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模拟全能练考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的结果为( )
A. B. C.2 D.
2.如图,台阶阶梯每一层高20cm,宽30cm,长50cm,一只蚂蚁从A点爬到B点,最短路程是( )
A. B. C.120 D.130
3.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则此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5.代数式 有意义的条件是( )
A. 且 B.
C. 且 D. 且
6.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2, B.1,2, C.3,4,5 D.6,8,12
7.已知△ABC中,AB=8,BC=15,AC=17,则下列结论无法判断的是( )
A.△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C为斜边
B.△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BC=90°
C.△ABC的面积为60
D.△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60°
8.若是正整数,则满足条件的m的最小正整数值为( )
A.5 B.6 C.7 D.8
9.若,则的值为( )
A.3 B.-3 C.2 D.-2
10.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题,小明看了之后,发现三角形各边都不知道,无从下手,心中着急.请你帮助一下小明.如图,的顶点A,B,C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于点D,则BD的长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已知,x、y是有理数,且y=+ ﹣4,则2x+3y的立方根为 .
12.已知a,b,c为三角形三边,则 = .
13.在△ABC中,∠C=90°,,则= .
14.如图,在中,,,,则的长是 .
15.若,则x的取值范围是 .
16.如图,图中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都是正方形,若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则最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9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已知 , ,求 的值;
(2)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18.已知:如图,中,,,是角平分线,
(1)求证.
(2)如果,求到的距离.
19.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使点D落在边上的点F处,,.
求:
(1)的长;
(2)的长.
20.已知 ,,分别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2-b2;
(2)a2-2ab+b2.
21.一架方梯AB长25米,如图所示,斜靠在一面上:
(1)若梯子底端离墙7米,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
(2)在(1)的条件下,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
22.如图,连接四边形的对角线,已知,,,,.
(1)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2)求四边形的面积.
23.仿照下列过程:
;
;
(1)运用上述的方法可知: = , = ;
(2)拓展延伸:计算: .
24.如图,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 , ,将 折叠,使点B与点C重合,折痕为 .
(1)求 的周长;
(2)求DE的长.
25.在 中, , , , , 分别是 和 上的点,把 沿着直线 折叠,顶点 的对应点是点 .
(1)如图1,如果点 恰好与顶点 重合,求 的长;
(2)如图2,如果点 恰好落在直角边 的中点上,求 的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模拟全能练考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的结果为( )
A. B. C.2 D.
【答案】C
【解析】【解答】解:根据数轴可以得到: ,
∴,,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数轴即可确定,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判断出,,再根据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化简,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2.如图,台阶阶梯每一层高20cm,宽30cm,长50cm,一只蚂蚁从A点爬到B点,最短路程是( )
A. B. C.120 D.130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蚂蚁从A点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为AB的长,
∴AB===50,
∴一只蚂蚁从A点爬到B点,最短路程为50.
故答案为:B.
【分析】先画出台阶阶梯平面展开图,可知蚂蚁从A点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为AB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即可解决问题.
3.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则此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答案】B
【解析】【解答】解:三角形的三边,,满足,
,
,
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分析】将代数式变形为,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得到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A选项错误,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可以相加;
B选项错误, ;
C选项错误, ;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判断即可.
5.代数式 有意义的条件是( )
A. 且 B.
C. 且 D. 且
【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
解得: 且 .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是非负数,由此可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组,然后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6.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2, B.1,2, C.3,4,5 D.6,8,12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不符合题意;
B.,不符合题意;
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a,b为两条直角边,c为斜边.
7.已知△ABC中,AB=8,BC=15,AC=17,则下列结论无法判断的是( )
A.△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C为斜边
B.△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BC=90°
C.△ABC的面积为60
D.△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60°
【答案】D
【解析】【解答】∵AB=8,BC=15,CA=17,
∴AB2=64,BC2=225,CA2=289,
∴AB2+BC2=CA2,
∴△ABC是直角三角形,因为∠B的对边为17最大,所以AC为斜边,∠ABC=90°,
∴△ABC的面积是 ×8×15=60,
故错误的选项是D.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其面积,然后逐一判断即可.
8.若是正整数,则满足条件的m的最小正整数值为( )
A.5 B.6 C.7 D.8
【答案】A
【解析】【解答】解:∵为正整数,
∴80m>0,80m是完全平方数,
∵80×5=400=202,
∴m的最小正整数值为:5,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求解即可。
9.若,则的值为( )
A.3 B.-3 C.2 D.-2
【答案】A
【解析】【解答】解:∵2∴原式=|m 5|+|m-2|
=5-m+m-2
=3.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再去掉绝对值,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10.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题,小明看了之后,发现三角形各边都不知道,无从下手,心中着急.请你帮助一下小明.如图,的顶点A,B,C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于点D,则BD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
∵BD⊥AC,
∴△ABC的面积=,
∴BD=.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勾股定理可得AC的值,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已知,x、y是有理数,且y=+ ﹣4,则2x+3y的立方根为 .
【答案】-2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
解得:x=2,
则y=﹣4,
2x+3y=2×2+3×(﹣4)=4﹣12=﹣8.
∴.
故答案是:﹣2.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可求出x值,再求出y值,从而得解.
12.已知a,b,c为三角形三边,则 = .
【答案】
【解析】【解答】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
则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即可.
13.在△ABC中,∠C=90°,,则= .
【答案】8
【解析】【解答】在直角三角形中,
因为∠C=90°,,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8.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再将其代入计算即可。
14.如图,在中,,,,则的长是 .
【答案】
【解析】【解答】解:∵在△ABC中,∠A=15°,AC=BC,
∴∠CBA=∠A=15°,
∴∠DCB=∠A+∠CBA=30°.
又BD⊥AD,AC=BC=6,
∴DB=CB=3
∴在Rt△BCD中,CD=.
故答案是:
【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BA=15°,进而结合题意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BD,从而结合题意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15.若,则x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3≤x<5
【解析】【解答】解:∵,
∴
解之:-3≤x<5.
故答案为:-3≤x<5
【分析】利用(a≥0,b>0),可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组,然后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16.如图,图中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都是正方形,若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则最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
【答案】25
【解析】【解答】解:设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
则根据题意可知,,,
又正方形面积最大,由勾股定理得:
,
,
故最大正方形的面积是.
故答案为:.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解题关键是理解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可设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则根据题意可知,,,然后根据正方形面积最大,可判断c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最后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答案.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9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已知 , ,求 的值;
(2)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答案】(1)解: ,
原式
;
(2)解:原式
,
当 时,
原式 .
【解析】【分析】(1)待求式子可变形为xy(x-y),将x、y的值然后代入进行计算;
(2)对括号外分式的分子、分母进行分解,对括号内的式子进行通分,然后将除法化为乘法,再进行约分即可对原式进行化简,接下来将m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进行计算即可.
18.已知:如图,中,,,是角平分线,
(1)求证.
(2)如果,求到的距离.
【答案】(1)证明:∵中,,,
∴,
∵是角平分线,
∴,
∴,
∴,
∵,,
∴,
∴.
(2)解:过点D作于点E,如图所示:
∵,
∴,
∵是角平分线,
∴,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即,
解得:或(舍去),
∴,
即到的距离为.
【解析】【分析】(1)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求得∠ABC的度数,由角平分线定义可得∠ABD=∠CBD=∠ABC=∠C,则CD=BD,根据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BD=2AD=CD;
(2)过点D作DE⊥BC于点E,由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DE=AD,在直角三角形ABD中,用勾股定理可得关于AD的方程,解之可求解.
19.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使点D落在边上的点F处,,.
求:
(1)的长;
(2)的长.
【答案】(1)解:由题意得:,
在中,
∵,
∴,
∴;
(2)解:由题意得:,
设的长为,
则的长为,
在中,,
由勾股定理可得:
,
解得,
即.
【解析】【分析】(1)先求出 ,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F=6cm,最后计算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 再解方程求解即可。
20.已知 ,,分别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2-b2;
(2)a2-2ab+b2.
【答案】(1)解:∵,,
∴a+b=+()=6,
a-b=-()=4,
∴a2-b2=(a+b)(a-b)=6×4=24
(2)解:a2-2ab+b2=(a-b)2=(4)2=32
【解析】【分析】(1)利用a,b的值,求出a+b、a-b的值,再利用因式分解法代数式转化为a2-b2=(a+b)(a-b),整体代入求值.
(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得到a2-2ab+b2=(a-b)2,然后代入求值.
21.一架方梯AB长25米,如图所示,斜靠在一面上:
(1)若梯子底端离墙7米,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
(2)在(1)的条件下,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
【答案】(1)解:在Rt△AOB中,AB=25米,OB=7米,
OA= = =24(米).
答:梯子的顶端距地面24米
(2)解:在Rt△AOB中,A′O=24﹣4=20米,
OB′= = =15(米),
BB′=15﹣7=8米.
答: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8米
【解析】【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可得OA= = ,再计算即可;(2)在直角三角形A′OB′中计算出OB′的长度,再计算BB′即可.
22.如图,连接四边形的对角线,已知,,,,.
(1)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2)求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1)解:
∴△ABC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AC2=AB2+BC2;
∴AC==2,
AD2=8,CD2=4,AC2=4,
AD2=AC2+CD2,
∴△ACD是直角三角形;
(2)解:SABCD=S△ABC+S△ACD,
S△ABC==,S△ACD=,
∴SABCD=,
答:四边形的面积是:.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ABC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C的值,然后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进行证明;
(2)根据图形可得S四边形ABCD=S△ABC+S△ACD,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3.仿照下列过程:
;
;
(1)运用上述的方法可知: = , = ;
(2)拓展延伸:计算: .
【答案】(1);
(2)解:
【解析】【解答】解:(1)
故答案为:
【分析】(1)由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分母有理化的依据是平方差公式,所以要将分母有理化,只需分子和分母分别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即可;所以可得=-2;;
(2)同上可得原式==.
24.如图,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 , ,将 折叠,使点B与点C重合,折痕为 .
(1)求 的周长;
(2)求DE的长.
【答案】(1)解:由题意得:
(2)解:由对折可得: ,
设 则
由
由对折可得:
【解析】【分析】(1)首先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进而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即可算出答案;
(2)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出 ,设 则 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再利用勾股定理可得答案.
25.在 中, , , , , 分别是 和 上的点,把 沿着直线 折叠,顶点 的对应点是点 .
(1)如图1,如果点 恰好与顶点 重合,求 的长;
(2)如图2,如果点 恰好落在直角边 的中点上,求 的长.
【答案】(1)设CE=x,则BE=8-x.
在图1中,由折叠的性质,得AE=BE,
∵在Rt△ACE中, ,
∴ ,
解得: .
即CE的长为 ;
(2)在图2中,
∵B′是AC的中点,
∴CB′= =3,
由折叠的性质,得 ,
∵在Rt△ 中, ,
∴ ,
解得: .
即CE的长为 .
【解析】【分析】(1)设 ,则 ;在Rt△ACE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关于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首先求出CB′=3;设出未知数,在Rt△ 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