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来中学笔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核心素养展示
课程内容要求
课程标准解读
1.认识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2.梳理辛亥革命的历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作出正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确的历史解释。
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
3.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及局限性,感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
国结束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意
奋斗精神。
义及其局限性。
4.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和革命党人抗争的史实,认识袁世凯倒
2.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行逆施失败的原因。
3.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
5.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其特点。
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6.了解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认识变化的原因,理
解其历史意义。
7.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程,概述其主要内容,多角度认识其影响。
核心素养养成
@辛亥革命
名师点拨
知识点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从”唯物史观”角
1.政治基础
度评价三民主义:
(1)积极意义:三民
(1)清政府试图通过“
”进行“自救”的改革,为民主革命准
主义是近代中国比较完
备了条件。
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
(2)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人们认识到:只有
,中国才有希
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价
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
望。
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
2.组织基础一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
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1)兴中会成立:1894年11月,孙中山在
组织兴中会。
(2)局限:它没有明
(2)成立同盟会: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
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
创建。
要求,也没有提出彻底
的土地纲领.这就注
3.指导思想
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
(1)同盟会纲领:“
恢复中华,
可能带领中国人民彻底
(2)∈民主
三大主义,合称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
革命任务·
”。
4.军事基础:孙中山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的
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
078
模块一
中外历史纲要(上)
平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5.预备立宪
(1)原因:革命运动的推动。
(2)过程
①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
②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
准备。
③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
(3)结果: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
知识点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
状元笔记
(1)有利时机: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
→武昌起义的三大成
”后,又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引发
果:中华民国成立、清
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
帝退位、领布《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
(2)爆发:
晚,武昌城内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
(3)结果:起义军控制了武汉三镇,成立
,推黎元洪为都督。
(4)影响: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
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名师点拨
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
就此产生。
,中华民国分为三个
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历史时期:①南京临时
(1)原因
政府时期(1912年1月
到3月),②北洋政府
①英国等列强支持。
时期(1912年3月到
②袁世凯的威胁利诱:率军南下攻陷
,以武力威胁革命势
1928年底).③南京国
力,同时诱使革命党人展开和议。
民政府时期(1927年到
1949年).
③孙中山妥协退让: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
,即推举袁世凯
做大总统。
(2)结果
①
,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
清王朝结束。
②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
名师点拨
果落到袁世凯手中
→《中华民国临时约
4.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
法》并不是近代中国第
(1)时间:1912年3月11日。
一部宪法,而是第一部
资产阶级完法·中国
(2)制定机构:临时参议院。
第一部近代宪法性文件
(3)内容
是《钦定宪法大纲》·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
②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
079参考答案
平衡水中学状元笔记
参考答案
模块一中外历史纲要(上)
独尊决定丞相御史大夫郡县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
4.(2)中央集权(3)交往交流交融
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知识点三秦未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1.(2)①张楚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2.(2)①约法三章
知识点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四、西汉与东汉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1.(1)旧石器新石器(2)技术
知识点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2.(1)打制方法(2)元谋人(3)①打制方法
1.202汉高祖2.(2)①郡国并行
②渔猎和采集
3.(1)黄老无为与民休息
4.(1)母系氏族社会(2)②共同劳动
(3)②不平等③私有制权贵阶层
知识点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
知识点二从部落到国家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2)①华夏始祖②“禅让”
(1)①推恩令②察举制③刺史
2.(3)③聚族而居
直接统治间接统治
(2)①盐铁官营
(4)二里头遗址
2.开拓疆域
(1)①卫青
②河西走廊
知识点三商和西周
1.(1)1600(2)殷朝(3)①甲骨文②青铜器
(2)①张塞
②丝绸之路③西域都护府
2.(1)周武王(2)分封制宗法制①天子一诸
知识点三东汉的兴衰
侯一卿大夫一士(3)①“国人暴动”(4)771
1.建立
犬戎洛邑
(2)刘秀
3.(2)井田制(3)青铜铸造
2.“光武中兴”
二、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1)尚书台
知识点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3.衰亡
1.(1)②春秋五霸(2)②战国七雄
(2)①张角
2.(1)①华夏认同(2)华夏族
知识点四两汉的文化
知识点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1)司马迁纪传体(2)断代
1.①铁制农具牛耕②货币③中心城市
3.科技
2.(1)②富国强兵③君主专制(2)①耕织
(1)②第一部
③个体小家庭④“废井田,开阡陌”①持续时
(3)①蔡伦②a.勾股b.张衡
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最为彻底
c.张仲景麻沸散d.氾胜之书
知识点三孔子和老子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
1.(1)儒家学派(3)伦理和政治重建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2.(1)道家学派(2)对立统一无为而治小国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寡民
知识点一三国与西晋
知识点四百家争鸣
1.(1)①曹操孙权②曹丕③刘备
1.(2)贵族等级体系士阶层
④建业(2)①263②司马炎③280
3.相生相胜兼爱非攻中央集权
2.(1)匈奴鲜卑
4.(1)思想解放(2)地主阶级
知识点二东晋与南朝
三、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1)司马睿(2)宋,齐、梁、陈2.士族
知识点一秦的统一
3.(1)生产工具和技术劳动力(2)①农作物品种
1.(1)①安定统一②各地域经济
知识点三十六国与北朝
(2)②广纳贤才③商鞅变法
1.(1)成汉(2)①中原模式②民族布局
2.(1)咸阳(2)越族(3)万里长城3.始皇帝
(3)①前秦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