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题型突破能力提升2坐标图像题(原卷版+解析版+34页讲解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题型突破能力提升2坐标图像题(原卷版+解析版+34页讲解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24 17:08:52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题型二 坐标图像题
类型一 热学图像
考向 温度—时间图像
1.(2024·滨州)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熔化过程持续了25 min
C.该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熔化前后,该物质的比热容不变
2.(2024·成都)某固态物体的质量为m,其物质的比热容为c,用稳定的热源对它加热(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到t3时刻停止加热,然后让其冷却。上述过程中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最后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在O~t2时间段,该物体吸收的热量为cm(T2-T1)
B.在t2~t4时间段,该物质的比热容先增大后减小
C.在t4~t5时间段,该物体放出的热量为
D.该物质在t5~t6时间段的比热容等于在O~t1时间段的比热容
3.(2024·烟台)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质量是0.3 kg的水和甲表中等质量的另一种物质进行对比,作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图线 b (选填“a”或“b”)对应的物质为水,另一种物质为 煤油 ,这种物质在0~5 min内吸收的热量为 2.52×104  J。
物质 比热容c/ [J·(kg·℃)-1]
水 4.2×103
酒精 2.4×103
煤油 2.1×103
蓖麻油 1.8×103
    甲 乙
4.(2024·武汉青山区模拟)如图甲,小明同学设计了“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标准大气压下)。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绘制了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甲  乙
(1)冰熔化过程经历了 6 min,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 增加 。
(2)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CF (选填“CD”“CE”或“CF”)。
(3)若该物质在第3 min时比热容为c1,则c1= 2.1×103 J/(kg·℃) 。
5.(2024·武汉武昌区模拟)某兴趣小组利用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秒表等,探究冰熔化直至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记录数据并在坐标纸中绘制出全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丙)。
甲  乙

(1)小组同学从图乙所示的温度开始记录,此时温度为 -3 ℃。
(2)分析图丙可以判断,此时当地大气压 低于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bc段烧杯内物体的内能 变大 ,de段烧杯内物体的内能 变小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类型二 力学图像
考向1 s-t,v-t图像
1.(2024·自贡)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 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同时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1、2所示。则( D )
图1  图2
A.甲车速度为2 m/s
B.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C.乙车先到达Q点
D.甲车到达Q点时,甲、乙两车相距4 m
2.(2024·凉山州)如图甲,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10~15 s内物体做 匀速 直线运动,t=8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20 N。
甲 乙 丙
3.(2024·临沂)2024年2月20日,临沂迎来强降雪。环卫部门以雪为令,迅速启用除雪车全力除雪以保障道路畅通。图甲是一辆除雪车正在水平路面上除雪的场景,该车10 min内的运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若该除雪车的总质量为6 t,除雪过程中所受水平阻力为6×103 N,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 m2,g取10 N/kg,求该除雪车:
(1)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10 min内通过的路程。
(3)10 min内牵引力所做的功。
甲  乙
解:(1)除雪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6×103 kg×10 N/kg=6×104 N,
受力面积S=0.4 m2,
该除雪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1.5×105 Pa。
(2)由图乙可知前6 min除雪车的速度v1=4 m/s,6~10 min内除雪车的速度v2=5 m/s,
由v=可得前6 min除雪车通过的路程:
s1=v1t1=4 m/s×6×60 s=1 440 m,
6~10 min内除雪车通过的路程:
s2=v2t2=5 m/s×4×60 s=1 200 m,
该除雪车10 min内通过的路程:
s=s1+s2=1 440 m+1 200 m=2 640 m。
(3)除雪车在0~6 min、6~10 min内均做匀速运动,牵引力:F=f=6×103 N,
该除雪车10 min内牵引力所做的功:
W=Fs=6×103 N×2 640 m=1.584×107 J。
考向2 m-V图像
4.(2024·南充)小洋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D )
A.容器的质量是20 kg
B.甲液体的密度是2.0 g/cm3
C.乙液体的密度是1.2 g/cm3
D.密度是0.8 g/cm3的液体的m-V图像应位于Ⅲ区域第4题图  第5题图
考向3 其他力学图像
5.(多选)(2024·南充)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Δh,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Δh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已知ρ甲=6×103 kg/m3,乙的棱长为30 cm,下列选项正确的是(g取10 N/kg)( AD )
A.乙的密度为2×103 kg/m3
B.未切前,甲的质量为24 kg
C.图中hA=10 cm
D.图中pA=3×103 Pa
6.(2024·达州)如图甲,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实心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将其缓慢拉出水面(忽略物体带出的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然后将体积为2 000 cm3的实心物体B用细线和A连接在一起,如图丙所示放入水中,A、B刚好悬浮。细线的重力和体积忽略不计,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甲 乙 丙
A.A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10 N
B.A的底面积为50 cm2
C.B的重力为20 N
D.B的密度为0.75×103 kg/m3
7.(2024·枣庄)将一底面积为200 cm2的圆柱形容器放置于水平面上,容器内放一个底面积50 cm2,高20 cm的圆柱体(如图甲),缓慢向容器中注水到一定深度时圆柱体漂浮,继续注水到25 cm时停止,在整个注水过程中,圆柱体始终处于直立状态,其注水质量m与容器中水的深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甲  乙
A.当圆柱体漂浮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9 cm
B.圆柱体的密度为0.64×103 kg/m3
C.注水停止时,水对圆柱体底部的压强为2 500 Pa
D.向容器内注水的总质量为4 200 g
8.(2024·眉山)如图甲,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甲 乙 丙
A.4~6 s,物体运动路程为18 m
B.4~6 s,拉力F的功率为12 W
C.t=1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于2 N
D.拉力为6 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类型三 电学图像
考向1 I-U图像
1.(2024·自贡)如图是灯泡L的I-U图像,结合图像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C )
A.当通过灯泡L的电流为0.2 A时,工作1 min消耗的电能为0.24 J
B.当通过灯泡L的电流为0.3 A时,其电功率为0.72 W
C.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并联在3.6 V的电源两端,电路的总功率为2.88 W
D.将灯泡L和6 Ω的定值电阻串联在6 V的电源两端,电路的总电阻为18 Ω
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的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的过程中,两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C )
甲  乙
A.a是灯泡的U-I图线
B.灯泡电阻的最小值为10 Ω
C.R的最大阻值为25 Ω
D.电路的最大功率为1.2 W
考向2 其他电学图像
3.(2024·遂宁)噪声污染是当代社会四大污染之一,若青少年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影响身心健康。为了监测噪声的强弱,同学们找来定值电阻R0、声敏电阻R(阻值会随声音强弱发生变化)、电流表、学生电源等器材,设计了可用电流表的示数来反映噪声强弱的装置,其中R的阻值随声音强度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该装置电路如图乙所示。在某次测试中,当声音为80 dB时,电流表示数为0.4 A;当声音为50 dB时,电流表示数为0.2 A。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D )
甲 乙
A.电路中的电流随声音强度增大而减小
B.R0的阻值是15 Ω
C.电源电压是10 V
D.当电流表示数为0.3 A时,声音强度为60 dB
4.(2024·凉山州)如图甲,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 V,滑动变阻器R1的规格为“50 Ω 0.5 A”。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测得多组数据。用测得的数据绘制了电流与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计算结果中正确的是( D )
甲  乙
A.电源电压为12 V
B.R0的阻值为15 Ω
C.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10~50 Ω
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0.9 W
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铭牌上标有“120 Ω 0.8 A”的字样,电流表量程0~0.6 A,电压表量程0~15 V。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经测量分析,得出R2的电功率P与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甲  乙
A.电源电压为16 V
B.R1的阻值为25 Ω
C.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变化量为10.8 W
D.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10~100 Ω
6.(2024·襄阳南漳县模拟)如图甲,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6 V 3 W”字样,图乙是通过小灯泡的电功率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值为60 Ω,定值电阻R2=10 Ω。当闭合开关S和S1,断开开关S2,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R2的功率为0.9 W,则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 A,电源电压为 12 V。当闭合开关S和S2,断开开关S1,要使小灯泡的功率为1.6 W,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为 20  Ω。
甲  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
人教版
2025年中考物理 二轮复习(题型突破)
类型一 热学图像
题型突破 提升能力
题型二 坐标图像题
C
答案:D
物质 比热容c/[J·(kg·℃)-1]
水 4.2×103
酒精 2.4×103
煤油 2.1×103
蓖麻油 1.8×103


b
煤油
2.52×104


6
增加
CF
2.1×103 J/(kg·℃)



-3
低于
变大
变小
2025年中考物理 二轮复习(题型突破)
类型二 力学图像
题型突破 提升能力
题型二 坐标图像题
题型二 坐标图像题
类型二 力学图像
D
匀速
20
D
AD
D
D
B
2025年中考物理 二轮复习(题型突破)
类型三 电学图像
题型突破 提升能力
题型二 坐标图像题
题型二 坐标图像题
类型三 电学图像
C
C
答案:D
D
D
0.3
12
20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21世纪载言
www.21cny.com
己1总纪教肩

2世有
W,27GG⊙
21世纪载言
山山山.
:
1总纪教肩
2他有
W,27GG⊙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题型二 坐标图像题
类型一 热学图像
考向 温度—时间图像
1.(2024·滨州)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熔化过程持续了25 min
C.该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熔化前后,该物质的比热容不变
2.(2024·成都)某固态物体的质量为m,其物质的比热容为c,用稳定的热源对它加热(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到t3时刻停止加热,然后让其冷却。上述过程中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最后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在O~t2时间段,该物体吸收的热量为cm(T2-T1)
B.在t2~t4时间段,该物质的比热容先增大后减小
C.在t4~t5时间段,该物体放出的热量为
D.该物质在t5~t6时间段的比热容等于在O~t1时间段的比热容
3.(2024·烟台)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质量是0.3 kg的水和甲表中等质量的另一种物质进行对比,作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图线 b (选填“a”或“b”)对应的物质为水,另一种物质为 煤油 ,这种物质在0~5 min内吸收的热量为 2.52×104  J。
物质 比热容c/ [J·(kg·℃)-1]
水 4.2×103
酒精 2.4×103
煤油 2.1×103
蓖麻油 1.8×103
    甲 乙
4.(2024·武汉青山区模拟)如图甲,小明同学设计了“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标准大气压下)。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绘制了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甲  乙
(1)冰熔化过程经历了 6 min,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 增加 。
(2)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CF (选填“CD”“CE”或“CF”)。
(3)若该物质在第3 min时比热容为c1,则c1= 2.1×103 J/(kg·℃) 。
5.(2024·武汉武昌区模拟)某兴趣小组利用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秒表等,探究冰熔化直至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记录数据并在坐标纸中绘制出全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丙)。
甲  乙

(1)小组同学从图乙所示的温度开始记录,此时温度为 -3 ℃。
(2)分析图丙可以判断,此时当地大气压 低于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bc段烧杯内物体的内能 变大 ,de段烧杯内物体的内能 变小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类型二 力学图像
考向1 s-t,v-t图像
1.(2024·自贡)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 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同时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1、2所示。则( D )
图1  图2
A.甲车速度为2 m/s
B.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C.乙车先到达Q点
D.甲车到达Q点时,甲、乙两车相距4 m
2.(2024·凉山州)如图甲,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10~15 s内物体做 匀速 直线运动,t=8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20 N。
甲 乙 丙
3.(2024·临沂)2024年2月20日,临沂迎来强降雪。环卫部门以雪为令,迅速启用除雪车全力除雪以保障道路畅通。图甲是一辆除雪车正在水平路面上除雪的场景,该车10 min内的运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若该除雪车的总质量为6 t,除雪过程中所受水平阻力为6×103 N,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 m2,g取10 N/kg,求该除雪车:
(1)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10 min内通过的路程。
(3)10 min内牵引力所做的功。
甲  乙
解:(1)除雪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6×103 kg×10 N/kg=6×104 N,
受力面积S=0.4 m2,
该除雪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1.5×105 Pa。
(2)由图乙可知前6 min除雪车的速度v1=4 m/s,6~10 min内除雪车的速度v2=5 m/s,
由v=可得前6 min除雪车通过的路程:
s1=v1t1=4 m/s×6×60 s=1 440 m,
6~10 min内除雪车通过的路程:
s2=v2t2=5 m/s×4×60 s=1 200 m,
该除雪车10 min内通过的路程:
s=s1+s2=1 440 m+1 200 m=2 640 m。
(3)除雪车在0~6 min、6~10 min内均做匀速运动,牵引力:F=f=6×103 N,
该除雪车10 min内牵引力所做的功:
W=Fs=6×103 N×2 640 m=1.584×107 J。
考向2 m-V图像
4.(2024·南充)小洋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D )
A.容器的质量是20 kg
B.甲液体的密度是2.0 g/cm3
C.乙液体的密度是1.2 g/cm3
D.密度是0.8 g/cm3的液体的m-V图像应位于Ⅲ区域第4题图  第5题图
考向3 其他力学图像
5.(多选)(2024·南充)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Δh,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Δh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已知ρ甲=6×103 kg/m3,乙的棱长为30 cm,下列选项正确的是(g取10 N/kg)( AD )
A.乙的密度为2×103 kg/m3
B.未切前,甲的质量为24 kg
C.图中hA=10 cm
D.图中pA=3×103 Pa
6.(2024·达州)如图甲,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实心圆柱体A浸没在水中,将其缓慢拉出水面(忽略物体带出的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然后将体积为2 000 cm3的实心物体B用细线和A连接在一起,如图丙所示放入水中,A、B刚好悬浮。细线的重力和体积忽略不计,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甲 乙 丙
A.A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10 N
B.A的底面积为50 cm2
C.B的重力为20 N
D.B的密度为0.75×103 kg/m3
7.(2024·枣庄)将一底面积为200 cm2的圆柱形容器放置于水平面上,容器内放一个底面积50 cm2,高20 cm的圆柱体(如图甲),缓慢向容器中注水到一定深度时圆柱体漂浮,继续注水到25 cm时停止,在整个注水过程中,圆柱体始终处于直立状态,其注水质量m与容器中水的深度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甲  乙
A.当圆柱体漂浮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9 cm
B.圆柱体的密度为0.64×103 kg/m3
C.注水停止时,水对圆柱体底部的压强为2 500 Pa
D.向容器内注水的总质量为4 200 g
8.(2024·眉山)如图甲,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甲 乙 丙
A.4~6 s,物体运动路程为18 m
B.4~6 s,拉力F的功率为12 W
C.t=1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于2 N
D.拉力为6 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类型三 电学图像
考向1 I-U图像
1.(2024·自贡)如图是灯泡L的I-U图像,结合图像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C )
A.当通过灯泡L的电流为0.2 A时,工作1 min消耗的电能为0.24 J
B.当通过灯泡L的电流为0.3 A时,其电功率为0.72 W
C.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并联在3.6 V的电源两端,电路的总功率为2.88 W
D.将灯泡L和6 Ω的定值电阻串联在6 V的电源两端,电路的总电阻为18 Ω
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的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的过程中,两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C )
甲  乙
A.a是灯泡的U-I图线
B.灯泡电阻的最小值为10 Ω
C.R的最大阻值为25 Ω
D.电路的最大功率为1.2 W
考向2 其他电学图像
3.(2024·遂宁)噪声污染是当代社会四大污染之一,若青少年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影响身心健康。为了监测噪声的强弱,同学们找来定值电阻R0、声敏电阻R(阻值会随声音强弱发生变化)、电流表、学生电源等器材,设计了可用电流表的示数来反映噪声强弱的装置,其中R的阻值随声音强度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该装置电路如图乙所示。在某次测试中,当声音为80 dB时,电流表示数为0.4 A;当声音为50 dB时,电流表示数为0.2 A。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D )
甲 乙
A.电路中的电流随声音强度增大而减小
B.R0的阻值是15 Ω
C.电源电压是10 V
D.当电流表示数为0.3 A时,声音强度为60 dB
4.(2024·凉山州)如图甲,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 V,滑动变阻器R1的规格为“50 Ω 0.5 A”。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测得多组数据。用测得的数据绘制了电流与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计算结果中正确的是( D )
甲  乙
A.电源电压为12 V
B.R0的阻值为15 Ω
C.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10~50 Ω
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0.9 W
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铭牌上标有“120 Ω 0.8 A”的字样,电流表量程0~0.6 A,电压表量程0~15 V。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经测量分析,得出R2的电功率P与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甲  乙
A.电源电压为16 V
B.R1的阻值为25 Ω
C.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变化量为10.8 W
D.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10~100 Ω
6.(2024·襄阳南漳县模拟)如图甲,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6 V 3 W”字样,图乙是通过小灯泡的电功率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值为60 Ω,定值电阻R2=10 Ω。当闭合开关S和S1,断开开关S2,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R2的功率为0.9 W,则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 A,电源电压为 12 V。当闭合开关S和S2,断开开关S1,要使小灯泡的功率为1.6 W,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为 20  Ω。
甲  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