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中选择题专题训练
1.冬天,在阳光房中的西红柿还是能生长得很好,这是因为( )。
A.西红柿的生长不受环境的影响
B.西红柿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C.阳光房给西红柿提供了适宜生长的环境
2.下列动物的过冬方式与大雁相同的是( )。
A.黑熊 B.天鹅 C.青蛙
3.实验前,小明认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土壤”,这属于实验计划中的( )。
A.提出问题 B.做出推测 C.实验步骤
4.在绿豆种子发芽实验中,下列哪个条件不是必需的( )。
A.适量的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充沛的阳光
5.小科计划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实验中两个组放置绿豆种子时,可以( )。
A.各放一粒,节省材料 B.各放3粒,降低实验偶然性 C.随意放
6.实验中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从而来研究这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这样的实验叫做( )。
A.模拟实验 B.对比实验 C.演示实验
7.下列措施中,不能很好地保护越冬的白天鹅的是( )。
A.为白天鹅建立自然保护区
B.为了避免动物在冬天找不到食物而饿死,我们应该一到冬天就给它们投食
C.当发现迁徙途中“掉队”的白天鹅时,我们应该主动告诉有关部门,不能私自干预
8.为了解液体肥料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进行了“比较豆苗生长情况”的实验,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阳光 B.液体肥料 C.实验前选择的豆苗的大小
9.我发现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是( )。
A.子叶 B.真叶 C.假叶
10.我们吃的莲藕、萝卜分别是植物的( )。
①根 ②茎 ③果实 ④种子
A.②① B.②③ C.③④
11.“好花生在茨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贵州民歌《好花红》)从科学角度来看,大多数植物的花朵具有( )。
A.向光性 B.向地性 C.向水性
12.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潮湿的,另一端铺干燥的。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5分钟后,发现大多数蚯蚓( )。
A.爬向了潮湿的一端 B.爬向了干燥的一端 C.没有爬动
13.( )会冬眠。
A.鸭子 B.熊 C.猫
14.下边的动物中,不依靠冬眠度过冬季的是( )
A.兔子 B.刺猬 C.乌龟
15.在食物链中,( )能够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16.以下食物链正确的是( )。
A.硅藻→蛤蜊→鳕鱼 B.田鼠→草籽→鹰
C.蛤蜊→硅藻→鲨鱼
17.阳光照射下,植物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臭氧
18.如果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
A.增加 B.减少 C.先少后多
19.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 )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
A.影响 B.不影响 C.无所谓影响不影响
20.下列不是种子发芽的条件的是( )。
A.适宜的温度 B.适量的水 C.足够的土壤
21.我们在制作生态瓶时最好选用( )。
A.自然水域中的水 B.凉开水 C.纯净水
22.下列环境中,我们看不到青蛙的是( )。
A.夏天的池塘 B.初秋的稻田 C.冬天的农田
23.在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生长在阴暗处的绿豆苗( )。
A.叶呈黄色,茎纤细 B.叶呈绿色,茎粗壮 C.叶呈绿色,茎纤细
24.在同一个实验中,自己小组的实验数据与别的小组差距很大,应该( )。
A.放弃自己组的研究 B.再次实验,收集证据 C.修改实验数据
25.蛇冬眠的主要原因是 ( )。
A.繁殖后代 B.气候寒冷 C.缺少食物
26.生活在深海里的鱼一旦离开海洋,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这说明( )。
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B.生物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够改变生物
27.老鹰和兔子生活在同一草原上,如果老鹰的数量急剧减少,草会( )。
A.更茂盛 B.迅速减少 C.变化不大,因为老鹰不吃草
28.适应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是( )。
A.企鹅;雪狼 B.青蛙;蛇 C.燕子;天鹅
29.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土壤的关系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空气 B.水分 C.土壤
30.农田里的作物,列与列之间,行与行之间,都留有一定的间距。这是为了让植物能获得合适的( )。
A.水 B.阳光 C.温度
31.为了让草莓、黄瓜等提早上市,农民在冬季把它们种植在塑料大棚里,这主要是为了改变( )。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32.小科观看自然科普节目,认识到有一种鸟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秋天,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请你结合所学,判断影响这种鸟生活习性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空气、光照 B.温度、水分 C.光照、温度
33.笑笑在制作竹筏时,发现用于测试竹筏重量的螺母容易被水浸湿。由此笑笑推测竹筏适合运输( )。
A.棉花 B.服装 C.鲜活的鱼
34.小科小组制作的小船载重量没有达标,下列改进方案可行的是( )。
A.增加一个动力系统
B.将小船分割成几个船舱
C.增加使用泡沫板,以增大小船的体积
35.我国研制的首个下潜突破万米的载人潜水器是( )。
A.“海燕”号 B.“海斗”号 C.“奋斗者”号
36.小科用铝箔做了一艘小船,为了增加装载货物时的稳定性,他想了几种方法。下列方法中起不到作用的是( )。
A.把小船分隔成几个船舱来增加稳定性
B.选择不易滚动的垫圈作为装载的货物
C.选择小一些的水槽作为装水的容器
37.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是( )的。
A.向下 B.竖直向上 C.不能确定
38.帆船行驶的动力是( )。
A.水流 B.风力 C.浮力
39.东东同学把制作好的小船放入水中后,向船上加货物。当货物的质量为200克时,小船刚好沉没。那么,东东制作的这只小船载重量( )200 克。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40.将一支蜡烛放入水中,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燃烧后剩下的半截蜡烛再放入水中,蜡烛会( )。
A.浮在水面上 B.沉在水底 C.无法确定
41.2020年11月28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顺利返航。深潜器通过电磁铁吸附了大铁块,还有一部分铁砂放置在一个容器之中。深潜器可以通过控制容器中铁砂的多少来控制深潜器的升降,如果完全倒出容器中的铁砂,“奋斗者”号会( )。
A.上浮 B.下沉 C.原地不动
42.在制作航道浮标时我们应该选择( )当作航道浮标的锚定。
A.塑料块 B.木块 C.铁块
43.小卓想制作一艘以蒸汽为动力的小船,他应该利用的原理是( )。
A.电磁感应 B.水的蒸发和冷凝 C.水蒸气的反作用力
44.煮饺子时,饺子刚下锅时都沉底,煮熟后变鼓膨胀,并且漂起来。饺子煮熟后漂浮起来的原因是( )。
A.体积发生了变化 B.颜色发生了变化 C.味道发生了变化
45.要想增大一个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应该( )。
A.增大物体质量 B.增大物体体积 C.减小物体体积
46.甲、乙两艘相同的船行驶在同一海域,甲是空船,乙满载货物,则两船所受浮力相比,( )。
A.甲船所受浮力大 B.乙船所受浮力大 C.相等
47.橡皮泥可以捏成各种形状。橡皮泥做成下列形状,最有可能会浮在水面的是( )。
A.实心球形 B.空心船形 C.原木形状
48.明朝时期,中国的造船业非常发达,郑和下西洋使用的船应该是( )。
A.帆船 B.轮船 C.乌篷船
49.如果我们像科学家那样搞发明创作,就要经历许多过程,在制作模型时,需要注意的是( )。
A.使用昂贵的材料,以确保模型质量
B.随意改变设计图,更好地展示个人创意
C.按照设计图,精确测量并切割材料
50.学校科技节时,实验小组计划制作降落伞,以下哪个步骤不是制作降落伞所必需的?( )
A.选择合适的布料作为伞面 B.使用轻质的绳子作为伞绳 C.在伞面上绘制美丽的图案
51.双体船是一种带有两个平行船体的小船,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
A.减小水的阻力,使船行驶得更快
B.提高船的稳定性
C.美观
52.萌小牛制作的竹筏容易侧翻,下列改进方案正确的是( )。
A.增加竹筏的长度 B.增加竹筏的宽度 C.给竹筏增加舵
53.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下列措施能增加船的稳定性的是( )。
A.增加船的高度 B.增加船的底面积 C.增加船的动力
54.跟帆船相比,电动风扇小船的优势是( )。
A.动力可以持续 B.动力大小可以调节 C.成本低
55.和独木舟相比,竹筏不容易侧翻,是因为它具有( )的特点。
A.竹子的韧性更好 B.竹子更容易浮起来 C.底面积大
56.下列三种船,在船的发展史上最晚出现的是( )。
A.独木舟 B.摇橹木船 C.轮船
57.在学校的“造船活动测试”中,为了测试小船的载重量,向船里挨个加入垫圈。当垫圈的个数为80个的时候,小船刚好沉没。那么这艘小船的载重量( )80个垫圈。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58.船在水中的稳定性与( )有关。
A.建造材料 B.结构 C.动力
59.船可以浮在水面上,是因为( )。
A.自身重力大于水的浮力 B.受到水的阻力 C.水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60.常规的潜艇一般用( )做动力。
A.柴油 B.汽油 C.风能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中选择题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C B B B B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A A A A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A B B B B A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C C C C C B B C A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 C C A B B B A C C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B B B A C C C B C A
答案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