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3 08:4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太原37中2024一2025学年八年级3月质量监测
语文
B.“令”本义是发号,假借为“县令”的“令”,“令”是假借文字。
C汉字“鱼”“口”“日”“月”“田”等都是象形文字。
说明: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D.“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江”“河”是转注文字。
一、默写(10分)
【活动三赏读经典介绍方法】(5分)
1挑兮达兮,
2.微君之故,
《经典常淡》中作者以“经”“史”“子”“集”为材建船,以自己的见解为
3.欲济无舟楫,
4.树梢树枝树根根,
舵,以文学经验为桨,将我们“航到经典的海里去”。本书内容纷繁庞杂,你有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6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些好的读书方法可以分享给同学呢?请简要介绍。(50字左右)
7王勃送别杜少府,借“
”荡开了迷蒙风烟中
三、文言文阅读(24分)
的h
的淡淡离别情绪;孟浩然望洞庭湖,以“
”描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相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出了水天合一的奇妙景象。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二、名著阅读(10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文脉中国,源远流长。阅读经典,让我们一起走近千年文明。八年级围绕朱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整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自清先生的《经典常淡》开展了以“重温经典名著,照亮语文之路”为主题的系
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列活动。
并怡然自乐。
【活动一初读作品感知内容:开启名著探索之旅】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补全空白处内容,概括名著内容。(3分)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奉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1)《经典常淡》是(
)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
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著作。其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
)造字的传说:介绍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
【活动二跨越干年汉字记录文明:了解造字经历】
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请根据下面节选的《(说文解字)第一》中对造学和用字的六个条例的解释,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出后面说法有误的一项()(2分)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
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
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
事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
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假尔
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
远逝,往来盘忽,似与游者相乐。
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分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同义字。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塞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
那个意义用。
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A.“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刃”是指事文学。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氏二小生,口翘己,日奉
壹。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