针对性)?
反
民
青
这场演讲对象分别是:国民党反动派,昆明市民和青年学生。
整体感知·层次
最后一
次讲演
第一部分(1—3)
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不仅暗杀李公朴先生而且诬蔑他的卑劣行径,歌颂李公朴先生和昆明青年为争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
第二部分(4—5)
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明反动派必亡、人民必胜、真理永存的历史规律,鼓舞群众的斗志。
第三部分(6—12)
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愿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
一、爱憎分明
痛斥反动派
赞扬李公朴
二、大义凛然
揭露敌人
鼓舞斗志
三、发出号召
前仆后继
不怕牺牲
整体感知·读
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号召昆明人民坚持斗争。
这次演讲主要观点是什么(鲜明性)?
揭露
痛斥
——
罪恶
卑劣
表达坚定信心
号召
坚持斗争
第二课时
概念:公众场合发表自己见解的讲话文稿
作用:宣传、
教育、鼓动、思想交流
演讲,
说服力是关键
①叙事型
②说理型
③抒情型
分类
特性:针对、鲜明、
条例、情感
情感性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章表达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国民党反动派,昆明市民的情感态度的语句。
2.分类整理语句,多角度(修辞,写作手法,句式特点等)分析句子的写作特点和情感态度。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既能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又能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设问
引
注意
思考
愤慨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反动派的无耻反衬李先生的光荣,表达作者对李先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敬佩和赞美。同时连续使用几个感叹句,形成强烈的气势。
对比
反衬
敬佩
赞美
感叹句
气势
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污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光明正大”和“偷偷摸摸”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国民党反动派手段之卑劣。
对比
突出
卑劣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表达了闻一多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强烈的批评和指责。
反复
短句
批评、指责
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来对敌人的谴责、蔑视和嘲讽,体现了闻一多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先生大无畏的精神。
反问
蔑视
大无畏
你们看着我们人少?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
“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就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这里表达了对昆明人民的赞美
人称的转换,表现了作者坚定的立场,爱憎分明的情感。设问,体现了作者对人民充满信心。
转换
坚定的立场
爱憎分明
设问
信心
用“一二·一”证明昆明人民一直具有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反复强调的“光荣”与“赞美”,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昆明人民充满信心与骄傲骄傲。
大无畏信心
骄傲
从闻一多的演讲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李公朴、昆明人民和国民党反动派分别是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富有感彩的词语来回答。
对进步力量
对反动派
光荣
光明
最宝贵的生命
正义
无限的光荣
强得很
卑劣
无耻
偷偷摸摸
末日
屠杀
蛮横
疯狂
恐怖
挑拨离间
褒义词
贬义词
崇敬赞美
愤怒蔑视
黑暗
6-12段
这篇演讲稿的情感性突出,运用多种修辞,句式的不断变换,突出丰富,热烈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鲜明坚定的立场;爱憎分明,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即使这篇演讲稿已经过去来几十年,但现在依然能够深深的打动我们,这就是演讲的魅力。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