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结课检测(九年级语文)
第卷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
题,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犀利(x1)伫立(zhù)
囫囵(hi)
千钧之力(jin)
B.怯懦(qià)
顷刻(qIng)
槛楼(1ǚ)
信手拈来(nian)
C瘦削(xu)请难(jie)
盘桓(heng)
伤痕累累(1ě1)
D.箴言(zhn)恐吓(xià)
拮据(j0)
如坐针毡(zhan)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接受审美
领略道德精髓、感受国家
、半富人生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
时代、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铁」
生
命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A熏染情感焕发B.熏陶情怀焕发
C.熏陶情感散发D.熏染情怀散发
3.下而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天津的桥数不清,解放桥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桥。②天津解放桥又称万国
桥,俗称法国桥、法俄桥,是目前海河桥中仅剩的三座可开启的桥之一。③万国
桥是一座双叶立转式开启桥,合则走车,开则过船。④这座桥的发展与诞生见证
了天津由旧转渐的全过程,是一块天津的活化石。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⑧句
D.第①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公共文化的硬件设施水平不断提升,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乐琴文化的精彩。
在全国各地,一座座文化场馆在城市拔地而起,惠民利民口一座座图书馆、文化
馆、博物馆、美术馆遍布城乡,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一个个基层综合性文化
服务中心在农村人气高涨,积极对接着乡亲们读书看报、观赏电影、开展文体活
动的需求口广大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映在笑脸上口舞在脚步中。
B
D
4年
5.下面对《过多丁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玻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10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中的“一经”指儒家经典,“干戈”指兵器。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艰苦的
生活经历从读书人仕开始,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
B领联以“风飘絮”比喻被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
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C颈联中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一语双关,写出了形势的
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含蓄地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的体
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阅读《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①文物被称作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瑰宝,人们因其不可再造的特点生发出对
其保护和利用的很多不同做法。
②有的博物馆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文物。
其实不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2010年浙江省博物
馆利用馆藏的“彩风鸣岐”和“来凰”,举办了唐代雷琴演奏会。古琴属于漆器,
很难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
有人使用它。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
③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
珍贵性、脆弱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发发可危的病人,
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窟最大的隐患。根据测算,近几年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
极限在3000人次左右,而黄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过2万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
实验检测数据显示,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
量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
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
年后人们何以领略英高窟的神韵?
④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数
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宇
7/1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