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选自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第八册第六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
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在整个教学设计中,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的教学理念。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铺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和参与,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使学生享受成功表现音乐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材分析:
《西风的话》选自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第八册第六课《感知音乐中的旋律》。《西风的话》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兴趣。歌曲为一段体,节奏平稳对称,旋律流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在知识点的安排上,在复习整理“我的小音库”的基础上加入了低音sol、la、si三个音。
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对歌曲的节奏、情绪等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他们表现欲强,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能较好地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一些有趣的创编活动。本课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了听、赏、唱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
1、情感价值态度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初步感受和体验黄自代表作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感情和对美的感受。
2、方法与过程目标:在丰富的视听欣赏、模仿对比、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知识与技能目标:用有气息支持的、优美连贯的声音歌唱秋天的美景,能对歌曲进行力度、表情处理并演唱;学习低音sol、la、si、力度记号等乐理小知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难点:
力度记号、圆滑线、渐慢记号的演唱。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课件、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风——激趣导入.(发声练习-模仿风声)
1、创设情境:这是什么声音呢?(课件播放风的声音)
2、能听出来在这段风声中,力度做了怎样的变化吗?
生:开头弱,中间强,结尾又弱了。
师:对,有了这样的强弱变化,才让我们觉得这风似乎就在我们身边刮起来了。其实这样的力度变化,我们只用两个符号就可以概括。渐强和渐弱(板书)。谁能用声音将这两个符号的意义表现出来?
(生用声音体现强弱变化。)
师:在这段风声中,力度符号的作用是很大的,正是因为有了强弱的变化,才体现出风的渐近和渐远效果。
3、 练声:用“呜”来模仿风声。(声音饱满,嘴巴要圆着唱,声音要随着力度的变化而变化哦!)。
2、认识新朋友——技能大考验
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三个新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我们来欢迎他们!(展示卡片唱音名,引出低音5、6、7三个新朋友)这三个新朋友和我们之前认识的七个好朋友中的哪几个最像?有什么区别呢?(出示1、2、3、4、5、6、7,学生观察比较)。
1、师:那我们来唱唱这三个好朋友吧!(用呜的声音唱低音的5、6、7,教师用钢琴带音高,融入渐强减弱记号。提醒学生要用问花香的方法吸气,口腔打开圆着唱哦!)
2、师:三个新朋友特别想考考同学们,给我们出了一道节奏题,谁能击打出来?
节奏练习:x x xx xx |x - x -|x x xx xx|x - - 0‖
3、现在三个顽皮的好朋友要和我们玩捉迷藏了,他们藏在下面这条旋律中,谁能把它们找出来呢?
A、找出隐藏在旋律中的好朋友并唱出来:
5 5 51 35|5 - 4 -|3 3 32 17|6- - 0‖
B、旋律视唱练习:
★师:我们先随着琴来视唱一下这条旋律。
(生随琴视唱)
★师:能帮这条旋律加上力度符号让它听起来更好听吗?
生:渐强加在第二小节,减弱加在第四小节。
师:很不错,那咱们再一起来唱一遍吧!
师:这一遍的演唱更动听了。由此可见,力度记号对音乐作品情感的体现,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咱们在演唱歌曲的时候一定要用恰当的力度结合适当的力度变化来演唱,这样,才能让歌曲更好听!
三、教唱新歌《西风的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动听的新歌,让我们一起欣赏来《西风的话》!
1、播放歌曲《西风的话》,学生欣赏歌曲并随着音乐感受自由摆动身体,感受音乐的动律。
2、谈谈感受。(歌曲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平缓级进、较慢))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谁能说说和秋天有关的词语呢?(描绘秋天的景色、对秋天的感受的词语......)是啊,当夏天轻轻离我们而去的时候,阵阵西风就悄悄带来了秋天的信息。
3、再次欣赏歌曲,教师提示注意歌曲中(力度记号、连音线、渐强渐弱、rit.)等音乐记号的唱法。
4、请同学们用“u”模唱旋律,教师及时纠正发声方法。
A、观察四个乐句的节奏特点。
B、找出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视唱歌曲旋律。
C、边划旋律线边唱旋律。
5、唱歌词
A、教师朗诵歌词,学生讨论:通过歌词让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秋天呢?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把歌词朗诵一遍并仔细领会歌词,思考:西风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西风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未来。)
B、跟教师伴奏学唱歌曲,体会歌曲力度的变化,能较好地把握并演唱。
C、 难点突破——力度记号、圆滑线、渐慢记号的演唱。
★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要求:字正腔圆,演唱“袍”、“高”、“蓬”、“红”等字要使声音饱满,吐字清晰。)
★听最后一句演唱,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最后一句的唱法。(感受演唱时的悠长气息,最后渐慢渐弱的处理就好象寄托了西风对我们的期望,似乎在提醒我们时光过得真快,请大家要珍惜时间呀!)
★学生用优美抒情的歌声完整演唱歌曲。
四、知识拓展
1、声音对比:年年岁岁,多情的西风去了又来,来了又去,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速度也较慢。如果我们采用稍快的速度,较强的力度,明亮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会是怎样的效果呢 (教师示范,引导学生体会速度力度对歌曲情绪的影响)歌曲情绪全变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把歌曲唱的有声有色,就得注意哪些方面?(速度、力度、旋律的起伏、演唱的音色)。
2、作者和歌曲的介绍
“同学们唱得真不错,这么好听的歌曲到底是谁写得呢?下面老师要为大家介绍写这首歌的一位老前辈,他就是音乐家黄自。黄自早年留学美国,1929年回国后,长期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首歌曲通过委婉的旋律,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消逝的伤感。
3、欣赏器乐曲《西风的话》。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好朋友,学会了《西风的话》这首好听的新歌,同时我们也明白了,要想唱好一首歌,不但要把节奏、音准唱好,也要把握好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演唱音色,今天同学们都做得很好,相信你们以后会更出色!(学生听音乐愉快地离开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