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同步训练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9.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5-26 18:2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我国最大的盆地是( )
A柴达木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答案:B
解析:
分析: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处于天山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东西长1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海拔高度在800-1300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为山麓、戈壁和绿洲(冲积平原)。
点评:区分我国最大的盆地和海拔最高的盆地。
2.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对图中①②③④处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黄土高原 B.②为东北平原 C.③为青藏高原 D.④为塔里木盆地
答案:D
解析:
分析:读图可知①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部,应是塔里木盆地;②位于太行山脉东侧,应是华北平原;③位于大兴安岭西侧,应是内蒙古高原;④位于天山山脉南侧,应是塔里木盆地。
点评:熟练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位置。
3.有人说,新疆的“疆”字右半部代表了新疆地形轮廓的主要特征。你认为“畺”部分顶部的一横代表的山脉是( )
A.阿尔泰山 B.天山 C.昆仑山 D.祁连山
答案:A
解析:
分析:新疆的“疆”字右半部代表了新疆地形轮廓的主要特征:三山夹两盆,三山自北向南是指: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所以“畺”部分顶部的一横代表的山脉是阿尔泰山。
点评:熟练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和位置。
4.下列山脉中,既位于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上,又是省级行政区大致界线的是( )
A.昆仑山 B.武夷山 C.太行山 D.南岭
答案:C
解析:
分析:位于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其中是太行山脉又是河北省和山西省的分界线。
点评:熟练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和位置。
5.下列地形与其特点搭配正确的是( )
A.华北平原——鱼米之乡 B.塔里木盆地——聚宝盆
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D.内蒙古高原——雪山连绵
答案:C
解析:
分析: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内部平坦,高山环绕,里边有我国最大的沙漠、世界面积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 沙漠。准噶尔盆地——新疆天山北麓,新疆境内。内分布着成片的戈壁和一连串的小块绿洲。柴达木盆地为聚宝盆,四川盆地为天府之国,东北平原黑土广布,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峰岭众多,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以东,地势低平、狭长,华北平原——三河冲积而成,分别为海 河、黄河、淮河冲积而成,又称为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等知识。
点评:熟练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特点。
6.我国的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
A、 1/2 B、1/3 C 、2/3 D 、3/4
答案:C
解析:
分析: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山区面积约占我国总面积的2/3。
点评:区分山地和山区。
7.位于地势第三阶梯,海拔在50米以下,临黄海和东海的地形区是(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B
解析:
分析: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都位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东北平原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临渤海;华北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临渤海和黄海;长江中小游平原还白大多在50米以下,临黄海和东海。
点评:熟练掌握我国三大平原的位置和特点。
8.在右图所示的地区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主要原因是( )
A、千沟万壑 B、河道纵横 C、沼泽遍地 D、山岭众多
答案:A
解析:
分析: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黄土分布70%,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米,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多暴雨季节,水土流失严重,地表被冲刷的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所以在黄土高原地区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
点评:熟练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和特点。
9.下列A、B、C、D、四列山脉为我国地形区的天然界线,其中是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读图可知A是横断山脉,B是太行山脉,C是天山山脉,D是昆仑山脉。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锋山。所以符合要求的是太行山脉。
点评:熟练掌握山脉的名称和位置。
10.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都叫山区。广大山区有着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为发展经济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与平原相比,山区不大适宜发展农业,易造成水土流失,但是某些水热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林业,牧业。还可以被开发出观光旅游区,为当地人们增加收入。由于地形崎岖,交通不宜普及,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经济基础比较落后
点评:正确认识山区在发展经济中的优势和劣势。
1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
A.①黄土高原②华北平原B.①四川盆地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C.①青藏高原②云贵高原D.①内蒙古高原②东北平原
答案:A
解析:
分析:读图可知大兴安岭东侧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西侧的地形区时黄土高原。
点评:熟练掌握国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位置。
12.“我国既有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也有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此叙述最足以说明哪一项地理事实( )
A.陆地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 B.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
C.国土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多样 D.大江大河多由西向东流入海洋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描述“世界上最高大”“低于海平面”,可以判断出我国陆地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
点评:根据描述归纳我国地形特点。
13.我国是多山的国家,这些绵长的山脉有着各种走向。下列山脉走向与贺兰山脉走向基本垂直的是( )
A. 阿尔泰山 B. 长白山 C. 阴山 D. 大兴安岭
答案:C
解析:
分析:贺兰山脉是南北走向,所以与贺兰山脉走向基本垂直的应是东西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是西北—东南走向,长白山是东北—西南走向,阴山是东西走向,大兴安岭是东北—西南走向。
点评:熟练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和走向。
14.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A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B 东高西低、呈阶梯状
C 西高东低、呈直线倾斜 D 东高西低、呈直线倾斜
答案:A
解析:
分析: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在青藏高原边缘的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下降到1000—2000米。在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所以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点评:学会分析我国地势特点。
15.位于第一阶梯上的高原是( )
A黄土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答案:D
解析:
分析: 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上,号称“世界屋脊”,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海拔1000-2000米,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海拔500米下,包括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所以位于第一阶梯上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点评:熟练掌握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名称。
二.填空题
16.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
答案:青藏高原
解析:
分析: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青藏两省全部、四川西部,是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誉为“世界屋脊”、“中华水塔”;平均海拔4000米。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 是山,近看成川”。
点评:熟练掌握我国四大高原的名称和特点。
17.我国最大的平原是 。
答案:东北平原
解析:
分析:东北平原位于位于我国东北部,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之间,南北长约10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海拔大多在200以下,平原地势坦荡,沃野千里。平原上有些低地常年积水,成为沼泽地.黑土面积大,土壤肥沃,土质疏松,适宜农耕。
点评:熟练掌握我国三大平原的名称和特点。
18.世界最高峰位于 (国家) 边界。
答案:中国,尼泊尔
解析:
分析: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两国边界上,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
点评:牢记知识点解答即可。
19.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
答案:柴达木盆地
解析:
分析: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柴达木”为蒙古语,意为“盐泽”。 盆地底部海拔在2600—3000米,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盆地。
点评:熟练掌握我国四大盆地的名称和特点。
20.我国东部最高峰是 。
答案:玉山
解析:
分析:玉山是台湾山脉的主峰,海拔是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点评:区分我国东部最高峰和世界最高峰。
三.综合题
21.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1)“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 ······”等古诗中所描述的我国大河多是什么流向?反映出我国地势有什么特征?
答案:自西向东流|地势西高东低
(2)下列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一幅图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分析:(1)根据水从高处向低处流的特点,结合题干中的描述“向东流”;“大江东去”,可以判断出我国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流。(2)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所以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一幅图是D。
点评:根据图示和描述判断我国地势特点。
22.我国的地势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对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呢?
答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发源于第一级阶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在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修建水利工程。
解析: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这种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表现在:我国的大江大河大多发源于第一级阶梯,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在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修建水利工程。
点评:学会分析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23.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平均海拔高度(米)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阶梯
分界线
第二级阶梯
分界线
第三级阶梯
答案:
平均海拔高度(米)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解析:
分析:中国地势的总趋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上,号称“世界屋脊”,主要地形是:高原和山地,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海拔1000-2000米,主要地形是:高原和盆地,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海拔500米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包括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是一、二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点评:熟练掌握我国三级阶梯的知识点。
24.写出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西侧地形区 东侧地形区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横断山脉
北侧地形区 南侧地形区
天山
昆仑山
答案:
西侧地形区 东侧地形区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北侧地形区 南侧地形区
天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解析:
分析: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不同走向的山脉就像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天山是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分界线;昆仑山是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东侧为华北平原,以黄土为主,西侧为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大兴安岭的东侧为东北平原,黑土肥沃,西侧为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巫山东侧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为四川盆地;横断山脉西侧为青藏高原,东侧为云贵高原。
点评:正确认识山区在发展经济中的优势和劣势。
25.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区A是 ,B是 ,分界山脉 。地形区C是 ,D是 ,两地形区之间的界山是 。
答案: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太行山
(2)图中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区E ,F 。
答案: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3)数字①为 省,②为 省,两省之间的山脉是 ;③为 省,④为 省,分界线上的山脉为 。
答案:江西省|福建省|武夷山|青海省|甘肃省|祁连山脉
解析:
分析:(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不同走向的山脉就像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天山是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分界线;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东侧为华北平原,以黄土为主,西侧为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2)大兴安岭的东侧为东北平原,黑土肥沃,西侧为内蒙古高原,一望无际的大草原。(3)祁连山脉是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分界线,江西省和福建省界线的山脉是武夷山。另有太行山为山西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南岭为广东省与湖南、江西的分界线。
点评:区分各地形区和省区分界处山脉的名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10 页 (共 1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