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六周素养展评
潮汕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在延续中有一定变化,
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为英歌舞,成为潮汕地区一种具有独
九年级语文试卷
特表现形式的民间舞蹈艺术,成为当地民众
的文化追求。
注意事项:
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广东篇》国家非遗普宁英歌传承人陈来发的舞队正在潮
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州牌坊街进行展演。小“时迁”手执长蛇,动作遒劲,作指挥而活跃于队伍前头,
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
正如诗中形容“股软身躯健,眉浓眼目鲜”。其余舞者们旋转似流苏,搏击如猛
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兽,只见两根英歌槌在他们的手里舞得(2)wnrú穿针绣花般灵巧,深深震撼了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在场观众。他们的脸上涂了色彩不一的油彩,或点额抚臂,或张目嗔视,行步舞
一、积累运用(21分)
姿无不(3)wéimiào wei xicào,现场响彻云霄的掌声就是对表演者的由衷赞赏。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错漏多1字扣0.5分,满分不超过
作为“出圈”代表,英歌舞无论形式还是精神,都充分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10分。)
一。看似粗犷豪迈的肢体变化之中,寄托着潮汕人细腻赤忱的家国情怀。
(1)浊酒一杯家万里,口口口口口口口。(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2)了却君王天下事,口口口口口口口。(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1)zi can xing hui(
)(2)wǎnrú(
寄之》)
(3)wei miào wei xicào(
(3)口口口口口口口,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王维《使
A.进化矢志不渝精粹
B.进化根深蒂固荟萃
至塞上》)
C.演化根深蒂固精粹
D.演化矢志不渝荟萃
(⑤)请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默写完整。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A.根据民间艺人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汕英歌的出处源自明代。
0口口0口口口,口口00口口口。
B.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汕英歌源自明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
C.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潮汕英歌的出处源自明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汕英歌的出处源于明代。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句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4分)
是:口口口口0口口,口口口0口0口,
材料一: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2024年3月2日13时
(7)请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
32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
上。
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全部既定任务,航
上联:口口口口口口□
下联:落日余晖百鸟翔
天员汤洪波、江新林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神十七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一4小题。(7分)
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任务。
俗话说:“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潮汕英歌。”英歌舞属汉族广场情绪舞蹈,
材料二: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公开征集评选,近日,中国
能让舞者抛弃所有(1)z1c6 nxinghui的念头和矫揉造作的姿态,展现自信的雄
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已经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
姿。英歌舞流行于粤东及闽南部分地区,特别是粤东大南山周边的“潮普惠陆”,
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
即潮阳、普宁、惠来、陆丰等地。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
5.请给材料一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绍,潮汕英歌的出处源自明代。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