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第二章
第五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同步练习
一、选择。
1.“(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
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前提 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表明商业的发展影响了政治理念,故D项正确。政治平等的前提;商业贸易中的不平等现象;海外殖民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故A,B,C项错误。
点评:试题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背景,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材料的能力。通过题干所给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2.《希腊城邦制度》序曰:“希腊史,从头到尾是多中心的。”其中“多中心”是指( )
A.城邦林立 B.派系众多 C.经济繁荣 D.文化多元
答案:A
解析:
分析:依据所学,古希腊是由诸多城邦构成的地理概念,有多个政治中心,故A项正确。派系众多与古希腊的社会状况不符,故B项错误。经济繁荣与题干中“多中心”不符,故C项错误。古希腊文化均属于爱琴文明,故D项错误。
点评:试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背景,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古希腊的组成入手即可。
3.克里斯提尼在推行民主制的同时,也更为注重公民权的限制,移民要想获得雅典的公民权更为困难。这些外来人当时的官方名称是迈提克。只有那些对雅典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迈提克,作为一种奖励,在经公民大会的特别投票通过后才能获得雅典公民权。由此获得的主要信息是( )
A.雅典旧贵族特权被铲除 B.公民大会主要维护雅典公民利益
C.雅典公民权有限度开放 D.外邦人不能取得雅典公民的资格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只有那些对雅典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迈提克,作为一种奖励,在经公民大会的特别投票通过后才能获得雅典公民权”表明雅典公民权有限度的开放,故C项正确,D项错误。依据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故A项错误。公民大会对雅典公民利益的维护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克里斯提尼改革,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应准确把握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本质。
4.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说“男人就是城邦”。这里的“男人”指的是城邦中的男性( )
A.自由民 B.外邦人 C.执政官 D.公民
答案:D
解析:
分析:依据所学,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主体是“公民”,公民是指本城邦的成年男子,故D项正确。自由民不一定是公民;外邦人不属于公民;执政官是公民的一部分,故A,B,C项错误。
点评:试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背景,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应把握古希腊公民的概念。
5.古希腊时期,雅典官方文件关于雅典人口的表述是“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从中可以看出( )
A.“雅典人”指雅典公民 B.雅典居民只有雅典人及其妻子、孩子
C.女性不计入雅典人口 D.雅典人与他的妻子、孩子权利平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依据题干中“雅典官方文件”和所学知识可知,“雅典人”是指雅典公民,因为雅典公民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体,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雅典居民还包括外邦人,故B项表述错误。女性不计入雅典人口与题干中“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不符,故C项错误。雅典公民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体,享有民主权利,妻子、孩子不属于雅典公民,不具备民主权利,故D项表述错误。
点评:试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背景,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应把握古希腊公民的概念。
6.亚里士多德说:“不容许所有公民共享的制度是寡头的,容许所有公民共享的制度是民主的。”下列为确保实现“所有公民共享”古雅典民主而采取的举措是( )
A.“四百人会议” B.“陶片放逐法”
C.十将军委员会 D.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答案:D
解析:
分析:依据所学,伯利克里时期,为确保所有公民都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实行津贴制,为每位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故D项正确。依据所学,四百人会议排除第四等级;陶片放逐法、十将军委员会只涉及部分公民,故A,B,C项错误。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过程。
7.在雅典40万居民中,20万奴隶和3.2万外邦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在剩下的16.8万雅典人中,假定成人居半,是8.4万人,其中妇女毫无权利,所剩公民男子就只有4.2万人。其中,第三等级公民占2.5万人,第四等级占1.6万人,第一、二等级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就不过1000人而已。上述状况最早有可能出现于( )
A.苏格拉底统治时期 B.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C.普罗塔哥拉统治时期 D.梭伦统治时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第三等级公民占2.5万人,第四等级占1.6万人,第一、二等级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就不过1000人而已”表明当时雅典公民划分了等级。依据所学,梭伦改革时期实行财产等级制,故D项正确。依据所学,苏格拉底、普罗塔格拉属于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代表人物,故A,C项的表述错误。伯利克里统治时期与题干中“最早”不符,故B项错误。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内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过程。
8.在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城邦对公职人员实行多种约束。其中包括( )
①公职人员必须是成年男性公民②陪审法庭的监督③陶片放逐法的震慑④任期的限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依据所学,在古希腊民主政治中,所有公职均向所有公民开放,由抽签产生,因此该项没有限制,故①错误,应选B项。陪审法庭的监督;陶片放逐法;任期的限制均对公职人员的权力进行了限制,故②,③,④正确。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过程,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把握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
9.“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材料表面公职津贴制的实行( )
A.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B.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
C.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 D.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使穷人也能从政。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表明津贴制的实行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故A项正确。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雅典公民是指本城邦的成年男子,故C项的表述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D项的表述错误。
点评:实体主要考查伯利克里改革,考查学生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主要把握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主体及本质。
10.阿里斯泰德指挥过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在抗击波斯侵略的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马拉松战役之后,他利用职权,企图在雅典建立一个由少数贵族掌权的政府。于是,在一次公民大会上,雅典公民便以阿里斯泰德操纵国政为理由,用“陶片放逐法”将他放逐了。这表明( )
A.雅典民主政治尚未正式确立 B.雅典缺乏政策执行的连续性
C.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D.陶片放逐法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他利用职权,企图在雅典建立一个由少数贵族掌权的政府”“雅典公民便以阿里斯泰德操纵国政为理由,用‘陶片放逐法’将他放逐了”表明陶片放逐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故D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尚未正式建立与题干中“马拉松战役之后”不符,故A项错误。雅典政策执行的连续性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与题干中“他利用职权,企图在雅典建立一个由少数贵族掌权的政府”不符,故C项错误。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伯利克里改革的作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时间。
11.克利斯提尼改革时,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把多数人确认为损害公民利益的人流放国外,但特意规定不得动其财产。作出如此规定体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
A.主权在民 B.轮番而治 C.法律至上 D.保护私产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把多数人确认为损害公民利益的人流放国外,但特意规定不得动其财产”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保护私有财产,故D项正确。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故A,B,C项错误。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题干所给材料的主旨判断即可。
12.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指出:“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所具有的真正才能。”材料所述内容与古希腊民主政治实际相符的是( )
A.制度具有创新性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民主具有广泛性 D.居民参政的公平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其他的人的”可知古希腊民主政治具有创新性,故A项正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主具有广泛性;居民参政的公平性属于古希腊民主政治原因,故B,C,D项与题意不符。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题干所给材料的主旨判断即可。
13.伯利克里在演讲时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 )
A.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 B.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
C.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 D.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表明古希腊的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故D项正确。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A,B项错误。依据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主体为雅典公民,故C项表述错误。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题干所给材料的主旨及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主体。
14.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资格。当时,他若想获取政治权力,下列哪条途径可行?( )
A.参军,争取立下军功 B.经商致富
C.收买人心,多拉选票 D.接受教育,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依据所学,“公元前6世纪初”为梭伦改革时期,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提供了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民参政,故B项与题意相符。参军;收买人心,多拉选票;接受教育均不属于梭伦改革时期获取官职的有效途径,故A,C,D项与题意不符。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内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梭伦改革的时间。
15.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一般由抽签产生的500个陪审员组成,开庭前他们中没有任何人事先知道将从事哪一个案件的审问。这说明( )
A.陪审人员的随机性可以降低误判率 B.古代雅典只有陪审法庭具有司法职能
C.力求保持公平是雅典陪审法庭的重要原则 D.雅典陪审法庭是五百人议事会的下设机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开庭前他们中没有任何人事先知道将从事哪一个案件的审问”可知雅典陪审法庭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保证司法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的出现,故C项正确。陪审人员的随机性,忽视了道德和素质,并不能保证审判结果,故A项错误。古代雅典民主政体中的司法职能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五百人会议属于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陪审法庭属于最高的司法机构与监察机构,故D项错误。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评价,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注意把握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16.总的说来,经过改革,旧日的氏族贵族奴隶主不再成为一支政治力量,贵族特权也烟消云散,这就是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津津乐道的“任职优先不属于某一特殊阶级”。这意味着
( )
A.奴隶主贵族被赶出政治舞台 B.雅典国家性质发生变化
C.官职向全体国民开放 D.公民享有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任职优先不属于某一特殊阶级”表明雅典公民具有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故D项正确。依据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奴隶主贵族的工具;雅典民主政治的主体是雅典公民,故A,C项错误。雅典国家性质的变化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伯利克里改革的措施,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注意把握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本质及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主体。
17.“古希腊法律制度涉及社会各领域,而其中很突出的便是在文化方面的制度性规定。与中国秦代的‘书同文’极为相似,古希腊也通过对语言文字使用的立法来加强文化思想的‘大一统’,从而为公共生活和民主决策创造精神氛围”。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
A.古希腊是西方民主政体发祥地 B.古希腊民主政治以法制为基础
C.秦朝与古希腊的阶级本质相同 D.思想文化专制曾盛行于东西方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古希腊也通过对语言文字使用的立法来加强文化思想的‘大一统’,从而为公共生活和民主决策创造精神氛围”表明古希腊通过法制,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故B项正确。西方民主政治的发祥地;思想文化专制盛行于东西方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故A,D项错误。依据所学,秦朝是封建王朝,古希腊是奴隶制,故C项的表述错误。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把握题干所给材料的主旨及秦朝、古希腊的阶级属性。
18.海尔莫盖尼斯曾劝说苏格拉底:“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常常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话说得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了吗?”由此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A.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 B.辩论对于民主是不利的
C.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 D.论证了君主专制合理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雅典陪审法庭审判程序是公平的,但仍会出现处死无辜的人和释放有罪的人的现象,这表明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故C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只是部分现象,不能代表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故A项错误。辩论对于民主的作用;君主专制的合理性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故B,D项错误。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注意把握题干所给材料的主旨。
19.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 )
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 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体现了雅典民主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把权力关进笼子属于近代三权分立政体的特点,故A项错误。雅典民主的本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其主体是雅典公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的民主,故B,D项的表述错误。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弊端,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主体。
20.《雅典娜的孩子》一书中记录道:“在雅典城邦建立伊始,所有的公民、无论男女都拥有选举权,他们的第一场选举便是选择雅典城的守护神,而雅典娜和波塞冬成为最受欢迎的两名候选人。当时占人口大多数的妇女把票投给了女神雅典娜,男人们所推举的波塞冬最终遭到淘汰。男人们认为,既然雅典的女人们已经选择了一位女神作为守护神,那么妇女则不应该再享有选举权,有女神庇护的雅典女人们失去一种权利,是公平合理的事情。”此段描述( )
A.说明了雅典所有男性享有公民权 B.表达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
C.反映了雅典是一个父权和夫权社会 D.推动了“小国寡民”城邦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干所给材料中“男人们认为,既然雅典的女人们已经选择了一位女神作为守护神,那么妇女则不应该再享有选举权,有女神庇护的雅典女人们失去一种权利,是公平合理的事情”表明雅典是一个父权和夫权社会,故C项正确。依据所学,雅典公民权属于雅典公民,即本城邦的成年男子;“小国寡民”城邦属于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背景,故A,D项错误。“人是万物的尺度”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背景及主体;把握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二、材料解析题
21.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9分)
材料二 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形成10个行政区。由每一个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会议。由于有不得连任的规定,城邦中的公民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机会参加五百人会议。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归纳,产生五百人会议的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提供了哪些借鉴?(9分)
答案:(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4分)
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4分)
(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9分)
(3)借鉴:抽签选举制,比例代表制,任期制。(9分)
解析:
分析:(1)弊端: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归纳即可。危机: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梭伦改革的背景即可。
(2)依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梭伦改革方面有关针对公民的平民的措施,经济方面的措施包括:解负令,实行财产等级制;政治方面包括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等。
(3)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由每一个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会议”可归纳为抽签选举制和比例代表制;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的“由于有不得连任的规定”可归纳为任期制。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背景及措施;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措施,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题干所给材料的主旨及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措施。
22.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材料二:(民众法庭的)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产生……确立新选举法,特别是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公职的做法,体现了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
材料三:没有均衡,制度就会因缺乏必要的张力而松弛,如同长短不一的桌子难以支撑起平展的桌面一样。因此,“均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制度因有均衡而存在,也会因打破均衡而消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封建转帝制”这一转型时期的主要政治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古代雅典公职人员的产生方式,这种方式体现了什么原则?(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处处注重权力均衡的?(6分)
答案:(1)特征:从奴隶制转向封建制;从分裂割据转向统一王朝;从以血缘维系的宗法分封制转向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从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6分)
(2)方式:抽签选举、差额选举。(2分)体现原则: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2分)
(3)三权分立,保障分权与制衡;联邦权与州权,体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实行两党制,保持彼此制衡与监督。(6分)
解析:
分析:(1)题干所给材料中说中国在商鞅到秦建立这300年中是从封建转向帝制的一个阶段。这里的“封建”指的是分封制。这也反映了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一个转变。在政治方面主要体现在分封制转向郡县,中央集权加强,血缘政治逐步转变为官僚体制。
(2)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教材所学,我们可以发现雅典民主政治在选举公职人员上得到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和机会均等原则体现在其中。
(3)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和教材所学,我们得知美国在权力制衡方面主要体现在三权分立上面,司法,立法和行政大权分别属于三个部门。此外联邦制也是权力制衡的体现之一,两党轮流执政也有利于分权与制衡。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古希腊民主政治、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征。
2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
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材料一反映雅典政治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上述政治特点的原因。(6分)
(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所说的“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采取这种政治体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选择不同的政治制度这一现象的认识?(4分)
答案:(1) 特点:直接民主;(1分)少数服从多数。(1分)原因:雅典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1分)贵族制的传统;(1分)自然和地理环境;(1分)工商业经济发达。(1分)
(2)指的是:君主专制空前加强。(2分)原因:疆域辽阔;(1分)农耕经济发达(或小农经济的分散性);(1分)公共事务需要。(1分)(言之有理,酌情赋分)(3)认识:政体要符合本国的国情;(1分)政体具有多样性;(1分)政体没有优劣之分;(1分)政体的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分)(言之有理,酌情赋分)
解析:
分析:(1)第一小问,由题干中“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可以概括出直接民主;由“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可以概括出少数服从多数。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从地理环境的影响、城邦制度的影响、工商业经济及贵族制的传统几个角度来组织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由题干中“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可以分析出“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指的是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第二小问,由“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可以分析出中国专制的原因之一就是疆域辽阔;另外结合所学还可从小农经济形态和公共事物的需要两个角度组织回答。
(3)由材料可知古代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政治,而古代中国则是实行君主专制,这两种政治制度都适应并促进两个国家地区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政体具有多样性、政体要符合本国的国情、政体没有优劣之分、政体的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及探讨、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把握古希腊民主政治、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形成的原因。
24.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
材料二: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
材料三:据哈蒙德的《希腊史》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的全部人口约40万人,其中奴隶约20万人,自由民16万8千人,其余为外邦人。
——潘桂仙《试析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局限性》
材料四: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慢神和蛊惑青年
(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2分)
(2)据材料二,以古代中国为例,证明某些西方学者贬抑“东方君主专制”是片面的。(6分)
(3)据材料三、四,概括说明材料二中“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的观点。(6分)
(4)从以上不同制度的利弊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2分)
答案:(1)“民主”指君主或最高统治者。(2分)
(2)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的进步作用: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和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6分,任意答3项即可。)
(3)古代雅典对公民的身份作了严格限制,公民只占城邦人口的极少数,是少数人的民主;维护奴隶主的统治。(4分)
(4)认识:无论民主制还是专制都有其优缺点,不断改革完善,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取长补短,相得益彰。(2分)
解析:
分析:(1)由题干所给材料中“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大意,可知“民主”指君主或最高统治者。
(2)结合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和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可以直接驳斥材料中对东方政治制度的贬低。
(3)材料说明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参与范围极其有限,这充分说明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局限性,即古代雅典对公民的身份作了严格限制,公民只占城邦人口的极少数,是少数人的民主。
(4)结合东西方政体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局限性可以得出如下启示:无论民主制还是专制都有其优缺点,不断改革完善,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本质。
25.学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这一专题后,宜昌市某二中晓明同学结合最近看过的《世界上下五千年》一书,设计了一道辨析题,让同学们在活动课上加以辨析: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一天,雅典公民帕罗蒂命令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亚昆塔完成农活,自己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这天的公民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了两项决定:第一项决定是设立雅典最高法院——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第二项决定是制定“陶片放逐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城邦。
上述这段文字表述中有多处与史实有误之处,请从其中找出,并说明理由。(10分)
答案:①有误之处:“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亚昆塔。”理由: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本邦男子不可能是债务奴隶。(2分)
②有误之处:“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理由:妇女在雅典不享有民主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2分)
③有误之处:“公民大会决定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理由:早在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就已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2分)
④有误之处:“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理由:雅典的陪审法庭由民众组成。(2分)
⑤有误之处:“制定‘陶片放逐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城邦”。理由:“陶片放逐法”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措施。(2分)
解析:
分析: (1)首先准确把握材料的时间定位,“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一天”所以“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亚昆塔。”错误,因为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本邦男子不可能是债务奴隶。(2)“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错误,因为只有公民才能有权利去参加公民大会,公民是除妇女、儿童、外邦人之外的本邦成年男子。(3)第一项决定是设立雅典最高法院——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错误,陪审法庭早在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就已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4)“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错误,因为雅典的陪审法庭由民众组成。十将军是军事方面的。(5)“制定‘陶片放逐法’,错误,“陶片放逐法”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措施。所以时间不对。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措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5 页 (共 1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