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案(PDF版)【衡水中心状元笔记】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案(PDF版)【衡水中心状元笔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22 10:51:25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平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交通能源能源
数量技术廉价劳
选修课程模块一
动力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二、2.(1)弱化(2)消费市场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1.自转轴
一、4.(1)被服务对象(2)均衡化
2.(2)北极星
二、1.(1)新兴(2)传统
3.西东逆顺
2.网络信息文化
4.1日24小时太阳日23时56分4秒
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恒星日
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5.(1)线速度
一、3.变化优化
(2)①15°小时
②赤道两极
二、1.(1)小(2)大
③0④相同
2.大
二、1.太阳
4.综合性
2.西东
三、1.稀疏低密集高
3.(1)365日5时48分46秒(2)恒星年
2.减弱
5.1月初7月初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回归年
二、1.集聚
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城市
一、1.夜昼晨线3.24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走向人地协调一可持续发展
一、2.(1)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南南
(2)由南向北变长南
一、1.态度做法
二、1.水资源危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3)白昼越早
大气水体
(4)互余
2.(2)①酸雨②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
3.(1)昼(夜)弧15
三、2.生态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2)①日落日出12一日出时间
四、2.(2)①环境保护③循环经济
日落时间一12②昼长:2
第二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3)①时间相同②互等
一、1.主要核心
(4)①二至日对称②二分日对称
2.有序
二、1.(1)太阳光线地平面
3.适宜开发丰富脆弱
(2)12最大
5.(1)国土开发(2)优化开发限制开发
3.越近越大
二、1.区域发展差距
三、1.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太阳辐射
2.(1)1121%40%生态地位
2.(1)正午太阳高度白昼
(3)①生态环境②立体交通廊道
(2)3、4、5月
6、7、8月9、10、11月
③新型城镇化大城市产业集群
12、1、2月
四、2.最早最早主权领海专属经济区
四、1.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正东正西
3.明朝附属岛屿东海大陆架
2.正南正北
4.(1)海洋开发(2)巩固海防
3.偏东方向正南或正北偏西方向必修二
平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必修二]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走向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
核心素养展示
课程内容要求
课程标准解读
1.运用人类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并结合实例,解释环境问题及环
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
2.利用图表,认识并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
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3.根据相关资料,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和全球化趋势,认
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识协调人地关系才能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
5.能够举例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核心素养养成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状元笔记
1.环境问题
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

所导
致的结果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通过生产活动获得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满足消费
人梦针丹与环相关抓式
需求。
(2)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又被排放到环境中。
名师点拨
3.不同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环境污染可导致环
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
类型
产生原因
可导致环境退化,影响
自然资源枯竭
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
人类生产和生活,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往往引起
环境污染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
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
②环境问题的表现
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
1.环境问题的表现
起生态破坏,
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
自然资源枯竭
森林减少、
、矿产资源短缺等
生态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环境污染
污染
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
禽中学笔暂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高中·地理
2.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1)区域性环境问题
名师点拨
①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自然资源枯竭
聚落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表现主要原因
典型案例
水污杀,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
城市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
工农业生
华北平
水资源
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
产用水量
原的春
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危机
地区
大及降水
的集中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
城市建
耕地底
土地贤
乡村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
设用地
少,草场
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
增加等
退化
地区
过大
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利用改
能源资
车低,浪
我国东
部地区
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原短块
费严重

资源分
短块
国家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布不功
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
发展
较发达国家严
快,经济、技术水平低,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
重,以生态破坏
发达国家将污染较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
中国家
为主
家:发展中国家多资源密集型工业,且资源利
用率低,浪费严重,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
发达国家
以环境污染为主
过度消耗资源
(2)全球性环境问题
①主要表现: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②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锐减、
等。
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
发展。
是基础
2.内涵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名师点拨【
是目的
”可持续”和”发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展”不分家
”可持续”和”发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
展”是一个统一的整
则、共同性原则。
体,”发展”是这个统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体的核心和最终目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的,”可持续”是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的最佳模式,是为了更
好的发展,任何片面
(1)消除贫困
强调”发展”或片面强
(2)发展绿色经济
调”可持续”的观点、都
①追求经济发展、
、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
是错误的·
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③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
(3)提倡可持续消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