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次月考卷
一、填空题
1.如下图,小科在封闭的盒子里种了一盆植物,然后放入十条蚯蚓。一个星期后,她发现植物朝 生长(填“黑色卡纸端”或“透明薄膜端”),大多数蚯蚓生活在 ,(填“黑色卡纸端”或“透明薄膜端”),此实验说明蚯蚓喜欢 的生活环境。
【答案】 透明薄膜端 黑色卡纸端 阴暗
【详解】植物具有向光性,封闭的盒子里的植物会朝着透明薄膜端生长。蚯蚓,通常生活于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如潮湿的土壤中。所以本实验中蚯蚓会选择生活在黑色卡纸端,此实验说明蚯蚓喜欢阴暗的生活环境。
2.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时,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的实验,一组用( )盖住,另一组用( )盖住,放在同一个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 )。
【答案】 包着黑纸的杯子 透明的杯子 不需要阳光
【详解】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但是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时,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的实验,一组用包着黑纸的杯子盖住,另一组用透明的杯子盖住,放在同一个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 ;而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网状结构的食物关系叫 。
【答案】 食物链 食物网
【详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有很多条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4.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的实验”中,由于水量的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也变小了,氧气量 ,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答案】 减少 增多
【详解】水对动植物都有影响,水量的减少会对植物的光合呼吸作用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动物。由于水量的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也变小了,氧气量减少,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
5.雷鸟羽毛因( ),而与环境一致,冬季羽毛为( ),与雪地一致;春夏则为有横斑的( ),以配合冻原地区的植被颜色。
【答案】 季节而异 白色 灰褐色
【详解】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雷鸟生活在冻原地区,其羽毛的颜色因季节而异。冬季羽毛呈白色,与雪地相一致;春夏则为有横斑的灰褐色,以配合冻原地区的植被颜色,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6.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水分和空气中的( ),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要的养料,并释放出(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 二氧化碳 氧气
【详解】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生产“食物”的过程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要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7.绿豆种子发芽时, 、 和 是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和 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答案】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阳光 土壤
【详解】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8.阳光( )绿豆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 )绿豆苗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
【答案】 不是 是
【详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所以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大多数植物的生存需要适量的水分、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需要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阳光是绿豆苗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
二、选择题
9.我们常常在( ) 找到蚯蚓。
A.河水中 B.菜园的土壤中 C.沙砾堆中
【答案】B
【详解】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所以我们常常在菜园土壤中就很容易挖到蚯蚓。
10.华华将绿豆种子种在土壤里后,连下了几场大雨,很多种子都泡在水里,结果发现种子的发芽率很低,这是因为( )。
A.土壤中缺少空气 B.种子缺少阳光照射 C.土壤中缺乏水分
【答案】A
【详解】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华华将绿豆种子种在土壤里后,连下了几场大雨,很多种子都泡在水里,由于水中的氧气较少,所以种子的发芽率很低。
11.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土壤的关系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空气 B.水分 C.土壤
【答案】C
【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根据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研究种子发芽与土壤的关系时,改变的条件是土壤,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12.为了让草莓、黄瓜等提早上市,农民在冬季把它们种植在塑料大棚里,这主要是为了改变( )。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答案】B
【详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根据种子发芽的条件认识,为了让草莓、黄瓜等提早上市,农民在冬季把它们种植在塑料大棚里,这主要是创设了提高温度的条件。可见B符合题意。
13.实验表明,蚯蚓适宜生活在( )的环境里。
A.阴暗、潮湿 B.明亮、干燥 C.阴暗、干燥
【答案】A
【详解】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因为它们的皮肤需要保持湿润以便进行呼吸,且阴暗的环境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导致的水分蒸发。
故选:A
14.下列环境中,我们看不到青蛙的是( )。
A.夏天的池塘 B.初秋的稻田 C.冬天的农田
【答案】C
【详解】青蛙是变温动物,冬天温度较低时,青蛙会进入冬眠状态,通常会躲藏在泥土中或其他隐蔽的地方。因此,在冬天的农田中我们看不到青蛙。而在夏天的池塘和初秋的稻田中,青蛙是活跃的,容易被看到。
15.每年春季,丹顶鹤会离开越冬的地方迁往( )的繁殖地。
A.西北 B.南方 C.东北
【答案】C
【详解】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一些动物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向其他地区迁徙、换羽、换毛、进入冬眠等。动物的迁徙都是定向的、定期的,而且多是集成大群进行。每年春季,丹顶鹤会离开越冬的地方迁往东北的繁殖地。入秋后,因为气候及日照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又要从东北的繁殖地迁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所以C符合题意。
16.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A.兔子→小草→狼 B.狼→兔子→小草 C.小草→兔子→狼。
【答案】C
【详解】食物链的正确顺序是从生产者开始,经过初级消费者,再到次级消费者。小草是生产者,兔子是初级消费者,狼是次级消费者。因此,正确的食物链是小草→兔子→狼。
故选:C
17.下列食物链正确是( )。
A.蚜虫→瓢虫→蜘蛛 B.青蛙→蚯蚓→落叶 C.绿豆苗→蝗虫→鸟
【答案】C
【详解】动、植物之间具有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串,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叫食物链。食物链常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A、蚜虫→瓢虫→蜘蛛不是从绿色植物开始的,缺少绿色植物,食物链错误。
B、青蛙→蚯蚓→落叶食物链应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错误。
C、绿豆苗→蝗虫→鸟建构的是完整的食物关系,食物链正确。
18.生态瓶做好后,应该放置的地方是( )。
A.通风、有光 B.烈日暴晒 C.阴暗、潮湿
【答案】A
【详解】生态瓶内的生物需要光合作用来维持生态平衡,因此需要放置在有光的地方。同时,通风可以保证瓶内空气流通,提供足够的氧气。烈日暴晒会导致温度过高,阴暗潮湿则会缺乏光照,均不利于生态瓶内生物的生存。故A符合题意。
三、判断题
19.种子发芽实验中,我们各组用3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
【答案】√
【详解】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种子发芽实验中,我们各组用3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题目说法正确。
20.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
【答案】√
【详解】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从生态平衡及生物的多样性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1.做对比实验时,对照组与实验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
【答案】√
【详解】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实验中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2.种植在阴暗处的绿豆苗有可能茎又粗又短,叶子偏黄。( )
【答案】×
【详解】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五大要素是: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养料,它们是植物的生命线。黑暗处与阳光下的绿豆苗相比,叶子是黄色的,茎又细又长、白色,题目观点错误。
23.不同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企鹅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
【答案】√
【详解】企鹅体内脂肪较多,保温能力强,体表羽毛含绒量高、保温效果好,因此它们喜欢寒冷的生活环境。
24.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可能有动植物灭绝。( )
【答案】×
【详解】灭绝是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已经不再存在。当一个物种最后一个个体死亡后,该物种就灭绝了。物种灭绝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自然灾害之外,人类活动也有可能导致动植物灭绝。
25.在野外,我们如果遇到冬眠的动物不要去打扰它。( )
【答案】√
【详解】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等。在野外,我们如果遇到冬眠的动物不要去打扰它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26.“高粱→蝗虫→青蛙→蛇”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答案】√
【详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源头在绿色植物,终点是凶猛的肉食动物。“高粱→蝗虫→青蛙→蛇”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27.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答案】×
【详解】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指的是食物关系,它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没有植物,没有生产者。题目说法错误。
28.制作生态瓶时,应按照沙子、水、小鱼、水草的先后顺序放入塑料桶内。( )
【答案】×
【详解】制作生态瓶时,先剪开瓶子,然后植物的存活需要水,所以先放池塘水和土壤,植物是生产者,它为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所以再放植物,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所以制作生态瓶时,应按照沙子、水、水草、小鱼的先后顺序放入塑料桶内。
四、连线题
29.“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实验。
水分
相同条件 种子
阳光
不同条件 土壤
空气
【答案】
【详解】在“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水分、土壤、空气等条件相同,唯一不同的条件是阳光。
五、简答题
30.你认为下图中存在几条食物链?试着写出其中的两条。
【答案】
玉米→鼠→鹰
玉米→鼠→蛇→鹰
玉米→兔子→鹰
玉米→兔子→蛇→鹰
【详解】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在生态系统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产者,一般都是绿色植物。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食肉动物。
根据图中的吃与被吃关系和箭头方向,可以写出4条食物链:玉米→鼠→鹰,玉米→鼠→蛇→鹰 ,玉米→兔子→鹰,玉米→兔子→蛇→鹰。
31.想一想,北极熊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答案】北极熊需要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需要有充足的食物等。
【详解】北极熊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冰川、冰盖和浮冰。它们依赖这些冰雪来捕食海豹和其他海洋生物,同时也在这片冰雪中寻找栖身之地。北极熊需要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需要有充足的食物等。
六、实验题
32.为了研究贮藏环境对某品种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科研小组选取了贮藏环境不同,每组10颗均用自来水润湿的种子进行实验。下表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贮藏温度 贮藏时长(月) 发芽数量 未发芽数量
1 5℃ 3 8 2
2 5℃ 6 9 1
3 5℃ 12 10 0
4 15℃ 3 7 3
5 25℃ 3 4 6
(1)本实验研究了以下哪些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
① 贮藏温度 ②贮藏时长 ③发芽数量 ④未发芽数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种子的发芽率是衡量种子活力表现的指标之一,请你依据表格第1组的发芽率为多少?【发芽率=(发芽颗数÷种子总数)×100%】( )。
A.60% B.70% C.80%
(3)用组1、组2和组3三组进行对比,研究的是哪种因素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
A.贮藏温度 B.贮藏时长 C.发芽数量 D.未发芽数量
(4)用组1、组4和组5三组进行对比,研究的是哪种因素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
A.贮藏温度 B.贮藏时长 C.发芽数量 D.未发芽数量
(5)根据表中实验数据,相同的贮藏时长下,水稻种子发芽率最高的贮藏温度是?( )
A.5℃ B.15℃ C.25℃
(6)根据表中实验数据,相同的贮藏温度下,水稻种子最适合的贮藏时间是?( )
A.3个月 B.6 个月 C.12 个月
(7)根据表中实验数据,水稻种子发芽率最低的是?( )
A.第1组 B.第2组 C.第3组 D.第4组 E.第5组
(8)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该品种水稻种子最佳的贮藏条件是?( )
A.5℃、3个月 B.5℃、12个月 C.25℃、3个月
【答案】(1)A
(2)C
(3)B
(4)A
(5)A
(6)C
(7)E
(8)B
【分析】种子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研究的是贮藏时长和储藏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2)发芽率=(发芽颗数÷种子总数)×100%;第1组的发芽率为(8÷10)×100%=80%。
(3)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组1、组2和组3三组唯一的变量是贮藏时长,所以研究的是贮藏时长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4)根据题干可知,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组1、组4和组5唯一的变量是贮藏温度,所以研究的是贮藏温度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5)根据题干可知,相同的贮藏时长下,水稻种子发芽率最高的贮藏温度是5℃,发芽率80%。
(6)根据题干可知,相同的贮藏温度下,水稻种子最适合的贮藏时间是12个月,发芽率100%。
(7)根据表中实验数据,水稻种子发芽率最低的是第5组,发芽率仅有40%。
(8)根据表中实验数据,水稻种子最佳的贮藏条件是5℃、12个月,发芽率100%。
七、综合题
33.甲图为某个湖泊,湖泊中生活着以水藻类植物为食的剑水蛋,有以剑水蛋为食的小虾,还有以小虾为食物的小鱼,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中的剑水蛋、小虾,小鱼都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制造者
(2)该湖泊中除了生活着的各种生物之外,还有空气、 等非生物。
(3)池塘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B.同一种植物可能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
C.如果这里的小鱼都被捕杀,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生存。
D.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也会被别的动物捕食。
(4)根据上图中生物的食物关系,在横线上写出一条食物链: 。
【答案】(1)B
(2)水、土壤、阳光
(3)C
(4)水藻类植物→剑水蚤→小虾→小鱼
【分析】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个池塘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详解】(1)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该湖泊中的剑水蛋、小虾,小鱼都属于消费者。
(2)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所以该湖泊中除了生活着的各种生物之外,还有空气、水、土壤、阳光等非生物。
(3)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如果这里的小鱼都被捕杀,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生物生存。
(4)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图中的一条食物链是水藻类植物→剑水蚤→小虾→小鱼。
试卷第10页,共10页
试卷第1页,共10页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次月考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如下图,小科在封闭的盒子里种了一盆植物,然后放入十条蚯蚓。一个星期后,她发现植物朝( )生长(填“黑色卡纸端”或“透明薄膜端”),大多数蚯蚓生活在( ),(填“黑色卡纸端”或“透明薄膜端”),此实验说明蚯蚓喜欢( )的生活环境。
2.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时,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的实验,一组用( )盖住,另一组用( )盖住,放在同一个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 )。
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 );而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网状结构的食物关系叫( )。
4.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的实验”中,由于水量的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也变小了,氧气量( ),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5.雷鸟羽毛因( ),而与环境一致,冬季羽毛为( ),与雪地一致;春夏则为有横斑的( ),以配合冻原地区的植被颜色。
6.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水分和空气中的( ),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要的养料,并释放出(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7.绿豆种子发芽时,( )、( )和( )是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和( )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8.阳光( )绿豆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 )绿豆苗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我们常常在( ) 找到蚯蚓。
A.河水中 B.菜园的土壤中 C.沙砾堆中
10.华华将绿豆种子种在土壤里后,连下了几场大雨,很多种子都泡在水里,结果发现种子的发芽率很低,这是因为( )。
A.土壤中缺少空气 B.种子缺少阳光照射 C.土壤中缺乏水分
11.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土壤的关系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空气 B.水分 C.土壤
12.为了让草莓、黄瓜等提早上市,农民在冬季把它们种植在塑料大棚里,这主要是为了改变( )。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13.实验表明,蚯蚓适宜生活在( )的环境里。
A.阴暗、潮湿 B.明亮、干燥 C.阴暗、干燥
14.下列环境中,我们看不到青蛙的是( )。
A.夏天的池塘 B.初秋的稻田 C.冬天的农田
15.每年春季,丹顶鹤会离开越冬的地方迁往( )的繁殖地。
A.西北 B.南方 C.东北
16.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A.兔子→小草→狼 B.狼→兔子→小草 C.小草→兔子→狼。
17.下列食物链正确是( )。
A.蚜虫→瓢虫→蜘蛛 B.青蛙→蚯蚓→落叶 C.绿豆苗→蝗虫→鸟
18.生态瓶做好后,应该放置的地方是( )。
A.通风、有光 B.烈日暴晒 C.阴暗、潮湿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9.种子发芽实验中,我们各组用3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
20.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
21.做对比实验时,对照组与实验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
22.种植在阴暗处的绿豆苗有可能茎又粗又短,叶子偏黄。( )
23.不同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企鹅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
24.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可能有动植物灭绝。( )
25.在野外,我们如果遇到冬眠的动物不要去打扰它。( )
26.“高粱→蝗虫→青蛙→蛇”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27.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28.制作生态瓶时,应按照沙子、水、小鱼、水草的先后顺序放入塑料桶内。( )
四、连线题(10分)
29.“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实验。
水分
相同条件 种子
阳光
不同条件 土壤
空气
五、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4分)
30.你认为下图中存在几条食物链?试着写出其中的两条。
31.想一想,北极熊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六、实验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32.为了研究贮藏环境对某品种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科研小组选取了贮藏环境不同,每组10颗均用自来水润湿的种子进行实验。下表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贮藏温度 贮藏时长(月) 发芽数量 未发芽数量
1 5℃ 3 8 2
2 5℃ 6 9 1
3 5℃ 12 10 0
4 15℃ 3 7 3
5 25℃ 3 4 6
(1)本实验研究了以下哪些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
① 贮藏温度 ②贮藏时长 ③发芽数量 ④未发芽数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种子的发芽率是衡量种子活力表现的指标之一,请你依据表格第1组的发芽率为多少?【发芽率=(发芽颗数÷种子总数)×100%】( )。
A.60% B.70% C.80%
(3)用组1、组2和组3三组进行对比,研究的是哪种因素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
A.贮藏温度 B.贮藏时长 C.发芽数量 D.未发芽数量
(4)用组1、组4和组5三组进行对比,研究的是哪种因素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
A.贮藏温度 B.贮藏时长 C.发芽数量 D.未发芽数量
(5)根据表中实验数据,相同的贮藏时长下,水稻种子发芽率最高的贮藏温度是?( )
A.5℃ B.15℃ C.25℃
(6)根据表中实验数据,相同的贮藏温度下,水稻种子最适合的贮藏时间是?( )
A.3个月 B.6 个月 C.12 个月
(7)根据表中实验数据,水稻种子发芽率最低的是?( )
A.第1组 B.第2组 C.第3组 D.第4组 E.第5组
(8)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该品种水稻种子最佳的贮藏条件是?( )
A.5℃、3个月 B.5℃、12个月 C.25℃、3个月
七、综合题(每小题2分,共8分)
33.甲图为某个湖泊,湖泊中生活着以水藻类植物为食的剑水蛋,有以剑水蛋为食的小虾,还有以小虾为食物的小鱼,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中的剑水蛋、小虾,小鱼都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制造者
(2)该湖泊中除了生活着的各种生物之外,还有空气、 等非生物。
(3)池塘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B.同一种植物可能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
C.如果这里的小鱼都被捕杀,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生存。
D.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也会被别的动物捕食。
(4)根据上图中生物的食物关系,在横线上写出一条食物链: 。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3页 共4页 ◎ 第4页 共4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 透明薄膜端 黑色卡纸端 阴暗
2. 包着黑纸的杯子 透明的杯子 不需要阳光
3. 食物链 食物网
4. 减少 增多
5. 季节而异 白色 灰褐色
6. 二氧化碳 氧气
7.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阳光 土壤
8. 不是 是
9.B
10.A
11.C
12.B
13.A
14.C
15.C
16.C
17.C
18.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玉米→鼠→鹰 玉米→鼠→蛇→鹰 玉米→兔子→鹰 玉米→兔子→蛇→鹰
31.北极熊需要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需要有充足的食物等。
32.(1)A(2)C(3)B(4)A(5)A(6)C(7)E(8)B
33.(1)B(2)水、土壤、阳光(3)C(4)水藻类植物→剑水蚤→小虾→小鱼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次月考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如下图,小科在封闭的盒子里种了一盆植物,然后放入十条蚯蚓。一个星期后,她发现植物朝( )生长(填“黑色卡纸端”或“透明薄膜端”),大多数蚯蚓生活在( ),(填“黑色卡纸端”或“透明薄膜端”),此实验说明蚯蚓喜欢( )的生活环境。
2.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时,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的实验,一组用( )盖住,另一组用( )盖住,放在同一个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 )。
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 );而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网状结构的食物关系叫( )。
4.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的实验”中,由于水量的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也变小了,氧气量( ),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5.雷鸟羽毛因( ),而与环境一致,冬季羽毛为( ),与雪地一致;春夏则为有横斑的( ),以配合冻原地区的植被颜色。
6.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水分和空气中的( ),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要的养料,并释放出(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7.绿豆种子发芽时,( )、( )和( )是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和( )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8.阳光( )绿豆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 )绿豆苗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我们常常在( ) 找到蚯蚓。
A.河水中 B.菜园的土壤中 C.沙砾堆中
10.华华将绿豆种子种在土壤里后,连下了几场大雨,很多种子都泡在水里,结果发现种子的发芽率很低,这是因为( )。
A.土壤中缺少空气 B.种子缺少阳光照射 C.土壤中缺乏水分
11.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土壤的关系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空气 B.水分 C.土壤
12.为了让草莓、黄瓜等提早上市,农民在冬季把它们种植在塑料大棚里,这主要是为了改变( )。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13.实验表明,蚯蚓适宜生活在( )的环境里。
A.阴暗、潮湿 B.明亮、干燥 C.阴暗、干燥
14.下列环境中,我们看不到青蛙的是( )。
A.夏天的池塘 B.初秋的稻田 C.冬天的农田
15.每年春季,丹顶鹤会离开越冬的地方迁往( )的繁殖地。
A.西北 B.南方 C.东北
16.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A.兔子→小草→狼 B.狼→兔子→小草 C.小草→兔子→狼。
17.下列食物链正确是( )。
A.蚜虫→瓢虫→蜘蛛 B.青蛙→蚯蚓→落叶 C.绿豆苗→蝗虫→鸟
18.生态瓶做好后,应该放置的地方是( )。
A.通风、有光 B.烈日暴晒 C.阴暗、潮湿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9.种子发芽实验中,我们各组用3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
20.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
21.做对比实验时,对照组与实验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
22.种植在阴暗处的绿豆苗有可能茎又粗又短,叶子偏黄。( )
23.不同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企鹅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
24.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可能有动植物灭绝。( )
25.在野外,我们如果遇到冬眠的动物不要去打扰它。( )
26.“高粱→蝗虫→青蛙→蛇”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27.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28.制作生态瓶时,应按照沙子、水、小鱼、水草的先后顺序放入塑料桶内。( )
四、连线题(10分)
29.“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实验。
水分
相同条件 种子
阳光
不同条件 土壤
空气
五、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4分)
30.你认为下图中存在几条食物链?试着写出其中的两条。
31.想一想,北极熊对环境有哪些要求?
六、实验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32.为了研究贮藏环境对某品种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科研小组选取了贮藏环境不同,每组10颗均用自来水润湿的种子进行实验。下表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贮藏温度 贮藏时长(月) 发芽数量 未发芽数量
1 5℃ 3 8 2
2 5℃ 6 9 1
3 5℃ 12 10 0
4 15℃ 3 7 3
5 25℃ 3 4 6
(1)本实验研究了以下哪些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
① 贮藏温度 ②贮藏时长 ③发芽数量 ④未发芽数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种子的发芽率是衡量种子活力表现的指标之一,请你依据表格第1组的发芽率为多少?【发芽率=(发芽颗数÷种子总数)×100%】( )。
A.60% B.70% C.80%
(3)用组1、组2和组3三组进行对比,研究的是哪种因素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
A.贮藏温度 B.贮藏时长 C.发芽数量 D.未发芽数量
(4)用组1、组4和组5三组进行对比,研究的是哪种因素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
A.贮藏温度 B.贮藏时长 C.发芽数量 D.未发芽数量
(5)根据表中实验数据,相同的贮藏时长下,水稻种子发芽率最高的贮藏温度是?( )
A.5℃ B.15℃ C.25℃
(6)根据表中实验数据,相同的贮藏温度下,水稻种子最适合的贮藏时间是?( )
A.3个月 B.6 个月 C.12 个月
(7)根据表中实验数据,水稻种子发芽率最低的是?( )
A.第1组 B.第2组 C.第3组 D.第4组 E.第5组
(8)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该品种水稻种子最佳的贮藏条件是?( )
A.5℃、3个月 B.5℃、12个月 C.25℃、3个月
七、综合题(每小题2分,共8分)
33.甲图为某个湖泊,湖泊中生活着以水藻类植物为食的剑水蛋,有以剑水蛋为食的小虾,还有以小虾为食物的小鱼,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中的剑水蛋、小虾,小鱼都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制造者
(2)该湖泊中除了生活着的各种生物之外,还有空气、 等非生物。
(3)池塘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B.同一种植物可能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
C.如果这里的小鱼都被捕杀,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生存。
D.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也会被别的动物捕食。
(4)根据上图中生物的食物关系,在横线上写出一条食物链: 。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 透明薄膜端 黑色卡纸端 阴暗
2. 包着黑纸的杯子 透明的杯子 不需要阳光
3. 食物链 食物网
4. 减少 增多
5. 季节而异 白色 灰褐色
6. 二氧化碳 氧气
7. 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阳光 土壤
8. 不是 是
9.B
10.A
11.C
12.B
13.A
14.C
15.C
16.C
17.C
18.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玉米→鼠→鹰 玉米→鼠→蛇→鹰 玉米→兔子→鹰 玉米→兔子→蛇→鹰
31.北极熊需要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需要有充足的食物等。
32.(1)A(2)C(3)B(4)A(5)A(6)C(7)E(8)B
33.(1)B(2)水、土壤、阳光(3)C(4)水藻类植物→剑水蚤→小虾→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