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诗经》二首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2 11:2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好逑(qiú) 荇菜(xìng) 窈窕(yáo)
B. 悠哉(zāi) 辗转(zhǎn) 蒹葭(jiā)
C. 未晞(xī) 芼(mào) 溯洄(shù)
D. 道阻且跻(qí) 湄(méi) 琴瑟(sè)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在河之洲   
(2)窈窕淑女  
(3)君子好逑  
(4)左右流之  
(5)寤寐思服  
3. 下列没有运用比或兴的手法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传统楹联常引用《诗经》中的语句。有一副赞颂济南历下亭的对联,上联就引用了《诗经》中的语句,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
春光大不同,看      ,抱荷无与青山老风气何其古,闻诗声朗朗,     
A.雨雪霏霏 把盏犹吟名士多
B.杨柳依依 把盏犹吟名士多
C.杨柳依依 掩卷常思绿水绕
D.雨雪霏霏 掩卷常思绿水绕
5、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本中的两首诗都是古代反映爱情的民歌。
B.“比兴”手法是《诗经》中诗歌常用的手法,《关雎》中就有大量的“比兴”。
C.《关雎》与《蒹葭》都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D.《关雎》的感情真挚热烈,《蒹葭》也表现了热烈奔放的情感。
6.默写填空
(1).《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 。
(2).《关雎》中是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
(3).《关雎》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4).《蒹葭》: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 。
(5).蒹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
(6).“一切景语借情语”。“ ”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7.学完《〈诗经〉二首》后,八年级某班开展了以“读读《诗经》”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知识回顾】《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所谓《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    ”三种诗歌形式与“    、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3)【发表感言】秀秀在这次活动后发表如下感言。请你结合语境仿写画线句子,使之与上文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提示:选取《诗经》中连续的两句,不得选择上面题目中已有的句子)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拥有诗与远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是秋凉冷落,朦胧缥缈;“ 。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8.这首诗写“君子”对意中人的追求过程,其间“君子”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
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10、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男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和白露,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二)阅读《蒹葭》,完成练习。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埃。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2、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试分析本诗中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请结合《蒹葭》中给你感触最深的诗句,简要说说你的感受。
14、简述诗歌中所写的乡村晚景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15、《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词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④,覆以绣衣,⑴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⑵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⑶非故也,何罪之有?”
【注释】①韩魏公知北都:韩魏公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②中外亲:表兄弟。③坏冢:荒墓。④卓:同“桌”。
16.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云耕者入坏冢而得 云: 得:____________
(2)公以百金答之 答:____________
(3)笑谓坐客曰 谓 :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非故也,何罪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表现了韩魏公什么样的品质?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整个世界都白茫茫的
李娟
①总是白茫茫的。整个世界无限耐心地白着。回家的路穿过全世界的白,也无限耐心地延伸着。倒了两趟车,一路上走了将近十个小时。
②家里也白白的,院子和房子快要被雪埋没了。妈妈的伤势好了很多。小狗赛虎的伤也快好了,整天把脑袋温柔地抵靠在外婆的膝盖上。
③这场雪灾中死了很多牛羊。牲畜们几乎一点儿吃的也没有了,堆积过玉米麻袋的雪地上撒落了不少玉米粒,于是附近的村民纷纷把自家的羊赶到那里。羊们埋着头努力地寻找陷落在雪地中的金黄粮食,又刨又啃。等羊群离开时,玉米粒儿一颗也没有了,只剩一地的羊粪粒儿。
④阿克哈拉再也没有玉米了,再也没有草料了,再也没有煤了。连路都没有了,路深深地埋在重重大雪之下。但是我们还是得在这里继续生活下去。
⑤这次回家,一口气帮家里蒸了八大锅馍馍,共两百多个。蒸熟后全冻在室外雪地里,够家人吃一个多月。好在前不久刚刚挖好了压井,从此再也不用每天去两公里外的河边破冰挑水。然而压井太硬,我用尽全力才能压下去。真想整个人骑在压杆上压啊。我边压边想象着水在地底的黑暗中缓缓地上升,涌动着明亮。
⑥端一碗剩饭去喂大狗琼瑶,离开时,它抱着我的腰不让我走。琼瑶很寂寞,因为老乱咬人,只好拴在院子里,不让它乱跑。
⑦小狗赛虎爱吃大白菜。兔子最爱吃我蒸的馍馍。鸡实在没啥吃的,只好什么都爱吃。我们给鸡窝也生了一只小炉子,鸡们整天紧紧地偎着炉子挤在一起。因为鸡窝有这么一小团温暖,我们的鸡便能够天天下蛋,一天可以捡八个鸡蛋。在整个阿克哈拉,只有我们家的鸡到了冬天还在下蛋。而其他人家的鸡都深深卧在寒冷深处,脑袋缩在肚皮下,深深地封闭了。
⑧戈壁滩上风真大。每次回到家都那么悲伤。
⑨为了能赶上回阿勒泰市的班车,四点钟我就摸索着起床了。家里今年刚盖的房子,还没牵电,四下漆黑。点起蜡烛,劈柴,生炉子。炉火熊熊燃烧,冰凉的房间却仍然冰冰凉凉。小狗赛虎卧在黑暗中静静地看着我做这一切。刚刚回到家就得离开,永远都是这样。家太远,太远太远。赛虎的宝宝晓晓夏天在公路上玩耍时,被过往汽车撞死。身边突然少了一个陪伴,赛虎会不会觉得空空落落?狗是如何理解“离别”的?
⑩把泡菜坛子的坛沿水续一续。想喂鸡,但有些太早了。天还没亮,鸡视力弱,什么也看不见,鸡食放在外面,会先被老鼠们吃掉。在冬天,老鼠们也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它们也正在忍耐着寒冷与饥饿。
昨天一回到家,还没顾上说几句话,妈妈就顶着风雪出门办事了。夜里只有我、外婆和妹妹守着房子。不知为何,心里总是感觉不祥。但又担心误了班车,于是又焦虑。两种情绪糅在一起,就成了悲伤。
结果一直等到下午三点,班车才缓缓出现在大雪茫茫的公路上。然而妈妈还没回家,为了不错过唯一的这趟车,为了不耽误上班,我还是上路了,怀着悲伤。
又想到了琼瑶。天还没亮,村庄远远近近的狗都开始叫了的时候,琼瑶却没有叫。我出去铲土和煤时,看到星光下琼瑶大大地睁着明亮的眼睛。其实它什么都知道。
【甲】我若是说:我爱阿克哈拉——其实多么心虚啊······我怎么会爱它呢?我远离家庭和责任,和阿克哈拉一点边也不沾地生活在别处。只是会在某些双休日坐长途班车回家一趟,住一个晚上。这算是什么爱呢?
我到了富蕴县,继续等车。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知妈妈回家没有。明明应该在家里度过,应该以这些时间来坐在家中,继续等待妈妈回来。并在等待的时候,喂鸡,生火,抚摸赛虎。
又想起班车独自行进在白色大地上,永无止境······想起班车经过的每一棵树都是不平凡的树-这些旷野中的树,一棵望不见另一棵的树。以前说过:在戈壁滩上,只需一棵树,就能把大地稳稳地镇在蓝天之下。
还说过:它们不是“生长”在大地上这般简单,它们是凌驾在这片大地上的·····
说这些话的时候,多么轻率、轻浮啊。【乙】不过我想,其实我还是爱着阿克哈拉的。《视野》杂志,2023年第1期)
小妍同学不明白“我”为什么“每次回到家都那么悲伤”,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帮助解释,写出两点。
20、小妍同学不知道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解答;并帮助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阿克哈拉再也没有玉米了,再也没有草料了,再也没有煤了。
21、文中写妈妈的内容不多,但小妍同学读完后觉得妈妈的形象深入人心。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读出了一位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的妈妈?请写出两点,并进行简要分析。
22、阅读过程中,小妍同学圈画出下面的两个句子,认为作者的说法前后矛盾。你同意她的观点吗?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甲:我若是说:我爱阿克哈拉——其实多么心虚啊······我怎么会爱它呢?
乙:不过我想,其实我还是爱着阿克哈拉的。
23、小妍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本文选自李娟作品集《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原标题为“回家”,选入杂志时编者改为“整个世界都白茫茫的”,你认为更改后的标题有哪些好处?
答案
1、B 2.(1)水中的陆地 (2)文静美好的样子 (3)配偶  (4)求取 (5)思念 3.C
4.B 5.D 6.(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7.(1)颂 赋 (2)溯洄从之  ,  道阻且长  ”,  这是上下求索,痴心不改  。
8.初遇时的兴奋→追求不到的苦闷→想象与姑娘举行婚礼的快乐。
9.运用了比兴手法。借雎鸠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继而想到那位美丽娴静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
10、示例:诗中的女子文静、美好;男子日夜追求她,却没有得到回应。
11、起兴(或兴),以秋景起兴,描写芦苇、白露,展现了一幅萧瑟、冷清的秋景图,为全诗渲染了凄清、惆怅的氛围,引出下文主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的内容。
12、《蒹葭》全篇三章,每章只变动了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漫长,还表达了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不仅具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还起到了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13、示例:给我感触最深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逆流而上去追寻伊人,追寻的道路艰险又漫长。这两句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感情的执着追求。于我而言,“伊人”更像是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追寻它的过程总是漫长又困难重重,但只要内心坚定、永不放弃,总有一天会收获生命中的美好。
14、示例:诗中写了思妇视野中最能触动她心弦的几种景物:栖于埘的鸡、落日、归圈的牛羊。这些景物突出了一个“归”字,把人物感情中最强烈、最集中的一点——“等待”凸显出来了。这样的写景是移情于景,为情造境,对表达人物感情、渲染气氛、突出诗歌主题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5、《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做了铺垫,渲染了气氛。
16、(1)说。获得,得到。 (2)答谢。 (3)对……说。
17.【(1)把玉盏放在上面,并准备用它来劝说所有客人饮酒。 (2) 不一会儿一个武官不慎碰倒了桌子,玉盏摔得粉碎。 (3)(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18、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 待人宽厚,能宽容别人的过错等。
19.①每次回家没说上几句话妈妈就去忙,陪伴家人时间短暂;②因为“我”走之前妈妈还没有回来,“我”十分担忧焦虑;③也因为每次回家作者都要赶紧走,担心误了班车而不舍、牵挂;④还因为自己深爱着的家乡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家人处于饥饿和辛劳中,自己远离家庭和责任的愧疚、自责。
20.运用反复,突出了家乡阿克哈拉雪灾后严重缺少生活必要物资,表现了家乡的贫瘠和自然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家人在这里艰难生活做铺垫,流露出“我”内心的伤感和对家人、家乡深沉的爱。
21示例:①坚强:雪灾后,妈妈伤势还没有完全好就顶着风雪出门办事。②勤劳能干:在恶劣的环境下,妈妈将家人以及家里的狗、兔子、鸡等牲畜照顾得很好,在整个阿克哈拉,只有我们家的鸡到了冬天还在下蛋。
22.不同意,前后不矛盾。她说“我怎么会爱它呢”,是因为自己远离家庭和责任,在家乡遭遇雪灾时没能陪伴在家人身边,深感愧疚、自责,在反问自省中流露出对家乡深沉的爱。她说“其实我还是爱着阿克哈拉的”是因为她感慨每一棵树都是不平凡的,赞美阿克哈拉人坚守这片土地的顽强,对家乡的爱根植于作者内心深处。
23.①抓住阿克哈拉最鲜明的环境特征,渲染了空旷、冷冽的氛围,突出环境的恶劣;②流露出作者远离家和责任的愧疚、自责和悲伤,表达了作者对家人、对家乡深沉的爱;③这个标题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富有诗意和文学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而“回家”只是交代了事情,太过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